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濃,城市卻依舊繁華喧囂。路邊的霓虹閃爍著,發出五光十色的炫人燈光,在夜空中映出環環燈暈,無端地增添了不盡的嫵媚。街上的行人擦肩而過,彼此享受著都市的繁華。
朱子清和林寶兒兩人漫步在熱鬧的街頭,聊著剛才KTV發生的種種。
“你們幾個也太損了,居然真讓張巖唱征服。”林寶兒星眸閃過一絲不忍。
“我親愛的寶兒同學,這你就錯怪我們了。你以為張巖真的不愿意?吳芷萱不讓是真的。張巖那貨純粹是演戲裝樣子。別看他唱的時候扭扭捏捏,心里不知道樂成啥了。”朱子清好似受了天大冤枉,夸張的道。
“不會吧,我看張巖不像假裝的啊。再說,當眾唱這首歌太……太那個了。他怎么會愿意?”稍顯露骨的稱呼讓她俏臉微紅,只是光線太暗,朱子清并沒有發現。
朱子清搖搖頭:“小姑娘,你太單純了。你想想,吳芷萱本意是不想在高中談,今天到這個地步純屬被逼上梁山。她心里是反對的,只是不愿意當眾掃了張巖面子。如果今天張巖不當眾唱這首歌,那么出來之后你說吳芷萱會怎么做?”
喘了口氣,不等林寶兒回答,就自顧自的說道:“出來之后,吳芷萱絕對會私下找張巖坦白。這件事就黃了。
現在呢?張巖一個大男人放棄尊嚴當眾唱征服,吳芷萱就會感到愧疚。這種愧疚會讓她不敢開口拒絕,因為她害怕張巖會受到更深的傷害。
說白了,今天所有的事情最后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吳芷萱對張巖產生愧疚感。你明白了吧。”
聞言,林寶兒小嘴微張,不可思議的看著朱子清:“你們太奸詐了。怎么可以這樣,這不是欺騙嗎。”
“這不叫欺騙好吧。石頭和大才女兩個人六年的感情難道是假的啊。我們這明明是成人之美。”朱子清叫屈道。
“誰信。”林寶兒冷哼一聲,當先往前走去。
朱子清也不生氣,嘿嘿一笑,邁開腳步就跟了上去。
霓虹燈點亮了都市的奢華,也掩蓋了星月的清輝,放肆地把變幻的彩色投向天空,夜色依然是那么迷人。但夜在迷人也及不上身邊女孩的窈窕身姿。
正沉醉在自己世界的朱子清忽然聽到女孩問:“這個主意是你想出來的嗎?”
“怎么可能,我這么純潔……”朱子清本能的張嘴就口花花起來,不過話剛說了一半,就看到林寶兒正用淡淡的目光看著他,接下來的話怎么都說不出口了。
“嘿嘿,我哪有這個腦子,這個主意是大家一起想出來的。我就是敲敲邊鼓,跑跑腿。”
朱子清也不知道自己在尷尬些什么。只是在林寶兒平淡的目光下,那些口花花的話就是一句都說不出來。只能訕笑著把責任都推到了其他人身上。
這種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到把女孩送回家都沒有消失。朱子清不是傻子,也不是情商戰五渣,很快就想到了一種可能。
“臥槽,我不會喜歡上她了吧?”這個念頭一升起,朱子清就知道事情八九不離十。
對喜歡上林寶兒這樣的女孩子,他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她的美麗對男人的殺傷力是秒殺級別的。讓他奇怪的是,自己才穿越過來幾天,這就掉進愛情的大坑里了?難道自己是情圣轉世?還是花癡附體了?
自己喜歡林寶兒沒有什么可懷疑的了,現在的問題是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如果她喜歡自己……算了,還是不要做白日夢了……雖然現在是晚上。還是趕緊睡吧,明天還要早起。
嘴上雖然這樣說,可心里還是情不自禁的想到。如果她不喜歡自己,為什么會對自己這么特殊……
就在朱子清為感情問題抓耳撓腮的時候,一部童話故事悄然在雜志圈流傳起來。開始時誰都沒在意。中國雜志圈那么大,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最終能夠脫穎而出的寥寥無幾。
更何況這還是一部童話故事,受眾如此狹窄,就更加不受人重視。雖然童話也屬于文學的一個分支。但因為受眾的問題,一直都不被重視。
其他同類型的雜志聽到這個消息都是心中一緊,趕緊派人調查具體情況。當他們知道這部小說在一本不入流雜志上連載,而且上一期最終銷量比起以前也沒有明顯增長后,心中松了口氣。
至于當期雜志提前一周銷售完畢的事情,也在有心人的遮掩下,加上調查人員的輕視,被忽略了。
又是一起炒作,這是他們看到調查結果之后的普遍心聲。
“老魏,宣傳的事情做的怎么樣了?”趙明遠絲毫不掩飾自己臉上的喜意,笑著對走進辦公室的魏知行說道。
“還行,我已經聯系了好幾家媒體,過兩天他們會陸續對此事進行報道。保證全面開花,讓全國讀者都知道舒克和貝塔。”
“你辦事我放心。現在改版的事鬧得焦頭爛額的,沒有太多精力兼顧其他事情,所以最近要麻煩你多操點心。”
“老趙你這話說的我就不喜歡聽了。我怎么說也是雜志社的副主編。第二把手,怎么就麻煩了。”魏知行表情一收,嚴肅的說道。
“行行行,我說錯了還不行嗎……”
“打住,說說改版的事情吧。”
談起正事,趙明遠也收起玩笑,正色道:“總體模版已經確定,現在就是細節上存在不同意見……”
這次的宣傳,《兒童文藝》確實下了大功夫,花錢買了不少廣告位。但奈何家小業小,人家媒體根本就看不上他的所謂‘爆炸性’新聞。最終也只能在一些地方性小報上占據了不是很重要的版面。
深知這一點的魏知行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新媒體——網絡媒體。網絡媒體的廣告位比紙媒要好拿太多,更何況還可以雇傭水軍進行信息轟炸。
所以很快,《舒克和貝塔歷險記》就出現在各大論壇的版面上。這些人炒作的語言很統一:年度最佳童話作品。很多人雖然對童話不感興趣,但也知道了有這么個東西。而很多有孩子的,則悄悄的留了意。
在趙明遠他們的預測中,就算他們大力宣傳《舒克和貝塔》想要火起來起碼還要到三至五期之后。可是事實卻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經過大半個月的沉淀,那些上一期購買過《兒童文藝》的家長們終于從《舒克和貝塔》帶來的震撼中恢復過來。部分家長已經開始在社交網站發布閱讀心得了。
在某國內最大的親子網站:
“《兒童文學》連載的《舒克和貝塔》真是太好了,我家寶貝聽了十幾遍了還吵著讓我給他講。”
“對呀,別說寶寶了。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家老公兩只耳朵都豎起來了。”
“我家訂的是《少年月刊》,你們說的那個故事我沒看過。有你們說的那么好嗎?”
“樓上的,是真的,你快換雜志吧。就拿我家來說。老公工作忙,寶寶和他生疏的很,抱都不讓他抱。最近我讓老公給她講《舒克和貝塔》,現在父女倆的關系好的我都嫉妒了。”自然也少不了現身說法的。
“真的那么好?那這一期我一定要買一本試試。”
“買吧買吧,我們這么多人不會騙你的。”
很快,《舒克和貝塔》的故事就成了媽媽們提起最多的一個詞匯。當有閑著無聊的某位媽媽把連載的故事手打發到網上之后,頓時吸引了大量媽媽們的目光。接下來自然又是一波書評。而且好評率達到了百分百。
正所謂金杯銀杯不如消費者的口碑,在這種一面倒的口碑之下,《兒童文藝》第二期銷量就迎來了一個此爆發。
“這一期銷量如何?”
趙明遠一邊翻看著新一期期刊的樣版,一邊漫不經心的問對面的員工。
“我正要向您匯報,這一期首印的五萬冊已經全部預訂完畢。銷售部剛才打電話請示是否加印。”
這名員工雖然想竭力在上司面前營造一個良好的形象,但翹起的嘴角和不停上揚的眉梢無不表明他的興奮。
“啪”戴志明手中的樣版失手掉在了桌子上。
“預訂?五萬冊?”
不是他修養不夠,而是事情太出人意料了。前文已經說過,《兒童文藝》以往每期的銷量也就維持在四萬冊。首印就是最終銷量,有時候還會有剩余。
上一期,半個月的銷量提前一周銷售一空。對這個情況他已經覺得很了不起了。可是這第二期的銷量已經不是了不起,簡直就是瘋狂。要知道,這可是預訂,預定。就是書還沒出來就已經賣出去了。而且還賣出去五萬本。
以前他們雜志的總銷量也才四萬多冊,預訂更是不足千冊。可現在僅僅預訂就超過了以前的總銷量。如何能不讓他目瞪口呆。
“對,五萬冊,剛印刷出來就直接被拉走了,一張紙都沒剩下。”那名員工夸張的說道。
“我就是來請示主編,是否加印,加印多少本。”
“先加五萬,不,再加十萬冊……”;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