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娛高手第七十二章 心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職場>> 重生之文娛高手 >>重生之文娛高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心機

第七十二章 心機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3日  作者:步兵長  分類: 職場 | 娛樂明星 | 步兵長 | 重生之文娛高手 

在和朱子清通過電話的第二天,魏知行一大早就來到趙明遠辦公室,用不確定的語氣說道:

“老趙,你說我們這樣做是不是有點不地道啊。”

趙明遠被他沒頭沒尾的話問的一愣,不過隨即就反應了過來:“什么叫有點不地道啊,你太會給自己留面子了。這就是非常不地道。”

一直都木著臉的老搭檔難得的開起了玩笑,平時魏知行絕對會表現出吃驚的模樣。可今天他卻一點都不想笑。

“我們合作一直都這么愉快,突然把這么大的包袱丟給他,我怕他產生芥蒂影響以后的合作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次的事情我們根本就沒有拒絕的余地,只能被動接受。不過我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事后如實的和他說明原因,如果他實在不肯原諒,那我們也沒有辦法。”趙明遠無奈的說道。

“唉,也只能這樣了。”魏知行嘆息道:“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應付的來啊。”

“他自己當然應付不來,不過你別忘了還有陶應雙,只要他在就算央視臺長來了都沒事。當初我們同意把鍋甩給朱子清,不正是因為知道他和林陶兩家的關系嗎。”

以魏知行和趙明遠兩人的智商,很容易就通過林寶兒追溯到了政壇巨人林開山。說實話,剛確認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們還替朱子清惋惜過,畢竟兩家家世相差太大。幾乎注定了他和林寶兒的感情不會有好結果。

可是轉折來的就是這么快。當他們通過戴志誠和陳云琪了解到朱子清在明珠市參加文賽期間,居然一直住在陶應雙家里的時候。別提多震驚了。

陶應雙,陶家三公子,林寶兒的親舅舅。朱子清住到他的家里,實在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盡管這個‘家’只是陶應雙的臨時居所,而不是陶家大院。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想到把包袱丟給朱子清。

“陶應雙肯不肯替他撐腰還不好說。而且我們給他的暗示太隱晦了,不知道他能不能想到這一點。”

這件事情他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給朱子清說。總不能直接說,這次收購不簡單,我們惹不起。只能把鍋甩給你。但這個鍋你也背不起,還是找陶應雙求助吧。如果真這樣說了,那他們的合作才真走到頭了。

所以,在電話里魏知行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暢談《舒克和貝塔》給他們帶來的輝煌,特別強調它對雜志社是多么重要,他們是多么舍不得。然后話鋒一轉,如果和央視洽談成功,他們愿意放棄連載權。

這已經是他們所能想到的最好辦法,問題就在于朱子清能不能發現他們的暗示和陶應雙愿不愿意出面幫他。

“你太小看他的智慧了。一個能在談判中讓你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的人,會聽不出你的暗示?一個能提出這種合約的人,會聽不出你的暗示?”趙明遠連用了兩個疑問句來回答了魏知行的問題:

“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是,用什么故事來接《舒克和貝塔》的檔。”

“接它的檔太難了。對任何故事來說,接它的檔都是一場災難。”魏知行搖頭說道。

《舒克和貝塔》不只是對他們雜志社意義非凡,對無數家庭來說同樣意義重大。兩只小老鼠已經成為無數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突然用一個陌生的故事代替它們,孩子們能接受嗎?

況且作為接檔《舒克和貝塔》的故事,肯定會被大家拿來和《舒克貝塔》做比較。不用想就知道,結果絕對是一場災難。不管是對那個作者,還是對雜志社來說,都是一樣。

這一點,趙明遠也心知肚明:“我知道這很難,可再難我們也要去做。總不能直接把那一塊空下來吧。”

“那肯定不行,不過能接檔它的作品實在不好找。雜志社的作家一直是你在管理,你最了解。你覺得誰的作品堪當此任?”

“沒有,別說我們雜志社沒有,整個童話圈找不到這樣的人。”

“你都這樣說了,肯定是有計較了。別藏著掖著了,直接給我說你的想法就行了。”魏知行對自己的老搭檔在了解不過,干脆的問道。

“就算央視和朱子清談判成功,動畫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好的。在動畫片出來之前我們還是可以繼續連載的。所以眼下我們可以不必這么著急尋找替代他的作品。而是爭取和朱子清搞好關系,消除這次的芥蒂。”趙明遠意有所指的說道。

“你不會是準備讓朱子清再寫一部童話接檔吧?”魏知行不可置信的問道。

“當然,能接他作品檔的人只有他自己。”趙明遠肯定的說道。

“你……真無恥。”

“謝謝夸獎,咱們認識這么多年,你才發現嗎。”

“早就發現了,可是今天才發現你居然無恥到這種程度了。”

“好了,不開玩笑了。你和他最熟,這事還是要麻煩你去交涉。”

“我能拒絕嗎?”魏知行頭疼的說道。

“你說呢?”趙明遠看著他說道。

“我真是可憐,居然和你這樣厚顏無恥的人一起創業。”魏知行撫額嘆道:“現在就等朱子清那邊的結果了。不知道談判進行的怎么樣了。”

被趙魏二人惦記的談判很快就結束了。有陶應雙這尊大神在,談判自然無法進行下去了。

不過雙方也不是什么都沒說,起碼確認了合作意向。最后喬振生表示今天他過來只是探探路,具體合約回去請示過上級之后才能拿出來。

對于這個理由,朱子清表示完全沒意見。并且期待和他的下一次見面。然后雙方在友好的氛圍中結束了會談。

朱子清和陶應雙兩個大男人都沒有坐在茶樓品茶的閑情雅致,喬振生離開后他們也跟著結賬離開。

從一坐上車,朱子清就忍不住盯著陶應雙大量起來。

“你看什么?”陶應雙莫名其妙的問道。

“我一直知道你陶三少不簡單,沒想到居然厲害到這種程度。一句話不說都能把那位喬振生嚇的坐立不安。”朱子清嘖嘖稱奇的道。

“幫人忙還被說風涼話,這什么世道啊。果然是好人做不得。”陶應雙失笑道。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不過幸好我是恩仇必報的人。所以你放心吧,這個人情我記下了。以后不再嘲諷你,就當是回報你的人情了。”

“呵……那我是不是要對你說聲謝謝。”

“不客氣,我就是這么的善良。”

就在兩人的說笑聲中,說文解字征文大賽官網在萬眾矚目之中掛出了第三輪成績。

第三輪為五十晉三十的比賽,也就是說參加比賽的五十個人中將有二十個要被刷掉。

到了這里,很多人可能就要質疑。一個文學比賽有沒有必要搞的那么復雜。一般的文學賽事都是只有初賽和決賽兩輪,另外一個著名文學賽事新概念作文大賽就是如此。

可是說文解字征文大賽偏偏采用了復雜的六輪賽制。《說文解字》雜志社給出的解釋是:

這項賽事全民參與,很多知名作家也參與了進來。很多人都拿出了準備數年的作品,還有一部分人在比賽中把數年的積累轉換成了一篇優秀文章。

這本來是很好的,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充滿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認識,更容易出現精品。可這樣做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作者構思的越久,這篇文章就越不容易超脫以前的窠臼。

但說文解字征文大賽要的恰恰不是這樣有跡可循的優秀作品,它要做的是發掘作者的所有潛力,激發他們的靈感,寫出超脫過往的經典作品。

六輪比賽,作者們必須要發揮自己全部的能力才能通過一輪又一輪考核。經過幾輪比賽,幾乎所有作者的積累和才思都要被耗盡了。要想贏得接下來的比賽,就不得不壓榨自己的潛力。

而且在這種激烈的碰撞之中,人也最容易突破自己,完成升華。

這就是說文解字征文大賽賽制設定成六輪的原因。

但這一解釋最初并不被人所接受。無數人紛紛質疑‘說文解字’雜志模仿選秀節目炒作,對文學不尊重之類的。還有無數作家發起抵制活動,號召大家不要參加這樣的比賽,致使文賽一度無法舉辦下去。

如果不是《當代》雜志及時出手力挽狂瀾,說不定說文解字征文大賽就此消失了。就在文賽最艱難的時候,《當代》宣布,文賽最優秀的作品將有機會登上該雜志。

而且他們還不只是說說就了事了。在接下來的幾年,每年都有文賽作品登上《當代》雜志。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介紹一下《當代》雜志,是國內最獨特的一本雜志。每半年一期,記載的是本年度國內發生的各種重大事件。包括政治事件、科學發現、文學成就等等,可以說無所不包無所不有。也因此,這本雜志又被稱為中國‘史庫’。

能上這本雜志,基本就意味著史上留名了。所以上《當代》就成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只是,上這本雜志的難度和它的知名度是成正比的。每年能登上這本雜志的寥寥無幾。

可是現在參加文賽就有機會登上《當代》雜志,這無異于提供了一條捷徑。所有人都不淡定了。青史留名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具誘惑力的。于是,再也沒有人說文賽炒作了,文賽成功復活。

至于六輪賽制合不合理,是不是炒作,有沒有褻瀆文學,再也沒有人說了。

說文解字征文大賽本身做的也非常出色,發掘出了無數優秀作品。最終成為國內文壇最受關注的比賽。

而今年,因為冒出一位連獲兩輪第一的選手人更是備受關注。

第三輪成績如期公布,在名單的最上方,一個熟悉的名字再次震驚了所有人。


上一章  |  重生之文娛高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