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四百六十四章 北華議事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北華議事會

第四百六十四章 北華議事會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27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作者:人在夜半

來自于

魯銘德在老孟和二子的陪同下來都華都東南的北華忠烈祠,此番他是作為北華議事會的一員被邀請到花都參加北華議事會成立儀式的。

對于這個議事會,魯銘德不甚明了,只是知道第一次議事會所有的村長作為代表來此聚會,日后的議事會要先成立縣議事會,然后山南縣議事會選舉出八名代表和其他縣的代表以及華都和方茂的代表共同組成議事會。

當然日后開始議事會慢慢由村民選舉產生村代表,現下倉促就是指定的了。

至于議事會的權限,好像是可以商議稅賦的調整,包括商稅和田畝賦稅,如果議事會不同意,政務廳不可隨意上調稅賦。

此外還有什么,魯銘德就是一腦子漿糊了,在縣里就沒記全,魯銘德是打定主意,到了華都再好好尋人問問。

雖說不甚明了,但是魯銘德心中不慌,他曾經也是指揮兩千人的都司,沒什么可怕的,當然對于什么可以商議稅款什么的,他就是一笑了之了,什么時候上方定下的稅款可以商議了,簡直是笑談,也就是個官樣文章罷了。

昨天下午來到華都,已經兩年沒來的魯銘德也被華都的繁華震了一下,雕梁畫棟精致的全木質宅院開始出現,街上早先還是空曠的兩側如今商鋪擠得滿滿當當,到處是來往的人群,如果不是身在其中,魯銘德說什么也不會相信這就是兩年前還略顯冷清空曠的華都。

晚上沐浴更衣休息后,今日一早,他和兒子、老孟穿戴整齊向著華都的忠烈祠進發。

華都的忠烈祠在華都東南,在背山面水的一塊緩坡上,這也是為了防止水患而如此選址的。

如今正直夏末,此處郁郁蔥蔥,各種顏色的野花妝點著大地。

忠烈祠的正門是一個木制的大牌樓,上面書寫著幾個大字,中華英烈。

門前二十名全甲的破虜軍軍兵肅容挺立,顯得極為莊嚴肅穆。

也許是因為各地的議事會議事匯集于此。到這里祭拜親人的人不少,很多都是帶著家眷前來的,很多女眷出來時都是滿眼的紅腫,有些人三步一回頭的依依不舍得離去。

這一切讓魯銘德也是心中酸楚。就要看到老部下了。

進得大門,前方是一個巨大的花壇,五顏六色的鮮花吸引著大群的蜜蜂穿梭著,讓人肅穆的心情放松一下,接著就是山腳下的正殿。

這里是由十幾個房間組成的。里面的墻壁上有破虜軍在方茂登萊,在華北同阿努伊人作戰,在華南、西南同倭人阿努伊人聯軍作戰的彩繪,里面的奮勇作戰的破虜軍和負隅頑抗的倭人阿努伊人栩栩如生。

在正殿有一個大大的供案,后面是勇武的破虜軍水步軍的雕像,前方有供案以及一個大大的香爐,里面經年香煙繚繞,是不允許熄滅的。

魯銘德一行三人恭敬地上了柱香,禱告了一番,然后出殿奔向后身。

沿著慢坡修的象是梯田似的涇渭分明。每一個階梯上都安葬著破虜軍陣亡將士。

魯銘德等人踏上了四級臺階后向右走了二十步,來到一個大理石墓碑前,上面寫著義民胡銓的名字,墓碑上寫到崇禎五年,于燒殺搶掠的阿努伊人作戰,殺死數名敵兵,英勇戰沒。

魯銘德三人手腳麻利的擺上三牲祭品以及時令瓜果,魯銘德親手在前面擺上了一個小香爐。

魯銘德點上三支香,虔誠的祭拜,然后。老孟也是奉上香燭,祭拜當年的好伙伴。

兒子最后點上香燭跪在墓碑前,

“老胡,如今我讓二子改姓胡。繼承你的姓氏,作為你的后人,你也算是有后了。兒子給你干爹磕個頭。”

魯銘德吩咐道。

二子聽話的跪地磕頭,他最初也不愿意,但是老爹說服了他,沒有老胡。老爹就不在了,家就塌了。

“老胡,老孟因軍功賞了二十畝田地,你的被賞了五十畝,但是我沒要,老爺我花錢買了五十畝地給二子,以后就是胡家的,望你在天上保佑二子,重振胡家吧。”

魯銘德眼中含淚最后看看老部下的墓碑,帶著兩人向忠烈祠外走去。

第二天,魯銘德來到政務廳官署前的小廣場集合,他發現大批的破虜軍軍兵出動了,將廣場團團圍攏,難道是有大人物要來,魯銘德心里畫魂。

如今到這里的都是老區的村長作為議事會成員,而新區的如華南和華西都是明年后年的事情了,但是,這八個縣,也有幾百村長前來,將小廣場占據大半。

辰時末,所有的議事們都點卯完畢,無一缺席,開玩笑,這種大事誰敢缺席。

接著,號角齊鳴,幾個全身披掛亮銀色盔甲的軍將在萬基、顧五岳、白士第陪同下一同來到前臺。

萬基恭敬的請一位高大的軍將坐下,然后自己手里拿著鐵皮筒子的擴音器,

“諸位議事們,今天是北華議事會成立的日子,這是一個大日子,興許諸位今天感覺不出什么,但是,今日你們日后會牢牢記住。現下,請北華大統領,趙烈趙將軍為大家講話。”

萬基帶頭鼓掌,立時下面熱烈的掌聲響起,久久不絕。

雖說在北華的宣傳中,趙烈的名號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很多石島的老人都見過他,但是在北華數年,這還是第一次見到趙將軍,這讓他們在一次想起如今的好生活都是在趙烈趙大人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救出,送到北華,生活才一步步變好的。

此時下面的掌聲經久不息,很多人將手掌都拍紅了,魯銘德也是其中一位,雖說他最初的時候不是太理解這個。

他從一個手握大權的都司成為一個流民,最后成為一個村長,心里的憋屈就不用提了,如果不是破虜軍,他還是逍遙的在皮島做個高階軍將,豈不是極為快哉。

結果到了北華成為一個刨地的老農,雖說是個村長,不過就是個甲長之流,心中的怨氣大了去了,關鍵是自家的孩子也失去了上進的機會。

但是他聽聞毛文龍被殺,皮島動亂不止時,他簡直是慶幸已極,他在皮島的經歷告訴他,如果毛文龍暴亡,下面的各個軍頭會為了大位將人腦打成狗腦,什么事都做的出來。

果然,后續的人吃人,軍戶逃亡到遼東,陳繼盛等人接連被殺,種種事情傳來,皮島簡直是沒有最亂,只有更亂,魯銘德這個慶幸,此時他感到離開那個爛泥灘,來到北華真是個幸運之極的事情。

此時他的心情完全翻轉過來,如今又一次見到趙烈大人,他是衷心感謝,熱烈的鼓掌歡迎,如今鼓掌已經成為北華歡迎的必備禮儀了。

趙烈起身接過鐵筒子擴音器,不禁汗一個,真是有夠簡陋,這里就是議事會的開端,夠簡陋的啊。

“各位議事們,你等都是開拓北華的老人了,更是開拓北華的功臣。”

說罷,趙烈鄭重的拱拱手,下面眾人急忙拱手還禮,一時紛亂,

“雖說破虜軍給了你們到達這片黑黝黝的土地的機會,但是沒有各位的辛勤耕種,這里不會成為數百萬畝良田的大糧倉,”

趙烈高聲喊著,仗著大嗓門,他的聲音傳遍了廣場,眾人此時靜靜的聽著,這話他們太愿意聽了,這是趙大人夸獎他們有沒有。

趙烈這些話就像是公司年終開會時一般,功績無論大小你的拿出來抖一抖,鼓舞人心士氣有沒有,否則都是喪氣的話,誰特么還賣力干了,都想跳槽了吧。

這話當然受歡迎了,誰被表揚稱贊心里不美啊。

“但是這不是主要的功績,你等主要的功績是我漢人的旗幟插在這片無主的大地上,為漢人開疆拓土,帶給這片土地漢人的文字和規矩,也帶給你們的后人田畝和無限的前程,從此,這里叫北華,北方的中華。”

趙烈的話陰陽頓挫的回響在廣場上,他的話將眾人刺激的熱血沸騰,熱烈的掌聲又一次響起,此番真正是經久不息,遠遠的傳播開來。

如果趙烈不說,他們很多人真是想不到這點,是啊,他們為漢人開疆拓土了啊,這是過去的帝王的功績,而如今他們的子弟駐守四方,他們在田畝上耕種,這里從此以后屬于漢人,漢人的旗幟飄揚,漢人的文字習俗同行啊。

“趙烈大人萬歲。”魯銘德在后面大聲的喊著,他身邊的人也是隨著喊著,誰讓他們來到此處耕耘的,誰派軍伍保護的,誰發給田畝種子口糧的,不是萬家生佛趙大人是誰。

這個喊聲越傳越廣,最后整個廣場無論是議事還是軍兵都齊聲高喊,趙大人萬歲,聲音遠遠傳出,而從華都的其他地方也傳來了趙大人萬歲的呼應的喊聲,一時間聲震全城。

趙烈自豪的站在高臺上接受著千人的歡呼,這是他應得的,他挽救了數十萬遼民和登萊人的命運,給了他們平和富足的生活,他有資格接受這樣的歡呼,也是他來到這個時代最大的資本。(未完待續。)

(梧州中文臺)

《》僅代表作者人在夜半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我們立刻刪除,的立場致力于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臺。

,謝謝大家!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