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

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9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參贊機務是文官代表,內守備便是內臣,外守備就是武官。

主要是文官參贊機務,一般是兵部尚書。武官便是南京的勛貴。內臣就是南京征收太監。

參贊機務有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內守備便是內臣韓贊周,外守備,也就是勛貴代表是忻城伯趙之龍。

其中,韓贊周是內臣,在皇帝實際上已經放棄江南的情況下自然是唯朱慈烺馬首是瞻,不敢違背。而事實上,這也是朱慈烺到南京后率先開刀的地方。內臣不過是皇家家奴,想要怎么處置都是輕易。

但相比而言,參贊機務與外守備就難說了。

史可法是清流,這一次面對正氣昂揚,不懼生死的張溥自然是深為同情。

另外一邊的趙之龍是昕城伯勛貴代表,此人既是南京勛貴一員,又是武將明白朱慈烺的厲害,此刻算是左右搖擺,身為最弱勢一人卻成了此次編劇的關鍵點。

對于趙之龍此人李邦華當然是有過了解:“昕城伯非是志氣堅定之人,殿下若不早準備,恐怕南京守備之局面亦是要動搖了。”

朱慈烺緩緩頷首:“看來,李公是很急切想知曉孤為何要刊登張天如所言上金陵報社了。”

“還請殿下直言。”李邦華再好奇不過了。

朱慈烺見此,招招手,喊來了顧絳:“我那篇文章檢校了?”

“殿下,已然好了。”顧絳笑著伸出手。

朱慈烺道:“讓李公看看吧。這可是我們明日會傳遍金陵的斗志號角啊。”

“論國是!”李邦華看著,猛地抓住了一絲感覺,他明白了幾分朱慈烺的意思。

今日,伴隨著國子監旁金陵報社印刷工坊一份份散發著墨香的報紙被報童拿出來走上街頭后,整個南京城的氣氛似乎都微微散發出了一些變化。

只見一個個報童似乎意識到了氣氛不同后,紛紛嘶吼著高喊:“賣報嘍賣報嘍。大明監國皇太子殿下執筆:論國是,新鮮出爐啦!”

“來一份!”

“給我,我要三份!”

“一兩銀子給你,十份。十份都給我!什么?沒了,那余下的八份都給我!不用找了!”

芙蓉閣是秦淮河邊一處頂尖的妓院,這里頭雖然沒有秦淮八艷那樣水準的大家,卻是勝在人氣旺盛。各方士子聚集期間,時常都有大新聞在這里傳出來。

尤其是各處青樓紅館紛紛都訂購了少則數十多則上百的金陵報更是讓秦淮河岸的妓院里人氣更旺。

這里頭固然有媚香樓年老的姐姐有了好歸宿,更是因為這報紙儼然已經成了金陵城中一份時尚,擺開龍門陣要是說不上幾句金陵報里面的新聞評論,那頓時就土氣十足。要被人調笑成鄉巴佬的。

“紅姐,紅姐!你們樓里不是常常都備著多余的金陵報嗎?在哪里,快給我一份!”

“還有我,給我兩份,我那楚兄都問著呢!”

“別忘了,還有我啊!”

“今兒個大家都是抽了什么風了……”被喊做紅姐的鴇母驚嚇到了,好在他們的確都多訂購了一百份報紙,此刻這才應付住了哄搶。

很快,拿到了報紙的眾人一下子都安靜起來。

霎時間,原本喧囂的青樓里竟是平靜極了。

但很快。這樣的平靜也被打破。

一個兩個士子開始念出了聲:“論國是!”

“國何以興?士農工商的道理似乎已經成了大多數人的定理,成了無可置疑的真理。但國家真的因此興盛了嗎?沒有,在盛唐之后就已經變了。三千年前的理論套用到現在,早已經過時了!”

“我不禁問,為什么工商位列四業之末?為何工坊一日出產,機械所用,百倍人工……”

“我不禁問,為什么人人渴求的學問至今逃不脫道德文章,毫無實用。為什么大明百姓萬萬,能入學者不過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若要興國,必將興教育,使天下人人有所學。必將立工商,使天下財富百倍古今。人人安居樂業。”

“當今國是,必在興教育,必在興工商,絕非甚么空喊口號。正義有大小,天下人吃飽肚子是最大的正義。仁政有輕重,更多人得教育是重于泰山的仁政!”

“真理越辯越明。我們無懼挑戰!”

嘩啦啦……

眾人高呼道:“這是要論戰啊!”

“殿下與張天如要在金陵報上公開論戰啊!紅娘,紅娘!你不是說能讓我們投稿嗎?快說,如何投稿啊!”

“你支持殿下,還是支持張天如?揚名天下的時候就到了!”

“走,回去!真理越辯越明啊!”

“楚兄,你走得這么急,明日的詩會怎么辦?”

“不去了!復社的詩會去了,亦不過是揚名幾個人罷了,若能登金陵報,天下人都知我名字了!一同去,看看這金陵報接不接我的稿子!”

“同去,同去!”

“南京師范學校真的開課了!悄無聲息,消息突然傳來,卻是平地驚雷啊。”秦淮河的媚香樓雅間里,張溥沉聲著。

一旁,阮大鋮道:“殿下回京,多大的聲威,卻是親自趕到師范學校助威,可見殿下心志之堅。此前承諾的上千學子果然招收齊全了,一應教學樓宇、宿舍、馬場、射箭場甚至女學學堂都置辦齊全了。殿下的動作……好快。上千個學子,這便意味著上千士子都被拉進了師范學校里。”

“不僅如此……還有金陵報的論戰!”錢謙益一針見血:“這是要分散我們造出來的聲勢啊!”

復社三公子中的冒辟疆聞言面露凝重:“南京師范學校讀書是國子監一般的,唯有每月上旬上中下有兩三日的閑暇。不說其中有多少復社中堅,單單都進去讀書,讀了殿下撰寫的書,聽了殿下的道理,再出來,還是我們能爭取的嗎?”

“金陵報社上看在了張公的言論看似是助長了聲威,但其實卻是讓殿下有了決定誰說話的權力,搶走了我們選擇說話方式的權力!”陳子龍點評一句,幾人聞言,紛紛默然。

正版是起點。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幾字微言。剛剛發了飛剪船的圖片,愛心讀者給太子的畫像,我還會經常不定時私人掏腰包給讀者的紅包活動,以感謝支持微言寫作喲(未完待續。)

PS:為了查守備的名字,我足足翻了半個小時的資料,最后在別人論人兩百七八十頁找到了……

為您提供、、、、、等小說在線閱讀!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