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郎君105 宗室之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小郎君 >>大明小郎君最新章節列表 >> 105 宗室之禍

105 宗室之禍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7日  作者:炮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炮兵 | 大明小郎君 
快捷翻頁→鍵



熱門、、、、、、、、、

虞進當天搬出了趙府。,搜索巫神紀閱讀本書#最新章節

那泰升令不用白不用,反正不用花錢,挑一間上房住是。

遺憾的是,只包住,并不包吃,這一點讓虞進感到有些郁悶。

早知討價還價一下,說不定連伙食費都給免了。

張居正方面還沒有消息,不過虞進并不擔心,趙錦作為左都御史,沒必要騙自己,而張居正也不會為了區區一個九品校書和趙錦交惡。

這當中需要走一些流程吧。

閑著沒事,虞進在京城看宅子,可惜要挑一個合適的宅子并不容易,泰升商行也幫虞進找,結果不是是位置不好,是價錢方面談不攏,要不然是環境沒有達到虞進的預期。

虞進是錢多,可是人不傻。

也不急著買宅子,自己的事,還沒算定下來呢。

嘉靖四十三年四月十八日,既不是什么節氣,大明也沒有發生什么大事,對大明的百姓來說,和平日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店鋪要開口迎客,百姓要下田干活,但對京城的人來說,卻看到令人驚訝一幕。

一個身穿緋衣官服的官員,風塵仆仆地走在京城的街道上,只見他一臉疲憊,牽著一匹健壯的大紅馬不騎,只是牽著走路。

牽著馬走路不奇怪,但是一個身穿繡著孔雀緋色官袍的人,這是三品的標置,他要自己牽著馬,不騎車不乘車,頭發凌亂、臉色曬得黝黑,是官袍的孔雀也因沾滿了塵土而變得沒有神采。

要不是他身后有一隊騎著高頭大馬,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的錦衣衛跟著,還真以為這個家伙是假冒的。

“這么多錦衣衛出動,發生什么大事”人群中一個老者有些吃驚地問道。

“怪了,你說這些錦衣衛是拿人還是護人要說拿人,怎么不上枷鎖,在這慢慢走有意思嗎要是護人,這位官老爺怎么這樣狼狽”

“咦,這不是陳右副都御史嗎出什么事了”

“嘻嘻,你不知道吧,陜西出大事了,陳御史能置身事外嗎”

“你們吵這么大聲干什么,小心禍從口出。”

在眾人議論紛紛時,一個穩定的老者開口訓道。

眾人一下子不敢再出口討論,虞進聽得正起勁,沒想到這些百姓突然三緘其口,一時郁悶極了。

在虞進郁悶得四處張望時人,突然眼前一亮:那陳副右都御史陳其學走著走著,突然停了下來,和一個人交談起來,虞進看得很清楚,赫然是穿著便服的趙錦。

沒想到他竟然出現在這里,也不知他是故意候在這里還是無意中經過。

兩人說了一會話,那陳其學被錦衣衛催促著走了。

“小侄見過伯父大人。”等錦衣衛走后,虞進穿過人群,笑著給趙錦行禮。

這個可是自己的帶路人,自己又在趙錦盤桓了十多天,連字都是趙錦取的,這可是很親密的關系,可以說亦師亦友。

虞進不能吃完抹嘴走人一般假裝沒看見,忙上前打招呼。

“原來是思遠”看到虞進,趙錦那嚴肅的臉有了二分笑意:“怎么樣,外面住得習慣沒有”

“有勞伯父大人掂記,小侄過得挺好的。”

趙錦點點頭說:“雖說要避嫌,但你們畢竟是同鄉,有空多回趙府陪老夫喝茶。”

“是,伯父大人。”

頓了一下,虞進一臉好奇地說:“伯父大人,看你的神色似是有些苦悶,剛才那個,是你的故交”

“算是吧”一提起陳其學的事,趙錦有些低落。

“那陳大人犯了什么罪怎么弄得這么狼狽”

趙錦也沒有隱瞞,反正這些也不是秘密,點點頭小聲說:“陳其學是老夫都察院的人,任副右都御史一職,辦事認真負責,卓有能力,和老夫的私交也不錯,奉旨巡撫陜西,本來做得好好的,沒想到被韓王府的人給坑了。”

右副都御史,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正三品大員,至于巡撫一職,開始只是一個的榮譽的稱號,作用并不大,可是從嘉靖期起,變得重要,由不定時派遣變成定制,而巡撫的權力也在地位三司之上。

陜西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省份,人口多、地理位置重要,派到陜西作巡撫,絕對是一種信任和培養成,沒想到現在弄得這么狼狽。

“伯父大人,這,到底是什么事”

趙錦嘆息一聲,簡單向虞進解釋這事的前因后果。

個中的角斗有些復雜,不過歸根結底是一個錢字:韓王府的宗室上門索要錢糧。

這事的源頭應用明朝的開國皇帝朱重八說起,據說推翻元朝后,朱重八和他手下的謀士分析宋朝被推翻的原因,分析的結果是主弱臣強,沒有藩王的屏障,以致孤立無助,于是大筆一揮,創立了玉牒制度。

設立宗人府,專門管理皇族本家宗室事宜;又有專門記載皇族宗室繁衍傳遞和生死娶葬的譜牒,叫做玉牒,把兒孫分封到全國各地享福,在邊疆的藩王可以主持地方軍務,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奪位后,強化中央集權,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軍事事務,不得擅自離開封地,結交地方官員,導致“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這些皇子皇孫,都是靠地方供養,除了每年有俸米,生老死葬都由朝廷安排,這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宗室有錢有勢,自然占有大量的美女資源,再說生得越多,能拿的祿米也越多,從而給地方和國家造成極大的壓力。

以河南為例,嘉靖年間有親王5人,郡王8人,將軍、中尉、郡主、縣主、縣君等共189人,在嘉靖三十一年時,這些宗室的開支高達財政的四成之高。

朱重八做夢也不到,自己設立的分封制,最后成為明朝破滅的重要原因之一。

陳其學也倒在這些宗室身上。

韓王府設在平涼,登記在玉牒上可以享受祿米的宗室高達一千多人,每年祿米銀增至十二萬五千兩,因為陜西土地貧瘠,財政緊張的他們只能拖欠這些祿米,每年給的,大約只有一半,以至累積欠其祿米銀近六十萬兩。

嘉靖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韓府宗室一百四十余人,越關入陜西西安,索取所欠祿米,擁眾圍陜西巡撫陳其學住宅,鼓噪辱罵。

雖說是一省的巡撫,是布政司、指揮使這種大員看到陳其學都得畢恭畢敬,可是偏偏拿這些皇親國戚沒有辦法。

打不得、罵不好,只能息事寧人,裝著沒看見。

陳其學多方措借,最后只弄到二十七萬多兩,不夠其積欠的數目,而那些前來鬧事的宗室更是變本加厲,收不到錢,在市中公開搶奪,以致街上無人,商人罷市,然后這事通天了。

終于考過了,然后教練帶去玩,回來十點多了,還好趕上沒斷更,明天恢復更新,謝謝搜搜籃色,即可全文閱讀后面章節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大明小郎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