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七十一章:新式鑄炮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新式鑄炮法

第七十一章:新式鑄炮法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9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一番見禮,朱慈烺笑道:“行了,我來這里也不是第一回了,都聚在這里空耗虛禮不是我想要的結果。走吧,上一回鑄造的十六年式海軍炮被我拿去給了星辰號安裝后你們心疼得什么似的一樣,現在我來了,別說過了這么久,后續火炮工藝還沒有掌握。”

“殿下放心。火炮鑄造之事已然無誤。”焦勖有些拘禮。

反倒是一旁的楊若橋經歷過生死以后,還真的有些氣場,面對朱慈烺的調笑也沒有怯場,道:“若是工坊中還有存貨,自然不至于為了殿下大業而斤斤計較。委實那幾門炮可都是初號炮意義非凡,這才會掛念這么久。不過殿下放心,依照新式鑄炮法,眼下我們的火炮生產已經進入正軌了。”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湯若望也不由感慨了起來:“尊貴的太子殿下治下的明人不愧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民族。他們勤勞善良,在北京的時候便已經發揮了高超的效率。請讓我驚嘆造物主的神奇,他對明國的眷厚。沒想到,本以為可以在技術上占據領先的西方卻在南京讓我改變了舊的看法。”

幾人一邊說著一邊朝著研發車間走去。

朱慈烺親切平和的態度讓焦勖漸漸放松,尤其是提起了專業的問題后更是變得隨意自如了起來,說道:“說起鑄炮,咱們比起往前的變化是真的太大了。往常咱們的火炮都是打造的,一共有七個步驟。第一步要有好材料,把把生鐵精煉成熟鐵。要把57斤的生鐵,煉得只剩下1斤,才算煉熟了。然后第二步是制板,第三步是卷筒。第四步是接合。將兩個鐵筒的筒端切整齊,用幾個鐵釘,將兩個鐵筒接合成一體。再是加厚炮身的炮腹、裝藥、發火處、制成炮的粗坯后。吊裝上架。上架后,要用墨線吊準。最后是安裝火門,在炮身上銼出照門和護門。一步步過去,非得精熟的老工匠不可,打造起來實在是太辛苦了。”

朱慈烺捧哏道:“哦?那看來現在是有進步許多了罷。”

“何止許多!”焦勖感慨道:“這是一日千里的進步啊。真是多虧了殿下的匠作大院,將多少人才聚集一起,又是不惜工本,體恤我等工匠,這才能將這么多人的才智。這么多錢財用在了關鍵之處。為此,其后的泥模鑄炮、沙模鑄炮以及鐵模鑄炮三法這才能一一出來。”

“比起打造法,鑄造法可是簡便太多了。”楊若橋說道。

鑄造法就是用非常干的楠木或杉木,按照炮體樣式,制成炮模。炮模的兩頭要長出一尺多,做成軸頭,軸頭上加鐵轉棍,然后將炮模安置于旋架之上,以便旋轉上泥。炮模做成以后,再將炮耳、炮箍、花頭字樣的模子安裝上去。并且用細羅過了的煤灰把炮模均勻地涂刷一層,干了以后再用上好的膠黃泥和篩過的細沙,二八相摻。調合成泥,并把羊毛抖開,摻到泥里,和勻后作“經”。泥調好以后,把它涂糊在炮模上,然后將轉棍轉動,用圓口木蕩板,蘸水蕩平候干。待干后,照前法再上泥。

待上泥到一定厚度后。用粗條鐵線,從炮模的頭部密纏至尾部。纏完后照剛才的辦法再上泥。等上到快達到要求的厚度后,就用指頭大的鐵條。比照炮模的長短,長的多用,短的少用,均勻地擺放在炮模上作骨架。隨后用1寸寬、5分厚的鐵箍,從炮模頭部至尾部,均勻地箍在鐵條之外。然后再上泥,上完蕩勻。等徹底干透后,再將木芯取出,把炭火放進泥模內,一方面是為了燒干泥模,另一方面是為了把炮耳、炮箍及花頭字樣等件燒化成灰。

等冷卻后,掃出灰渣,把木模底安放好,再安尾珠。然后再上泥,干了以后,取出木炮模底,再用炭火燒化尾珠,完全冷卻后,等著下窯鑄造。

“泥模多氣孔,用了沒多久便拋棄了。”湯若望說道。

泥模鑄炮泥范必須徹底烘干,很不方便。如果灼熱金屬接觸含有水分的泥范,就會產生孔**。泥范不透氣,所以蜂窩狀孔**就會深入金屬鑄件。每一門炮在單獨制作的模子里鑄造。這樣使得同規格的大炮外形尺寸只能達到近似。而且模鑄的型芯和外部成為一條直線幾乎不可能。因為澆注的時候中心定位不精確,支撐不可能十分牢固。所以型芯被滾燙的金屬沖擊必然會移動。鑄造出的大炮內部炮膛偏離中心,而且傾斜。內部經常會有小缺陷。大炮炮膛是不規整的。由于材質,所以很多還無法切削。

“沙模可以解決一些嘍?”這些技術路線都是朱慈烺記起來的,此刻聊著全無專業障礙,一時間君臣相得,氣氛好不融洽。

“沙模鑄炮是可以克服泥模鑄炮時候的蜂窩狀孔**的缺陷。灼熱金屬接觸含有水分的,雖然也會有疏松區,采用黏土只有百分之五到十的沙范,透氣性很高,所以疏松區范圍小,氣孔很淺,在鑄件表層。可以容易的切削掉。就是打造的鐵還不行,生鐵鑄件大部分是灰口鐵,里面依舊不好削平。”湯若望道。

“嗯,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啊。大軍的武備要求是很高的,這兩樣鑄造的模范都無法反復使用,泥模更要苦等時間陰干,這樣一來便會讓工序大大浪費。成本高一些也就罷了,時間再拖長就可能延誤軍機。”說到這里,朱慈烺的表情就嚴肅了一些。

這時,眾人也已經進了研發車間。

焦勖低聲說了幾句便開始親自示范起了鐵模鑄炮法。

鐵模鑄炮法是以鐵為模,鑄炮時,先將鐵模的每瓣內側刷上兩層漿液。第一層漿液是用細稻殼灰和細沙泥制成的;第二層漿液是用上等極細窯煤調水制成的。然后,兩瓣相合,用鐵箍箍緊、烘熱,節節相續,最后澆鑄金屬熔液。待澆足熔液,冷卻成型以后,即刻按模瓣次序剝去鐵模,如剝掉筍殼一樣,逐漸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內的泥胚胎,膛內自然學滑。

正版是起點,搜索幾字微言、都可支持正版。更懇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幾字微言。剛剛發了朱慈烺、崇禎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畫像照片,還有飛剪船的實物圖片,愛心讀者給朱慈烺的畫像,玄武湖的配圖,柳如是、錢謙益張溥的人物圖像,以及還有很多和殿下以及這個故事相關的有趣內容趕快來微信公眾號關注我吧!(未完待續。)

ps:最近有些卡文,今天更新沒穩定,好在總算寫出來了,久等了實在抱歉(.)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