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無限召喚第1238章 攻敵必救迫其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無限召喚 >>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38章 攻敵必救迫其戰

第1238章 攻敵必救迫其戰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4日  作者:藤洛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藤洛 | 三國之無限召喚 


藤洛:、、、、、、、、、

鄧羌沒說話,只將大手往地圖上一按。

有人不禁低聲出疑問。“藍田?”

“對!強攻藍田!”

眾人或緊皺眉頭,或側目相詢左右之人。

與會眾人,無一不是軍事戰略、統御大才。無需鄧羌多言,眾人已清楚其意。

正如徐達分析的那樣,楊廣所擔心者,一是徐世績部南渡渭水,二是常遇春部攻破藍田。徐、常兩路大軍,只要有一路突破西涼軍防線,即可對楊廣的西涼軍主力形成夾擊之勢。

藍田,位于藍田谷口。攻破藍田,長安門戶洞開,南向再無險峻可守。

藍田如此重要,楊廣派段韶率重兵駐防于此。不求進攻,只為固守。

藍田城防御嚴密,劉芒命常遇春部進攻藍田,只為牽制敵人,并未將奪取藍田,作為主要目標。

鄧羌建議,從潼關出兵,長途奔襲,配合常遇春部進攻藍田。兩路夾攻,確有攻破藍田之可能。

然而,正如鄧羌自己所說,此舉甚是冒險!

從潼關出兵,只能經由冢領山西北麓,進攻藍田。這條線路,離長安很近,戰略意圖和軍事配備,很容易被敵人察覺。敵人不傻,楊廣不笨,絕不會讓我軍目的達成,必會派兵支援藍田。

敵近我遠,且敵軍在局部占有絕對的兵力優勢。稍有疏忽,不僅夾攻藍田難以成功,奔襲藍田所部,極有可能被敵人切斷后路,陷入絕境。

鄧羌的想法,太過大膽,甚至可以說是魯莽了!

沒人說話,但很多人的臉上,都滿是質疑。

連做記錄的級秘書婉兒,都不禁抬起頭,疑惑地看著鄧羌。

婉兒不懂軍事,但一直跟在劉芒左右,經常出席各種軍事會議,耳聞目染,對戰略戰術問題,也小有了解。

婉兒都覺得不妥,扭頭看了看劉芒。

劉芒沉思片刻,左右看了看劉伯溫和徐達。

劉芒雖不完全明白鄧羌的用意,但他相信,鄧羌不是無腦莽夫,而是優秀的統帥。冒險想法的背后,一定另有用意。

“鄧帥繼續說。”劉芒鼓勵道。

鄧羌繼續道:“伯溫、景略二位先生方才說了,遠遠對峙、比拼消耗,雖然穩妥,卻非上策。奔襲藍田,攻其所必救,必能迫使敵人主動尋戰。”

這一點,與會眾人都明白。

“敵出擊,糧草消耗遠平日。我軍糧草充足,只要不停迫敵出擊,久之,敵之糧草耗盡,不戰已敗!”

“好想法!”劉伯溫王猛等連連點頭。

打仗,表面上比拼的是兵馬,實質上比拼的是后勤。

尤其是數以十萬計的大型戰役,糧草給養,更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雙方對峙,各自按兵不動,消耗不大。只要戰斗打響,糧草消耗,將成倍增加。

徐達也贊道:“鄧帥所言有理,利用敵軍兵力配備之缺陷,加其糧草損耗,逆賊楊廣難以支撐,只能尋求戰!”

敵人兵馬,大部分來自西涼,兵種配備,缺陷極大。

西涼兵馬,歷來以騎兵為主。楊廣中了劉芒“軍備競賽”之計,瘋狂地展重裝鐵騎,將西涼軍之缺陷,進一步放大。

騎兵的機動性,遠強于步卒。但是,騎兵需要吃糧食,戰馬需要吃草料,騎兵之消耗,遠步卒。

作戰期間,戰馬消耗的草料,數倍于平常。西涼軍后勤補給力量薄弱,大加利用,與敵人大打消耗之戰,確是良策!

論戰斗力,劉芒的洛陽軍不敢說天下無敵。但是,若論軍資糧草儲備,論后勤補給能力,天下各路諸侯的隊伍,無一可與洛陽軍相提并論。

就算是天下最富的諸侯袁紹、劉表,擁有大量肥沃耕地、數百萬人口,在冀州、荊州經營多年,他們和劉芒之間的差距,也不是一般的大。

鄧羌建議,奔襲藍田,迫使敵人迎戰,進而加敵之給養消耗。

敵人消耗,己方也要消耗。但這點消耗,對洛陽軍而言,完全可以承受。

劉芒,絕對是大土豪,富!

而楊廣,繼承了董卓的遺產,本也是實力雄厚,可謂是典型的“富二代”。奈何,卻是個敗家子“富二代”。

窮兵黷武,打造重裝鐵騎,董卓留下的家底,已被其敗光。現在的楊廣,已經是瀕臨破產的“富二代”。

拼消耗,就是燒錢。

燒錢,天下富當然不怕破產富二代。一張張燒太慢,成沓成捆地燒,看誰肉疼!看誰先堅持不住!

劉芒點頭道:“確是個好主意!不過,若敵集結重兵,攻擊我奔襲所部,該當如何?”

徐達已全然了解了鄧羌的想法,代其解釋道:“主公盡可放心,敵可增援藍田的兵力,并不充足。”

藍田谷、冢領山一帶,盡是山地。此種地形,極不利于騎兵作戰。楊廣若增援藍田,只能以步卒為主。

而西涼軍以騎兵為主,步卒本就不多。真正具有戰斗力的步兵,就更少了。

除駐守藍田的段韶部外,西涼軍其余步兵隊伍,承擔著駐防長安、霸陵等重任。楊廣手下,可調動的步兵隊伍并不多,對洛陽軍的威脅,并不大。

鄧羌、徐達解釋完,屋內的氣氛變得熱烈起來。

這一戰術若能達成,確可將楊廣逼至尷尬的兩難境地。支援藍田,消耗加劇,卻難以取得理想戰果。置之不理,藍田有失守可能。

若要兩全,楊廣唯一的辦法就是,出動主力騎兵,將東部防線推進至鄭縣一帶,切斷洛陽軍從潼關進攻藍田的通道。

如此,則敵戰線拉長,防御體系漏洞增加,我軍便容易抓到可乘之機!

從潼關出兵,夾攻藍田,本是常規戰術。只是,此戰術太過簡單直接、太過激進冒險,是常規戰略規劃的盲區。

鄧羌出身白波軍,思維少受約束,在他眼中,只有不為,而無不可為。其生性無畏,敢想常人所不敢想,勇于深入不合理之境,從中現合理之道。

鄧羌破局而入,眾人頓覺開朗。議論紛紛,從正反兩個方面,反復推演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氣氛越來越熱烈,形成統一的初步意見,提交到劉芒手中。

劉芒肯。

命徐達、鄧羌進一步細化戰術方案,命王猛、狄仁杰,研究后勤給養調整方案。

眾人領命退去,劉芒仍靜坐不動。

戰略戰術調整,牽扯很多,必須考慮仔細,確保萬無一失。

劉芒還要考慮很多問題,而他考慮最多的,是奔襲藍田的統帥人選……

相關、、、、、、、、、


上一章  |  三國之無限召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