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第二十章 林丹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1630 >>大明163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林丹汗

第二十章 林丹汗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7日  作者:克里斯韋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克里斯韋伯 | 大明1630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總兵大人到,起開,起開!”隨著一陣通傳聲,士兵與民夫們趕忙從地上爬了起來,讓開一條路來。無彈窗由于遭到圍城的緣故,城內從十六歲到六十的男丁已經被全部動員,輪班上城值夜,每個垛口都有一人值守,士兵們則在望樓與哨棚里邊休息,以節約體力應對可能發生的圍攻。一張張睡眼迷惺的臉上滿是惶恐和希冀,將目光投向行列里那個倚靠在軟轎上蒼白憔悴的男人,仿佛府城的安全已經全然系于他一人。

“咳咳!”杜文煥用左手按住自己的右胸,竭力讓自己咳的不那么厲害,在那場慘敗中一支羽箭正好從他甲胄的縫隙穿入,傷了他的肺部,如果不是親兵拼死護著他殺出來,只怕他此時已經是河灘上的一具枯骨了。以當時的醫療水平,杜文煥現在應該做的就是躺在床上靜養,然后等待命運的安排。但他做不到,新敗之余,城內人心搖動,監軍的太監自稱得了風寒閉門不出,他作為寧夏鎮總兵,當地的最高軍事長官,如果不能早晚出來巡查一次,提振一下人心,只怕不用城外的韃子攻城,城內就自己垮了。

“將主爺,就差北門了,外邊風大,要不我們先回去吧!”中軍看杜文煥忍得辛苦,心中不忍,低聲問道。

“不怕,我撐得住!”杜文煥的聲音就好像低微的很,就好像風中的殘燭,但他的眼睛卻亮的驚人,親兵頭目看著不忍,不禁扭過頭去。杜文煥將四門巡視完畢,方才下得城來。他回到住處剛剛躺下不久,中軍就興奮的跑了進來,興奮的說:“將主爺,援兵到了!”

“什么?”杜文煥蒼白的臉上現出一片病態的緋紅,他勉力坐起身來問道:“哪來的援兵?有多少人?將領是誰?”

“援兵派來的使者就在外邊,是個韃子,口嚴的很。說沒見到大人就能不說!“

“他擔了這個殺頭的差事,嘴嚴也是應有之義,快扶我起來!”

中軍趕忙扶杜文煥坐起身來,又替他披上袍子。這才出去通傳,不一會兒便從帶了個身著皮袍的韃子進來,正是格桑。格桑跪在地上向杜文煥磕了個頭,道:“末將乃是延綏鎮副總兵劉成劉大人麾下部將格桑,參見杜總兵!”

“劉成已經是副總兵了?”杜文煥皺了皺眉頭。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淡淡的妒忌,這也難怪他,劉成這升官的速度可以說是天怒人怨了,尋常人少說也得三四代人才能爬上來的仕途他只用兩年時間就爬完了,更何況杜文煥自己剛剛吃了敗仗,被圍在孤城之中,兩廂對比起來換了誰都心里不好受。他上下打量了會這個使者,只見其雖然自稱是劉成的部將,但一身皮袍子,頭頂禿發。兩鬢留下許多小辮,身上還傳來一股子膻氣,活脫脫就是一個蒙古韃子。按說明軍中的韃官多如牛毛,但服飾打扮已經與漢人沒有什么區別,像這樣打扮的他還是頭一遭見到。

“正是!”格桑答道:“我家將主在環縣擊破老回回與革里眼二賊,獲首級千余人,俘虜兩千多,洪制軍上表朝廷,接替賀虎臣賀大人的位置,為延綏鎮副總兵!”

杜文煥沒有說話。只能冷哼了一聲,他雖然早已知曉這個袍澤的敗亡,但從別人嘴里說出來又是一回事了,他心頭不禁又是幾分惻然。過了好一會兒方才問道:“那劉大人麾下有多少兵馬?人現在何處?”

“稟告大人,我家將主現在正在靈州,至于統兵多少。”說到這里,格桑稍微停頓了一會,答道:“小人也并不知曉。”

對于格桑的回答,杜文煥先是錯愕。旋即苦笑了起來:“好,好,你家將主倒是個仔細人,也好,他讓你來我這里有什么話要帶過來的嗎?”

格桑磕了個頭,答道:“杜大人,我家將主讓我帶話來讓您好生堅守,切勿與韃子有機可乘,以待時機——“

“住口!“格桑說到這里,被中軍官打斷,他一臉怒氣的呵斥道:”你這韃子絮絮叨叨說這么多作甚,快說劉成何時渡河!“

格桑卻好似渾然沒聽見中軍的喝罵,只是對杜文煥磕了個頭:“杜大人,在下已經將將主爺的話待到了,您若是有什么回話還請示下!“

那中軍官平日里頗得杜文煥寵幸,見格桑根本不離他,頓時勃然大怒,他上前一步將右手按在刀鞘上拔出半截來,威嚇道:“狗一般的韃子,還不回話,未見老爺手中刀乎!“

格桑冷哼了一聲道:“格桑是狗不假,可也是將主爺的狗,輪得到你來教訓嗎?“說話間他已經抓住對方的右手,那中軍官用力掙扎,可格桑的手臂便如鐵鑄的一般,哪里動彈的了。格桑冷笑了一聲,從地上站起身來,手上一用力便將刀送回對方鞘中:”汝手中有刀不假,未見吾手中亦有鐵?“

“夠了!“杜文煥喝止住中軍官,他方才放任手下如此也就是想挫一挫劉成的風頭,卻不想這個韃子使者這般難纏,再鬧下去只怕反倒不好收場了:”你回去告訴劉大人,城中糧食軍械尚且充足,但人心不穩,我在的時候還好,若是有個萬一,只怕形勢就不妙了。寧夏府乃是西北重鎮,若是有失,天子怪罪下來,你我都是吃罪不起,還是要好生思量。“

“是,大人,小人一定把您的話帶到了!“格桑跪下又磕了個頭,方才退下了。中軍官恨恨的罵道:”狗仗人勢的東西!“

“住口!“杜文煥的聲音并不大,但卻充滿了上位者的威嚴,中軍官趕忙躬身謝罪,但還是低聲嘀咕道:”這位劉副總兵當真奇怪,旁人就算手下有幾個降虜也是以夷變夏,他倒好,反倒以夏變夷了!“

“這個劉成不簡單呀。”說話間杜文煥本來挺直的腰桿已經垮了下來,仿佛剛才那幾分鐘的對話已經耗盡了體力,那中軍官趕忙將其扶住。他嘆了口氣,吩咐道:“你去告訴胡公公一聲,援兵已經到了,讓他莫要太擔心了!哎。也只有指望這個劉成了!

靈州,行轅。

“這里,這里,還有這里!”劉成一手拿著燭臺。一手拿著毛筆,按照脫脫不花的指點在地圖上做下一個個標記,到了最后地圖上已經斑斑點點留下了六七個標記,劉成將毛筆往旁邊一丟,嘆道:“這么說來。這幾個渡口韃子都有哨兵?”

“正是!”脫脫不花答道:“末將已經親自探查過了,比較大的幾個渡口對面都有韃子的探騎,不過應該還有些小的渡口末將沒有查到,明日小的再去察看一番!”

“嗯!”劉成點了點頭,做了個讓脫脫不花退下的手勢。脫脫不花叉手行禮便退下了。劉成走到地圖旁,又仔細看了看,嘆道:“想不到這林丹汗倒也知兵呀!”

“那是自然!”背后一個溫軟的身體靠了過來,卻是敏敏:“咱們草原上哪天不打仗?他要連這個都不懂,早就讓人給殺了!”

“是呀!”劉成嘆了口氣,轉身將少女摟在懷中:“按照杜國英說的。新兵練完畢少說還要十幾天,可也不能這樣拖下去呀!”

“你為何要這么急著渡河?”敏敏有些不解的問道:“格桑回來不是說了嗎?府城安然無恙,林丹汗短時間內肯定拿不下來的。”

“我不是為了府城!”劉成走到地圖旁,沉聲道:“林丹汗是東面渡過黃河進入河套的,防衛西面賀蘭山幾個山口和北面的那些堡寨肯定還有不少在守軍手中,算下來也有兩千多人。俗話說孤城不守,要是這般拖延下去,只怕這些堡寨會有不少人會投降的。“

“那你的意思是要做點什么事情,讓他們知道援兵已經到了?”

“不錯!”劉成點了點頭:“不必全軍過河,但至少要打一仗。再說要是將來杜文煥告我坐視不救的時候。至少我可以拿這個來堵他的嘴巴!”

“哎!”敏敏嘆了口氣:“你們漢人的鬼心思真多,可惜多半都沒用在正地方。”

“是嗎?那我看敏敏你的鬼心思也不少,莫非你也是我們漢人?“

“呸!“敏敏白了劉成一眼,探頭看了看地圖。突然抬起頭來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地方說:”你看要不在這里打一仗你看如何?“劉成向手指手指的地方看去,上面用墨筆打了個叉,旁邊赫然寫著三個字”烏古魯“。

烏古魯,在蒙古語中是“河灘”的意思,這里本是黃河的一處淺灘,河水平緩。適宜渡河,位于都思圖河的匯合處上游六十多里處。不久前林丹汗就是用騎兵突襲位于黃河東岸的幾個堡寨,杜文煥率領守軍追擊佯敗引誘其追擊,而后伏兵四起大敗明軍。然后林丹汗便在烏古魯用串聯起來的充氣革囊修建浮橋,堂而皇之的率領自己的數萬部眾進入肥沃的河套平原,使饑者得飽、瘦者得肥,而新敗之余的明軍只能躲在城墻之后坐視。林丹汗渡河之后就將自己的王帳設置在這里,并向右翼各部發出號令,讓他們渡河一同在河套平原過冬。

“噠噠噠!“

刺耳的銅號與馬頭琴的聲夾雜在一起,演奏者成功的用這兩種粗糙的樂器模擬出急促的馬蹄聲,帳篷當中的舞者隨著音樂的節奏,不斷做出策馬奔馳、彎弓箭、揮刀劈砍的動作。帳篷四周的圍觀者們看的如癡如醉,不時爆發出激烈的歡呼聲。這些怯薛的后裔們(察哈爾部并非原生態的部落,而是成吉思汗近衛軍的后裔發展而成)普遍長著粗壯的脖子、矮而魁梧的身材,因為騎馬而顯得有些羅圈的腿。為了抵御草原上可怕的烈日與朔風,他們普遍在臉上涂抹了油脂,這讓他們的臉更顯得又黑又亮,仿佛被煮過的皮革。人們一邊看著舞蹈,一邊大口痛飲著用馬奶發酵的飲料,大口咀嚼著半生不熟的烤,空氣中彌漫著膻氣與動物脂肪被灼燒的焦臭味,幾乎讓人窒息。

“嘭嘭嘭!“

一陣鼓聲壓倒了馬頭琴與銅號的聲音,舞者們向兩側退去,兩行少女走進帳篷來,開始歌詠起來,歌聲的節奏很簡單,每兩句便會重復先前的節奏,只是調門要高上幾分,歌詞大意乃是稱頌成吉思汗的武功,顯然在這個時候有著特別的含義。在酒精與歌聲的刺激下,帳篷里的人們發出一陣陣有節奏的歡呼聲:”呼圖克圖、呼圖克圖、呼圖克圖(林丹汗的稱號,即圣人、有福之人、長生不老的意思)!“

林丹汗站起身來,這位察哈爾汗的首領、達延汗的嫡系子孫長著一張對于蒙古人來說算得上是白皙的臉,身材修長,頷下按照蒙古人的風俗留著濃密的呼吸,一雙細長的眼睛里放出傲慢自負的光,他伸出雙手下壓,歡呼聲漸漸平息了下來。林丹汗走到帳篷的中央,舉杯高聲道:“南朝之所以昌盛,乃是只一大明皇帝,眾人皆尊其為首,上下一心。北邊止我一人,卻處處稱王,如何昌盛?如今我將成吉思汗的九游白纛在賀蘭山下,讓跟隨我的部眾饑者得食、渴著得飲,弱者得安養、窮者變富有,愿意跟隨我的必得以昌盛,不愿意跟隨我的必然滅絕!”

帳篷里稍微一安靜,隨即便沸騰了起來。自從林丹汗率部西遷以來,雖然對蒙古西翼諸部勝多負少,但由于他對后金畏縮退卻、又改姓薩迦派,不但原本只是遙尊其為主的漠北、漠西蒙古諸部,就連原本奉其為主的漠南蒙古諸部也紛紛遠離了他,要么投靠后金,要么舉兵相向。這讓林丹汗手中的實力越發削弱,到了他入侵河套地區前已經只有部眾六萬余人,馬五萬余匹,加之崇禎四年、五年的霜凍來的特別早,許多牲畜凍餓而死,察哈爾部甚至弄到了人相食的地步。(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163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