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

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8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我滿洲兒郎,是不可戰勝的!”

“攻破河間府!血洗恥辱!”

“射書入城!即刻投降,膽敢頑抗。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屠城七日!”

阿巴泰的怒吼,讓兩萬清軍歡呼聲滔天。

此時顏允紹一臉悲戚,望著陳三元道:“陳知縣!一地父母官有守土之責,你我都具為河間府父母。這一趟,是我連累了你。你帶著百姓,從地道逃走去尋殿下。”

說罷,顏允紹聚集著倉促搜羅起的兩千民壯,孤獨地走上了殘破的城頭。

“***……張璧元!”陳三元咬著牙怒吼,腳步,卻毫不停滯地跟上了顏允紹:“大人!我雖然瞧不起你糊涂,但我絕對沒有瞧不起你的但當。你是河間府的主官,我又如何不是河間縣的主官?守土之責,我亦是有份,今日,戰死此處那又如何?”

清軍大兵再度圍攻殺來,河間再度一片慌亂,求救的公文四處飛散,卻再也沒有看到有一軍能如皇太子朱慈烺一樣,不顧安危,前去救援。

這一次可不是像上次那樣的偏師,這一次,是阿巴泰親自率領的清軍主力。

而且,更加讓眾人不由只圖自保的消息也跟著傳了出來。張璧元領著六千京營兵竟是拆了清水亭旁邊的京觀,將首級全部裝入匣子之中,在朱慈烺走后連夜朝著通州而去。

等到阿巴泰率軍殺來的時候,卻也沒有半路尋到張璧元的兵,這么讓張璧元帶著四百首級安然跑到了通州。

消息傳出來,連唯一尚有援救之力的總兵薛敵忠也屯兵之前。

當遠在運河之上,順著北風南下到德州的朱慈烺收到消息后,卻也不由黯然。他知道了河間府的結局。

果不其然……

三日后,朱慈烺從張鎮以及各處官方的民間的渠道之中得到了河間府的軍情。

“建奴四面圍攻,一處間隙不留。攻城車四起,云梯立起數百,只半日。城內守軍皆潰。顏允紹戰死城頭,知縣陳三元力戰不屈,被守城叛兵擊暈,試圖交給清軍后不知所蹤。”

聽此。朱慈烺不由看向一旁的魏云山。

朱慈烺手中的情報力量其實分為三塊。最先起來的是張鎮,這位外看粗糙,心細如發的老家仆是朱慈烺的老人,信任有加,辦事得力。

其次是魏云山這位曾經的江洋大盜。魏云山武藝了得。江湖路子也是廣闊,收攏了不少江湖人士。

當然,身為朱慈烺屬意的主官人選,會拉人不難,難得是拉人以后還能管起來。事實證明,魏云山拉了不少有本事的人以后,同時都管理得井井有條,既沒有壓抑住江湖人士野路子的本事,卻也管住了這些只憑心中喜樂行事的江湖人,沒有鬧出什么大犯規矩的事情。

最后便是司恩搜羅來的那些錦衣衛。這些人有的已經連人帶家小投靠了朱慈烺。或者在張鎮手中做事,或者在魏云山手底下做事,還有不少依舊留在錦衣衛的官署之中披著錦衣衛的官皮方便行事。

比如,此刻出現在魏云山旁邊的德州錦衣衛百戶李永德。李永德是依舊還披著官皮,卻實際上投靠了朱慈烺。人雖然還在官署,家小卻早送到了啟明市。

李永德名字取得斯文,卻是一個彪悍的壯漢,骨節粗大,動作干練,行走虎虎生風。顯然是個練家子。

朱慈烺見此,倒是心中有了幾分好印象。

錦衣衛雖然是特務機關,其實并沒有什么需要打斗的場景,很多時候亮出牌子都能鎮得住不少宵小。這年頭雖然兵荒馬亂。朝堂威信漸漸落了下來,但虎倒架不倒,還不需要一地錦衣衛主官出去打架的時候。故而,朱慈烺見的不少錦衣衛官員其實比起文官還要來得講究,起居儀表,儼然富家翁。

這樣的情況下。見了一個沒落下武藝的錦衣衛武官,朱慈烺自然多了幾分好感。

“屬下李永德,拜……拜見太子殿下!”李永德進了廳堂,眼見朱慈烺打量的目光在自己身上,一下子多了幾分拘謹,竟是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

“起身,都是自家人。”朱慈烺笑著擺手:“河間府的事情,聽說是你主持的手尾?”

這個聽說,顯然是聽的魏云山說了。

聽此,魏云山丟了一個鼓勵的眼神給李永德。其實這也是朱慈烺布置下的任務,營救官員。

朝廷官員萬余,昏庸無道,胡作非為的官員自然是多數。但卻也無法否認大浪淘洗之下,還有許多盡忠職守的好官。比如戰死在河間府城頭的分守參議趙珽,比如河間知縣陳三元。

趙珽已然戰死,朱慈烺再欣賞卻也是沒辦法。朱慈烺想要營救的顯然是陳三元。只不過,陳三元雖然很是支持朱慈烺,但朱慈烺勸了幾回想要帶陳三元走,卻實在拗不過陳三元所言的守土之責。身為河間知縣,陳三元心中的志氣讓他選擇了與河間同生死。盡管,朱慈烺一早不看好河間的防務。

果不其然,哪怕朱慈烺用心竭力安排了一場京觀鼓舞士氣。但結果卻是讓張璧元搶了首級,還帶著京營六千兵北上通州去了。張璧元更是夠絕,生怕一個人被人打了悶棍,亦或者被賊寇甚至清軍捉了去,于是六千兵都帶走了。

對朱慈烺能硬氣的顏允紹這一回卻是對張璧元毫無辦法,除了一封絕命奏章外,只能決然死在守城之上。

對于顏允紹,朱慈烺評價復雜,也無意救這個在張璧元之事上至少負有一半責任的心思糊涂又忠于職守的知府。

但陳三元這一位剛強又正氣,本事也不乏的知縣,朱慈烺起了才之意,加上朱慈烺想要檢驗一下接下來大戰中的重要力量,于是讓魏云山籌劃了行動,集結了精兵強將,營救陳三元。

明明有著主場優勢,更有強大情報機關可以發揮,大明將帥卻是歷次大戰都自廢武功不用。這樣的事情,對于朱慈烺這么一個熱衷用穿越先知撿漏的人如何會放過呢?未完待續。

ps:感謝

的很糾結

投了1張月票

會稽山人7

幣打賞↗本書源自籃書,更新快,。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