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六百一十七章 破虜軍改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七章 破虜軍改制

第六百一十七章 破虜軍改制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3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正文

兩天以后,劉富貴隨同韓建一同參加了由趙烈主持召開的破虜軍整編會議。

趙烈、黃漢、韓建、李祿、馬全福、關明、蘭明山、王海洲、楠勇、李玄、鹽田慶喜以及數十名千總一同到會,這些人將趙烈的大帳擠得滿滿當當的。

李祿是向齊威交割了小琉球的事宜,帶著三千戰兵剛剛返回濟州,然后又同馬全福等人乘船來到石島。

此番是破虜軍北華、濟州、登萊的所有指揮使的大聚會,自從十年前登6濟州后,破虜軍的軍將從來沒有這么齊全過。

這一月來趙烈自家思量,并且同黃漢等人多次商議,終于將破虜軍的改編定了下來。

“本將命令將全部的騎兵匯集到一處,如今在石島的四千千余騎軍和兩千余女真騎兵統稱為石島營,營指揮使為楠勇。”

此時加新統領的女真騎兵剛剛撤到濟州島,楠勇也是即刻隨同馬全福前來石島參會的,他急忙起身領命。

“楠勇,你從十年前一個什長成為如今掌控數千人的營指揮使,主要靠你一路拼殺上來的,本將看好你再立新功。”

趙烈將一桿繡有石島營的旗幟交到了楠勇手中。

楠勇口稱,多謝大人栽培,他畢恭畢敬的接過大旗使勁的揮舞了一下,石島營的紅底黑色大字的旗幟飄揚了幾下,楠勇這才激動的退了下去。

石島營就是破虜軍的大本營,趙大人將這個騎兵營交給楠勇,可見對他的期許,楠勇敢不效死命。

“石島備軍九千人,分為三個營,每營三千人,第一營為靖海營,指揮使為劉富貴。”

趙烈的聲音一落地,劉富貴一下就彈了起來,嚇了他左近軍將一跳,引起小聲的一片哄笑。

劉富貴沒管那套,是,他早先代管六千備軍,也有指揮使的名號啊,但是那個前面有個署理二字,具體什么情況還不一定呢,如今他可是板上釘釘的指揮使,能不興奮嗎,他起身走向趙大人那里時還暈暈乎乎的。

接過靖海營的旗幟,劉富貴使勁的揮舞起來,十分的張揚,體現了他的興奮。

下面的軍將又是一陣哄笑,備軍中對這個劉大膽都是極為熟知,今日一看果然膽大啊,在趙烈大人前面還敢這么張揚。

第二營趙烈定名為威海營,這個不言而喻,還是不忘本,雖說趙烈部興起于石島,但是追根溯源是在老趙大人的扶助下在威海建立的。

這營的指揮使名叫程安,同劉富貴一樣都是老遼民,百總出身,也是因軍功一步步走上來的,以往就是這支備軍的指揮使之一。

第三營是旅順營,指揮使是衛銘滔。

第三營還在路上,他們剛剛被三千備軍接替下來,前往濟州報道,這個旗幟就有馬全福帶領轉交。

“濟州島匯集的濟州和北華騎兵八千余人分為兩大營,第一營六千人名喚鐵山營,營指揮使李祿。”

李祿應聲上前領取旗幟,他這個是騎兵最大一營,自有其驕傲的本錢。

“第二營兩千余人,加上鐵拳一千余人,營指揮使為王海洲,名喚江戶營。”

眾人一聽就曉得大人這是對這支騎軍寄予厚望,一個是鐵拳騎兵,這支騎兵太過神秘,只有少數幾人見過,而且依照趙烈的吩咐從來不說出其用處,更是增加了其他人得遐想。

而取名江戶營,那更是代表了目前為止破虜軍最大的榮光,兵圍江戶,迫使倭國低頭降順,這兩個加到一起,別看這只騎軍只有三千余人不到四千人,卻是表示代表了破虜軍的頂尖戰力。

王海洲滿臉通紅的快步的來到趙烈面前領取了旗幟,他用力的揮舞著,不用力不行啊,要不怎么能體現頂尖戰力,對不起趙烈大人的期許。

“北華備軍一萬六千人,分為三大營,第一營八千人,由馬全福為指揮使,取名華北營。”

馬全福上前領取了華北營的旗幟。

“第二營四千人,名喚華南營、指揮使關明,第三營四千人,名喚道南營,指揮使黃茂林。”

這兩營的構成都是后來招募的遼民和山東、登萊難民青壯,加上抽調的一部分原來經歷戰陣的北華戰兵構成的。

戰力略差,他們的馬術可以做到長途行軍,但是參加大規模的騎戰還略差火候。

趙烈如此安排在無形中取消了李祿和馬全福的總鎮職務,畢竟這兩地方孤懸海外,如果李祿和馬全福總是像以往般乾綱獨斷,時間長了難免不專權,同他們忠誠與否沒有干系,沒有制衡的權利會讓人變得極為貪婪不想走到那一步。

至于這兩個部下能不能想清楚,那就是他們兩人的事情了,趙烈還真不能解釋,這個東西是越解釋越讓人猜疑的事情,還是兩人自己悟一悟吧。

“濟州朝鮮軍五千余人單獨成軍,取名濟州營,李玄任營指揮使。”

趙烈的話音一落,李玄渾身微微顫抖著走向前排,他看著那桿濟州營三個字的大旗,差點就是熱淚盈眶,不容易啊,十年啊,終于熬成了自領一營。

李玄向趙烈鄭重的行軍禮,趙烈還禮。

“李玄,你是本地朝鮮人,本不是我大明軍兵,但是自組建濟州朝鮮軍以來,為濟州東征南討十余年,為破虜軍多次建功,也在倭寇那里打出了朝鮮軍的威名,為了表彰朝鮮軍的功績,本將將朝鮮軍定名為濟州營,望你等再接再厲再立殊功。”

李玄本來就極為激動的心緒讓趙烈這一表彰,立時感動的內牛滿面,看看,大帥沒有讓明人稱號濟州營,而是讓我朝鮮軍稱號濟州營,這是對我等多大的看重。

李玄接過大旗使勁的揮舞啊,他是上來后揮動旗幟最起勁的,差點就是成了一場表演秀了。

趙烈看在眼里心中暗樂,后世的口頭獎勵多了,一個獎狀讓從小學生到成年人美滋滋的惦念多少年,趙烈當然是照搬照用,用一個濟州營能讓朝鮮軍更為歸心當然是太值當了。

李玄舉著大旗氣勢很足的返回自家的座位,他有自傲的本錢,可以板著手指算算,總共有多少營指揮使,他就是其中一個,標志著他也是破虜軍的高階軍將之一了。

“北華和人軍兵四千余人自成一營,名喚華新營,指揮使鹽田慶喜。”

鹽田慶喜聽著微鼓的肚腩快步走向前排,他也是極為激動的,畢竟他就是一個反骨仔,出賣了藩主才立下功勞的,他真是沒想到他能有一天當上營指揮使,他以為他統領這四千余人軍兵就是個署理,等到真正的指揮使駕到,他就會被打入冷宮。

沒想到啊沒想到,他還真能成為營指揮使,成為明人的高階軍將。

他努力想走的英武些步伐大些快些,奈何兩只小短腿和頗大的肚腩讓他的努力無法奏效。

他笨拙的姿勢甚至引起其他人的嘲笑,讓鹽田慶喜臉上一紅。

“鹽田大人在福山城棄暗投明,挽救了全城數萬百姓的性命,當得上是這數萬和人的萬家生佛,”

趙烈滿臉的微笑向著眾人介紹這位前松前藩的反骨仔,將其賣主求榮的劣性變成了挽救全城百姓性命的義舉,讓鹽田慶喜的身子挺直了幾分,他沒想到趙烈在這么多人面前夸獎他。

趙烈心中深知對面是什么人,也是鄙視這個反骨仔,為了自家安危出賣主家,這樣的人到哪里都是為人不齒。

但是,和人營指揮使就需要這樣一個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人物,和人營就是一個炮灰的命,如果真是一個有良知有擔當的人物,趙烈還真不能將和人營交給他。

因為看到和人營在戰場上為明軍前驅,大批軍兵被一一擊倒時,這種正義感過剩的人的反應不可測度。

還是這樣的反骨仔好啊,他為了自家的榮華富貴,對那些當炮灰的和人的死估摸眼都不眨一下。

趙烈笑容可掬親切近人的將華新營的大旗交給了鹽田慶喜。

鹽田慶喜吃力的揮動著大旗,他的身材過于矮小了,這個任務對他有些艱巨。

他的形象讓其他人極為的嗤笑,但是介于趙烈大人力挺這位微胖矮小的和人所謂的棄暗投明,誰也不敢笑出聲來,那不是挑戰大人的權威嗎。

雖說大人對一個反骨仔為何如此看重讓人極為的不解,但是趙大人做錯過嗎,只能選擇相信趙大人又一次的正確。

鹽田慶喜蹣跚著扛著大旗返回座位,嗯,就是扛著,其他軍將揮舞著雄赳赳氣昂昂的返回,他真是做不到,沒那份氣力。

接著趙烈任命黃漢為破虜軍總鎮、韓建為副總鎮,蘭明山為登萊備軍指揮使,一旦大軍出征,蘭明山就要擔負守衛登萊的重責,他的部下就是兩萬余的登萊各衛備軍,雖說同建奴大軍野戰不支,但是固守城池是綽綽有余了。

“諸位指揮使要同各自的部下竭誠合作,盡快熟悉部下為要務,我就給你們兩月的時間,到時要聽令隨時出戰。”

趙烈最后下了軍令,給了期限。

眾人起立施禮應諾。(未完待續。)8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