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說推薦:
袁紹敢對青州用兵,準備自然十分充分。
一統幽冀后,兵力更加集中。
平原,顏良文丑兩部數千輕騎。
甘陵,鞠義部,兩萬五千步卒,隨時可增援平原、威脅兗州東阿。
元城,袁紹親統五萬精銳,東可進攻兗州,西可支援河內。
另外,太行山東側,與并州相通的幾處要隘,也駐有重兵。
井陘縣,高干部馬步兵兩萬,防并州太原。
涉國,淳于瓊部五千兵馬,防并州上黨。
河內,袁譚、韋昌輝部,原有馬步軍兩萬。為防并州軍進攻,最近又命高覽率部一萬,進駐河內。
除此之外,鄴城還有兩萬精兵,可隨時支援涉國、河內。
河內東部,是袁紹地盤的突出部。
是并州軍的目標,也是冀州軍重點防御地區。
河內東部,地域很大,但北部,是太行山余脈,只有河內南部,沿黃河一線,可以運兵作戰。
蕩陰、朝歌、汲縣、獲嘉、修武、武德和山陽,構成由東至西的一條狹長走廊,不適合大規模運兵作戰。
強攻,必須從武德和山陽開始,步步推進,一座~長~風~文~學,w○ww.c☆fwx.n≥et城一座城攻堅。
不說雙方軍力差異,單純考慮正常攻守的損失比,并州軍就難以承受。
冀州軍的部署,很嚴密。直接強攻河內,絕對不行!
徐達制定了周密的聯合作戰方案,但是,其中有一個大難點,那就是駐守元城,袁紹親統的五萬冀州精銳。
元城距河東蕩陰。不過兩百多里,距離武德山陽,也不過三百余里。
如果不能有效牽制住袁紹的主力,則毫無攻取河東的把握。
河南尹與元城之間,隔著兗州東郡西部,那是呂布控制的區域。并州大軍難以通過這條路,牽制吸引袁紹主力。
唯一的辦法是,說服曹操,從東面牽制住袁紹的主力。
這,并不容易。
遭受蝗災,兗州軍戰斗力大幅度下降。牽制袁紹主力,意味著兗州軍要同時應對元城袁紹、甘陵鞠義和平原顏良文丑,總計約八萬冀州精銳。
但是,除此。別無他路。
曹操牽制冀州主力,并州軍趁勢奇襲河內。天下還能有更劃算的買賣嗎?
曹操不傻,而且很精。要想說服曹操,必須拿出足夠的本錢。
劉芒約見荀彧。
開出的條件包括:提供兗州軍所需軍糧,以優質生鐵、棉布,補償兗州軍損失,承認曹操對青州的控制。并承諾,在適當時機。助曹操收復濮陽。
荀彧精明,他很清楚。這些補償不足以彌補兗州可能的損失。
但是,劉芒手中還有一張底牌,是曹操和荀彧不能不承認的事實。
目前的形勢下,如果不與劉芒合作,兗州難免被袁紹蠶食。
劉曹雙方,終于達成一致。共同對冀州作戰!
并州軍,立刻展開部署。
并州北部。
楊延昭駐守陰館,牽招部進駐繁峙。防止冀州軍,從幽州代郡一帶,對雁門發動攻擊。
斛律光滿桂。駐守美稷,防范匈奴。胡大海花榮,東進定襄郡善無,接替牽招,防御長城沿線。必要時,向東支援繁峙牽招。
太原方面。
蘇定方坐鎮晉陽,李秀成史萬歲部,東出井陘。佯攻冀州井陘,以襲擾牽制為目的,使冀州不能全力以赴在南面用兵,分散冀州后援補給力量。
洛陽方面。
王猛坐鎮,洛陽將軍程咬金、猛將楊延嗣、楊再興駐守洛陽。
洛陽南部防御區域,后退至伊闕關、大谷關、轘轅關一線。
洛陽東部,推進至與兗州交界的中牟、原武。
南司州將軍傅友德,進駐中牟,防呂布張邈。
洛陽八關校尉常遇春,河南校尉張清,洛陽校尉史進,東進原武,協防呂布張邈。
劉芒、劉伯溫、杜如晦、徐達及河南將軍王彥章、河南副將沐英,宿衛統領高寵、宇文成都,接替傅友德,駐守滎陽。
河內方向。
東司州將軍檀道濟,率河內將軍秦瓊、河內校尉林沖、懷縣校尉魯達、猛將高昂,正面對抗冀州駐河內東部之敵。
檀道濟部的任務,是將冀州軍河內主力,吸引至沁水一線的武德、山陽、修武一帶,拉長冀州河內所部,與冀州后援軍團的距離。
上述各地區,各部,或以防御為主,或承擔襲擾牽制為任務。正面進攻的檀道濟部,也只是負責吸引敵軍。
徐達的部署,出乎所有人預料。
他將這場戰役的主攻任務,交給南并州將軍,郭侃的上黨部!
上黨一部,分成兩個進攻方向。
上黨將軍徐晃、長子校尉陳玉成,從潞縣出兵,出滏口陘,進攻冀州魏郡涉國。
涉國,冀州駐軍相對較少。這一部,要做出強攻姿態。目的是吸引鄴城的冀州軍,支援滏口陘。
南并州將軍郭侃、上黨校尉裴元紹、猛將裴元慶,悄悄自長子出兵,通過太行八陘之白陘,直插河內郡共縣、汲縣!
徹底切斷河內冀州軍與冀州魏郡之間的聯絡,將冀州河內軍團,圍困在沁水東岸武德、山陽、修武之間狹小的區域內!
而后,郭侃部、檀道濟部,以及滎陽的劉芒徐達部,同時向冀州河內軍團發起進攻。
這次戰役部署,是劉芒起兵以來,涉及范圍最大、戰線最長、動用兵力最多的一次。
直接或間接參與這次戰役的兵力,超過七萬人。
換句話說,除了西河、河東、弘農等部,其余各路兵馬,幾乎全部參與這場戰役。
而徐達設計,自上黨出兵,阻斷并主攻冀州河內軍團的想法,得到劉伯溫王猛等人的一致認可。
并冀兩州,被太行山和黃河阻隔。劉芒欲取河內東部,不言自明。
而并州發起進攻,無非是河內西部、滎陽、上黨三個方向。
河內西部與東部之間,只有小小的沁水,最可能發起進攻。
滎陽和河內東部之間,有黃河,發起進攻相對困難。
而上黨和河內東部的通道,只有白陘,發起進攻最難。
徐達設計的戰術,以河東檀道濟部吸引敵軍,以滎陽主力誤導敵人判斷,卻從最不可能的上黨出兵。
這正是兵者詭道!
不僅如此,這一計劃還有更高明之處……(未完待續。)
最新小說
全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