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八十章:大權漸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大權漸握

第八十章:大權漸握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6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張溥是怎么離開會場的沒人知道。

這也意味著,張溥的處境顯然已經凄慘到沒人去關心了。

流傳在整個南京的唯有一個個關于財富的傳言。而這個傳言的核心自然就是來源于朱慈烺,來源于那藏著金山銀海的大海。

朱慈烺身上除了監國太子的權威以外,儼然已經鍍上了一層金光,仿佛湊近一點就能多靠近一些金山銀海。

然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只要此刻能夠靠近朱慈烺,往后發大財幾乎是肯定的。

還有什么可以比擬海上貿易的豪富呢?

朱慈烺就任南京監國雖然話語之中并沒有提及解開海禁的政策,但大家都是老狐貍了,修行千年,聽其言觀其行。朱慈烺都自己進行海上貿易了,如何不是為眼下的海禁政策拉出一個豁口呢?

甚至,不少人已經通過軍機處里百般打聽得到了另一個消息。朱慈烺要籌建商隊分別開往朝鮮、日本、琉球以及南海諸國。

顯然,朱慈烺刻意不開海禁為的就是要建立官方的貿易船隊,這個時候能拿到一個入場券,來年回來的就是至少一年五萬兩白銀一船的巨額利潤。

若是能夠買到龍江造船廠內的一艘飛剪船,更是立馬能夠將方才那個數字翻一番。

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誰還顧得上糧價波動?

糧價縱然抬得再高,最后也只能剝削一些小民百姓的錢糧。看要是能夠參與海上貿易,卻是足以鑄就一個頂級豪族。

眼見場上的氣氛越來越熱烈,朱慈烺卻是悄然間抽身離開。

他在碼頭不遠處的一個涼亭里見到了許久不見的常志朗。

只見常志朗拿出了一份奏章,悄然遞給了朱慈烺:“殿下,上次你吩咐我組建海關總署的方案我已經規劃完成了,請殿下過目。”

此刻的常志朗經歷了開封啟明市一地主官的歷練后多了許多穩重,氣質內斂,有了幾份朝堂大員的氣度。

見此,朱慈烺微微頷首。多了一些贊賞,一邊看著這份奏章,一遍與常志朗閑聊了起來:“啟明市那邊還好吧,聽說河南的恢復很快。許多農民已經回鄉重新務農了。啟明市的成本卻還是上漲。”

“這主要是啟明市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了。”常志朗笑著道:“有完善的戶籍管理與警察建設,啟明市的治安比起開封是好太多了。這不僅讓普通百姓在啟明市安全感極大,更是吸引了眾多的開封富人前來定居。再加上市政衛生,交通、醫療、教育以及啟明市的管理作風。越來越多的開封富人愿意常住啟明市,至少有家小的人也紛紛開始動身在啟明市一小附近買房。”

一小便是啟明市的啟明第一小學。

在朱慈烺的治理系統下是絕對受不了私塾與縣學那種落后教育體系的。讓天下人都能上學對于當今大明而言是一個天方夜譚。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對于朱慈烺而言,這卻是一個切實經歷過,更希望完成的宏愿。

啟明一小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于啟明市建立起來。同樣,在臨清亦是建立了眾多的夜校、掃盲班。在臨清,更是因為山東文化氣息濃郁,西部經受戰亂較少,以至于眼下已經有了比啟明市還多的初級小學,以及山東最為盛行的職業學校。

所謂職業學校就是匠作大院與朱慈烺掏一筆預算,每年投入銀兩進行工坊中索要用得到技能培訓。這也是朱慈烺教育系統中負擔最輕的部分。因為每年都有大批工坊主迫不及待地想要捧著銀子送上門委托培養。

在朱慈烺的稅制與職業學校中,這些送進來委托培養的銀子最終都能用來抵扣稅款,而且職業學校委托培養的學徒顯然比擬那些要從頭教起,目不識丁的農民更能為工坊創造價值,提高生產效率。

“工坊產業、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治安以及完善合理的稅收,看來就是這些讓啟明市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了。一小的事情我知曉,沒想到學區房也會這么早就出現啊。”朱慈烺感嘆著,轉開話題,拿著奏章,道:“這份奏章我看完了你先說說你的想法。”

見此。常志朗變到:“臣下的意思是先建立起關稅總署的機構建立……”

說著,常志朗拿出一張地圖,將手指頭按在蘇州與上海、寧波、杭州、廣州、泉州、廈門以及澳門、登州等地上,繼續道:“將全國主要的通商港口進行關稅收納。對未經關稅登記的一律當作走私嚴肅處理。為此,臣下希望殿下能夠予以進行武力上的支持。”

朱慈烺點頭:“往后星辰號的人員將會分流。一方面,組建大明海軍,一方面組建關稅總署海上緝私隊,作為關稅總署力主推行關稅的武力保障。當然,恒信商行也在推行海上商隊的事情。他們會率先交納關稅。”

“謝殿下!”見此,常志朗猛地振奮了起來:“臣下的打算便是推行有罪推定。凡是拿不出繳稅證明的一律繩之以法!對了,殿下,請看,這是稅率的設定……”

朱慈烺掃了幾眼,表情不善,道:“作為商人,目光當然要更多地落在盈利的字眼上。但作為政府的管理者,目光卻不能單一。這一次組建關稅總署,稅收當然是主要的。通過在南京鍛煉隊伍,隨后迅速開張到全國,這是應有之理。但稅率的問題啊……卻不能輕率,更不能照抄運河上的東西。南北貨的售賣畢竟是一國之內,但關稅一進一出,這便是大明與其他國家物資的望來啊。有一個概念,子浩你要記清楚。

“靜聽殿下教誨!”常志朗拿起了速記本嘩啦啦記了起來。

“金銀貴金屬作為貨幣,這是財富。但物資,比如生絲、糖、糧等原材料更是財富。外國的裝裱之物,金銀貨幣,這當然也是財富。可對于政府而言,更多的物資產出才是真正可以讓天下富足的財富。相比之下,貨幣……卻可以通過金融的手段完成鑄幣稅的收取,并不是讓一國富強的關鍵因素。”朱慈烺沉聲地說著,他知道。這些話說出去是真正的言出法隨,會深切地改變這個國度未來的一切。

也正是明白這一點,常志朗記得格外認真。

朱慈烺頓了頓,又道:“就比方。我大明富有四海,能工巧匠無數,手工業者眾多,工坊亦是新建眾多。如此情形之下,為何我們要售賣最低級的生絲、糧糖鐵料原材料?而不是將一兩銀子的生絲送進紡織工坊?織成布匹則售價足以翻倍。印染成精美圖案花色其利潤又能增加兩倍,再制作成我華夏服飾,精美有檔次,又能翻倍。如此,豈不是比起售賣生絲更能讓大明富強?”

常志朗目光大亮,不由自主地道:“殿下一語驚醒夢中人,如此一來,卻是真的指出了一條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之道。臣下明白了,就如同當初在臨清所為一樣,通過改變稅率。降低服裝出口的稅率,抬頭生絲等原材料的稅率便可以完成大明經濟的調控,讓更多的人開辦工坊。工坊多了,工人就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工坊主就有了利潤,自然稅收便多了。反之,生絲經過百姓辛勞工作,便有更高的價值,關稅不降反增!”

“孺子可教。”朱慈烺緩緩頷首:“就是如此!還可以重稅糧食出口。零稅率吸引糧食進口。吸引源源不斷的海外物資進入大明……好了,過些時候,內閣與軍機處都會建立,關稅總署將作為內閣的直屬部門進入此間。你好生多想一想往后的工作。至于級別……暫時海關總署只有南京一處。我定在了五品上。什么時候帶好了隊伍,將天下海關體系建立完備,我再給你升格!”

“保證完成任務!”常志朗肅然行了一個軍禮。

見此,朱慈烺拍了拍常志朗的肩膀,車隊緩緩駛入了夫子廟附近的一處新衙門。

這里,便是大明另一個所在。

警察總署、南京警察署。

那里。他見到了從軍機處退役進入南京警察署擔任署長的司琦。

嚴格來說,司琦原本只是朱慈烺的私人助理。一開始進入軍機處其實也是做的后院總管之類的事情,照顧私人衛隊的后勤輜重事務。只不過伴隨著朱慈烺的急劇膨脹,從一個帶著幾百亂兵的小吏搖身一變成了榷稅分司主事,手底下人馬翻番,一下子有了千把號人,更是握住了帝國動脈。最后又進入河南參戰擊敗李自成,一場大戰下來,兵馬集聚擴充到了一個皇家近衛軍團的地步。

從那時起,司琦便感覺身上的擔子越發巨大,盡管朱慈烺不斷擴充軍務處的人手,但就算再是得用之人也依舊面對繁雜的事務頭大如斗。好在后來楊文岳進入了軍務司,雖然司琦沒了軍務處第一人的位置,做事起來卻越發順手了。

這里頭,其實也是司琦地位太低的緣故。

司琦是閹人之后,雖然得朱慈烺親信,但畢竟太年幼,能力且不提,難以服眾卻是個大問題。山東鎮時只有自己的一班人馬還無無礙,組建了皇家近衛軍團之后,來了陳永福、虎大威、猛如虎此等猛將如何愿意有這么一個人在自己上頭?

這時候,將楊文岳這個保定總督納入進來不見你讓軍務司格調猛漲,也讓司琦地位得以匹配。

只不過,朱慈烺也漸漸看出來了司琦并不是特別適應不斷壯大的軍務,便將這個在彈壓軍法上頗為有些心得,也頗為愛讀書的愛將從軍務司調撥到了南京警察署主持事務,又喊來了黃宗羲這些年輕士子幫襯。

恰巧軍中也有許多傷卒開始陸續退役,朱慈烺組織了幾本警務條例便讓這個南京警察署開了張,至于編制,也照例掛到內閣中。

巡視了一遍警察署,勉勵了一下這個勤勉的愛將,朱慈烺又馬不停地跑了南京總軍醫院,南京師范學校、國子監這才最終到了皇朝里。

里頭,已經有一人等候許久了。

跟著他等候的還有兩人,一人是昕城伯趙之龍。

趙之龍倒是不著急,此刻坐在兵部后府里尋了個地方坐著,悠然等著,時不時還與內守備韓贊周說著閑話。

韓贊周心情倒是很放松。

朱慈烺對內臣雖然不喜,卻沒有趕盡殺絕。別的不提,許多老弱的太監朱慈烺都尋了些差事介紹了出去。別的不提,再是老弱看個大門也可以。

大多數太監是沒有所謂榮華富貴之說的,后半生能有個職司坐著餓不死就感恩戴德了。

至于韓贊周,此人品行一般,卻是聽聞了星辰號的事情后主動請纓要自行置辦船隊跟隨一起,目的卻不是為了經商賺錢,而是探險。

朱慈烺獲悉之后倒是勉勵有加,應允了。

他知道,韓贊周是想要名,也是試探朱慈烺對高級太監的態度。

朱慈烺卻是很好奇,韓贊周能不能充當一個殖民先鋒。

至于還在皇城的三人中最后一人……

自然就是史可法了。

此刻他坐在兵部公房里,背著手,望著天:“南京守備三人,兩人已經為殿下所折服,眼下還剩下我最后一人,看來堅持反對也無用了。”

想到這里,史可法不禁默認。

但轉而,他看著一步一步走來的黃道周,道:“幼玄今日來此,也是為了勸我嗎?”

黃道周沉聲道:“我收到了一封任命。”

“哦?殿下的?”史可法眉毛一挑。

黃道周緩緩頷首:“往后,禮部會分出一部分的職司城里教育總署,直屬于內閣,但我個人的工作直接向殿下匯報。”

“黃署長好。”史可法笑了笑,想要說對方什么,但反應過來畢竟是為了朝堂做事,也沒什么可指摘的。

更何況還是為了教育呢?

“一千萬兩。”黃道周喃喃著道。

“嗯?”史可法不明白了。

黃道周沉聲道:“一千萬兩,教育經費啊!”

史可法呆了。

正版是起點,搜索幾字微言、都可支持正版。更懇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幾字微言。剛剛發了朱慈烺、崇禎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畫像照片,還有飛剪船的實物圖片,愛心讀者給朱慈烺的畫像,玄武湖的配圖,柳如是、錢謙益張溥的人物圖像,以及還有很多和殿下以及這個故事相關的有趣內容趕快來微信公眾號關注我吧!(未完待續。)

為您提供、、、、、等小說在線閱讀!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