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

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24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類別:科幻小說作者:幾字微言書名:

李自成摩拳擦掌,粗粗掃了一眼,略略估算了一下數字說:“這里頭估摸一下,約莫能有各類甲胄五千,各類兵器不下于兩萬。你們二人,真有些法子嘛。這一回,我軍中又能再填戰兵兩萬了。”

伴隨著地盤的擴張,李自成麾下的軍隊也是四方來投,反而讓兵器甲胄顯得稀缺無比。

“為圣上做事,豈敢不盡心盡力?”翟堂笑道。

李巖壓抑著憤慨,道:“這些,都是多爾袞率軍在我中華之地的斬獲?”

“咳咳……約莫如此吧……”翟堂面色有些尷尬。

李自成面色一冷,有些不悅地看著李巖。

“圣上,關鍵的卻不是此物。攝政王特地傳書交代,要吾等為圣上看看這些……也就是這一回,單價最高的武器!”田蘭生說罷,引著李自成走到最后的一處貨物堆里,順勢叉開李巖引起的紛爭。

這里,所有的貨物不再是露天擺放,而是整整齊齊,都是一個個箱子壘成。

李自成默然不語,跟著過去,一干順軍文武氣氛有些尷尬。

“開箱!”翟堂說罷,打破了沉默。

身強體壯的馬良此刻成了大頭兵,親自扛著一箱子出來,又用一根細鐵棍撬開。

咔嚓……

一聲輕響,幾乎所有人都側身前傾。

伴隨著箱子被起開,所有的人紛紛都是不由輕輕一吸涼氣。

巷子內擺放著一個長條形的筒狀物件,這物件對于眾人之熟悉,幾乎是一見就知。此物,赫然就是的仿制于嘉靖二十七年在雙嶼島捕獲的鳥銃。

長條形狀,前有照星,后有照門、銃托。點火結構如鳥嘴啄水,這是典型的鳥銃。

除此外,又有幾箱子打開。里面,是另一種火銃:魯密銃。也是朱慈烺現在所用的主力火器。

長六尺,重七,龍頭軌、機俱在火銃之內,赫然就是鼎鼎大名的魯密銃。趙士禎改進的魯密銃尾部還有鋼刀,可以在近戰的時候當作斬馬刀用。但這里的一批火銃尾部的鋼刀倒是取消了。

“這是……這是鳥銃!”李自成當先驚道:“是明皇所用的火銃?還有魯密銃!竟然還有此物,只可惜,太少了,這才區區一百桿罷?”

這里的火銃大部分都是鳥銃,魯密銃頗為稀少,縱然有,許多也是看起來殘破。

“只是,未曾想,滿清竟然也有打造了火銃的本事!”李巖何等聰慧之人,明白李自成心意已決,定然是要與滿清聯合對付大明了。在利益面前,什么廉恥顯然都讓人顧不上。他對此心中有些悲憤,可一想到大順的事業,還是決定先學漢高祖劉邦暫且忍耐。

更重要的是,原本落后的滿人突然間有了打造火銃的本事,其實更讓他驚愕。

對于李自成而言,細細想來,這一點并不出所料。

建奴自從到了黃臺吉手中后,其在位之時每戰都致力于將搶掠漢人奴隸做事。不僅竭力彌合國內滿漢關系,更是十分重視兵甲的打造。

待到朱慈烺的奇跡崛起,以火銃大炮犀利屢屢戰勝滿洲清軍后,所有滿洲將官無不是驚醒。縱然還有一些滿洲將官認為騎射是滿洲根本,但在多爾袞的強硬堅持之下,還是迅速開始了對火銃的研發。要知道,此刻的清人在孔有德叛逃后就已經有了制造大炮的實力。研發起來并不費勁。

歷次與皇家近衛軍團作戰也讓清軍搶到不少火銃,其中就有許多是魯密銃,也就是仿造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滑膛火繩槍。

在多爾袞的強烈重視之下,滿人在斷斷數月時間內集中國內力量仿造一批火繩槍并不算稀奇。

只可惜,身在滿洲的漢人工匠被朱慈烺擄掠一空,讓滿洲的制造能力大降,單靠隨軍出征的三順王等部士兵工匠產量不高,哪怕搜刮了不少殘破的斬獲,最終能販賣到李自成手中的火銃只有兩千桿。

但就是這兩千桿,也足以讓李自成驚喜了。

“好啊,好啊!這一回,不虛此行!”李自成昂然挺胸,道:“再加上此前陸續斬獲,以及工匠仿造的一共三千鳥銃,我大順軍隊亦是可以布置出方陣了!”

李自成目光熊熊燃燒,仿佛回想起了開封之戰狼狽逃竄的恥辱。

那一戰,朱慈烺手中只有區區數千可用之兵。可就是這數千手持火銃的大軍,就讓李自成功虧一簣,落敗開封,狼狽逃竄到了湖北。

要不是這一番千辛萬苦,讓李自成趁著朱慈烺猛打建奴奪了西安,這大順基業就要就這么中道崩殂了。

見李自成心情極好,田蘭生與翟堂也跟著附和大笑。兩人彼此對視一眼,隨后翟堂弱弱地道:“圣上……其實,塞外東北的大清大匠身懷鑄造火銃之秘技。還有更多的火銃可以發賣呢。唯獨,只請圣上早日準備足夠的鹽鐵原料,以及此番交易的……匠人與金銀。”

田蘭生輕咳一聲,叩拜在地:“委實這火銃價格昂貴,不得已,還請皇上成全。”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道理,朕當然明白!”李自成瞪著一只眼珠子,心思都落在了那更多的火銃上,一念及此,李自成沉聲道:“工匠農人的事情,朕已經讓有司去準備妥當了。金銀實物,原定多少便是多少。我大順豈會還失信于區區你兩個商賈不成?只是,你既然與滿清貴戚有所關聯,那正好,修書一封,朕也有些想要與那多爾袞見教一番呢。”

田蘭生與翟堂紛紛拜倒在地,連聲應是。

李自成見此不再管這二人,而是緊緊盯著眼前這眾多的兵械,歡暢大笑。

“李巖!你速速選取軍中精兵強干之輩,亦是給我練出大順第一強軍出來!那朱慈烺不是弄出了什么皇家近衛軍團來嗎?你給我練出五個方陣來,我亦賜你大順御林軍之號!”李自成目光炯炯,看著這一位前鋒營大將,滿是期待。這李巖,可是軍中戰將里文化水平最高之人了。

李自成老于軍略,也明白朱慈烺那訓練有素之方陣練就起來要多少力氣。別的不提,士卒軍官的素質就要求很高。李自成麾下能戰善戰之輩不少,可能夠識文斷字,有文化素養的就少了。而這李巖,可以說是唯一一個符合要求的。

李巖沒有想那么多,只是高聲道:“末將定不負吾皇所托!練出我大順第一等強軍:御林軍!”

“哈哈哈……”

李自成歡暢的笑聲響起,在晉王府的花園里不斷回響,引起文武百官的附和。

“臣等,恭賀吾皇得此神兵利器。定能大破逆明之軍……”

“臣等,恭賀吾皇得此神兵利器。定能大破逆明之軍……”

此時太原城的另一處。

劉宗敏的大笑之聲在一處處宅院之中響徹,伴隨的,是無數士紳慘叫連連.

曾經的大明督糧道藺剛中坐在家中,禁不住流淚。他的身前,劉宗敏帶隊,看著藺剛中,指著左右的家小道:“藺道臺,我劉某人雖然對百姓不動手。可對付你這等貪官污吏,那可是沒得手軟的。你堂堂一個道臺,還做的是督辦糧草的事情,竟然只拿出一萬兩銀子?我告訴你,按照你的標準。不交出兩萬白銀來,哼,這一關過不去,可仔細著家小!”

藺剛中一言不發,閉著眼睛,不敢去聽左右妻小的慘叫之聲。

“老爺,救我啊……救我啊……”一個小妾突然被幾個士卒拖著,過了一處拐角,漸漸聲音越發微弱。

藺剛中死死攥著手,心中一股羞憤升起,想要起身沖出去,卻猛地又聽一道聲音響起。

“爹爹,爹爹,我怕……”忽然間,一個六七歲的小姑娘撲到藺剛中的懷里,死死抓著藺剛中,竟是捏得藺剛中有些生疼。

望著幼女驚恐的目光,藺剛中方才升起拼命一搏的心思如落潮一般消退。他撫摸著幼女的面龐,滿目都是自責。

“老夫……無能啊!早知道,寧愿守城之時拼死一戰,也好過堂堂清白之軀,被順賊所污!”藺剛中瞪大著眼睛,滿目憤慨,轉而落到幼女的身上,無數心思都化作一腔悲憤:“乖女兒,莫怕……爹爹會想辦法,會想辦法的……”

與此同時,城內各處不斷地重復著這樣的景象。

無數商人、士紳、官員紛紛被如狼似虎的順軍士卒沖入家門。

隨后,就是劉宗敏暢快大笑的聲音,以及無數婦孺的慘叫聲,以及士紳們暴怒的反抗,懦弱的求饒……

京師的四月,春風漸消,快進了夏日,日落的時分也悄然間延長了一點。

但朱慈烺卻從未如此渴望盛夏,非是想著夏日如何酷熱尋得清涼,而是渴望夏日晝日能多長一些。

他身上的擔子,卻是越來越重了。

與此相對的,卻是每次奏章的批復,都讓他倍感沉重。當他意識到自己手中的一筆一劃都會給萬家百姓帶來命運的轉折后,他便格外慎重地對待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

但同樣的,他更能感受的是,要是這一筆一劃若是來早一些,便同樣可以更早一分拯救萬千黎民于水火之中。

在朱慈烺的方略之中,這個帝國以前所未有的有為姿態,緩慢又堅定有力地修復著自己的身軀,煥發腐朽病體里的燦爛生機。

于是,朱慈烺就更加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了,甚至有些怪起了春日的白天太短。

今日,黃昏將近,朱慈烺也批閱完了手中的奏章。他走出了西苑的宮殿,尋了一處假山,登高遠望,看著西方通紅的黃昏。

半邊天被黃昏染成昏黃,琉璃瓦片之中,晶瑩閃爍讓人沉醉這天色的美景里。

朱慈烺背負著雙手,一步一步走上了假山的最高峰,在里面的亭子里坐下。

涼風吹來,愜意無邊。

這般景象里,朱慈烺放松地思考著最近最緊要的國朝大政——平順剿匪方略。

因魏云山在山西行動之便利,朱慈烺掌握的信息十分豐富。

李自成于崇禎十四年到十五年在河南曾提出了“不當差,不納糧”的口號,崇禎十六年在襄陽建立政權時又具體化為“三年免征”的政策。現在,李自成已經在西安登基建國。身為大順皇帝,顯然不能食言而肥。

于是李自成登基之后依舊繼續執行暫時免除農民賦稅的政策。可沒有稅源,財政運轉就無以為繼。為了解決龐大的軍餉和日益增多的政府開支,大順的財源就只能依靠沒收明宗室財產、接收所克城鎮官府的微薄庫存、對明朝官紳實行追贓助餉了。

宗室雖然富裕,肥羊卻稀少。官府更是窮困,連宗室都不如。最終,最主要的就是對管理士紳拷掠追贓助餉。原本地盤不大的時候,順軍的壓力也不是很大。但隨著大順政權管轄地區的擴展,壓力越發巨大。于是普遍推行于陜西、山西、河南、湖廣等地。

新朝初建自有一番新氣象。上任的地方將官一樣是勤于任事,李自成開始大力推行追贓助餉,下面的人干活一樣也是雷厲風行地執行。一時間,各地士紳地主叫苦連天。

雖然大順以追贓助餉的名義認為這些大明官員地方士紳手中的錢財都是不義之財。可無論是誰,眼見期盼的新朝要朝著自己下刀子都會心痛如絞。更別提總歸有一些定是冤枉之人。

如此一來,自然有許多士紳不交。

為了催繳,拷掠之舉紛紛出現。如藺剛中、張慎言這般的悲慘事跡紛紛浮現。士紳顏面紛紛掃地而盡。

這些士紳本以為大順這樣一個軍隊紀律良好,不擾民,與尋常明軍有天壤之別的新生政權可以攻占天下,為新朝天國。不少士紳都想著能在改天換代之際有一番作為呢。就算不能來個從龍之功,最少,一樣也可以托庇于新朝之中,不再受亂世摧殘。

可眼下,士紳們徒然發現,大順竟然寧愿護著那些泥腿子,也要劫富濟貧,將這些士紳來一個徹底的追贓助餉,將刀劍對準了這些帝國的骨干。

落到最后,終于,原本對大明漠視的地方士紳求救文書,如雪花一般飛入京畿。對大明的忠誠,前所未有的強烈。

所有人紛紛盼著朱慈烺出兵。(未完待續。)

是幾字微言小說作品29最新VIP章節第一時間更,幾字微言小說29新V章。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