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六百章 朝鮮出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章 朝鮮出兵

第六百章 朝鮮出兵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5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朝鮮王宮昌德宮里燈火通明,朝鮮國王李倧正在接待大明登萊總兵靖海伯趙烈的來使馬濤。

這一年朝鮮還算康泰,建奴入寇造成的殘破正在收攏中,百姓基本返回了各自家中,朝鮮朝廷也盡可能的減免稅收,讓百姓恢復些許元氣。

看到整個朝鮮形勢漸漸好轉,李倧算是松了一大口氣,當然也不能太過放松,北方的建奴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壓在朝鮮頭上,讓朝鮮君臣喘過不氣來,建奴可是隨時能再次跨過鴨綠江的。

時隔一年,大明總兵趙烈派人前來拜見朝鮮王李倧,當然是有要事。

如今朝鮮已經基本曉得了大明援助朝鮮的根底,說白了,同大明朝廷根本沒有關系,大明天子根本自顧不暇,援助朝鮮根本就是大明登萊總兵趙烈自行拿的主意。

為此,即使趙烈相助朝鮮抵抗住了建奴的攻擊,朝鮮因此沒有投向建奴,讓大明東面和東北的局勢沒有繼續惡化,大明崇禎天子還是對這個無詔興兵的趙烈極為的痛恨和提防,雖說不情不愿的給了一個靖海伯。

這里面的貓膩朝鮮君臣已經是一清二楚,為此朝鮮君臣的內里的廷議得出的結論就是這個登萊總兵趙烈絕對不可得罪,甚至要大加籠絡,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將來有個大大的臂助,朝鮮國能否頂住建奴的攻擊就在登萊趙烈了,這已經是朝鮮君臣的共識。

為此讓親明派上臺,流放親清派已經在進行中了。

因此趙烈派出的使臣,朝鮮國王李倧派出了左領政金尚憲、禮曹判書洪翼漢出城十里迎接這位使臣。

如今朝鮮的領議政還是金鎏,兵曹判書還是李圣求,但是禮曹判書洪翼漢,戶曹判書尹集這都是親明派。

之所以派出左領政金尚憲和禮曹判書洪翼漢就是為了向趙烈的使臣表明親近之意,也表示,嗯,我們朝鮮國可都是按照趙烈大人的意思辦的,全部都是親明派掌控實權。

李倧作為一個國主當然拉不下臉來,赤果果的向趙烈賣好,但是通。這種方式委婉的表達出來那就是了。

馬濤被迎進昌德宮這個朝鮮正宮,在大殿里,馬濤依禮拜見了李倧,并敬獻了趙烈帶給朝鮮王的禮物,一套米蘭打造的華麗全身甲和相應的鐵盾長槍短劍。

這個東西對趙烈毫不稀奇,澳門那里有的是這個物件,但是對沒有同澳門通商的朝鮮李氏來說,這可真是一個稀罕物件。

雖說,李倧就像一個宅男般的溫柔淡靜,但是畢竟是一國之主,心里還不能有一只猛虎嗎,雖說被建奴和大明壓的透不過氣了,這支猛虎見不得光。

不過還不許宅男國王李倧時不時的在心里歪歪一番,他也曾在夢里統領鐵軍南征北伐,痛擊倭寇屠戮建奴,當然醒來后某個國王就是個嘆息的命。

此番看到這個全身銀光閃閃的全身精鐵甲,李倧真是有些愛不釋手了,可以說這個禮物撓到了李倧的癢處。

李倧心情大好讓人收下這個禮物,然后同馬濤敘談一番,不過就是向大明天子問好,詢問趙烈的近況。

當然,馬濤對大明天子輕描淡寫的幾句介紹,以及恭敬的提及自家大帥的樣子,讓朝鮮君臣都徹底明白大明天子和趙烈真是面和心不合。

“本官前來是應趙烈大帥的命令,向朝鮮大王請援來的。”寒暄已畢,沒營養的話說的差不多了,馬濤終于說出了正題。

“哦,趙烈總兵英明神武至極,不知道我小小的朝鮮能有何襄助之處呢。”

聽到趙烈的求助,李倧心中就咯噔一下,他對趙烈真是怕了。

上番趙烈來此時,對朝鮮的疏遠大明的金自點等人血腥的鎮壓,對朝鮮勒索錢糧,并且朝鮮君臣一點都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讓李倧這個宅男國王對趙烈有了深深的懼意。

這個來使馬濤說是求助,李倧當然不會認為什么真正的求助,這樣說法就是個他李倧顏面而已,趙烈說的就是對朝鮮的要求,辦不到話后果自負。

“近來倭國風云再起,我家大帥感覺有必要再次揮師東征教訓一下倭國所謂的大將軍,但是留守登萊防御建奴也是重任在身,我家大人深感兵力不足。“

李倧臉色有些發白,如今北方蠻夷窺伺,壓力山大,朝鮮也是為了重整兵甲耗盡了錢糧,這個趙烈不會是獅子大開口讓朝鮮出兵三五萬襄助吧。

“好叫馬大人得知,去歲蠻夷入侵,我國北部邊軍潰散,損失慘重,如今還沒有全部整補完畢,恐怕。。”

身為兵曹判書的李圣求急忙回道,看到李倧的模樣,他怎么能不知道自家的王上如何為難,他這個兵曹判書當仁不讓的出來擋槍。

“下次,還請李大人聽完我的話再談不遲。”馬濤冷冷的打斷了李圣求的話,這個李圣求是個偏向金自點一派的人,馬濤當然知道,怎么會給這一派的余孽什么顏面。

李圣求唯唯而退,他真是沒膽量同明人當面爭吵,金自點死的多慘他可是親眼看到的。

其他人也是摒心靜氣的不敢出聲。

“我家大帥希望朝鮮王派出兩千名火銃手出兵助戰,這個要求不會讓朝鮮大王和諸位大臣為難吧。”

馬濤笑瞇瞇道。

“趙總兵只有這一個要求不成。”李倧不敢置信問道。

“當然,我家大人也是考慮到朝鮮如今的為難,不會提出什么過分的要求,但是征伐倭國,也是為朝鮮復仇不是,朝鮮如果不派兵,恐怕說不過去吧。”

馬濤冷冷的看看李圣求,李圣求這個冤枉,他是不得不出頭而已。

“哈哈哈,”李倧心頭大石落地,心情好轉,真是沒多大的事,何況還是向倭國尋仇,上番這位趙大人率部可是橫掃倭國,派出些許軍兵報復倭國,還能重振軍心士氣何樂而不為呢。

“本王派出三千火銃手兩千步弓手襄助趙總兵,不知道可否。”

李倧也是難得的痛快了一番。

“呃,”李圣求臉色一變,他向馬濤深施一禮,“我家大王將我軍火銃手全部派出,國內必然空虛,萬一北方蠻夷再次來犯,還望趙大人能即刻出兵援助才是。”

五千軍兵也不是少數了,還是火銃手和弓箭手這樣的遠程打擊軍兵,李圣求急忙為李倧彌補漏洞。

“這個放心,呵呵,朝鮮在我家大人心目中位置極重,絕不會讓建奴攻略朝鮮。”

馬濤打了包票,他深知趙烈的心思,朝鮮的水師和火銃手說什么不能讓建奴得去為虎作倀,朝鮮是必保的。

看到馬濤答應,朝鮮君臣都是極為的滿意,一時間賓主盡歡。

同一時間,濟州外港碼頭,小泉淳二郎從一艘濟州級商船上步下,因為十余天的航行,他的腳步有些虛浮。

他是道南和人,嗯,如今按照統治北華的漢人官府說法,他們是北華的少數民族和人,也是北華的一員。

他們這些四千余人都是從道南和華南征集的倭人的青壯,大人們說什么有西方的蠻夷正在攻打濟州,要同他們作戰保衛北華。

如今漢人都是已經派出了大批的兵馬援助濟州,也到了少數民族動員出兵的時候了。

按照小泉淳二郎簡單的頭腦想來也是如此,漢人大部分都征集出兵了,你個少數民族算個啥呢。

如今在道南和華南,和人的日子還過得去,他們的田畝還保留著,生計沒有受什么影響,甚至還好多了。

因為明人的統治比原先藩主的統治寬松多了,田賦只要十稅一,同過去一半的米糧都要上繳全然不同。

沒有了藩主和各級武士的層層盤剝,和人的日子松快多了,最起碼他小泉家感到如此。

因此,和人渡過了最初的恐慌后,如今對漢人的到來竟然詭異的歡迎起來,他們忘記了不少的子弟都是同漢人戰死的。

或者說,沒有忘記,他們只是認為那些子弟的犧牲能換來如今的好日子也算是值了,當然那些武士的家人除外。

小泉淳二郎登上了碼頭,在番頭的號令下同其他數百名和人軍兵整隊完畢,在明人軍兵引領下向濟州城東的大營進發。

行進中,小泉淳二郎敬畏的看著六座巨大的灰黑色的龐大棱堡炮臺,它們上面露出的密密麻麻的炮口指向大海。

上面的旗桿上飄揚著破虜軍虎頭的標志,棱堡上不少的明人的全甲精兵在上面值守,瞭望和守護著整個的碼頭。

官道上來回飛馳的石島馬也給這些和人軍兵以震撼,雖說北華也有如此的戰馬,但是如此近距離的看到這樣的高頭大馬飛馳還是第一次,男人嘛,誰不愛高大矯健的戰馬呢,這些和人都是看得兩眼放光。

經過多半天的步行,剛剛經歷長途航行和顛簸的和人軍兵們極為的疲憊的接近了濟州東部的大營,這座占地數十畝的大營如今正在喧囂著。未完待續。

小說鄰居: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