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張居正和徐階要的人,再加上趙錦的面子,虞進在吏部報到時異常順利,驗證完身份,就領到屬于自己官服和令牌。最新章節閱讀
那傳說中的門包都不用遞一個。
未來皇上的人,只要不是腦子有病,誰敢為難至于索要門包,也不看看人家背后是誰,都察院老大的人,今天敢收門包,說不定明天督察的人就上門了。
這年頭,大官大貪致富,小官小貪治貧,誰沒一點貓膩
去吏部報備后,虞進又馬不停蹄跑到司經局報到。
吏部報到,那是驗明身份,取得官身,也有一份俸銀登記在案,到了發俸日就可以領到俸祿,而到司經局報到,那是聽取領導的工作安排,領取出入令牌等。
裕王府可不是等閑地方。
為了保護這位大明帝國的繼任者,那防衛極為森嚴,除了吏部的印章,還得持有裕王府特制的令牌才能出入。
裕王府就坐落在東城,虞進坐著馬車趕到裕王府,一下馬車就有些愕然:這座漂亮雄偉的王府,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威嚴感,而是一種深深的....戒備感。
那兩扇鑲滿銅釘的大門緊閉,深宅大門好像要把裕王府和外面的世界隔開,那些衛士一個個握著長槍、又或剛好搭在刀柄上,給人一種隨時要應付有人刺殺一般,一隊隊衣甲鮮明的士兵不斷巡邏,此圍墻上、樹上、長街上都有人不斷地打探張望。
紅墻黃瓦,在陽光下閃爍著富貴的氣息,可是這種氣息,在刀鋒的肅殺氣中,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虞進有一種感覺:這不是一座王宮,而是一處豪華的監獄。
里面住的,是大明下一任的君王,此刻的裕王,并沒有想像中的風光,相反有些格格不入。
嘉靖自搬到西苑后,整天沉迷練丹,以至再沒所出,好像中了詛咒一樣,最后僅剩下裕王朱載垕和景王朱載圳兩個血脈,景王在大臣的再三催促下,到安陸就藩,僅余裕王在京,所有人都知裕王是下一任儲君。
可是,朱載垕依然只是親王,并不是太子,因為嘉靖仍不立太子。
朱載垕向來膽小,又不被嘉靖所喜,論起受寵還不如景王,天天擔心自己地位不保、擔心應得的祿米被扣壓、擔心死心不息的景王對自己下黑手等。
為了不授人以柄,朱載垕整天窩在裕王府里,在裕王府里什么事都不干,雖說沒什么贊揚,但也沒有被人攻擊的由頭。
不得不說,高拱和徐階把裕王保護得太好,這讓裕王都沒有經歷多少風雨。
沒有“磨刀石”的磨礪,哪來刀鋒的寒光
“閑雜人等速速離開,免得惹來無妄之災。”虞進剛剛走近裕王府,突然有人搶在前面,一臉肅殺地說。
虞進馬上拿出自己的印信說:“新任司經局校書,前來報到。”
話音剛落,就有人前來檢驗印信,檢驗無誤后,這才進去稟報,沒多久,就有一個雜役出來,把虞進領了進去。
是司經局的雜役。
詹事府是替未來儲君服務,多是駐扎在裕王府或裕王府附近的地方辦公,虞進裕王的原因,那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司經局洗馬裴宇就在裕王府輪值。
進了裕王府,防衛并沒有減弱,不時看到整隊的士兵巡邏,細心的虞進發現不少隱敝處還有暗樁,戒備森嚴。
“虞校書,這間就是裴洗馬的房間,請稍候,容小的先進去稟報洗馬大人。”到了一間廂房時,雜役主動停下,小聲地對虞進說。
“有勞。”
雜役進去沒多久,就笑著出來,對虞進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虞進點點頭,輕輕一推門,看到上首有一個人身穿繡白鷴青袍的男子坐在上面,便知那坐著的人就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裴宇,馬上恭恭敬敬地說:“大人,九品校書虞進,前來報到。”
縣官不如現管,別看司經局洗馬只是一個從五品的官員,可是沒人敢小看他,司經局是為翰林官遷轉之階,入閣拜相或者外放封疆,大多在司經局歷練一番。
所以說,別看眼前這個裴宇只是一個從五品,說不定哪天就入閣拜相,或成為顯赫的地方大員,絕對不能小視。
而虞進也從趙錦處打聽到,這位裴宇可不簡單,他是山西晉城人,嘉靖辛丑科公元1541年進士。官翰林,是一個實干派,據說還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河東聞喜裴氏的后裔。
在華夏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這就是河東裴氏一族,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后,余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杰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
與載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余人。
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后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
這才是名副其實的世家,雖說有破敗、低沉,可是一有機會,馬上就能崛起。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呵呵,原來是余姚的初見哥來了”裴笑著放下手中的筆,一臉笑意地說:“好了,免禮,請起吧。”
“謝大人。”虞進應了一聲,抬起頭,這有才機會看清頂頭上司的樣子。
裴宇年約四十,國字臉、劍眉星目,留著三縷長須,一眼看去就是一個美男子,很具親和力,渾身還散發著一股書卷味,配上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絕對是讓人看得順眼的類型。
在喜歡以貌取人的大明廷,這是很吃香的。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老夫像你這樣的年齡,還在做荒唐的事呢。”在虞進打量裴宇時,裴宇也在打量著這位經由首輔大人選撥出來的人才,看到虞進還是一位未滿二十的少年時,忍不住贊道。
虞進的初見和長亭送別早就響徹京城,儼然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就是裴宇對虞進也非常欣賞。
這是虞進僅僅是一名小秀才,也能得到裴宇以禮相待的重要原因之一。
“洗馬大人謬贊了”虞進連忙應道。
“好了,這里也沒外人,有什么事坐下說,不急,不急。”裴宇說完,大聲叫道:“來人,上好茶。”
虞進撿了坐在下首的位置,心里暗暗慶幸:自己的頂頭上司,還是挺好相與。
歷史書真不好寫,想找裕王府在京城哪個角落,找了足足二個多小時也沒找到,真是郁悶,請大伙也理解一下歷史寫手,為了更貼近歷史,大到有名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小到服飾、裝潢,甚至是一個小小的習慣等,都得查閱大量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