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三十八章:戰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戰備

第三十八章:戰備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3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皇家近衛軍團直屬兩個營,近衛團四個營,第一團與第二天各自三個營。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囤積在臨清的大軍就有足足十二個營頭之多。

朱慈烺的軍中一營兵馬大概有兩千人,十二營聚集此處,就有兩萬四千人起,再算上輜重營,伙夫、軍醫、民壯等輔助兵種,臨清城內的軍事人員便輕易突破了三萬。

三萬人的管理與調動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事情,按說,身為大軍統帥,朱慈烺會非常忙碌,根本不會有這閑心在城頭上漫步。

但朱慈烺更懂得太祖皇帝的悲劇。妄圖將所有權力都集中在手中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管理理念,廢除丞相,更是將一個完善的官僚體系打斷了腦袋,以至于最后反而出現了內閣這樣一個不黑不白的中間存在。

朱慈烺建立軍務體系,將軍團、團、營一級級構建軍務系統,當然就是要打造一支完善的軍隊文職體系,從而將朱慈烺從繁復的庶務之中解脫出來。這個時候,朱慈烺只需要把握全局,維護完善好軍務提醒,維護好全軍的人事體系便可以掌控住一支大軍,而非要具體知悉不必要的細節。

在這方面上,楊文岳作為軍務司的首席軍師,司琦作為軍務司的常務軍師便發揮了卓越的效果。

感慨著這一點,張鎮悄然趕了過來,將一份瑭報輕輕遞給朱慈烺:“殿下,建奴預計明日抵達臨清。”

朱慈烺聽完,決定再確認一邊戰前的所有預備。他喊來了閻魏,問道:“臨清堅清壁野進行得如何了?”

閻魏聞言立刻道:“殿下。此時一個半月前就開始做了,臨清周遭各縣,都已經將命令傳達了過去,附近百姓都組織轉移了六萬九千一百七十九戶進附近的縣城、堡壘。只不過。濟南府那邊動作有些緩慢,不少豪族擔心田地被侵,是以只愿意堅守塢堡,不愿進城。”

“臨清濟南各處的糧食都集結入城了嗎?糧食的問題,足夠了嗎?”朱慈烺又問。堅清壁野的很大一個要點就是杜絕敵人從地圖上強搶糧食,維持作戰。朱慈烺修筑臨清新城其實用的建筑材料價錢不貴。反倒是朱慈烺在征購糧米上消耗的銀錢數目巨大。

也多虧主持此事的是而今恒信商行的老板娘趙詩瑤,換一個人,朱慈烺都要擔心其中非必要的損耗大上天去。饒是如此,朱慈烺囤積糧米四十萬石依舊消耗了八十三萬兩。

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更是數不勝數。

“各處縣衙府庫的存糧,糧商庫房的存糧都已經征購進入臨清、濟南二地了。”閻魏面色沉重:“但山東大地主眾多,流賊肆虐河南的時候不少地主修筑起了塢堡,平時耕地,戰時入塢堡防護。山東這邊聽聞后也紛紛修筑了起來。是以,鄉下之地。那些塢堡村寨內的糧食征收頗為吃力。”

見此,朱慈烺卻并沒有什么悲觀的表情,而是又喊來了軍務司的常務軍師司琦:“啟明市工坊開足馬力動工生產以后,不是給全軍換裝了一輪嗎?我記得有讓軍務司為這些換裝淘汰下來的甲具刀槍找個下家。而且,有一個軍師叫做……叫做……徐聞?聽聞他自告奮勇接了這個差事,說在山東河北找了好些下家,后來如何了?”

“屬下過失,沒有及時詢問。前些時日他出城忙碌此時。昨日入夜才星夜趕回。屬下看起勞累,便也沒有多問。”司琦聞言。頓時一陣驚訝與尷尬:“屬下這就去遣人喊他過來。”

說完,司琦便找來一個衛兵去喊徐聞了。

趁著這個空檔,司琦給這徐聞介紹了起來,不讓場上氣氛尷尬:“這個徐聞是隨軍武校從京師到德州,最后一路南下在臨清這里安穩下來的。上次殿下處置完了德州知州,又親去安撫隨軍武校后。隨軍武校的氣氛便安定了下來。其后,就以這徐聞最為積極,學習庶務最是聰慧。所以屬下招其進了軍務司在,這淘汰兵甲的下家也是他自告奮勇。”

隨軍武校的安穩其實也是一樁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問題。

朱慈烺在京師一番話語激揚。說要抗擊建奴入寇,讓眾人心潮澎湃,鼓舞之下京師有數百人不顧未來跟著出城,一路從通州上船,打算跟定了朱慈烺。

但其后朱慈烺卻單獨領軍去了滄州,雖然一戰解圍臨清,卻不被這些在通州的士子知曉。其后反而傳來了兵備副使張璧元大勝回來的帶著一百多顆女真首級和其他清軍首級。

這樣一來,等到這些人又被清軍圍在德州的時候,心中如何彷徨,失望,對未來的迷惘就可想而知了。

這種情況下,追過來的士子家人稍加寬慰便能帶回去,更何況還有德州知州推波助瀾?

但朱慈烺一去,情況又頓時逆轉。

朱慈烺過去做的事情很少,其實也就是簡單介紹了一下河間府的戰況。談到趙珽戰死時候的動情,說道壘砌京觀,老翁拜倒時候的自豪。輕易就來了一番撥亂反正,

這個時候,知曉張璧元惡行的士子們頓時紛紛義憤填膺,說什么也要跟著朱慈烺這個真正抗清的太子從軍。接下來,隨軍武校內的課程再要教導這些士子就十分輕松了。

這個年代,一個縣里的秀才文風鼎盛的也就兩位數,舉人進士更是數一數二。換句話說,每個進士差不多都是后世省一級的高考狀元。舉人就是地級市一級的高考狀元,秀才呢,就是縣一級的高考狀元。

而朱慈烺這里頭,進士都去做官了顯然沒有。但粗粗一算,竟是有八十九名舉子,數百號一時間沒統計清楚的秀才。

這樣的人尖子進了朱慈烺的幕府,縱然一時間因為舊有知識體系無法認可朱慈烺胸中的世界。但當他們的才智沒有用在科舉上,而是用在了實務上,沒有用在勾心斗角上,而是用在了團結上的時候,爆發出的力量,就足可以讓人驚嘆了。

也正是如此,朱慈烺才能輕易掌控住一支三萬人的軍事力量。

也正式如此,朱慈烺才有底氣,可以與帝國最兇惡,最殘暴,最強大的敵人一戰!(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