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

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7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還請益明小友落座吧。”說話的是陳子龍。

眾人默默無聲,沒有人再說什么反對之聲,就連跳得最歡的李猶龍也明白無法阻止這個秦益明入場了。

朱慈烺則是一拍手,讓一干侍女遞上了今日的畫報道:“小子此來多有冒昧,略備了一些俗物,還望諸位莫要推辭。上面,便是幾位江南名士的生平簡介與過往佳作。算是一份見面禮罷。”

著書立傳,這可以說是這個年代文人的一份人生成就了。想要達到這一點的人很多,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比起暢銷書與科舉書,個人文集之類的東西是很難盈利的,只能靠著財大氣粗虧本做。哪怕辛苦出版了,也總不好逢人就拿出去送一套。一來顯得冒昧,二來也是肉疼。

朱慈烺這一番見面禮,還真是惹得在場眾人無不是面上多了一份喜色,就連張溥也是笑容一緩。

很快,畫舫上便來了三四個壯漢各自捧著一疊書冊讓人挑選。有的人如張溥盡數都拿了,也有如陳子龍這樣的,隨便拿了一份畫報。

當幾人散去的時候,媚香樓畫舫上的位置終究是多了朱慈烺的一份。

或許是朱慈烺的退讓激起了張溥的勇氣,此刻的他目光堅定并沒有為秦益明的強勢攪局感覺到退縮,而是有了一種越挫越勇的氣勢。

就這樣,菜過三巡,酒過五味,場上的氣氛重新熱絡起來。

在熟悉的氣氛里,張溥重新找回了主場優勢的感覺,與錢謙益、阮大鋮以及朱國弼這樣的一方大佬相談甚歡,時不時將話題點到南京吏部郎中徐一范、國子監貢生李猶龍的身上,讓畫舫上下的士子官宦都都感覺不到冷場。

這邊熱鬧了,朱慈烺這邊自然也稍稍冷場了些許。還好,還有一個陳子龍時不時與朱慈烺談論著報社的運作方式。

終于。當李猶龍不知何時離開畫舫又重新回來在張溥的耳邊細語幾句的時候,張溥噙著笑,看向幾人,收住了話語。

其他人一聽,也是紛紛收聲,顯然感覺到了一絲不對。畫舫內漸漸安靜下來,朱慈烺端坐著。對視著張溥打量來的目光。

張溥道:“今日張某所言,金陵報社都可刊登?”

“不違律法。自當刊登。”朱慈烺沉靜地說著。

張溥一拍掌:“好!”

說罷,張溥站起身,與眾人道:“還請諸位一同上前來。我復社士子并江南名流于此,集百千畫舫會于玄武湖上,所為何事,一會兒便可以揭曉了!”

說罷,眾人紛紛登上畫舫的二樓。

此刻望向周遭,發現此刻的玄武湖上,燈火輝煌。各方畫舫云集而來,盡是幾乎彼此相接,成為湖上陸地。而玄武湖的半島上亦是聚集了人群,無數人前來,靜候著張溥的出場。

朱慈烺站在畫舫的末端,看著這一場盛事。

“江南民間的力量……還真是強大啊。”朱慈烺喃喃著:“官府對此除了治安梳理以外毫無可動作之處,這歷來輿論滔滔都是難以處理啊。”

張溥站在船頭。與各處畫舫上的士子官宦打著招呼。而朱慈烺的身側,悄然間已經多了一個衣著普通,面目尋常讓人難以留下印象的男子。

“重點監控,尤其要搞清楚復社三公子的立場,去吧。”朱慈烺低聲說了幾句,回到了人群之中。

此刻。全場氣氛達到了高潮。

張溥意氣風發,在錢謙益與阮大鋮的支持之下,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在幕后一手操控內閣首輔之位的在野黨領袖。

朱慈烺注視著這個人,心道……也許,此人可能是華夏數百年來,第一個已成雛形的近現代政黨領袖。

此刻他登高疾呼,眾人紛紛側目。

只聽張溥道:“今天。我們江南的士子官紳,大明的精華之輩聚集在了這里,為了這個病入膏肓的國家聚集在一起發聲,身為發起人,我張溥格外榮幸。有些士子呢見到我,方才問我說:西銘先生有什么感想,是否覺得這一幕注定會載入史冊。”

聽到這里,錢謙益與一些東林官宦笑了起來,這樣盛大的集會是定然會載入史冊的。縱然沒有正史,各類野史文人筆記都會留下這一幕。

錢謙益朗聲道:“今日張天如登高一呼,天下已然側目,史筆之下,誰能忘卻?”

張溥笑道:“是啊,我們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們聚集在這里所表現的心志更是高潔的。所以我想到了丁卯年三月十五日。那一年,蘇州死出現五位義士,他們的名字叫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

朱慈烺神色嚴肅了起來。這是魏忠賢當年做的事情!而魏忠賢爪羽當年前來,自然是為了錢權二字。

“當時,我們社中志氣高潔之輩紛紛站了出來,替他們伸張正義,募集錢財送他們起程,哀悼的哭聲震天動地。差役們按著劍柄上前喝問:‘在為誰悲痛?’。志士們不能再忍受了,站起來差役打倒在地。當時以大中丞職銜作應天府巡撫的是魏忠賢的黨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蘇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這時趁著他厲聲呵罵的時候,就一齊喊叫著追趕他。這位大中丞藏在廁所里才得以逃脫。不久,他以蘇州人民發動暴亂的罪名向朝廷請示,追究這件事,將五位義士一一殺戮。”

“所以我想起來了這五個人,想起來了他們為了抵抗暴政做出的犧牲。我們常說,生死之中有大恐懼。然而,當五位義士臨刑的時候,他們慷慨縱容赴死,斷頭落地,顏色不改,壯志不墮。”

“我懷念五位義士,因為我仰慕他們的壯舉,崇敬他們的志氣。那是一種士大夫為正氣抗聲,從未斷絕的義。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當我恐懼的時候,我想想他們的努力,想想胸中的志氣,就不再畏懼了。因為,我懷著義!”

朱慈烺凝神望去,他明白,戲肉要來了。

正版是。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幾字微言。剛剛發了飛剪船的圖片,愛心讀者給太子的畫像,我還會經常不定時私人掏腰包給讀者的紅包活動,以感謝支持微言寫作喲(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