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五百八十五章 紛來勸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五章 紛來勸阻

第五百八十五章 紛來勸阻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27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顏繼祖如今是什么心思,以及這位山東巡撫大人如何向朝廷和天子呈報的,劉澤清真是沒有心思關注了,因為青州已經被圍城了。

三千破虜軍的戰兵以及備馬已經來到青州城外,如果說再沒有見到破虜軍騎兵大軍前劉澤清還是有一小丟丟僥幸的話,說不定可以同破虜軍相持一下哦,當他看到城外的破虜軍的騎軍后,劉澤清已經徹底死了出城野戰的心思。

外面數千破虜軍軍兵如同步隊般齊整的陳列在青州東門外,嗯,就是如同步隊般齊整,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別人要是如此說劉澤清能噴他一臉,你當畜生同人一樣聽話不成,盡是胡話。

但是如今那些戰馬當真是聽話的排成軍陣時,劉澤清心里驚懼更甚,這說明破虜軍騎兵簡直嚴苛操練出來的,劉澤清可不想試試對手是不是樣子貨,有建奴和倭寇試過了,結果嘛都是成了趙烈的手下敗將。

他的青州兵的戰力他自己大略有數,畢竟老劉也是遼鎮出身,他估摸野戰的話他的五千軍兵可以抵擋五百建奴甲兵,嗯,可以以十擋一。

那么同破虜軍的戰力相差的就更多了,還是不試為好。

劉澤清看著鋪滿東城外平原的兵甲閃亮的破虜軍全甲精兵,心里是后悔極了,沒事他惹趙烈這個煞神作甚,他是低估趙烈的膽大妄為,誰想到趙烈真是敢出兵攻擊青州,擺明沒將朝廷放在眼里,于是老劉杯具了。

劉澤清下令全部軍兵上城值守,不過四面城池只有五千人,還是有些不足啊,站滿了寬闊的城墻,幾乎沒有后備的兵力,山東總兵劉大人心里虛啊。

他下令召集城中青壯上城助守,他麾下的軍兵于是利用這個機會入室搜查是否隱匿青壯,借機是大肆搶掠,青州府城內又是一番雞飛狗跳,如同悍匪過境般亂象出現在府城中。

青州府知府氣急敗壞的急忙趕往見過劉澤清,望其約束其麾下軍兵不要擾民,這不是哪個鄉村小地方,而是青州府城,可惜劉澤清連見他都沒見,劉澤清此時連敷衍他的心情都沒有。

劉澤清就是窩在城內守城,反正他不相信趙烈的騎兵能攻入城中,靜待其變吧。

劉澤清已經派人報秉了山東巡撫,并且派人去拜見趙烈,他也只能等了,誰讓他惹了馬蜂窩呢。

城外的楠勇此時是樂得悠閑,他也沒打算用騎兵攻城,那不是騎兵做的事,就是拼光了也無法攻入一個府城。

楠勇就是命令軍兵圍困大營,一粒米都不能流入青州城中,至于有百姓入城那是隨便,可以被繩索吊入城中,就是不能放人出城。

楠勇命令一千騎兵天天全甲戒備,兩千騎軍在大營里休息,輪番保持人馬的戰力,監控著青州四門,于是,青州城就這樣詭異的被三千騎軍圍困起來。

劉澤清派出的幕僚一路上數次被盤查,到了大營里,楠勇等軍將卻是以無法做主推脫,讓其前往見過趙烈大人決斷。

幕僚帶著隨從飛馬向登萊趕去,在文登遇到了趙烈的大軍,六千戰兵押運著三十門巨炮正在緩緩而行。

幕僚一看之下是魂飛魄散,這三十門巨炮龐大的無以復加,反正他是從沒有見過這般巨炮,他很是懷疑青州城能不能守住,估計有點懸。

文登縣外的大營中,趙烈正同文登縣令陳懷明見面詳談,兩人也是多年沒見,嗯,對,還是那個倒霉催的陳懷明,文登營礙著趙烈掌控的登萊都司的位置決定了沒有人惦念他屁股下的縣令寶座,于是陳懷明哭笑不得的又做了這幾年的縣令。

不過也正是臨近登萊都司的位置,讓陳懷明看到了登萊軍戶們生活的變化。

以往衣衫襤褸的軍戶逃亡到文登縣或當流民或是當交六成租子的低賤佃戶的情形沒有了,如今臨近的軍戶到文登縣采買物件,都是衣衫干凈整潔的極為體面的樣子。

采買起來比文登縣的百姓可是豪爽太多了,如今看著軍戶和百姓的日子好像掉了一個個,百姓因為要上繳的三大餉和田賦生活越發困頓,表現出來就是表情越發麻木,衣衫愈發襤褸,甚至賣兒賣女的日益增多,說明破產的小民越發多了。

雖說文登縣的百姓購買力越發的枯竭,但是臨近的軍戶的采買足以彌補還綽綽有余,令文登縣的商業詭異的逆勢繁榮起來。

表現出來就是文登縣的商稅的收取竟然上漲了兩成,如果陳懷明還看不出這里的原因那眼睛真是瞎了。

陳懷明作為一個士林中人也只能感佩趙烈這個粗鄙的大漢不但能治軍也能治政,并且比太多的文臣治政要強的太多了,簡直不是一個層次的。

數年間他親眼看著趙烈平孔有德、援助旅順、東征倭寇,立下殊功無數,不過這都是戰事,也算是黑大漢的職守。

但是這治政可更見功力,甚至可以說陳懷明認為趙烈的麾下軍兵能有這份戰力,趙烈的治政之功居功至偉。

但是大明看的如此清楚的可能就是他陳懷明一人罷了,余者都是盯著趙烈的軍功不放,全然不知道破虜軍崛起根本不在武力。

對于朝廷和趙烈的相互猜忌和提防,他也是早有耳聞,在他看來太正常了,哪個朝廷也不會允許趙烈麾下這樣不在掌控中的強兵的存在。

但是朝廷如今內外交困,實在力有未遂,將來還是要解決的,唉,登萊不靖啊。

今日陳懷明看到趙烈大軍西進,心里驚詫,他心里嘀咕難道趙烈有反意不成。

在他看來大明朝廷和趙烈是合則雙贏,斗則兩敗,徒然讓建奴和叛逆坐收漁翁之利,這才壯著膽子前來拜見趙烈。

他還是想勸勸趙烈這個莽夫,不能意氣用事不是。

趙烈當然知道這個幾年不動的陳懷明,因為陳懷明的官聲確實不錯,向來不壓榨治下百姓,也算是一個干吏,因此聽聞陳懷明求見,即刻讓人將其引入,也算是老熟人了,見見也無妨。

陳懷明依禮拜見趙烈,如今趙烈不是簡單的一個武夫了,而是大明的靖海伯,有爵位在身的大明勛貴,陳懷明的文人身份真是不能依仗。

兩人見禮寒暄完畢,陳懷明剛要勸勸趙烈這個莽夫,嗯,你不能這么擅自出兵,這是犯忌的事,日后恐怕對你趙家不利。

結果一個護衛來報,登萊巡撫陳應元和登萊鎮守張國元到了三里外,就要抵達大營了。

陳懷明立時大驚,什么情況,登萊兩巨頭都跑到這個地方來了,看來這事是鬧大了。

趙烈倒是很平靜,這二位前來他早有預料,如果這兩位節制登萊的大員不來反倒是出鬼了。

趙烈、黃漢、陳懷明一同迎出大營。

陳應元、張國元風塵仆仆而來,他們都是棄掉了馬車騎馬疾行而來,一身的官袍上已經被灰塵變色,須發上灰蒙蒙一片。

由于急于趕路,他們下馬時走路都不穩當了。

張國元當下下馬,全然沒有看跪拜的陳懷明和施禮的黃漢等人,他揮舞著馬鞭戟指趙烈,

“趙烈,你擅自統領大軍向西北前去意欲何為。”

張國元的臉色漲紅,他是真急了,他在登州聽聞趙烈的大軍出石島,這位鎮守大人差點沒有昏厥過去。

張國元以為趙烈這是反了,那他也就是一個斬首棄市的下場。

好在陸平派人打探到是趙烈的便宜舅子被山東總兵劉澤清的部下構陷,派人索要劉澤清不放人,這才因怒興兵,張國元這才松了口氣,還好,不是最壞的可能。

正好此時,陳應元也前來相商,這個事還是不小啊,山東和登萊兩個總兵就要自相殘殺,你說這個事小嗎。

兩人一商議,干脆把趕緊前去截住趙烈,不能讓這個武夫如此恣意妄為。

于是兩人在百余名護衛的隨扈下直驅文登縣,這里是石島去往西面的必經之路。

兩人養尊處優多年,騎馬的時候很少,如今卻是要快馬加鞭,這個辛苦可想而知,但是為了不弄出天大的簍子,這些都是小事了。

因此張國元一見到趙烈就止不住火氣,他氣急敗壞的戟指趙烈。

“張鎮守稍安勿躁嘛,先入大營飲茶再談。”

趙烈笑容不改。

“飲茶,你就要兵進青州了,還飲茶,你這是無令興兵,乃是謀逆的罪名,趙烈你也太過肆意妄為了吧。”

張國元大聲的喝道。

“構陷讀書人謀逆,要讓一個大明的士人全家族誅這個罪名如何。”

趙烈冷然到,方才的笑容分毫不見。

“這就是劉澤清這個匹夫做的卑鄙之事,他如此做就是為了勒索百姓的錢糧,本將派人拜見他,讓他放人,竟被他亂棍打出,本將如何能忍。”

“這只是你的一面之詞而已,事情要稟報陳大人和山東顏大人,此事自會由他們主持公道,何以貿然興兵。”

張國元對趙烈骨子里就是敵視,向來是沒有什么好話侍候。

“哦,如果不是我的一面之詞呢。”趙烈是笑非笑的問道。

張國元剛想脫口而出,那就算你出兵有理,這也是說氣話了,但是他還算是聰明,似乎每次趙烈出兵都師出有名,這個不好對付,一貫正確啊,張國元立時止聲。(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