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飛機去明朝第44章 準備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開個飛機去明朝 >>開個飛機去明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章 準備一

第44章 準備一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7日  作者:我是鋼筋工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是鋼筋工 | 開個飛機去明朝 
其他網友正在看:


ps:還是謝謝天海祥云大大,昨天饋贈小弟收到,謝過,祝你身體健康,阿彌陀佛!

老爸不像朱常淵開掛,人家靠的是真才實學。

據朱文斌介紹,現在建筑企業的項目,只要按照標準牢牢控制死,一般來說,上面業主給的價格和下面對下勞務分包(也就是包給包工頭)的價格都是死的,中間的差額算是建筑企業的一項收入,但并不是純利潤。

這一項收入,要扣除員工的工資、公司的管理費、稅金等其他東西,真正落在公司手里變成純利潤的,能有總合同額的百分之二就已經很可觀了。

比如一個中等規模的項目,比如合同額是兩個億,百分之二的利潤就是四百萬左右,而且這是建筑企業扣除了所有管理費用以后的純利潤。

一個一級資質企業,每年承攬業務應該在二十億元到五十億元之間,所以可以預見,即使管理很好能將企業利潤率突破到百分之三,純利潤也不過在一個億左右而已。

可以說這些利潤還不如劉光一個月的營業額所得,看上去是不是很少?感覺建筑企業不掙錢?

當然不是這樣的,建筑企業每年能掙一億元純利潤的那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保持盈虧平衡就不錯了,之所以看著利潤少,無非是兩個方面。

一是和總的營業額相比,二是和劉光的店的利潤比。

劉二蛋子那是無本的買賣,說白了所有的營業額幾乎都是利潤,若是正兒八經的像劉二蛋子他姐夫那樣作生意,購買然后出售,從中賺取差額作為利潤,空間就很小了。

而且,像劉光姐夫那樣,若是有一次看走眼,甚至能賠的傾家蕩產,好在他姐夫出售的大多數是工藝品。也就是所謂的假貨,擺在家里當樣子用的。

剛剛說的百分之二或者三,都是理論上的利潤,現實中施工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虧損的多,盈利的少,為什么?

四個字可以回答:中飽私囊。

有經驗的項目經理,施工管控固然熟練。但是對于侵吞國有資產的手段也能玩出不少花樣來。而且,事實上并不是只有某一個人做這種事情,而是整個企業都在搞。

按道理,國有企業的老總,每個人每年的工資就那么一點,可為什么他們所有的子女都能去過去留學?

問題就在這里,項目經理與包工頭簽訂虛假合同、做虛假結算,將國有資產轉移到個人名下之后,分贓。

包工頭哪里來的?都是企業老總介紹來的,所以分贓的時候。也不可能忽略到公司領導的那一份。

由此可知,私人占得多了,國家必然占的少,以至于項目不盈利甚至虧本。

老爸朱文斌作為一個國有建筑企業的高管這么多年,對于這其中的道道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所以,他也深知這些壞毛病的根源在何處?

一句話,只要將項目經理給控制住了,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回到正常軌道上來。

老朱曾經參觀過一家經營狀態良好的私營企業,他們的運作模式也對老朱的觸動很大。但是不管如何運作。其著力點還是一樣:項目經理。

朱常淵一邊喝著開水,一邊仔細聽著老爸的構想:首先,項目經理并不采用傳統的任命制,而是競爭上崗制度。

比如公司新中標了一個項目。大家都想去做項目經理,那好,誰能用最小的成本將這個工程干下來,誰能夠企業創造最大的利潤,那么,誰就去干!

前提條件只有一個:報價合理。

然后開一個公開投標的會議。就像朱常淵在京城搞得9/119138/34471897.ht"8789.shtml"暗拍一樣,每個人將自己的成本算出來寫在紙上形成文件提交公司,公司當場開標,成本報價最低的那個去做項目經理。

然后,決定了項目經理之后,項目經理給公司繳納風險金,若是干虧了,這些錢沒收;而且最重要的是過程中管理。

當然了,說多了朱常淵也聽不懂。

“老爸,你不用給我解釋了,咱這公司掙不掙錢無所謂,我的東西只要買到就行,您老人家別光操心公司的事,不然您兒子可就變成血水了!”朱常淵一臉苦笑。

“哦,哦哦!”老爸覺得和兒子說工程管理確實有些多,聽了朱常淵的話猛然醒悟,微微一笑,道:“你要的那個四百噸履帶吊我沒買到,那玩意實在是不好購買!”

“啊?老爸,你怎么能這樣?”朱常淵不樂意了,如果沒有購買到四百噸的履帶吊,即便是買到風機也他娘的沒法安裝,還有,既然沒法安裝沒法使用,還修個j8的盤山道路,還挖個屁的基坑,一切的一切都是扯淡。

“看你那個樣子!”老爸不屑的一嗤,說道:“不就是安裝風機么?用不著400噸,只要起吊高度夠不就可以安裝么,你要那么大的起重噸位干嘛?”

“額?”朱常淵愕然。

“呵呵,我給你聯系了一臺二百六十噸的履帶吊,新車子才要一千四百萬,你說的那個四百噸的太貴了,而且安裝的時候麻煩的很。”老爸說話間站起來,從柜子里拿出幾張照片遞給朱常淵,道:“你這個安裝風電的東西我也研究過,為此還咨詢過以前我們的機械租賃公司的客戶,據他說二百六十噸的履帶吊也足夠用了,不過是定做一個加長的主臂而已。”

朱常淵那這照片一張張的翻看,上面都是一些風機安裝時的照片,只聽老爸說道:“他們在西北做過風電,用的就是這照片上的吊機,別的還好說,就是安裝的時候有些麻煩。”

“這種吊機購買起來方便么?”朱常淵問道。

“方便,新的就用中聯重工的,二手的他們租賃公司就有,如果你那邊用的不是太多的話,我建議你就用個二手的就行,折算下來不過才九百多萬人民幣,新的還要貴上五百萬。”

“買新的。”朱常淵果斷打斷了老爸的建議。

吊機島上以后用的還多,這次雖然只準備做兩個風電機組。同樣,也只讓工人開挖了兩個基坑,可是以后整個城鎮都發展起來的話,兩個風機顯然是不能滿足要求的。

以后的目標是三十臺甚至是四十臺風機。這樣才有可能為整個島上的工業和民用提供足夠的電力。

“老爸,你回頭就讓人下單,爭取一周之內就能取貨。”說完,又問道:“不知道風機的事情怎么樣了,聯系到了賣家么?”

“賣家好聯系。”老爸道:“不遠的遠海市就有風機生產廠家。我前段時間特意去考察過一次,對了,那次劉光也跟我一塊去過,我們按照你的計劃定了兩臺,劉光已經將基礎和安裝的圖紙與說明還有基礎預埋環都帶過來了,你回頭去看一下。公司剛剛開始重組,我手頭的事情千頭萬緒,這件事就交給他了,你去和他接洽一下。”

那好吧。

對于朱常淵來說,大事就只有兩個:一個是風電場的建設。另一件就是醫院的建設。

現在醫院的人員已經早早就位,都在京城等候日久,差的只有儀器和藥物了,至于風電場,則是一個天長日久要慢慢干的活,還真的不能急。

辭別了老爸,司機老龔就一直跟著朱常淵在南都市跑,一直等找到劉光以后他才離開。

“哥們,你最近的氣色不錯啊。”朱常淵看到劉光精神狀態不錯,心中也高興的很。心中暗道前段時間確實把這貨折磨的不行,“怎么,你老婆又給你解鎖新的姿勢了?”

“我呸。”劉光開著他的奧迪q5帶朱常淵出了院子,說道:“就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不過最近店鋪關門了,又有了田斌這個幫手,我手上的事情確實少了很多,也沒有以前操心了,所以兄弟,多謝你體諒啊。”

“呵呵。”朱常淵微微一笑。道:“提起你的小舅子我又想起來了,咱們給他一年百萬的工資,他多少得給老子出力,可不能因為是你介紹過來的就不好好干!”

“廢話,那不能。”劉光拍著胸脯說道:“我大舅哥又不是二世祖,以前在社會上也是一步一個腳印混出來的,做事情踏實著吶,對了,上次你交代給他購買的那些儀器,都差不多了。”

“呦,這么快啊?”朱常淵也是詫異。

“快吧,除了有幾件儀器需要從外地進口之外,其余的都被我放在了另一個地方,我帶你去看看。”劉光開著車一路飛馳,從望江花園一直到南二環,拐了幾個彎突然將朱常淵帶到了一處熟悉的地方:王亮所在的那個快艇店。

“這里?”朱常淵問道。

“是的,兄弟!”劉光下車,嘴微微一咧,說道:“這些醫用儀器都貴重的不得了,不像那些挖掘機、吊車、什么的放在肉聯廠就可以了,所以我得給你找個安全的地方存放,這不正好王經理有幾間空閑著的倉庫,又有人看守,就放在他這里了。”

朱常淵進去看了看,好幾十樣的醫學儀器,還有一間房子專門盛放各種醫藥,心道還是這醫學儀器小巧,這么多東西三車也就弄完了。

“呵呵,朱兄弟,還有劉老板。”王亮笑呵呵的跑過來,看到朱常淵和劉光慌忙遞煙,“又有貨到了?我馬上讓兄弟們再騰出一間房間來。”

“不麻煩了!”朱常淵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我不抽煙,你甭跟我客氣。王經理啊,房間不用準備了,我這次來就是要把這些醫學儀器運走,這些日子多謝您了,占用了您的倉庫。”

王亮哈哈大笑,說道:“這是哪跟哪?我們家老板和劉老板是朋友,放在這里的東西又不是什么違禁品和毒品,大家都是兄弟,客氣啥!”(未完待續。)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開個飛機去明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