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五百四十五章 借刀殺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五章 借刀殺人

第五百四十五章 借刀殺人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07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洪翼漢從登萊踏上了進京的路程,他沿著上兩任使臣行進的道路向大明京師進發。

當然,他同樣受到了沿途大明官員的熱烈歡迎,酒宴迎候,詩詞留念那是必須的,大明官場對外邦官員向來是極為雍容的,為的就是大明的顏面。

當然洪翼漢也在酒宴上大肆宣揚趙烈援朝和遠征倭國,擊敗建奴和倭寇的功績,讓這一路上的官場人士都是曉得了登萊軍和趙烈。

其實趙烈的大名在洪翼漢進京經過的山東、京畿一帶官場上都是極為熟悉的,這也算是大明如今的名將了,屢次擊敗建奴,提起來倒也是豎大拇指的角色。

但是一個武臣也就止于此了,在文臣職掌一切的大明,一個武臣就是強如戚爺又能如何。

但是此番全然不同,一個武臣竟然遠征倭國和朝鮮,擊敗建奴,迫使倭國降順,這個功績就是當年的戚爺也是遠遠不如。

大明的文臣都清楚,大明財政吃緊就是萬歷援朝開始的,這場大戰耗盡了大明的底氣。

大明遼東的軍兵因為此戰減少了近半,這是多大規模的減員,簡直是不可思議。

一個是大量折損,一個是全無補充,無他,朝廷的撫恤銀兩還得拖欠,何況是招募新的軍戶。

這就給了建奴崛起的機會,可以這么講,如果沒有萬歷援朝,建奴根本沒有機會并吞遼東,大明用海量的銀子都能砸死建奴。

可見倭寇給大明造成了多大的損失和影響,可以說是釜底抽薪的最后一擊。

就是這么一個硬骨頭被大明一個總兵率領萬余精兵啃下來了,這是多大的功績,在大明人看來,這個功績可以同霍去病封狼居胥一比,甚至猶有過之。

都是痛擊外族,一個是斬殺很多的匈奴小王首領,追亡逐北數千里,一個是乘風破浪遠征宿敵,迫使倭人降服。

但是在明人心中,倭人是百年的傷痛,但是趙烈一個小小的一隅之地的總兵就讓整個倭國敗服,這個功績可是稍勝霍去病了。

隨著洪翼漢像個傳播機般的散布,趙烈的大名傳遍了北方,短短半月間趙烈東征倭國援救朝鮮的威名響徹北方,大明新的將星冉冉升起。

這消息當然也傳入京師,陳應元張國元的折子一個擺上了內閣的桌案,一個進入了大內,放在天子的龍案上。

如今的大明內閣也算是天搖地動,不老翁溫體仁在首輔這個燙手的位置上支撐了三年多的時間后,由于內政繼續糜爛,溫體仁只能勉勵支撐,情勢繼續敗壞,加上溫體仁任用私人、拉幫結派,漸漸失去帝心。

一個失去帝心的首輔怎么能做的安穩,此時溫體仁已經是在返鄉的途中,他下課了。

接替他的是張至發,一個循規蹈矩的老官僚,崇禎選中他也是實在無奈,朝中已經沒有處理這種亂局的能臣干員,張至發就是一個守成的,根本沒有才干和魄力處置如今紛亂的局勢。

可想而知,這樣一個庸碌的首輔接到這個燙手山芋般的折子,他能做什么,他只有一個法子,上報,讓天子定奪吧。

而正常的應該是內閣閣員商議后提出幾種建議,以供天子參詳,然后天子定奪。

但是面對陳應元的這個折子,內閣沒有建議,這個事太大了,誰也沒有建言的決斷,還是天子定奪吧。

乾清宮大殿內,氣氛極為的窒息,崇禎坐在龍案后看著陳應元的折子,而張至發、孔貞運、劉宇亮、薛國觀在下面恭立等候著。

大殿里只有崇禎翻動折子的沙沙聲,靜默的有些可怕。

“遠征倭國,倭人降順。”崇禎合上了折子,用手輕輕的拍了拍,很是平靜的看著下面的閣臣們,他的鬢角已經早早開始斑白,可見這近十年光陰給他打下的印記,實在是日子太難熬了。

“這是我大明的大喜事,讓倭人降服乃是萬歷爺的宏愿,如今在我的手上實現,也算是對列祖列宗有了交待。”

看到天子已經下了決斷,閣臣們紛紛出口順從,都是恭維天子,一時大殿里氣氛詭異的熱烈起來。

薛國觀鄙夷的看著其他三人,他作為溫體仁的嫡系親信,是溫體仁留下的暗子,同時他頗有決斷,善于鉆營,勇于任事,說白了就是敢賭敢冒險。

他對一旁四平八穩的三個老官僚實在是看不上眼,但是這三人的資格可是比他老多了。

他看不上這三個老官僚的原因很簡單,天子雖說看在倭國大捷上定了調子,但是臉上的笑容幾乎是擠出來般的僵硬,而眼里的目光更是冰寒,此時你們慶賀什么,真是沒眼色。

“萬歲爺,雖說登萊總兵趙烈先后在朝鮮和倭國立下殊攻,為我大明掙下了太大的臉面,但是其屢次無詔進軍,極為藐視朝廷的法度,此種行徑不加懲處,實乃是我大明的腹心之患。”

在一片稱頌中,薛國觀說出的話語極為的刺耳,張至發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張至發心中惱怒的因由是很簡單,壓制登萊說起來容易,但是發兵嗎,軍兵糧餉在哪里。

如今大明的精兵損耗殆盡,全天下只有遼鎮還算是精銳,但是被建奴死死釘在那里,其他的軍兵就是邊軍也是戰力不堪。

至于錢糧,戶部的庫房已經可以跑老鼠了,哪里的錢糧。

而三大餉增收的也開始停滯,大明的潛力開始用盡了。

你個幸進的小輩也敢對他這個首輔指手畫腳,真是太過了。

孔貞運的臉色也是不好,對薛國觀深恨之,只有劉宇亮還算是平靜,他也算是幾上幾下,經歷多了,看的也是淡了。

“功是功過是過,趙烈有大功于社稷,這個不用說了,該有的封賞,朕不吝賞賜,”

崇禎的話很是讓人玩味,

“但是無詔調兵出征,乃是藐視朝廷的重罪,也要予以嚴懲,為群臣者戒。”

崇禎的話透著一股陰寒,將方才還頗為和煦的氣氛驅散無蹤,讓大殿里冷颼颼的。

此時群臣如果在不明白,可能站到這個位置嗎。

看來當今天子對趙烈極為的惱恨,頗有除之而后快的意味。

“趙烈功勛卓著,然目無朝廷律法,忤逆上官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也該整治一番的時候了。”

張至發轉的很快。

“趙烈的麾下軍將軍兵勇武敢戰,且都是登萊本地人,又占據了登萊總兵和登萊都司的體例,尋常的處置對其不損分毫,這個,”

劉宇亮此時出言迎合圣意,這是官場老手的心得,

“朝廷還得細細思量一些法子,不能等閑視之。”

崇禎贊許的頷首,確實要好生思量,雖說他已經步下了錦衣衛的暗子,但是擊殺眾多護衛隨扈下的趙烈的可能實在是不高,如果還有其他的好法子,他當然不會放過。

“秉陛下,既然趙烈將登萊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等閑針扎不進水潑不入,何不將其調虎離山呢。”

薛國觀躬身道。

崇禎聞言精神一振,薛國觀是有閹黨的影子,但是崇禎看中了他敢言敢為的性子,如今朝中四平八穩循規蹈矩之徒太多了,大明如今不是可以徐徐改之的時候了,而是要一劑猛藥醫治之時。

“嗯,薛愛卿講講吧。”

“陛下,如今亂民在山陜河南湖廣肆虐,官軍圍剿不利,甚是棘手,而趙烈所部這么強悍的戰力卻是在登萊無所事事,豈不是太過浪費。”

薛國觀的主意當真不錯,這是一個調虎離山,同時讓趙烈部同大股亂民叛匪火拼,朝廷坐收漁利的好法子。

“愛卿繼續講。”崇禎的眼神凌厲起來。

“如今高逆已經授首,但是叛匪推舉李自成為逆首,大小匪眾幾十,在陜西河南肆虐,張獻忠等匪首在湖廣等地流竄,這些叛逆多者數萬,少者數千,已成中原腹心之患,正可調集登萊軍一一圍剿。”

薛國觀看到崇禎的表情,心中底氣更足,

“最好結果當然是兩敗俱傷,哪怕是趙烈最后勝出,也會耗盡軍力,此時朝鮮再趁勢收回登萊,想來趙烈也是無可奈何吧。”

這番話說的崇禎暗自點頭。

“恐怕趙烈不會那么馴服,調兵,哼哼,他如果就是在登萊不動呢。”張至發反駁了一下,在他看來哪里那么容易,如果真是如此輕易,趙烈能如此難纏。

“那就斷絕登萊總鎮和登萊都司的糧餉,朝廷再派人用高官厚祿收買其麾下的戰將,哼哼,怎么也要將其逼迫出來。只要趙烈離開了登萊,朝廷才能趁機行事,否則對趙烈是毫無辦法。”

薛國觀的點子倒也陰損毒辣。

張至發冷冷的看了一眼薛國觀,評價圍剿叛匪的各方大員束手無策,當真是敢說,在中原一帶剿匪的各方總督巡撫哪個不是同僚同年遍布各地,在京師的更是數不勝數,你薛國觀這是想要自絕于大明官場,難怪當初能同閹黨狼狽為奸,早晚一天會被你張嘴拖累死。未完待續。

小說鄰居: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