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三百五十章 幸災樂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章 幸災樂禍

第三百五十章 幸災樂禍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1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正文

正文

戰勝了劉宇烈統領的明軍,讓叛軍士氣大振,很多叛軍都開始飄飄然起來,砍明軍如割韭菜的渾話也出來了,可見叛軍的狂妄。番茄

同時,招募東江叛將的行動很有成效,毛文龍的義子之毛承祿帶領三千余軍兵,陳有時帶領兩千余軍兵一同到登州入伙,在他們帶動下還有七七八八的東江各島的軍兵不斷前來投靠。

立時匯集在登州的叛軍戰兵人數達到了三萬余人,裹挾的豪強流寇流民等雜兵有五萬人,真正是風起云涌。

大勝明軍加上隊伍的擴大,以及軍頭的增加,反倒讓決策艱難起來。

其實簡單就是戰還是降。

已經被不斷的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李九成已經不希望什么招安了,他最大的希望是在登萊割據一方了。

而毛承祿因為毛文龍的事,對明庭極為的憤恨,當然也不愿什么招安,如是招安,他從東江還反叛過來作甚。

而耿仲明則是堅決要招撫,他的意思很簡單,大明還是強大的,只不過是一時失利,朝廷下了決斷將宣府甚至遼鎮的邊軍調來,他們麾下雖說有數萬軍兵也是抵擋不住。

耿仲明心里明白,這些軍兵同內地的衛所兵比起來戰力強多了,但是遇到真正的邊軍定是不敵。番茄小□◇說☆網

作為叛軍實際上的頭領,孔有德內心里是想受撫的,但是他就在官場游走,他可是曉得如果受撫的條款談不下來,那就一切休提。

否則到了任上早晚被大明官吏玩死。

他心中也曉得屬下官軍的戰力大部分就是比衛所兵強些,遇到遼鎮戰兵必潰。

不過,正因為遼鎮幾個月前剛剛大敗于建奴,張春、祖大壽可是將遼鎮精銳喪失泰半,為了遼鎮不失,就是調集遼鎮戰兵,還能有多少精銳前來進剿,恐怕大多還是湊數罷了。

因此。孔有德心里打定的主意就是還要打,最起碼再有一次沙河大勝就足以了,他的想法到那時崇禎和內閣閣老捏著鼻子也得認了。

而如今則不同,他為了受撫。表示誠意,已經將孫元化、王徽、張燾等文武都放歸了,在放他們出走前,甚至勸說他們回去后為他們進言,這也是為他們開罪不是。孫元化無奈點了頭。

此外他派出人屈尊同手下敗將劉宇烈商議,提出的條件是就任登萊總兵,不入遼東參戰,既往不咎,將反叛事宜一筆勾銷。

劉宇烈除了不入遼東交陣,既往不咎可以商量外,登萊總兵之職是一口拒絕,派出的部下帶回的口信是絕無可能。

其實孔有德也沒想著一定是登萊總兵,但是叛軍不能打散,必須編在一起。番茄

`````只要給他總兵的官位,有個地盤養兵就行。

登萊作為僅次遼鎮的第二大軍鎮,想來崇禎沒有那么腦殘讓他就任登萊總兵。

這個可以談,但是從劉宇烈的態度看,任何一個總兵都不可能,他孔有德手下近十萬軍兵連個總兵也不給,那還談什么呢。

看來還是沒有打疼啊。

孔有德決定須得狠狠的打疼明軍,讓朝廷和天子不得不招撫,不得不答應他的條件。

為了這個目的,他與劉宇烈虛與委蛇。假意做出停止炮轟萊州,不主動攻擊明軍的姿態。

結果讓真讓劉宇烈信以為真,同時也讓別的明將信以為真。

大明官場就像個篩子,劉宇烈同孔有德招撫談的火熱。蠻像那么回事,于是搶功的來了。

天津水師參將陳鵬早年在遼東水師和東江水師都呆過,與耿仲明耿忠裕兄弟熟識,他此番也是為劉宇烈的明軍從海上運送兵甲輜重,就是個打雜的。

他聽聞劉宇烈同孔有德受撫談的差不多了,他卻是找到了登州。與耿仲明大談什么他在津門同兵部這位大人那位大人如何相熟,可以代為婉轉,說白了就是想耿仲明向他受撫,這也是大功一件不是,可惜,這點貪念送了他的身家性命。番茄▽○````

耿仲明卻是曉得這位向來說話沒準,說了不算,過后不、認,于是假意答應受撫,又假借要將自家妻子和家財送到天津為人質作為誘餌,將這位參將引誘到登州水城一舉拿下。

又用他為誘餌誘捕他的部下,平白得了二百多艘海船和三千名水軍,幾乎就是多了一個登州水師站隊。

這番招撫簡直成了登萊叛軍中的一個笑談。

而劉宇烈、謝鏈、朱萬年也輕信了孔有德的受撫誠意。

謝鏈和朱萬年昂然進入萊州城外孔有德的大營招撫,結果是謝鏈被執,朱萬年被殺,叛軍趁機攻城,幸虧守軍機警關上了城門,落下了千斤閘,總算力保萊州不失。

從孔有德劉九成叛亂開始,山東巡撫余大成、登萊巡撫孫元化、督師劉宇烈的應對,一個比一個腦殘,其結果就是半年孔有德叛軍就像吹氣球般膨脹起來。

而明庭是喪軍失地,臉面盡失,面對東北建奴、西面民亂以及東面叛軍顧此失彼手足無措。

“哈哈,明國叛亂愈演愈烈,東江諸賊不但令我大金頭疼,如今明國皇帝也是心如刀絞啊。☆番茄○△小說網”皇太極暢快的大笑道。

皇太極幾年來沒有親上戰陣,他的身形從高壯變成了高胖,聲音倒是愈洪亮了。

豪格、濟爾哈朗、岳托、阿濟格、阿巴泰、范文程、高鴻中、李永芳、石庭柱等人在下面恭立。

如今這些人都是皇太極親近的小圈子里人,都是皇太極所謂的嫡系。

每次大朝會完畢后,皇太極有了要務,就通曉這些人留下,商討一下。

今日是最新的明國戰報抵達了,方才已經由李永芳轉訴,有緊要軍情在上大朝會前,先在這個小圈子里講講已經成了慣例。

這些親近的文武先達成較為一致的意見,這才到大朝會商議,便于這些人在朝會上協調起來,按照大汗的指令行事。

李永芳方才提到,沙河一戰,劉宇烈督師的兩萬多的明軍被同等數目的叛軍大敗。

被俘數千人,奔逃數十里,將能丟棄的都丟棄了,什么大炮兵甲輜重,都讓叛軍笑納,為叛軍擴充提供了無數錢糧兵甲,簡直是驚掉大金許多人的下巴。

什么情況,如今明軍的戰力羸弱至斯了嗎,東江兵的戰力在他們金軍看來也就是個渣,從不敢同金軍正面對陣,也就是偷雞摸狗的活計,如今竟然將明軍主力打的落花流水,簡直讓這幫女真王族目瞪口呆。

“援軍都是哪里的。”岳托問出了關鍵的問題,從援軍的來處,可以窺視明軍內地軍兵的實力。

“薊門、密云、保定、天津、昌平、山東各處總兵處抽調戰兵輔兵共計馬步軍兩萬余,此外從京營抽調的炮手和紅夷大炮增援。”李永芳記得很清楚,因為這些都是皇太極極為關注的,他當然不敢怠慢。

“明軍此番登萊兩營戰兵幾盡全毀,水師全軍覆沒,火炮數十門都是落入叛軍手中,就是明國慘勝叛軍,登萊也不復明國第二大軍鎮的模樣,不足為慮了。”豪格暢快道。

皇太極微不可查的搖搖頭,思慮不周啊。

“登萊還有個趙烈,他才是我大金的死敵。”岳托插了一句,岳托年少成名,隨軍征戰多年,果敢堅毅,深得老汗王歡喜,自有韜略。

他一語道出了登萊戰力的根基是在趙烈那里,余者都不足懼。

“他不過是個小小的衛指揮使,掌兵數千,聽聞宣川一戰折損頗大,日后登萊化為白地,他還能有何作為。”豪格不以為意,對他這個堂哥也不太在意,如今他可是國主之長子。

“憑的就是他三番五次偷襲我軍,壞了我軍數千族兵的性命。”皇太極打斷他的話,這個兒子他不甚滿意,但是如今自家兒子里面大的大小的小,只有豪格能幫上他。

“王上,既然大明軍兵如此羸弱,不若我大軍今年再入關一番。”阿巴泰眼睛瞪得溜圓道。

雖說歲數也是不小了,但是這股子沖勁沒變啊,皇太極頷笑笑。

“今年不成,大軍征討察哈爾,此番如不能徹底解決林丹汗,明年就再來一次。”

皇太極惋惜的搖搖頭,說實話,明國內亂不止,軍兵孱弱正是用兵的時節。

可惜啊,可惜。

“只是北部林丹汗正在集結部眾妄圖卷土重來,你等想想看,東部朝鮮如今不足為懼,南部登萊和東江自顧不暇,能守住諸島就是不錯,遼西精兵損失泰半,還送了我等萬余軍兵數萬丁口,哈哈。”皇太極長笑了一聲。

眾人也是得意的笑成一片,這就是幾年來的赫赫戰功,都是大家親手打下來的,當然自傲。

“如果林丹汗敗亡,我大金四面還有誰人可制,到時我大金可隨時入關,再無后顧之憂。”講到此處,皇太極紅光滿面。

他將父汗交到他手中的四面臨敵、漢民逃亡的爛攤子,整頓成成今日局面,他當然有理由驕傲。

眾人盡皆稱頌,他們也是拜服當今汗王,在皇太極的治理下大金確是蒸蒸日上,如今隱隱有入主中原之相,這在老汗王入主沈陽時也是不敢想的啊。(未完待續。)

ps:拜求訂閱推薦,感謝諸位。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