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娛高手第九章 背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職場>> 重生之文娛高手 >>重生之文娛高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背后

第九章 背后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6日  作者:步兵長  分類: 職場 | 娛樂明星 | 步兵長 | 重生之文娛高手 


“發前人未發之覆,開一代之先河。¤,”

“朱子清講《論語》,對經典的經典闡釋。”

“自漢以來,對《論語》的注解,不計其數。但多為圍繞征引、考據和訓詁之類。從沒有像朱子清這樣,一改千古慣例通則、甩開辭章訓詁而著重把圣賢經典的義理還原出來。”

“后代人研究《論語》,是不可能完全完整的表達孔子的思想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但聽了朱子清的講座后,你會發現原來《論語》里面的某某句話是這樣的意思。你會覺得,這種理解是非常好符合人的邏輯的……”

“朱子清講《論語》最大特點是,他把人生和《論語》聯系起來了,有很多的人情味。他的思想直指當今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心靈。

通過詮釋經典中的智慧,總結《論語》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對現代生活的啟示。”

純粹的文學是小眾,平時是不怎么受關注。但一旦引起話題,風暴比娛樂圈任何新聞造成的影響力都要大。

二十余位著名作家力挺,其中還包括當今文壇地位最高的兩位文學大師。所引起的轟動猶如隕石撞擊湖面,掀起萬丈波濤。

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紛紛在重要版面做出報道。傳統文學雖然勢弱,但在大多數人眼里都是高大上的。

這看起來很矛盾,其實說白了很簡單。國家強大了,溫飽問題解決了,民族自豪感就產生了。對民族獨有的東西從原來的嫌棄,變成了追捧。

文化方面也是如此。我不學傳統文化,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傳統文化太高端學不會。雖然我不學。但不妨礙我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優秀最深奧最高大上的學問。

所以寫幾首美麗的詩詞,創作幾篇優秀的文章,寫了幾部暢銷。大家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可能。最多就會驚訝的說一聲,天才啊。

在傳統文化上卻不同,哪怕你只有一點研究心得,大家就會覺得了不起。

在四書五經這樣的核心典籍上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心得。那就可以稱一聲大家了。如果你的心得自成體系,就會稱呼你一聲大師。

想成為大師并沒有那么簡單,除了在體系上自成一家,還要經受住各種考驗。成功度過各種質疑,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可,方可稱為大師。

大多數作家的體系都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經不起考證,敗在了這一步。

正因為難,所以每一位大師的誕生都能引起巨大的轟動。

朱子清是大師嗎?他才只開了一次講座。沒有見到確切的文獻,言之尚早。考慮到他的年齡,沒有人認為他能達到大師的級別。

但即便大家心知肚明,依然阻擋不住媒體的報道。幾十位名家的認可,本身就是最熱門的話題。既然是熱門話題,他們自然不會放過。

“作家朱子清講《論語》獲數十名家贊賞。”

“建國以來第一天才朱子清在武大開壇講論語獲贊。”

“朱子清講《論語》展露深厚文學功底。”

很快,這個消息就進入大家的視線,廣為人知。普通人還好。文學愛好者和文壇作家都坐不住了。

“朱子清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他的作品全部拜讀過。尤其是最近出版的《文化苦旅》。讀起來不忍釋卷,實為三十年來散文第一集。

研究過《文化苦旅》的人都知道,他在傳統文學上的造詣極深。對中國文化有著自己的理解。

所以前段時間傳出他要在武大開壇講論語的時候,我是抱著期待的心情的。奈何雜務纏身,不能親臨現場聆聽教誨。

去過的作家集體稱贊,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更加勾起了我的求知之心。希望朱子清先生早日把論語心得集結成冊。讓我等也能一睹大作。”

“研究過朱子清的作品就知道,他思想活躍猶如天馬行空不著痕跡。童話、漫畫、詩詞、散文、等均有涉獵。

一般作家限于思維方式,寫作風格,作品與作品之間多有雷同之處。唯獨朱子清的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具有完全不同的風格。

如果不看作者名字。只看內容,絕對想不到這是同一個作家寫的。硬要說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每一部都是那么的經典。

但看過他作品的人都不得不承認一點,朱子清對傳統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他的詩詞、他的散文集、他的古文都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當他說要在武大開壇講論語的時候我一點都不奇怪。一個對傳統文化如此了解的人,怎么可能沒有研究過論語呢。”

有贊的,有夸的,有認同的,自然也有不同意見的。

“朱子清才華橫溢,被稱為建國以來第一天才,這些我都承認。說他在傳統文化上研究頗深,我也承認。說他對論語有研究,略有心得,我也認同。可要說自成一家之言,我怎么都沒辦法相信。”

“通俗文學為了銷量進行炒作我們理解,也忍了。可傳統文學什么時候也需要用這種吹捧打名氣了?請給文壇留一點凈土好嗎。”

“二十歲青年在論語研究上自成一家,真不知道你們是想成全他,還是想害他。難道就沒有聽說過捧殺嗎?”

朱子清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新人,他的作品已經獲得了文壇的認可,沒有人否認他的才華。

大家的分歧出在了一個地方,那就是“自成一家”。自古至今,自成一家的無不是大師。

一個剛滿二十歲的年輕作家擁有大師的實力,這是件事太挑戰人的智商。哪怕有二十幾位名家點評認可,也沒有人愿意相信。

明珠市,文化之旅,總編辦公室。

“這個朱子清真是太不消停了,文壇但凡發生點事都能和他扯上關系。不知道的,還以為文壇就他一個人呢。”吳文輝翻著報紙,和坐在對面的張明湘說道。

“這就叫錐在囊中想不冒尖都不行。朱子清的才華就像錐子,在文壇想不冒尖都難。”張明湘背靠在沙發上,瞇著眼說道。

“確實,不過可惜了。這樣有才華的人居然不能為我所用。”吳文輝惋惜的說道。

“中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才。少了他,還有更多的人才能為我所用。沒什么可惜的。我更擔心的是他和陳啟明賈其功走的太近。”張明湘嘴上說的擔心,語氣懶洋洋的哪有一點發愁的樣子。

“沒什么值得擔心的。他和陳啟明賈其功走的近對我們反而是好處。”正在審閱新一期雜志樣刊的于鼎雙突然說道。

“何解?”

“這是個多元化的世界,沒有誰能一手遮天。支持陳啟明的人,不一定就會反對我們,此其一。

其二,國家在背后操控,他們允許東風壓倒西風。但要是東風太厲害,壓的西風沒有喘息的機會。國家就會出面扶持西風。”

“國家操控?這點事還不值得國家出手吧?”吳文輝詫異的問道。

“文化界能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領域。要是文壇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對國家統治是非常不利的。這么大的事情他們怎么可能放任不管。

你以為對傳統文化研究最深的只有一個陳啟明嗎?不是。據我所知,還有三五位并不他差。

可是為什么陳啟明成了地位尊崇的大師受萬人景仰,而其他人卻名聲不顯?

因為陳啟明的思想更符合國家的利益,更符合國家的需要。而且他比那些競爭者要純粹,除了文學什么都不過問。所以國家選擇了他,他就成了大師。這就是國家在干涉的結果。”

“原來如此,受教了。”吳文輝恍然大悟。

“國家支持陳啟明的同時,也在防著他。在他的思想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時候,又推出了賈其功和他打擂臺。”于鼎雙露出嘲諷的笑容,也不知道實在嘲諷誰:

“朱子清如果加入了陳啟明的陣營,國家為了避免一家獨大,肯定會在扶持其他勢力出來和他們打擂臺。”

“剛才你不是說在扶持賈其功嗎?和我們也沒多大關系。”吳文輝打斷他的話問道。

“按照正常情況,是這樣沒錯。可別忘了朱子清和賈其功的關系。難道國家就不怕通過朱子清,使兩家合成一家?到時候就真的弄巧成拙了。雖然這個概率極低,但對于上面的人來說。只要有這種可能,就不得不防。”

“那也不能保證國家就一定會扶持我們吧?”

“除了我們還有誰能擔得起這個責任?”于鼎雙當仁不讓的說道。

“老吳不用擔心。就算國家不扶持我們,也沒什么好怕的。《文化之旅》能存在這么多年,靠的可不是國家扶持。”張明湘接話說道。

“我不但心朱子清加入陳啟明的陣營還有一個原因。”于鼎雙再次說道:

“思想上的交鋒是最殘酷的,沒有妥協的余地,非我即敵。賈其功和陳啟明當不了朋友就是這個原因。

朱子清的思想和陳啟明既然存在不同,那早晚有一天會分道揚鑣。就變不會成仇,也絕對不會是同一個陣營。”

“我明白了。”吳文輝點點頭,他是真的明白了。

他只是總公司派過來的經理,監督雜志運營。對文化圈的了解有限。今天才知道,文壇也這么復雜。

“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吳文輝接著問道。

大家都在談論朱子清講論語的事情,文化之旅勢必不能置身事外。具體該怎么做,還是要于鼎雙這個總編拿主意。

“很簡單,質疑,不停的質疑。”(未完待續。)u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重生之文娛高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