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自成點了點頭:”讓弟兄們都準備下,出發之前先派幾個機靈的兄弟在前面探路,沒過隴山之前,這里的兄弟都是種子,損失一個都劃不來!“
位于遙遠的西番地李自成忙著準備東歸的時候,處于漩渦中心的劉成也忙的腳不沾地,不過與旁人想象的不一樣的是,他此時并沒有利用手中的那個小木盒去與那個幕后的神秘人討價還價。在劉成的面前有一件更加急迫的問題要處理怎么才能兌現自己向新部下做出的許諾發放拖欠的軍餉。
按照重新清點后的名冊,劉成新接管的士兵一共有八百余人,這些人幾乎都被欠著從一年到三年不等的軍餉,按每個人平均十五兩算至少要一萬兩千兩白銀,這對于此時的劉成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且不說他眼下兜里沒有這么大一筆現錢,算有也不能拿出來花掏私人腰包補大明官軍的欠餉,他是嫌朝廷的烏鴉們彈劾自己的罪名還不夠多嗎?
當然,絕大部分士兵們還是很有耐心的,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世代給朱家皇帝當兵的,很了解上司們是個啥德行。劉成一下子補不齊幾年的欠餉也可以,畢竟誰沒個手頭緊的時候?只要先給個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剩下的慢慢給也不過是不可以。要是連這點都沒有也行,那睜只眼閉只眼,讓手下軍士自己去找個地方發發外餉是了。這種情況在當時很常見,賀人龍是其中的典范。
但劉成卻無法允許這種情況在自己的軍隊里出現,現代人的節操和道德感是其中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這會極大的損害軍隊的戰斗力,一旦士兵習慣通過搶劫獲得收入,那這支軍隊和盜匪沒有什么區別了,既然可以輕而易舉的從平民身上發財致富,誰又愿意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面對兇狠的蠻夷呢?
宜川,古名丹州,著名的孟門山便位于縣城東南二十里處。山勢連綿,與黃河對岸的吉州孟門山對峙,黃河流經此地是突然收窄,兩岸都是陡峭的巖岸。渾濁的黃河水在兩山之間奔涌而過,撞擊著兩岸的巖壁,發出響亮的聲響。
“大人,這兒便是孟門津了,相傳這兒與對岸的孟門山本是連在一起的。大禹治水時化身為熊鑿開巖壁以為河道!”于何指著下方奔涌的黃河水,對劉成說道。
劉成順著于何手指的方向看了看下方奔涌的河水,只覺得一陣眩暈,趕忙將視線轉移開來:“聽你說這兒還帶了個津字,莫非這里還是個渡口?“
“正是!“于何笑了起來:”此地春秋時屬于晉國河西之地,晉人屯兵與此地,與秦兵鏖戰百余年,直至商鞅之后秦人取魏河西之地,戰事方才平息了下來,自古以來這里便是河東進入關中的門戶。“
“嗯。“劉成抬起頭來。向西望去,雄偉的秦晉大峽谷好像兩道城墻對峙著,奔涌的黃河穿行其中,流淌而過,然后穿過肥沃的中原大地,奔騰入海的。而對岸便是雄偉的山西高原,那兒是整個北中國的脊梁,在歷史上眾多后來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都是以那兒為基地完成自己的霸業的。
于何看到劉成看的出神,便低聲問道:“大人,山川雄偉。其有意乎?“
“先生說笑了!“劉成笑道:”不過是看對岸景,一時發思古之幽情罷了,被你這么一說,倒像是我產生了什么壞心思一樣。“
“大人說笑了。“于何笑了笑:”不過大人您處置完賀人龍后。為何這么快來宜川了?“
“還不是這里有幾股流賊,我輩食了朝廷的俸祿,自然要替朝廷辦差事的。“劉成爬上馬背,有些漫不經心的答道。但于何卻只是微微一笑,他是劉成派出急使從鄜州招來的,同行的還有四十多個隨員。這些人多半是在陂塘局中供職的。有賬房先生、倉吏、文書、稅吏,在這個節骨眼上劉成把這一批人召集過來,其目的顯然并不像他說的那么單純。于何也不揭破劉成的話,笑道:“大人,那幾時出兵討賊呢?“
“急什么,將士們都疲憊的很,又缺了這么久的餉,對這邊的情況又不是很了解,貿然出兵,若是打了敗仗豈不是適得其反?不可浪戰呀!“劉成在馬屁股上抽了一鞭,引起了坐騎的一聲嘶鳴。
“大人如此持重自然是不錯的。“于何先拍了一下劉成的馬屁,接著問道:”那不知大人召我等前來有何吩咐呢?“
“也沒有什么要緊事。“劉成一邊甩著鞭花,一邊答道:“只是說不定接下來要在宜川呆一段時間,你在城里查查縣城里有店鋪、多少房屋,多少人口,多少田畝,每年打多少糧食,還有那渡口有多少船只經過。將士們買糧買鹽都用的著呢。”
“是,大人!”于何恭謹的低下頭,雙目中卻閃過一絲寒光。
對于宜川縣令曲端來說,這幾日可以說是極為難熬的。這位身材豐滿的縣尊老爺平日里本是個快活的美食家,號稱大葷不吃活人,小葷不吃蚊子。可自從本縣鬧起幾股土賊后,曲端的好日子到頭了,三餐不香,整個人硬生生的給餓瘦了一圈。其實說是土賊,實際上不過是一些交不起秋糧和遼餉的窮苦百姓罷了,不要說弓弩甲兵,恐怕連鋼刀都沒幾把,按說是奈何不得宜川縣四丈高的城墻,但架不住宜川城內街頭巷尾的流民和已經餓得眼睛發綠的居民。畢竟再高的城墻也是防外賊的,若是城內生亂,那城墻有百丈高又有何用?曲端雖然沒有打過仗,但他還是明白憑那三班衙役平日里欺負欺負小民還行,到了關鍵時候也能頂個屁。
面對這種情況,大明地方官員的標準應對辦法是動員當地的縉紳組建團練鄉勇,這種臨時性的武裝在本鄉本土戰斗力相當可觀,甚至不遜于大明官軍。但問題是宜川的縉紳也不是傻子,他們很清楚當時的陜西已經處于大亂前的邊緣了。當時有一句俗話:“小亂住城,大亂回鄉。”意思是說假如是小規模的動亂,那地主富人們會去城里避亂,但假如天下已經大亂。由于城市位于交通線,地理位置重要,往往是雙方軍隊爭奪的焦點,反而不如鄉下偏僻處的險要山寨安全。宜川的縉紳們早紛紛躲到寨子里去了。又有哪個會響應縣令老爺的號召,帶著團練來保衛縣城呢?
作為一縣守官,曲端沒法像縉紳那樣離開縣城,因此他只有走了最后一步棋,向附近的駐軍發出求援信。其實若不是為了自己的腦袋。曲端也是不情愿請官軍過來的。畢竟官軍一到,各種犒賞、軍需支用是少不了的,即使不算這些,光是大軍過境造成的破壞不是兩三年內能夠恢復過來的了。
因此不難想象當曲端得知援兵的到來時那種矛盾的心情,既為自己的性命終于保住了而感到慶幸,又為接下來必須面對的一堆麻煩事而感到擔憂。不過他還是盡可能快的換上官袍,趕到北門迎接劉成的到來。
北門外。
“下官宜川縣令曲端,參見劉大人!”
“不敢!”劉成趕忙從馬背上跳了下來,驚訝的看著眼前這個身穿七品綠袍的胖子,胖子這種生物這在營養普遍不良的明末陜西可是太罕見了。當然讓劉成感到驚訝的并非這個。而是對方對自己的特別禮遇,雖說劉成的官階是要高于縣令的,但大明是一個文尊武卑的世界,在文官老爺們眼里,武將們都是一群貪得無厭的鄙夫,需要時刻提防,假如某個武將又清廉又能打,那是心懷異志的反賊,更要加緊提防。不要說劉成只不過是個游擊,算做到參將、副總兵。被某縣令關門堵在城外當賊防也沒啥奇怪的。像這樣親自在城門外卑詞迎接的,劉成反倒有些不習慣了,總覺得渾身上下有點不自在。
“下官已經準備好了薄酒為大人接風洗塵,請!”曲端寒暄了幾句。便伸手延請劉成入城,劉成趕忙謙謝了幾句,雖曲端入城去了。當走到酒樓門前,劉成終于發現自己方才渾身不自在的原因了曲端是孤身一人迎接自己的,若是正常情況,他身邊應該至少有幾個當地縉紳的。這又是怎么回事呢?當劉成隨口問起時,曲端臉上泛起一絲苦笑:“不怕大人笑話,這宜川城已經是塊死地,除了我這沒法走的縣官,還有誰肯呆在這兒?”
“縣尊大人為何這么說?”
“哎,去年收成不好,加上遼餉,老弱離散四方,強梁嘯聚山野,眼看是開春了,田地里卻沒有多少耕作的,要是亂起來,這縣城還不是首當其沖?縉紳們各自都有山寨可以避難,誰又會呆在這個地方。”
劉成聽到這里,不由得驚訝的看了看曲端,沒想到這縣官長得一臉豬像,倒是個明白人,方才在城門口對自己那副模樣也不難理解了有求于人嘛。不過縉紳們都不在城里,對于自己的計劃倒是個麻煩,看這縣官的窘迫樣子,倉庫里也沒幾個錢糧,要想弄錢糧還是得找縉紳。想到這里,劉成便拍著胸脯道:“曲大人無需憂心,有我劉成在,保你無事!煩請你告知貴縣縉紳一聲,各自回家安享太平即可。”
“那多謝劉大人了!”曲端的臉上總算是多了幾分笑意,他揮了揮手,一旁的兩名衙役捧著托盤上來,曲端拱了拱手,笑道:“這里是三百兩銀子,算是本縣父老的一點意思,感謝大人保境安民之功!”
“這個”劉成猶豫了一下,若是按照當時的潛規則,劉成收下這筆錢,要對手下的士兵有一定的約束之責,偷只雞摸只狗的也算了,要是害了性命入室搶劫這種得插箭游營乃至砍頭示眾了。可區區三百兩銀子,算劉成自己一文不要全拿出來,也不夠給手下發一個月的餉錢的。是應該收了錢財翻臉不認賬還是一開始擺開車馬不要呢?劉成不由得猶豫了起來。
看到劉成的樣子,曲端以為對方嫌少了倒是也沒猜錯,便擺了擺手,一個仆人捧了托盤上來,他揭開蒙在上面的布帛,下面拜訪著一副頭面當時婦女的一整套首飾。曲端笑道:“區區一副頭面,贈與尊夫人,還請笑納!”
“縣尊大人見笑了,在下還未曾娶妻!”劉成苦笑道,此時他已經打定了主意,與這個縣令攤開車馬好好談談,原因很簡單,這個縣令看上去是個聰明人,對待一個聰明人最好的辦法不是試圖哄騙對方,而是把利害剖析明白,邀請對方和自己合作。
“你們先退下,我與曲大人有幾句話要說!”劉成對身后的隨從道,看到劉成這么做,曲端也示意手下放下托盤退出屋外。此時屋中只剩下劉成與曲端二人。劉成指了指托盤對曲端道:“曲大人,在下便與你實話實說,我現在很缺錢,但卻不能收下你的禮金,你知道為什么嗎?“
曲端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在下不知,還請劉大人提點一二。“
“因為這點錢太少了。“劉成答道:”實話和你說,我手下的兵里有一半左右原本是賀人龍的,我奉楊制軍之命誅殺了賀人龍后將其并入麾下,但朝廷欠了他們兩三年的餉。你也知道若是欠了餉,這兵不好帶,我若是收了你的禮金,麾下當兵的做起亂來,卻又彈壓不得,豈不是對不住朋友了。“
聽了劉成的話,曲端臉上露出了深思之,片刻之后問道:“敢問劉大人一句,有多少欠餉?”
“這個數!“劉成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千兩?“
“不,一萬兩!“未完待續。一下“”第一時間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