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二十五章:捷報入南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捷報入南京

第二十五章:捷報入南京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6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快捷翻頁→鍵



熱門、、、、、、、、、

想看愛心讀者卡通版讀者形象的,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幾字微言。壹看書·1kanshu·cc

張溥很快就不疑惑了。

一道消息在人群之中炸開,惹得所有士子紛紛面紅耳赤如同醉蝦一般。

“大勝,大勝!太子殿下光復武昌,一日滅張獻忠偽西國!”

“大勝啊!”

張溥噗通地跌坐在地上,方以智身子一軟,冒辟疆猛地感覺一陣眩暈倒在陳貞慧身上。

就當張溥等人神暈目眩的時候,俞行健一道驚雷一般的聲音響了起來:“三法司開審!”

“威武!”

“威武!”

“威武!”

數十條水火棍咚咚咚地打在地上,讓眾人紛紛將目光落在了天牢庭中那三位法司官員上。

刑部侍郎陶崇珍看著眼前的情形,原本那番惶恐早已經丟去。當他知道朱慈烺在武昌大勝張獻忠,一日滅了偽西國后,陶崇珍就明白這一局朱慈烺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至于一旁的大理寺少卿吳家潛,南京都察院僉都御史謝洪運亦是同樣的敏銳。壹看書

這一次,三人對視一眼,慣例由大理寺少卿吳家潛作為主審,兩人作為陪審。

此刻,刑部侍郎陶崇珍大喊道:“來人,將犯官左良玉帶上堂來!”

這時,一干圍觀的士子也終于看見了左良玉以及左良玉之子左夢庚,部將金聲桓、郝曉忠以及吳學禮等人。

陳貞慧竭力扶起兩個驚慌失措冒辟疆與方以智這兩個驚慌失措的好友,聲音低沉道:“左良玉出來了。”

聽到這個名字,方以智與冒辟疆被刺激起了心中一根軟刺,站了起來,想要看看他們這些人冒著身家名譽要去救的人是什么模樣。

左良玉穿著一身單衣,眼神茫然沒有焦距,渾身上下透著一股死氣沉沉的氣息,一股明白自己將死之日已到的絕望。

比起身在天牢外的士子,他卻早早就知道了朱慈烺的進軍動態。

大明崇禎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朱慈烺的兵鋒已經抵達了武昌外的長江。那個時候,南京上下復社士子群情洶涌,張溥自以為得計,使盡力氣將消息傳達到了左良玉的手中。

左良玉接下來的遭遇卻是殘酷的。

他眼睜睜地看著天牢的獄卒將張溥的消息遞進來。又眼睜睜地看著還是原來那個獄卒將朱慈烺一日滅張獻忠前后左右四軍,一日滅張獻忠所立偽大西國……收復武昌。要看書·1書kanshu·cc

那一天,左良玉明白了自己的結局。

曾經,左良玉是帝國旗幟下勇敢的將領。這個曾經是在他背叛楊嗣昌之前,當左良玉明白了比起拼死打仗效忠朝堂。以軍法資本要挾上官,要挾朝堂更加能得利的時候,左良玉就再也不是帝國旗幟下的將領了。

他成了軍閥,成了養賊自重的軍閥。

這個賊一開始是李自成,所以面對左良玉的逃竄,下到河南湖廣地方官員,上到崇禎,都不敢下手。左良玉在如何劫掠民間以求補給都無法讓中樞動容。

李自成被朱慈烺打敗后,這個賊又變成了張獻忠。

在張獻忠的身上,左良玉似乎重新找到了那個熟悉的游戲規則。

在他的懦弱與縱容之下。武昌岌岌可危,而武昌的安危便成了他與朱慈烺,與朝堂要挾對抗的資本。

終于,武昌被攻破了。那時的結局似乎一如左良玉所預料的那樣,滿城嘩然,壓力瞬間就可以朝著朱慈烺的身上壓過去,讓左良玉乘勢而起,恢復曾經平賊將軍的榮耀,可以狠狠敲詐一筆。

只可惜,這樣讓人喜悅的幻想不到一刻鐘就破滅了。

他看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名作張應元。

一個軍中少見殺掠少有的部將,也是兵微將寡,被重重排擠的老實人。

左良玉猜到了,這個人背叛了他。

若僅僅只是如此還不至于讓左良玉喪失信心。

但他很快又看到了許多人。

現在。當這些人重新站到審判庭的時候,左良玉心如死灰。

方以智、冒辟疆與陳貞慧沒有看到意想之中鐵骨錚錚的左良玉,他們看到了一個渾身散著沉沉死氣的犯官跪在地上,一言不。

“帶人證!”吳家潛開口道。

一個行動顫顫巍巍,足有六七十歲的老翁穿著洗得白素淡場上,顫抖著聲音道:“可憐我一家老小。世代行善……沒有死在一路殺去的張賊之手,卻被官軍殺絕了老小,搶掠三代所蓄。”

一個哭喪著的婦哀鳴道:“就是這個官……當初,就是他搶了我家的漁船,我那男人便是攔了一下,就被官軍捅了個對穿……就是你,你換我男人命來!”

“不是我……不是我!”金聲桓看著這婦人沖來,驚叫著后退:“是小將軍做的,不是我做的啊……”

“金聲桓你個懦夫!”左夢庚怒吼著。

“肅靜,肅靜!”謝洪運接連拍案:“制住金聲桓與左夢庚,不要喧鬧!”

場上微微安靜了下來。

但場下,卻是驚濤駭浪掀起,比方才還要厲害。

“果真有苦主?官軍竟是真的搶掠百姓了?”

“來個老者和潑婦,誰知道是不是假冒的?”

“怕是不假了。聽聞河南逃亡的士子說起,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官軍搶掠起來毫無王法道義,怕是更狠呢。”

“復社三公子,總不至于帶著我們來救一個殺掠百姓的忠臣良將吧?”

一時間,議論聲頓時分作兩半,只苦了復社三公子坐臘其中,聽著左右耳朵里嗡嗡嗡的聲音,格外不耐。

“沈昆桐!旁人言今日你會來救左賊我自不信,今日,沒想到你竟然真的來了!”此刻,一個年輕士子走上庭前,卻沒有拜向三位法官,而是怒斥起了人群之中的士子。

被此人點名,眾人嘩啦啦地左右分開,露出了一個目瞪口呆,愕然不知所措的男子。

這時,人群之中的黃宗羲嘆道:“這是秋浦沈雪志,與沈昆桐具是秋浦之人。”

秋浦就是池州別名,池州就是左良玉駐扎之地。

聽黃宗羲這么一解釋,眾人紛紛凝神看了過來,顯然干貨要來了。

至于復社三公子冒辟疆、方以智以及陳貞慧都是心中咯噔一下,齊齊感覺不妙。(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