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無限召喚第1249章 西涼鐵騎的軟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無限召喚 >>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9章 西涼鐵騎的軟肋

第1249章 西涼鐵騎的軟肋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02日  作者:藤洛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藤洛 | 三國之無限召喚 

“哐、哐、哐……”

一隊隊洛陽軍,排著整齊的隊列,雄赳赳氣昂昂,穿越潼關城,開赴關中戰場。

這種情形,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

潼關,兵家必爭之地。

居住在潼關的人,最熟悉的,就是軍隊。而洛陽軍,無疑是潼關百姓見過的,軍風最嚴整,軍紀最嚴明的隊伍。

近一段時間,從早到晚,隊伍就沒斷過。數不清看不盡,圍觀的百姓,脖子都看算了,卻仍看不夠。

“走了,去領糧了。”

“領糧不著急呢,等等看鐵林軍呢!”

“想甚呢?鐵林軍能讓咱看到?走呢,領糧去。”說話的人,連拉帶拽,將伙伴拽走了。

大戰在即,潼關一帶,全面戒嚴。

從潼關西門,直至弘農郡湖縣,全部戒嚴,禁止通行。

戒嚴期間,居住在潼關一帶的百姓,不許西出潼關,進入關中,也不許進入關東地區。

如此舉措,既是為了保證軍隊通行順暢,避免泄露軍事機密,也是為了避免謠言訛傳,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每逢戰事,最遭殃的就是當地百姓。為了安撫民心,劉芒下令,居住在戰區一帶的百姓,,每天按人頭發放糧米。

民以食為天。

發放的糧食雖然不多,卻是百姓最需要的。能領取免費糧食,百姓自然舍不得離開,民心也安穩了許多。

領糧食的隊伍排了好長,等著領糧的百姓,悄聲議論著即將開啟的戰事。

“嘿,在這兒住了幾十年,頭一次覺得,打仗挺好呢!”

以往打仗,都是軍隊到百姓家征糧,甚至搶糧。這一次竟然免費發糧,百姓當然開心。

“是呢,是呢。”有人附和著。“以前打仗,總盼著趕緊打完。這次呢,倒希望慢慢打呢,嘿嘿……”

“竟想美事呢么!”有人不屑道。“咱官軍的氣勢,又不是沒瞧見,一開打,西涼軍準慫!這仗,打不久么!”

“是的呢,唉!可惜嘍,打完仗,就沒免費的糧了么。”

“不見得呢……”有老者低聲道。

“豆叔,你咋能說慫話嗎?”年輕人大多心向洛陽軍,不滿老人的說法。

“就是嘛,豆叔。官軍一定能打勝!寧可少領糧,也盼著官軍早點揍扁西涼雜碎!”

“當我沒說……”豆叔不言語,卻不停地搖頭。西涼軍久在雍涼一帶,年紀大的人,知道西涼軍的厲害,并不相信洛陽官軍能輕易打垮西涼軍……

劉芒的統帥部里,人員往來穿行,卻不嘈雜。甚至可以說,院子里安靜得有些不真實。

雖然有必勝的信心,但是,這次雍涼決戰,將是洛陽軍經歷的,規模最大的戰爭。

不算藍田和左馮翊,僅在關中戰場,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就超過三十萬人,加上動員的民夫,參與者多達百萬!

這注定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也注定是一戰血腥之戰。

雙方務求必勝,也倍加謹慎。

幾個幕僚在地圖前,忙著標注敵我雙方兵力部署情況。

洛陽軍所用的地圖,是上官婉兒的發明。

在偌大的地圖上,懸掛著很多小小的竹牌。竹牌上,有的標注著軍隊數量,有的標注著敵我雙方統兵將領的名字。

竹牌大小不一,顏色不盡相同。竹牌大小,可以區分兵力數量。所漆顏色,可以區分敵我、區分兵種。

如此標注,清晰醒目。即便站得稍遠,也能一目了然。

劉芒習慣站在遠處觀看地圖,可以縱覽全局。

地圖上,以鄭縣西面為界,從南至北,懸掛著密密麻麻的竹牌。

西面,直至長安,是西涼軍各部;東面,直至潼關,是洛陽軍各部。

只是,在地圖中央,渭水南岸,鄭縣西面一帶,露出一大塊空白。代表這一地區,雙方均未部署兵力。

劉芒的目光,始終盯著這片空白。而劉芒的擔心,也正在于此。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去前線查看敵情的洛陽軍代理統帥郭子儀代理幾名親隨,大步走了進來。

“主公。”郭子儀叉手行禮。

“子儀辛苦了,快坐下喝口水。”

“謝主公。”郭子儀沒有心情喝水,指點著地圖,匯報道:“敵人甚是謹慎,敵主力鐵騎,雖渡過灞水,但仍駐留在鴻門一線,未繼續向東移動。”

郭子儀指點之處,正是地圖上空白的位置。

敵人太謹慎了!

為了打贏這一仗,劉芒和眾幕僚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算得上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但是,戰爭是雙方博弈,敵人不會完全按照己方設想行事。

而且,還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戰局的發展。

西涼主力鐵騎,就是一大不確定因素。

楊廣傾其所有,打造的重裝鐵騎,訓練程度和戰斗力如何,劉芒和屬下幕僚,沒法完全掌握。

不過,對付重裝鐵騎,并非無章可循。

洛陽軍有自己的重裝騎兵——鐵林軍。

上次雍涼之戰后,劉芒曾專門召開會議,研討重裝鐵騎的優勢和劣勢。這一次,就是根據之前的經驗和教訓,研究了對付西涼鐵騎的辦法。

重裝鐵騎,機動性差,速度慢。人馬所披鎧甲,極為厚重。每次出征后,不管是否參加戰斗,都要及時維修保養鎧甲,對后勤保障要求極高。

洛陽軍有豐富的鐵資源,有綦毋懷文等大師級工匠,還有先進的后勤保障體系。但是,有如此優越的條件,劉芒和眾將仍然認為,五千鐵林軍,已是極限。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不宜再擴大鐵林軍規模。

楊廣中了劉芒“軍備競賽”之計,孤注一擲,瘋了一樣,拼命發展重裝鐵騎。

西涼軍的后勤保障條件,不能和洛陽軍同日而語,這便是西涼鐵騎的軟肋。

最理想的情況是,誘出西涼鐵騎,使之遠離大本營長安,增加其補給及后勤保障難度。隨著戰事的深入,敵人薄弱的維修保障體系,將成為瓶頸,制約西涼鐵騎戰斗力。讓敵人賴以爭勝的王牌主力,成為沉重的負擔。

可是,敵人并未按照己方設想而行,楊廣不肯將鐵騎向前推進,怎么辦?


上一章  |  三國之無限召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