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第一百二十九章 船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1630 >>大明163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船廠

第一百二十九章 船廠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14日  作者:克里斯韋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克里斯韋伯 | 大明1630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劉成聽完了劉祖德的介紹,不由得大喜過望:“好,你先做兩個試試,若是成了,我重重有賞!“

“多謝大人!“劉祖德趕忙跪下磕頭。無彈窗`劉成伸手將其扶起,笑道:“不過船也是要造的,你選個合適的地點,我調一百兵給你,明日就開工挖船塢!”

“也不必這么麻煩!“劉祖德笑道:”你記得我方才說的那個桿子綁了肉票的東家嗎?他那個廠子雖然前些日子走了水,但大部分都還在,稍微修繕一下就能開工!“

“好,干脆我與那縣尊大人說一聲,把那塊地買下來便是!“劉成笑道:”距離這里有多遠?“

“倒也不遠,沿著河岸往上游走個六七里路便是了!”

“好,現在我們就去走一遭,看看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劉成一行人沿著河岸向上游行去,一路上兩邊只見人煙稀少,衰草叢生,雖然已經是暮春時節,但沿途的田畝卻少有耕作的痕跡,便是偶爾有幾個農夫在田間勞作,遠遠的看到劉成一行人便慌亂的逃入草叢之中,就連喊也喊不回來。眼見得這番景象,劉成的臉色越陰沉了起來,不由得嘆道:“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一旁的敏敏聽見了不解的問道:”劉成,你方才念得都是些什么?為何聽起來讓人覺得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我方才念得乃是《詩經.王風》中的一段,講的意思是東周時一名周大夫途徑宗周之地,看到故國宮闕已經盡為一片田園,想起舊時的繁榮景象,不忍離去。便做下此詩:‘這兒黍子茂又繁,那兒的高粱剛苗。走上舊地腳步緩,心神不定愁難消。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理解我的人問我把什么尋求。悠遠在上的蒼天神靈啊,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聽完了劉成的解釋,敏敏低下頭去,過了半響功夫方才抬起頭來:“故國之悲。我也是明白的,匈奴人被你們漢人打敗了之后,不是也曾經唱過‘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有些事情人與人都是一樣的!“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個比方倒是打得好!”劉成笑了起來:“若是按你這般說,你父汗也想著重新打回中原來啦?”

“那倒沒有!”敏敏搖了搖頭:“當年打進中原來的是黃金家族的子孫,我們厄魯特的祖先是‘林中之百姓’。我父汗想的是一統天山南北和七河之地。中原和我們還隔著察哈爾人,遠得很呢。”說到這里,敏敏稍微停頓了一下:“不過這種事情也是說不定的,小時候聽上師說過,人的心是天底下最大的東西,什么都填不滿,我大汗現在只想著一統天山南北,可等他統一了天山南北,說不定又想像成吉思汗那樣打進中原來。”

“是呀!”劉成嘆了口氣:“這世間最難捉摸的就是人心,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想的是什么。敏敏。那你希望你父汗打中原嗎?”

“自然是不愿意呀!”敏敏下意識的答道:“若是我父汗和中原打起來,我就得離開這兒,再也沒法見到你了!“說到這里,她才現自己竟然說出了心意,不由得大羞,趕忙扭過頭去,根下的白皙的頸部已經是一片緋紅。

過了好一會兒功夫,少女方才轉過頭來,垂低聲道:“其實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可惜再也不能從你這兒學到那些有趣的東西了。“

看到少女緋紅色的雙頰。劉成如何還不知道敏敏不過是在遮掩,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柔情道,低聲道:“無妨,你只要想學。什么時候來我總是會教的。“

“嗯!“敏敏點了點頭,平日里刁蠻任性的她此時卻是溫柔無限。

此時前面傳來一聲叫喊,原來已經到了目的地。劉成跳下馬來走了過去。原來那船廠位于一條小河與黃河的交匯處。可以看到船廠的外壁是用夯土堆砌而成的,許多地方還留有燒灼的痕跡。船廠內的地面并沒有鋪磚,但明顯有夯土過的痕跡,雖然大部分工具都已經丟失或者毀壞了。但依然可以看到墻角有許多竹木屑與刨花,廠房的中間是兩個平臺,一個有十五六米長,另外一個有十米左右。兩個平臺表面都有十幾個露出表面的木墩子,兩兩相對,劉成看了看不知其所以然,便向劉祖德問道:“這是做什么用的。”

“稟告大人,這是是用來安置建造中的船體的平臺,這幾個墩子是用來支撐船架子的,工匠們也好在下面干活,這邊本來還有滑道的。.`”劉祖德指著船臺的一端道:“船修好了,便沿著滑道推到水里去。”

“那這是什么呢?”劉成指著距離船臺不遠處的兩根深深植入土中的粗木樁問道。

“這是彎木地牛,船上有些地方必須用到彎木料的。我等便先把木料烤軟了,在這兩根木樁之間用力彎曲,等冷下來木料就變成需要的樣子了!”

“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用這么簡陋的工具也能造成那么大的船只!”劉成低聲自言自語道,他看了看四周的情況,突然問道:“劉師傅,我要造十二條快船,不知道你要多長時間?”

“這個——”劉祖德的臉上現出難色來:“沒有材料,也沒有船樣,工具什么的也沒有,小的——”

“無妨,船的樣式我這里已經有了,你看看有什么要更改的!”劉成拍了一下手掌,一直緊跟在身后的王興國雙手呈上一個畫軸來,劉成走到一個船臺旁,隨手掃去平臺上的塵土木屑,將那畫軸展開來,笑道:“劉師傅,你請看!”

劉祖德好奇的探過頭來,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原來那展開的畫卷上有三張透視圖,分別按照正面、側面、上面三個角度描畫一條船的結構與形狀。旁邊還用阿拉伯數字注明了船只的長度、寬度、高度。即使劉祖德與當時的絕大部分工匠一樣,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但也能很容易的看清楚這條還在紙上船只的形狀與結構,憑借多年的經驗。他甚至能夠用想象力在腦海中描繪出這條擁有著修長船身的建好后的形狀。

“如何,能造出來嗎?”劉成的笑容下隱藏著一絲不安,這張圖是他六七個晚上努力的成果,感謝大學時代制圖課老師的嚴苛要求,劉成才能在沒有cad軟件的大明完成這一艱巨的工作。如果有一個現代人看到劉成的作品。一定能認出這是個什么——狹長的船體,彎曲的船與船尾,兩側的肋條高高聳起,沒有甲板,這是一條維京長船。這倒不是劉成是個崇洋媚外的維京粉,而是他對中國的古代船舶幾乎是一無所知,而恰好他見過一次維京長船的結構圖,這種船型也符合他的一切要求。黃河的中上游可不是通航條件很好的河段,淺灘多,河水湍急。漩渦多,河段變化無常,所以才有“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的說法。而維京船吃水淺、航快,適航性高,重量輕,古代維京人甚至可以扛起座船,翻過分水嶺進入另外一條河。至于水戰能力,反正劉成也就打算用來對付渡河的農民軍和兩岸的小賊,也不用太強的火力。最要緊的是制造工藝簡單。就連那些公元7世紀的維京蠻子都能造的出來,想必自己手下這些工匠應該問題不大吧。

“大人恕罪!”劉祖德撓了下腦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大人這畫圖法俺還是一次見過,小人方才有些看的入迷了!”

“這般畫圖法可好?”劉成問道。

“大人的法子自然是好的!就是個傻子也能看明白這船是怎么造出來的。”說到這里。劉祖德臉上泛起一絲苦笑來:“只是這樣下去我們這些手藝人恐怕就更沒活路了。”

“你這賤奴竟敢如此無禮?”一旁的敏敏問道,少女被劉祖德的回答有些激怒了,她指著劉成道:“劉成他花了那么大力氣才畫出這張圖來,怎么會讓你沒有活路了,你今天若是不說出個究竟來,我便讓人把你吊在樹上抽一百鞭子?”

“敏敏你別生氣!”劉成伸手攔住敏敏。伸手扶起已經癱軟在地上的劉祖德:“你莫怕,這位敏敏別吉最是心善,方才不過是嚇唬你玩的,你莫要當真了。”

敏敏聽到劉成言語中說她的好,心里不由得一甜,臉上卻又冷了三分:“不用你劉成替我說好話,老兒你快快把話說明白,若是說的有理也就罷了,不然休想逃過這一百鞭子。“

劉成看到劉祖德癱軟在地上的樣子,嘆了口氣道:“敏敏,不如讓我替他說吧。“

“你又不是那老兒,如何能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

“我雖然不是劉師傅,但也知道推己度人的道理。“劉成的嘴角露出一絲苦笑,轉過頭向劉祖德問道:“劉師傅,我可是擔心我這畫圖之法若是傳播開來,你的造船之法便不值錢了,生活沒有了著落?”

劉成話音剛落,那劉祖德便連連磕頭起來:“大人果然是神機妙算,還請大人饒了小人一命,小人一定盡心竭力替大人造船!”

看著在地上磕頭不止的劉祖德,劉成嘆了口氣,作為一個來自后世的理科生,他對這位明代工匠此時的心情可謂是感同身受,還有什么比技術進步淘汰了花費半生精力苦學的謀生之計變得一文不值讓他們更加惶恐的呢?像敏敏這種喊著金鑰匙出身的大貴族就算再怎么聰明也很難理解這些的,他上前一步,伸手將劉祖德從地上扶了起來:“劉師傅,只要你好生做事,我以后倚重你的地方還多著呢,你又何必擔心呢?你若是愿意,這繪圖之法我也愿意教給你。”

“大人此言當真?”

“大丈夫出言駟馬難追,這里有這么多人都聽到了,我又怎么會說話不算數呢?”劉成笑了起來:“不過我也有個條件,明天我會拍一百人來這里,幫你修建船廠,船廠修好后就在廠里做事情,對于他們你不得藏私,!”

看著劉成和藹的笑容,劉祖德咬了咬牙道:“好,大人如此待小人,小人只有拼死回報了。“

“好!”劉成笑道:“取酒來!”他接過王興國送上的酒袋子和兩個大碗,分別倒滿了。他拿起一碗,又將另外一碗遞給劉祖德,輕輕的碰了一下,笑道:“來,喝了它!“

劉祖德有些不知所措的將酒碗湊到嘴邊,僵硬的將酒水倒入口中,辛辣的味道讓他劇烈咳嗽起來,已經喝完了酒的劉成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背,問道:“酒太烈了嗎,可還喝的慣?“

“不烈,喝得慣!“劉祖德趕忙答道,他閉上眼睛,將碗中剩下的酒灌了下去,也許是酒水刺激的緣故,兩行熱淚從他的眼中流淌出來。

“好!“劉成用力將酒碗往地上一摔,大聲道:”這里就是我們延綏軍左營的船廠,而你劉祖德就是我劉成的船廠頭,一個月兒內,我要看到第一條戰船下水!“

回城的路上,劉成顯得十分興奮,他打算回去就將還在留在鄜州的兩千多壯丁調到這里來。劉成并不打算將這些壯丁編入軍隊中,在他看來這太浪費了,這些已經在先前的工程中學會了服從命令和團結協作的壯丁們是最好的工人種子。相比起鄜州朝邑的交通要方便的多,草原的羊毛、皮革、銅、山西的煤炭、生鐵、鐵礦,銅,都可以很方便的運到這里,劉成打算在這里建立自己的紡織廠、鋼鐵廠、鍛造廠、軍工廠、船廠,他相信只要有三年到五年時間,就能夠建立一個能夠為數萬大軍提供足夠軍需品的工業基地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163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