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六十四章:一夜云雨巫山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一夜云雨巫山后

第六十四章:一夜云雨巫山后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殿下……開工沒有回頭箭了……”李香君幽幽地道:“奴家既然已然道出了此事,哪里還有收得住的道理?只是……奴家真是萬分有幸,能得殿下如此恩重,又那么讓奴家心甘情愿。”

忽然,李香君猛地敲碎一只茶杯,捏著碎片,讓鮮血滴在床榻上,做完了這些才對朱慈烺道:“殿下呀……就如同這鮮血滴落床榻一樣,此事……哪里還能回頭呢?殿下就不要讓我回頭了罷……”

說著,李香君趴在朱慈烺的身上,腦袋一點一點上去,雙目相對,紅唇欺進。

朱慈烺就這么眼睜睜地看著那一滴滴鮮血落在床榻上,頓悟了……

這可不是朱慈烺的皇宮,一把火燒了也不用擔心佳麗后院葡萄架倒。

這是烏衣巷李邦華的家里啊!

縱然李邦華體貼無比,愿意燒毀證據。可一家之中奴仆那么多,哪里還瞞得住……

“罷了罷了……葡萄架肯定倒定了……男子漢,敢作敢當罷!”說著,朱慈烺雙目忽然猛放精光,看著越發接近的精致五官,感受著全身獻血沸騰,某處勃然挺立的驕傲,笑道:“香君姐姐……這是你自找的!”

說罷,朱慈烺猛地翻身而去,抱起嬌小玲瓏的李香君,一把踹過去將東門關上。

屋內幽暗,李香君的笑聲如銀鈴一般盈滿室內。

不遠處的門外,兩顆腦袋悄悄低下圍墻,彼此對視一眼,都是露出一個你懂得的表情。

能夠在烏衣巷這里爬圍墻的,除了李邦華自然也在沒有其他人。

而另外一人,當然就是李邦華的親信老仆李福生了。

一主一仆默默下了圍墻,又默默離開了別院。此時,天色已黑,但李邦華卻毫無隨意,立刻又讓老仆找出了別院的房契。安排了泥瓦匠封死了別院與李府的小門,示意絕無瓜葛。

翌日一早,朱慈烺起了身子,神清氣爽,又神情尷尬。

好在,見屋內有了動靜,門外的久候的李府仆人便高聲大喊:“殿下。洗漱之物已然備好,可要小人進去伺候?”

這時。身旁的佳人笑吟吟地看著朱慈烺。

朱慈烺輕咳一聲道:“東西放下吧,不必了。”

李香君亦是跟著輕笑了起來,隨后傳了單衣,伺候朱慈烺洗漱。一番折騰,收拾完畢后,李邦華也已經在客廳久候。

朱慈烺過去見禮,卻是連李香君也帶了出來。

見此,李邦華心中計較,讓帶過來的小妾胡氏與李香君見禮問候。胡氏是個美艷聰慧的婦人。見了李邦華的表情,便將袖中的房契露出一點,示意自己知道,隨后帶著李香君走了。

這時,朱慈烺微微有些尷尬,道:“計劃是需要調整一二了。原本,只是想暫且組閣。穩固權力以后好生計較。眼下看來,不進行一場徹底的斗爭,要一個完整的權力,我是不甘心了。”

李邦華心中咯噔一下,細細品味著朱慈烺的意思,道:“還請殿下明言……”

“復興報我會暫且放一馬過去。這一回,我要引蛇出洞……徹底壓服所謂江南土著力量!”

位于都司巷的復興報報館頗容易尋找,這里原先是太倉會館,其主人知曉大名鼎鼎的復社領袖要辦復興報以后,便欣然將會館讓出,成了復興報報館的位置。

今日,王易感嘆連連地下了四****馬車。拍了拍錦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大步走進報館。

報館當然是有門人的,而且還是個看不起商賈的門子,大喊道:“來者同名!這里是復興報報館,可不是閑雜人等可以進來的地方!”

“某家燕子磯王易,誰是這里主事的!”王易站在門前,朗聲高喊,環視一顧,頓時讓報館內行走的一干士子紛紛站定望來。

沒有尋常見傻子的那種輕蔑,這里每一個人都妾身明白近日來報館的問題。

復社東林之人的確不少喜好空談之人,但其中也是有些干才明白實務的。一開始張溥只知道一味施壓侯方域,眼見真逼得侯方域跳墻了也頓時意識到出了問題,前后一探查便明白了到底癥結何在。

癥結自然就在于朱慈烺的身上。

沒有朱慈烺,恐怕也就沒有這金陵報。

當然,硬生生要辦報還是做得到的。只是價格未免就要飆升高漲,試想一份報二三文錢有幾人會買?

換算到后世的價格,便是幾十塊買一份報紙,縱然普通白領買得起,卻也是要肉疼敘舊,絕無穩定購買的意愿了。

正是朱慈烺的到來大幅度壓低了印刷成本,又有顧絳、黃宗羲此等干才親領,這才能辦一個價格低廉販夫走卒都可以掂量錢包買一份的金陵報。

加上朱慈烺讓王易印刷業工坊主組團入城大肆兼并收購、挖人,城內緣由的印刷鋪子也是紛紛面臨經營危機。

這個時候偏偏米價不斷上漲,逼得城內各處商家不得不被動加薪,成本上升,印刷價格自然是更加上升。

這個時候,不讓侯方域去,換任何一個人去都是無法以市價拿到復興報報館的印刷訂單。對于報館這種每日四位數印刷量的恐怖存在,除了工坊這種專業水平、技術力量都強大的新式力量,任何一個傳統的印刷鋪子接下來訂單也只能是多賣多虧的下場。

伴隨著四處打聽的消息聚合,張溥等人自然也明白而今情景,知道這南京的印刷業竟是被朱慈烺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地收拾得這么干凈。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提過自己辦,阮大鋮便表示可以出錢出力辦一個復興印刷工坊。只是接下來一個疑問便出來了,工匠何處尋找,經營人才哪里聘請,更關鍵的,為何朱慈烺能壓低成本到如此更是無人清楚。

就這樣,眾人又紛紛將目光落到了接了朱慈烺訂單的王氏印刷工坊身上。

這是一個私人產業。

眾人很快便明白了這一點,知曉這一點后,一些人復社士子便更加失望了。他們知道,讓私人給官辦事業貼錢干活幾率是很低的。

正版是。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幾字微言。剛剛發了飛剪船的圖片,愛心讀者給太子的畫像,玄武湖的配圖,柳如是、錢謙益張溥的人物圖像,以及還有很多作品相關的有趣番外之類的東西喲趕快關注吧!(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