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六百一十四章 傾國而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傾國而出

第六百一十四章 傾國而出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2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盛京大清的王宮內,女真貴族上層齊聚一堂,可說是這兩年最為齊整的一趟了,無他,大清的萬歲爺皇太極要為他們排排坐分果果。@,

如今心寬體胖的皇太極威嚴的步入龍案后,他看向下面的一種女真王爺、貝勒、貝子、大臣們。

“此次召集你等朝會,就是商議討伐明國之事。”皇太極洪亮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中。

所有的臣下都是摒心靜氣的聽著,因為皇上的下句話就關系到各自旗屬的喜怒哀樂了。

“寡人思量多時決定命武英郡王阿濟格、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睿親王多鐸、貝勒阿巴泰統領大軍攻伐大明。”

皇太極此言一出,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都是露出了笑容,而其他一些王爺貝勒則是失望起來。

其實只要是大的征戰比如說伐明,所有的八旗女真精兵都會抽調,但是誰是主將很關鍵了,他所在旗的固山額真就是收攏繳獲的丁口和錢糧的。

八旗的繳獲向來是上交一少部分,多半被八旗軍兵私下藏匿,因為這事上兩番伐明回來后已經懲處了一些牛錄等甲兵,但是這個行為屢禁不止,沒法子,八旗軍兵出生入死為的啥,為的就是能劫掠一些錢財補貼家中不是。

所以負責清點繳獲的固山額真手對自家的甲兵松一松,自家的甲兵當然賺的是盆滿缽滿,相對于將主自家甲兵,其他八旗的軍兵就沒有那么好命了,他們所有的繳獲大部分都要被分走。

這也是為什么這些旗主王爺們這么看重誰能統兵出征的原因。

畢竟得不到大把的好處,會影響自家在旗中的威信,你說的再好,不如統兵出征,一次統兵出征歸來后,收獲滿滿的軍兵對旗主王爺的擁戴爆棚啊。

豪格、岳托、濟爾哈朗等人對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這個羨慕嫉妒恨啊,滿滿的嫉妒。

豪格自持皇子的身份更是將不悅擺在臉上,他不斷的看向父皇,心里不甘啊。

憑什么他身為萬歲爺的長子不能成為遠征的主帥,他前些時日可是同旗中的固山額真、甲勒額真、牛錄額真可是夸下了海口,他豪格肯定能率領大軍出發,讓正藍旗的奴才們好生的歡呼歡慶。

為了出征這個事他還特意向父皇請求,雖說父皇只是說自由安排,但是在豪格看來這事**不離十了。

但是今天皇太極的安排根本沒他什么事,豪格的正藍旗只能是隨著出征打醬油了。

豪格此時怨念深重,他打定主意一會兒找父皇好好商議一番。

此時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阿巴泰跪拜謝恩,“臣下必不負萬歲爺的重托,必會破關敗敵,從大明滿載而歸。”

四人自信滿滿,如今八旗戰力不用說,就是這兩年操練出來的漢八旗也算是強兵,單獨遇上明軍也能戰而勝之,何況還有蒙人輕騎,早兩月已經向他們發出召集令,命令他們在大軍行進的途中相會和。

憑這樣的軍力就是大明軍舉國前來,他們也有信心一戰而勝。

“你等不可輕敵,大明軍寡人不多講了,但是你等要想著最壞的可能,那就是明國朝廷和趙烈部講和一同與我清軍決戰。”

皇太極警告的看向阿濟格等人,說實話,今次出征,泰半的軍兵伐明,一旦失利對清軍影響太大,因為他派出了如今大清最能戰的阿濟格,但是他還是擔心幾人對明軍過于輕視而吃了大虧,因為將老成持重的阿巴泰派去。

不過,在這個時候皇太極還是要給他們提個醒,聽聞皇太極提到趙烈部,幾人心中都是一緊,再狂妄的人也不敢對趙烈輕視。

“阿巴泰,你是辭去的諸人中最年長的,你要時刻提醒他們不要冒進。”

皇太極盯著阿巴泰,

“必要時可乾綱獨斷。”

皇太極這是給了老好人阿巴泰一個殺手锏。

“臣弟敢不從命。”阿巴泰頗有受寵若驚的意思,他因為是庶出,自幼就明白他的劣勢,因此從不相爭,他沒想到此番皇太極會給他如此重任,用女真人的俗話講就是那個勒馬韁繩的。

阿巴泰跪倒拜謝。

皇太極虛扶一下,阿巴泰叩謝后這才起身。

“同時,為了防備趙烈的登萊軍從遼南進犯,寡人命豪格和岳托統領大軍進駐金州。”

皇太極接下來繼續命道。

豪格和岳托上前躬身拜領,他們的聲音可是沒有那么高亢有力了,中規中矩罷了。

皇太極看出他們的不爽,但是皇太極沒有理會他們,

“濟爾哈朗留守盛京,在后隨時同兩路人馬保持聯絡,隨時支援兩方。”

皇太極說出了他最后的一個命令。

濟爾哈朗無悲無喜的上前叩拜領命。

“寡人本次決意八旗旗丁二丁抽一,漢八旗四萬隨軍出征。”皇太極最后說道。

眾人一聽就明白此番大清是傾巢出動了,女真八旗成丁也就是不到十萬,除了一些傷殘多病不能上陣的,也就是不到八萬人了,此番二丁抽一,也就是有近四萬旗丁入關伐明。

而漢軍旗全部六萬余人,泰半都要出征,大清確實是傾盡所有攻伐大明了。

他們也都是明白,無論是這么多的甲兵出征,還是這兩年整訓出來的漢八旗大半派出,皇上這都是為了防備趙烈的登萊軍再次北上突襲。

但是,這些王爺大臣們,還是認為憑著十萬余強悍的軍力,大清軍一定會得勝而歸的,即使趙烈全軍來襲,大清軍也會戰而勝之,畢竟趙烈也就是拒城而守,絕不敢出城于大軍野戰。

如果趙烈當真如此做了,清軍可是求之不得,必會聚而殲之,斬下他的人頭返回遼東,獻到御前。

御前朝會結束后,皇太極將岳托和豪格留了下來。

“你們二人方才的勉強模樣,寡人都已看到了,你等要曉得趙烈不是只有同阿濟格所部決戰一條路走,他完全可以從遼南登陸襲擾大清,只要他大敗我軍,圍困盛京,就可以迫使阿濟格大軍回援,同樣能解除大明的麻煩。”

皇太極別有深意的看著兩人。

“這不可能,趙烈沒有這么蠢,如果從遼南向北,登萊軍大部是步軍,我大清可全面動員留守的旗丁,這可是數萬鐵騎,登萊軍在曠野上遇到我軍鐵騎甲兵只能自尋死路,就是斷其糧道也能困死他們。”

豪格一口否定,他認為這是父皇為了不讓他出征找的借口。

岳托沒有多言,有了豪格這個愣頭青將他想說的都說完了,他就不需要多言了。

“這是極為可能的。”

皇太極面色一冷,他真不是虛言,

“濟爾哈朗從南明那里得到的消息,在登萊趙烈有萬余騎兵,你們想想,他還有濟州和那個什么勞什子的蝦夷地,就是弄出數萬鐵騎,你等也不要稀奇。”

“皇上,濟爾哈朗打探到的是真的。”

此番是岳托吃驚道,這消息也夠驚人的。

“絕無錯漏,登萊確實有萬余騎兵。”皇太極肯定道。

兩人立時沉默,其他人也許做不到,但是,趙烈,真是難講。

“你二人統領一萬騎兵在金州北數十里安營,而金州交給一萬五千漢軍保守,他們如今的戰力守城是綽綽有余,你等不要只注意金州,要多派出人手注意復州等處,一旦趙烈的登萊軍在那里登陸,你等也好即刻率領鐵騎回援。”

皇太極心里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大啊,但是不可不防。

豪格和岳托急忙領命,趙烈可是有著龐大的艦隊,只要趙烈有這么些騎兵,他的艦隊就一定能將其運載過來。

三人將東線的事宜討論完畢后,皇太極借口讓豪格同多日沒見的宮中的弟妹們見見,打發走了岳托。

岳托心中明鏡似的這父子肯定有什么話要私下談談,但是這是他們父子的權利,他一個外人還不識趣的告退。

“怎么還是想不通嗎。”皇太極看著還在置氣面色陰沉的豪格冷冷問道。

“父皇,此番是最大的一次伐明,如果我不能統領正藍旗入關,下面的旗丁對兒臣定會怨聲載道,兒臣在正藍旗還有何威勢。”

豪格撲通跪下叩首,他還是想做最后的努力,否則他真是不甘心。

“哼哼,你就沒想過國中無主。”皇太極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卻是問了他這個問題。

“有父皇在此,怎么能說國中無主,”皇太極的瞬移讓豪格有些懵懂。

“唉,你啊,”皇太極一指豪格嘆道,他身有重病的謠言傳播已久,但是豪格看來沒有因此對皇位有什么覬覦,甚為純良,極為可貴,但是又體現了豪格對大事的嗅覺太差,可說不是太好的人君之選啊。

“你過來,”皇太極命道。

豪格急忙走道皇太極身前,皇太極低聲的同豪格耳語了一陣,豪格面色不斷變化,心里驚詫萬分,他沒有想到,如今父皇的身體已經到了如此的地步。

“兒臣知罪,兒臣再不提入關之事,謹遵父皇諭令。”豪格跪地叩首。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