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三更抵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三更抵達】

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三更抵達】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7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三更抵達

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三更抵達

“至于辦工坊還會遇到的其他困難,我也想到了。就比如要是有人錢糧不足,也大可以去恒信錢莊辦理抵押貸款,利息,絕對不是高利貸!”

朱慈烺說完,頓時引起全場嘩然。

“真……這真的?”王易聽完,頓時瞠目結舌了,完全沒有想到條件竟然是這般優厚。

朱慈烺微笑著點頭,與他而言,已經不僅是發財大計,而是另起大明朝廷這一個爐灶,再造新世界的堂堂陽謀。

在接管大明政權之前,朱慈烺自己就打算慢慢打造出自己一套班子。而且,朱慈烺很清楚,一個近現代的政權其治理能力,管轄能力,以及動員資源的能力,是遠超農業社會水平的。更擁有著遠超而今朝廷的吸引力,能夠像磁鐵一樣,吸引天下英豪的矚目。

這個年代,商人的地位很像肥羊。上次東明的會議,便是商人天然對官員有權之人的畏懼,時刻擔心自己操勞半生的身家被這些手握重權之人一句話奪去。

但現在,朱慈烺要再造一個新的啟明市去歡迎這些商人們辦制衣工坊,條件簡直優厚得超乎他們想象了。

這個年代的朝廷其實并無一點服務政府的理念,只要當官的不黑心一點就能贏得萬民贊嘆,要是偶爾做了幾件好事,更是罕見難得。

而朱慈烺卻要一力推動,建立一個啟明市。其實就是要再造一個擁有政府職權的存在。而且,是一個近現代的服務政府。一個提供治安功能,維護交通功能等公共職能的新型政府。

當然。這些商人們是感覺不到朱慈烺胸中圖謀的。

他們只是驚呼朱慈烺優厚的條件。

畢竟,天底下,古今中外就沒有聽說過哪個組織會費盡心思維護治安,會修橋鋪路,會支持醫療衛生這些公共事務。

而朱慈烺,就這么擺了出來。僅僅只是為了啟明市里的各類工坊。

“而且……”朱慈烺悠悠地道:“我還請了幾位河南名儒,打算在啟明辦學。士農工商。適齡士子都能入學。只不過,得入啟明戶籍。”

朱慈烺一語道出。頓時激起無數波瀾。

這下子,場內數十商人們紛紛議論起來。

“秦大人這么一說,我本無意都大大地想辦一個工坊了。就說別地,哪里的官兒敢說治下盜匪緝拿賣力?更別說碼頭、河道、馬路這些費錢的事情了。甚至……還有醫院。有學校!就光為了這些,丟銀子去啟明辦一個工坊都值了!就是這工坊管起來麻煩!但料想我這些年打熬出來的本事也不算什么!”

“若老芹你要辦這工坊,那我就提供原料。別的不說,我在山東京畿都是有關系的,那邊來的桑麻棉花都是便宜!”

“就算不辦工坊,在啟明市左近弄上幾百畝田地,種糧米果蔬,再來些桑麻棉田,這都是大買賣啊!”

“還有這毛料。去草原買也是容易。就是遼東的皮子是建奴占了……那買賣咱不能沾……不過我有西北的路子。就是辦不起秋衣工坊,也能做皮衣,準備冬裝!”

“這么說起來。這制衣工坊倒是大大可以做得。在啟封這邊辦了制衣工坊,就不需要擔心一路過關,成本突增。要是其他原料、官家的事情都能解決,比起光是采買運送反而更加省心簡便,定是利潤豐厚啊!”

“甚至不說辦下工坊,這啟明市委真若如秦大人所言。便是白白丟了銀子住進去,這后半生的身家也能保住吧?”

這么多豐厚的條件。所有人都是議論紛紛,個個都是想要把制衣工坊的項目拿下來了。只不過,朱慈烺剛剛就說了,這一回得王易先選。這是人家千金買馬骨的價值,誰也爭不過。

但每個人都是盼望著王易瞎了眼放棄。

王易自然是沒有瞎眼,他已然考慮清楚了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好處,知曉這是一生難得的機會,當下就拍板道:“謝大人恩典,小人愿意接下來!”

“好!”朱慈烺笑著點頭:“衣食住行,軍中大車打造,大小零件,各處所用,都有工坊可以制作,各類工坊都可以辦起來。就算技術不夠,我軍中有上等的大匠可以聘請,進行技術傳授。擔心拿不到地的,也只管和舍人司打一聲招呼,定然辦了齊全。總之歡迎大家來辦工坊,就算這一回沒有要到制衣工坊的項目,明日招商大會依舊有更多的項目可以讓大家來選!”

聽朱慈烺這么一說,眾人先是紛紛一嘆,感慨王易沒有瞎了眼讓自己拔得頭籌。但聽到朱慈烺說招商大會還有機會,頓時又都鼓舞了起來。商人們的嗅覺讓他們敏銳地感覺到了發財的機會。

就說那七千五百兩八千套軍衣就是利潤不菲。就是千里迢迢直接從松江采買齊全,一路上過關斬將,交納了諸多苛捐雜稅送到河南賣出去,少說也能賺上兩三千兩。

當然,朱慈烺是不許這些商人做倒買倒賣生意的。他的意思很清楚,要扎根河南辦制衣工坊。

但商人們只是一討論,很快又明白了過來,這么一來,成本還能降低,利潤更加豐厚呢。

河南眼下大亂,流民軍來回席卷。這個時候的河南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光溜溜的土地不缺人。很多土地都幾乎是白撿就能拿去,要說招工,工錢都不用給,管一頓飯多吃飽就行。也就是原料麻煩一點,但省卻了土地人工這樣在江南已經算是昂貴的成本,原料又能有幾個錢?

要是不算制衣工坊里大匠師傅,機械采買這些還未知曉但想來也不大的成本,到時候,這一單下來甚至能有四五千兩的利潤!

就算朱慈烺這是為了千金買馬骨,這也是一個發財的門路了。更加珍貴的是,比行商坐賈這樣危險的買賣,開工坊顯然就穩妥得多了!

聽了啟明市委里面那么多優厚條件,而今花廳內,只要長了眼睛帶了耳朵的,誰還能安坐下來不顧?(未完待續)

ps:微言今個兒加更了喲,打滾賣萌求鼓勵撒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