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稷下食宮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李長風。
李長風還在云車上的時候,就已經被美食之城的規模震撼,下車之后更是感慨連連,毫不吝嗇贊美之詞。
也難怪他如此感慨,十三國建立城池大多選擇平原地帶,要么依山傍水方便采石,工程難度并不大,美食之城卻不同,這座美食之城建立在雪山動土之上,難度之高超乎想象,能建成如此規模堪稱奇跡。
“過獎過獎,如果李家有意,這里也可以有李家一席之地。”秦羽突然說。
李長風微微一愣隨即會意,用玩味的語氣說:“哦?這不是姜國的城池嗎?我們李家遠在齊國,也能在這里擁有一席之地?”
“你也看到了,這座美食之城人類和妖族共同生活已經沒有了隔閡,既然妖族可,李家有何不可?更何況美食之城本來就是合眾之城,集合眾力才能愈發強盛。”秦羽站在美食之塔的露臺上,俯瞰全城頗有指點江山的豪氣。
“此言有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需要什么說說看。”李長風道。
秦羽早有準備:“很簡單,打通齊國通往姜國的貿易通道,派兩位食尊常駐此地,食尊以下數量隨意。”
“打通貿易通道沒問題,但兩位食尊是不是有點多?”李長風面露猶疑之色。
“多嗎?我可不這么認為,如果李家派出兩位食尊,那么可以得到美食之城議會的一個議員席位,如果只派一位,那就不好意思了。”秦羽笑了笑。
“議會?議員?你什么意思?”李長風蹙眉道,美食世家內部都有長老會,他卻從未聽過議會議員的說法。
“很簡單,美食之城將廢除城主制,采用議會制,議會由一名議長和諸多議員組成,任何決策都將以議題的方式提出,只有多數議員通過才能夠實行,即便議長也無權阻攔。當然,議長也有議長的權力,具體權力還需商議決定。”秦羽道。
李長風聽后頓時為之訝然:“聽你這意思,美食之城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
“目前是,但以后不是。我不能只看到現在,還得想到未來。美食之城的模式注定不適合集權制,只有議會制才能保證繁榮不息。”
秦羽說這話的時候,無形中散發出一種近乎圣者的氣息,也許他自己沒有感覺到,但李長風感覺到了,從秦羽眼中他仿佛看到了茫茫山河整個世界。
“這小子實在太不一般了,原以為已經將他看得很高,現在才發現居然還是冰山一角。”李長風心中感慨,深吸口氣壓下念頭道,“如果你是議長的話,我同意你的要求。”
秦羽笑了,伸出手道:“我當然是議長,歡迎李家入駐美食之城!”
李長風不太明白伸手這個動作的意義,但還是與秦羽伸手相握,他相信經歷過這么多之后,別說兩位食尊,三位以上長老會都肯定會答應,原因很簡單,跟著秦羽總會沾光,站的越近沾的光越多,這已經是全天下的共識。
兩人又聊了一會,才離開美食之塔前往藥王殿。
藥王殿中,龍魅兒、清漪、慕容雪、石姬、象尊、虎尊、劉元龍都已趕到。其中象尊和虎尊分別是象圣和虎圣派過來的,目的當然是確保城中妖族的平等地位,順帶蹭吃蹭喝。劉元龍則是劉家的代表,這兩年的確幫了不少忙,不出意外將成為議員之一。
秦羽和李長風并肩走入藥王殿,李長風也不繞彎子,取出一根小巧精致的卷軸,當著眾人的面解除封印徐徐展開:“經過諸圣斟酌,本次國戰的項目共有六個,分別是:政、軍、民、寶、食、戰!”
聽到這六個字,眾人都感覺有些迷惑,軍和食比較好理解,肯定指的是軍事和大食,那么其余四項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現在且聽我仔細解釋。所謂政,即為論政,一國若強,先需勤政,本輪將由雙方大王面對面進行辯論,闡述自己對國政的理解和對未來發展的計劃,論政結束后,稷下食宮的眾評審將以投票的方式決出勝負。”李長風徐徐念出。
兩國大王面對面論政?竟然還有這種項目?
別說其余人,連秦羽都大吃一驚,姜王雖然已經主政,做的也的確不錯,是個好大王,可畢竟還年紀尚輕資歷尚淺,無論經驗、膽量還是見識都遠遠無法和楚王相提并論。如果讓年紀輕輕的姜王和楚王對陣,氣勢上直接就會輸掉一大截,再加上十三國矚目,一旦楚王發起猛攻,姜王很可能自亂陣腳進而敗北。
總歸一句話,論政這個比試項目,對姜王極為不利,對姜國更是極為不利。
“怎么可以這樣?我們姜國本來就比楚國弱小很多,姜王還那么年輕,各方面都不可能和楚王相比,這不是明擺著不公平嗎?”慕容雪抱怨道。
眾人紛紛頷首,顯然都對姜王很沒有信心,其中龍魅兒更是提出為什么不讓秦羽和楚王論政,她相信以秦羽的見識和魄力,絕對不會輸給楚王。
然而,李長風卻說:“不可胡言,姜王是姜國之王,還是秦羽是姜國之王?既然是雙王論政,自然應該是王對王,如果姜王不上秦羽上,讓天下人怎么看?”
“這話的確不要再提,雙王論政,就必須是王對王,我最多只能提前給大王做作輔導,提供一些意見。”
秦羽道,他很清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現在他在姜國的功德名望已經穩穩超過王室,雖說姜王和太后都不會把他怎么樣,但往后的日子還長,等姜國強盛起來,一切可就不好說了。
龍魅兒無法反駁,只能悻悻然住口,其實她也明白這個道理,但她就是對姜王沒有半點信心。
“諸圣之所以這樣決定,就是想衡量君王的才能,所以沒有什么公不公平的。至于你們私底下怎么做,就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了。”李長風這話明顯是暗示,也不說破接續宣讀,“所謂軍,即為軍力之爭,一國若強,其軍必強,本輪兩國各派三百軍士,于逐鹿之野進行決戰,率先擊潰對方奪得軍旗者勝。”
對于這個項目,誰都沒有提出異議,和預想中相差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