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無限召喚第0119章 賊心已開始動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無限召喚 >>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19章 賊心已開始動搖

第0119章 賊心已開始動搖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4日  作者:藤洛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藤洛 | 三國之無限召喚 
樂文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藤洛書名:

黃巾眾信奉太平道,太平道是秘密教門。

古往今來,所有教門為了廣收信眾,傳播教義,都是以前生或來世的福報因緣為說辭,給無知民眾勾畫遙不可及卻無比美好的未來。

說白了,就是一個洗腦的過程。

黃巾眾也經歷過這樣的洗腦過程。但是,由于太平道興起時間較短,首腦人物早已被官軍剿殺,現在的黃巾殘眾沒了精神領袖。

而如張雷公李大目等賊首,沒有張角等黃巾早期領袖的能力,屬下信眾的信仰已不似以前那樣堅定,黃巾殘部,已漸漸背離了張角的黃巾軍初衷,開始向山賊流寇轉變。

被捕獲的黃巾眾,雖也會呼喊幾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但他們的信仰早已動搖。

被官兵抓捕,他們料定必死無疑,卻沒想到,靈丘的官兵,對待他們這些俘虜,態度非常和善。不僅不打罵,反而騰出營房,提供食物。甚至還有軍中醫匠,給傷病俘虜診治。

難有信仰能超越人類對生的渴望。

對付洗腦的最好辦法還是洗腦,將正常的思想觀念,重新注入回去。

重新洗腦,并非易事。

但是,不要忘了,劉芒的軍中有劉伯溫啊!

劉伯溫的伶牙俐齒,可以忽悠偽皇帝張舉,當然更可以忽悠住這些無知的黃巾眾。

人心都是肉長的,被俘的黃巾眾看到,這些官兵甚至比“大方”頭領對待他們還要好,再加上劉伯溫等人的說教開導,一些黃巾眾開始幡然悔悟。

當聽說官軍可以幫助他們安家,并允許他們耕種,且減免大量賦稅,一大半俘虜表示愿意再做大漢順民,棄太平道,而重新臣服于帝制王道。

身強體壯者,愿意從軍的,分散編入各部。

愿意回歸田野者,轉去代縣,劃撥荒地,提供種子,并幫助其搭建簡易的房屋。

還有部分被俘黃巾眾不愿歸順,對待這些人,劉芒也區別對待。

哪些因有家眷尚在山中,猶豫不決,難以割舍的,釋放。這些人,總能把一些正面的信息帶進山里,間接起到瓦解黃巾的作用。

而對待少部分死忠之徒,劉芒不是民主政權的領導人,沒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徹底改造他們。

令,秘密斬殺,掩埋。

歸順的黃巾眾,再次過上正常百姓的生活,再也不用風餐露宿、提心吊膽。

享受到正常生活的美好,感受到這里官軍的友善,部分歸順者主動提出,進山說服親朋下山。

短短一個月時間,出山歸順者竟有幾百人!

雖然只占山中黃巾余黨的一小部分,但這是一個極好的信號和開端。

劉芒在代縣加大力度。代縣臨近祁夷水,由于人口少,可供開墾的河灘荒地很多。

劉芒除了給下山歸順者劃撥耕地,提供種子,按照范仲淹的建議,為了鼓勵墾荒,還制定了根據墾荒數量,發放補償口糧的政策。

荒地需要慢慢開墾,作物需要時間生長。補償口糧,是為保證這部分人在秋收前不至于斷糧挨餓。

下山歸順的,大多是居住在太行山腳附近的“小方”黃巾眾。這部分人,在張雷公李大目手下地位低,受欺負,對太平道的信仰也相對弱。

數量更大、也更難解決的,是那些“大方”黃巾眾,以及“小方”中,人數比較多的隊伍。

單純靠游說,是難以說服他們下山的,必要時,該打絕不客氣。

代縣和靈丘的隊伍一直在加緊訓練。

挖了張雷公李大目的墻腳,幾百近千人下山歸順,兩個賊首一定不會甘心。

山下過的是人的日子,山上過的是賊的日子。

好壞顯而易見,山上的黃巾各方,開始出現瓦解跡象。

而這個時候,最需要加強防范。

張雷公李大目不是傻瓜,他們不會任由手下各方陸續叛變。而打垮代縣、靈丘的官軍,是他們穩定賊心的最好方法。

劉芒當然也很清楚這一點。早已命在班氏的傅友德帶領步兵隊趕回代縣,隨時準備迎擊黃巾賊,滿桂的騎兵隊繼續留守在班氏。

張雷公李大目顯然過高估計了他們在人數上的優勢,幾次帶領賊眾下山進攻代縣和靈丘,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慘敗回山上。

劉芒不敢松懈,命令各部輪流巡防,隨時發現賊軍動向。

相對平靜的一段日子,也說明,山上的賊眾正醞釀著更大的攻勢。

靈丘的李秀成,突然派人急請少主劉芒趕赴靈丘,有重要軍情。

劉芒立刻帶來劉伯溫高寵等趕奔靈丘。

原來是山上派來密使。

山上大股賊眾共有十余股,名曰“大方”,此密使,正是“大方”渠帥之一裴元紹派來的!

若是別人,劉芒未必知道。但裴元紹,劉芒還是清楚的。

因為前世拜關公,劉芒對關羽身邊的人都很了解。不僅知道關公的兒子關興關平,還知道為關公捧青龍偃月刀的周倉,也知道裴元紹本已投靠關羽,卻很倒霉,因為要搶趙云趙子龍的馬,而被趙云所殺。

裴元紹雖是山大“大方”渠帥,但頗受張雷公李大目排擠,有意下山歸順,既恐驚動張雷公李大目,又擔心自己是“大方”渠帥,下山后難逃懲處,因此派來密使,以探官軍口風。

這絕對是個好消息!

雖然不排除裴元紹與張雷公李大目串通密謀可能,但起碼說明,山上賊眾已經心生膽怯了。

裴元紹的“大方”,有黃巾眾千余人,是山上除張雷公李大目外,最大的勢力之一。如果他肯歸順,山中群賊的根基就徹底松動了!

劉芒立刻令密使捎信給裴元紹,說明只要他肯下山歸順,自他以下,所有黃巾眾以往之罪行,全部一筆勾銷,絕不追究。

密使帶信回山,很快又返了回來。

裴元紹十分感激劉郡尉,但是,還是擔心,害怕下山后遭到清算。希望能和劉郡尉當面商談,才能安心。

裴元紹不敢下山,竟提出希望劉郡尉親自或者派遣有身份的密使上山,詳細商談。

“我去!”

劉芒毫不猶豫。

劉伯溫等人當然不會同意,裴元紹所言,真假尚且難辨。少主劉芒,乃全軍之主,眾人之主,豈可輕易犯險。

劉芒做此決定,絕不是莽撞和一時沖動。

裴元紹既然肯歸順關羽,當然能歸順我劉芒!

只是,劉伯溫等人如何知道裴元紹的底細,堅決不同意劉芒以身犯險。

去,危險;不去,可能錯過徹底瓦解賊寇的大好機會……


上一章  |  三國之無限召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