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娛高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傾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職場>> 重生之文娛高手 >>重生之文娛高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傾訴

第一百四十一章 傾訴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7日  作者:步兵長  分類: 職場 | 娛樂明星 | 步兵長 | 重生之文娛高手 


“朱子清?”這時,阿米爾才發現電腦跟前坐著的不是馮正元而是許久未見的朱子清,“你什么時候回來的。”

“有一會兒了。連房子里有個大活人都沒看到,你這心事有點重啊。到底怎么了,方便說一下嗎?”朱子清關切的道。

“哎。”阿米爾有點猶豫,不過可能確實想找個人傾訴一番,最終還是坐在了朱子奇旁邊。

“你知道我們家是從阿富汗移民到美帝的。”朱子清點點頭,這些開學的時候阿米爾說過。

“但我只給你們說過在美帝的生活,從來都沒有講過在阿富汗時候的情況。現在我給你講一下我在阿富汗的生活吧。”

朱子清沒有插話,很認真的傾聽他的述說。

這是一個關于友誼理想和背叛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并不是阿米爾,而是他的父輩。

阿米爾的祖父叫卡德勒,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而他本人也非常有經商天賦,小小年級就接手了家族企業,并發展壯大。

卡德勒有一個發小,是他們公司雇員的兒子叫哈桑。他們兩個年齡相仿,從小一起長大關系特別好。

當時阿富汗處在封建君主的統治下,雖然沒有大的戰亂,但封建和宗教的雙重壓迫讓人民生活非常艱苦。

因為家庭富裕,卡德勒有機會接觸到外界的世界。了解了什么叫革命,什么叫自由,什么叫皿主。

這里強調一下,自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核心,皿主是華約的核心思想。兩極對立的時候,在華約談自由是要被處死的。同樣,在資本主義世界談皿主也是犯罪。

美帝的政治明星和小布什打過擂臺的克里,在年輕的時候就因為不小心說過‘皿主’二字。被認為傾向華約,從而受到特殊部門的監督和調查,后來發現是個誤會才解除監控。

這還是因為克里家族背景深厚。如果是個小蝦米,那后果估計就不是監控調查那么簡單了。歷史上也可能就再也沒有克里這個人了。

后來蘇壘聯解體華約不復存在,美帝效仿‘拿來主義’把皿主這一概念拿走了。然后公然宣稱美帝是世界最皿主的國家,這簡直太可笑了。

更可笑的是一群美分香蕉人在背后紛紛叫好,高喊著他美爹是世界上最皿主的國家,中國應該全面效仿人家。無知不是錯,無知還跳出來丟人就是不對了。

言歸正傳,外界的書籍和知識無疑給卡德勒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讓他產生了一種‘原來世界還可以是這個樣子的’的感覺。

小孩子總是喜歡在朋友面前顯擺自己的不凡,哪怕卡德勒的長輩一再交代不得在外人面前提出外面的世界。

可這種口頭上的限制根本就束縛不住一個驚喜雀躍的少年。他忍不住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告訴了最好的小伙伴,哈桑。

哈桑也同樣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不停的讓卡德勒給他講外面的世界。卡德勒也只是一知半解很多地方都說不清楚,被追問的急了,干脆從家里偷了幾本外界的書給小伙伴。

總之,兩個少年就這樣偷偷摸摸的了解著外面的世界。那個時候年齡太小,再加上一個家庭富裕一個雖然不富但也有穩定工作和收入,吃穿不愁沒有體會到什么叫壓迫什么叫疾苦,看這些書還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只是單純的對外界好奇。

但不知不覺中一顆種子深埋進兩人的心底,等著生根發芽的那一天。

隨著年齡逐漸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并接觸到生活以外的圈子才知道祖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一種不滿一種沖動在腦海里生成,深埋心底的那一刻種子也逐漸開始發芽——這顆種子叫革命。但兩個少年能做什么,他們只能把不滿埋在心底。

接受新思想的不只他們兩個,在他們不知道的地方還有更多的人了解了外界,并且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國家開始變得動蕩。

有一天哈桑突然找到卡德勒,說他救了一個叛匪并藏在了自己家的地下室里。卡德勒驚慌失措,并責怪哈桑不應該這么做。

哈桑就開始給他做思想工作,回顧小時候的美好,回憶小時候看過的實際,暢想新世界。然后在述說人民的疾苦,國家的落后。最后告訴他叛匪其實就是革壘命黨,是為了打開新世界大門,帶來人民走向幸福,代領阿富汗走向新世界的人(這話聽起來怎么這么別扭)。

卡德勒被說服了,哪個少年沒有自己的夢想。哪個人沒有幻想過自己是救世主,他自然也不例外。

兩個少年把卡德勒家里的醫藥箱偷出來給那個‘叛匪’治傷。在接觸的過程中他們從那個人嘴里了解到了國家的真實狀況,了解到了革壘命軍的無私無畏。

當然,不出意外兩人也被洗了腦。卡德勒哈桑兩人成了地下工作者,為革命提供理所能力的幫助。

后來卡德勒的父親生了重病,他逐漸接手家族企業。自己當家作主,手里又有了錢就開始資助革命,哈桑也正式成為一名情報員。

當革命成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之后,卡德勒因為資助革壘命黨搖身一變成為新國家的新貴。靠著這個身份大發橫財,成為名符其實的大富豪,哈桑也成為了新政府的一名官員。

從這里來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如果沒有發生后面的故事的話。

新政府并不是鐵板一塊,內部分歧巨大。有想走資本主義路線的,有要向華約靠攏的。最終在新興資本家的支持下,資本主義路線取得了優勢。但問題出在這里。

華約不會允許自己的后方,而且還是這么關鍵的一個地方出現一個地方陣營的國家。于是北極熊出兵了,抓住阿富汗共和國就是一頓胖揍,把它揍的生活不能自理。

阿富汗人自然不肯屈服就開始奮起反抗,雖然把北極熊拖入了戰爭泥潭,但自己國家也被打的七零八碎。

哈桑參加了抵抗戰爭,一直在和侵略者戰斗。卡德勒卻選擇了出逃美帝。

此時的卡德勒已經不是當年那位為了理想敢于放棄一切的熱血少年。他擁有巨額財富,崇高的地位,美麗的妻子和聰明的兒子。富裕優渥的生活消磨了他所有的銳氣。而且當初他可是不遺余力的支持資本路線,已經上了北極熊的黑名單。

再加上北極熊前期確實把阿富汗揍的生活不能自理,眼看就要亡國了。于是他拋下了自己的祖國,變賣所有財產帶著家人逃到了美帝。

此時他還沒忘記自己的好兄弟,臨走前找到了哈桑,想讓他和自己一起走。哈桑萬萬沒想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居然當了逃兵。兩人發生了爭吵,誰都說服不了誰的情況下,兩個昔日的好友決裂了。

最終卡德勒移民美帝,哈桑留下繼續為祖國戰斗。但因為好朋友的離開對他打擊太大,心中痛苦不堪的哈桑選擇用危險來麻醉自己。沖鋒總是沖在最前面,撤退走在最后。幸運不會永遠眷顧著一個人,哈桑犧牲了。

故事到這里,很多人就要問了,這些和阿米爾有什么關系?別急,馬上就有關系了。

卡德勒和哈桑是最好的朋友,還是戰友。他們的兒子,也就是阿米爾的父親那一輩,兩個小伙子也是一起長大的。友誼和父輩一樣深厚。兩個小伙子也同樣效仿父輩,共同立誓為國家和平統一而奮斗。

但結果呢,卡德勒移民的時候阿米爾的父親背叛了誓言,跟著一起走了。哈桑的兒子和父親一樣勇敢堅毅,留下和父親一起戰斗。并親眼看到父親是如何死亡的。于是他就恨上了卡德勒一家。

后來華約從阿富汗撤兵,美帝又接手,總之阿富汗一直戰亂不斷。哈桑的兒子也繼承父志一直在戰斗。

而移民到美帝的卡德勒一家靠著帶來的大筆金錢和過人的商業眼光,成為美帝有名的富豪。

終于美帝也耗不住從阿富汗撤軍了,但走之前也用盡手段扶持多方勢力,給阿富汗政府留下了一個極大的爛攤子。但總體來說阿富汗終于可以喘口氣了。

卡德勒也知道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犧牲的消息,倍感愧疚。于是就返回了阿富汗尋找哈桑的后人,以求彌補。但哈桑的兒子根本就不肯原諒他。

阿米爾從小就聽著爺爺的故事長大,知道爺爺的遺憾,也曾經跟著卡德勒去阿富汗生活過一段時間。并且認識了哈桑的孫子阿卜拉。他想重現當年祖輩的友誼,和阿卜拉做朋友。

但阿卜拉和他父親一樣,認為是哈桑是被卡德勒害死的,始終不肯給他好臉色。后來阿米爾返回美帝接受教育,就和阿卜拉分開了。

小孩子的注意力轉移是很快的,在美帝有了新生活新伙伴的阿米爾應該很快就能把阿卜拉忘記才對。

但卡德勒始終無法原諒自己,以至于抑郁而終,臨死前還念叨著自己對不起哈桑。這對阿米爾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他暗下決心,要彌補爺爺的遺憾。好幾次利用放假的機會去阿富汗找阿卜拉,可惜阿卜拉根本就不理他。

他到中國來留學也是因為中國離阿富汗近,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看阿卜拉。哪知道去年武大也開始從阿富汗招收留學生,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在留學生中發現了一個熟人。

別誤會,不是阿卜拉。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巧合的事情。這個熟人是他在阿富汗的一個熟人,準確的說是阿卜拉的好兄弟,哈扎特。

阿米爾欣喜若狂,就像趁這個機會和哈扎特搞好關系,然后通過哈扎特緩解和阿卜拉的關系。

哈扎特倒是不討厭阿米爾,畢竟拋棄祖國逃到國外的是卡德勒不是阿米爾。但也并不是很喜歡和他們格格不入的阿米爾,并不愿意幫忙。

“但是經過我不屑的努力,哈扎特終于愿意幫我聯系阿卜拉。今天他當著我的面給阿卜拉打了電話。”阿米爾痛苦的道:

“但是阿卜拉根本就不愿意聽我說話,還告訴哈扎特要是在和我聯系就和他絕交。哈扎特不想失去這個朋友,就讓我以后不要在找他了。”(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31/31754/index.html


上一章  |  重生之文娛高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