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二百七十一章 靖海沸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一章 靖海沸騰

第二百七十一章 靖海沸騰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3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


六日后,靖海衛城官署,新任衛指揮使趙烈召集麾下軍將會商。兩日前常汝寧將其物件運走,將官邸空了出來,前往臨清上任去了。逃離登萊在他看來就是一大勝利,至于剩下楊景堂趙烈等人死掐去吧。

上番趙烈上任之時,下面的四千戶所的千戶三位隨衛指揮使常汝寧出陣京畿,只有中千戶所千戶范有祿報病在家未能出征,這也是因為他乃是都指揮同知湯謙的遠親,抬出了湯謙的名號逃避出征。

當時常汝寧正同楊景堂滿腦門官司呢,給他天大個膽子也不敢招惹湯謙了,即使他揣測范有祿同湯謙關系不算近,他也不敢冒險一試,倘若真的很近,常汝寧豈不是自尋死路。

楊景堂已經得罪了,再冒犯了署理都司的湯謙,豈不是將上官都得罪光了,那還有好。

于是常汝寧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就算是范有祿確是病了。

趙烈上任時范有祿還是托病不出,表明他真是病了。因此,此番會商,四個千戶所的千戶才全部到齊。

“諸位昔日都是我的上司同僚,向來相處融洽,今次本將上任還望諸位能鼎力相助,多多幫襯。”趙烈乃是新晉之身,言語間給這些昔日同僚留足了面子。

“指揮使乃是大明有名戰將,陣斬老奴之子,大金王族,平軍功晉升,我等屬下盡皆仰慕,敢不盡心竭力。”吳海當先表態,隨風倒的姿態十足,盡顯不倒翁的本色。

其他軍將當然紛紛附和,難道同頂頭上司作對不成,可不是誰都有一個三品大員的老爹的。

這里最是羨慕嫉妒恨的就是出征的唐榮、馬右軍、王耿了,隨著常汝寧出征,風餐露宿、擔驚受怕的。

卻是眼睜睜的看著各個衛指揮使將功勞都從趙烈那里買光了,如今看到很多衛指揮使因此騰升,而他們不過是撈到些許錢糧,這個憋屈那是別提了。如今趙烈也居于上位他們肯定不是心思,但是上下尊卑就擺在那,你就得服氣。

“諸位,此番征戰中許多我大明軍將敗亡在京畿。何也,麾下軍力不足以抗拒建奴,而我登萊有脅從遼東抗擊建奴的重任,本將可是不希望將來落得同他們一般兵敗身亡的下場。”趙烈正容一一注視著下面的眾將,一干部屬也聚精會神的聽著趙烈的安排。他們大略曉得這就是戲肉來了。

“為此,本將決定如赤山一般分給靖海衛軍戶田畝,分與他們種糧以及牲畜,同時整訓備軍,隨時待戰。”

底下十來人即刻開始交頭接耳起來,這個消息震得他們不清。

他們哪個不是表面擁有的田畝之外還鯨吞了大量的軍戶田畝,讓軍戶給他們當佃戶,這些田畝有的變更了所有者,成為了他們的私產,有的則還表面上是軍戶的田畝。只是被他們掌控了。

如果依照趙烈的安排,他們豈不是是損失巨大。

吳海則是無喜無悲的不動聲色,他在靖海衛這些年家里一萬畝田產是有了,只是都已經被他變更成私產了,他還真是不怕,趙烈難道敢奪人私產,那是自尋死路。

“諸位聽我講完,”趙烈讓眾人議論幾句,“諸位當下手里的田畝是私產的那就絕無問題,如不是私產的本官許你等每畝花上一兩銀子改換成自家私產。”大明的普通田畝不過四五兩銀子一畝。如今花上一兩銀子就可在衛所登記造冊也是趙烈雍容了。

“不過,諸位手中也就是這般田畝了,軍戶新開墾的田畝誰也不許打主意,如果私自并吞這些田畝。自家掂量一番可是及得上楊景堂和常汝寧。”

這句話可就是刺果果的威脅了,同趙烈作對先想想楊景堂、常汝寧,他們與趙烈作對如何。

敢在此處非議楊景堂這個上官,可見趙烈越發跋扈了。但是底下眾人卻是沒人覺得趙烈是大話連篇,楊景堂和常汝寧是怎樣被打臉的,他們是一清二楚。

“大人如此厚待我等。我等豈敢三心二意,自家能保住如此多的田畝,我唐榮感激涕零,絕不會再去做貪心不足蛇吞象之事。”唐榮看著粗豪其實極為精明。

既然有了好處,趙烈又如此看中屯田,那還不見好就收,如何還敢陰奉陽違,看看楊景堂、常汝寧這么大的個頭都對趙烈無可奈何,甚至被抽的鼻青臉腫,自家這小身板還是算了吧,從了吧。

其他人等也回過味來,急忙紛紛贊同。

“多謝各位看重趙某的些許薄面,”趙烈笑著拱手道,顯是極為滿意,“此外,每個千戶的備軍衛城要收回整訓,須知只有統一整訓,臨戰才能相互配合,可堪大用。當然,如臨陣之時,各位千戶也不須出陣,由本將一力承擔。”

這回這四個千戶的反應可是極快,紛紛出言贊同。

開玩笑,此番征戰他們算是看明白了,建奴之兇狠暴虐是他們所僅見,他們可是真一輩子都不想同建奴交手。

可是偏偏登萊軍協助遼鎮責無旁貸,既然趙烈能將這個燙手的山芋拿走,他們當然絕無異議,至于說趙烈是不是為了一己之私掌控兵權,真是笑談了,當年的李成梁如何最后還不是乖乖的當個順臣,何況趙烈只是掌控兩千余備軍而已,有何大驚小怪之處。

總之,此番會商還算是和諧的團結的大會,最起碼表面上極為和諧,雙方盡皆滿意,會后在酒樓是一醉方休,眾人是盡興而散。

翌日,將要在靖海衛測量田畝,均分田地,開墾荒地,打造灌井,同時三年免稅,三年后十稅一的告示布滿了每個村屯,靖海衛沸騰了。

很多軍戶不識字,最初告示就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曉得這其實是與他們息息相關的大事,直到有識字的將消息以一傳開。

立時幾乎所有的軍戶都坐不住,沒有了田畝的日盼夜盼,盼著這天早點到來,連帶著干活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至于那些有田畝的也盼著,因為他們的很多的田畝因為缺水都是下田,如果打了灌井,那豈不是他們的田畝都能成為良田,這個產量加上十稅一的賦稅,那得剩下多少錢糧,家里的小日子真是不要太好哦。

軍戶們紛紛在熟人間打探,甚至到靖海衛城打探,當他們打探到是原來左千戶所千戶如今的指揮使趙烈大人主持此事,他們都信了,登時整個靖海衛陷入狂喜。

為何呢,那是因為左千戶所這三年的好日子在那擺著呢,想當年左千戶的土地最為貧瘠,軍戶最為貧困,逃亡也最多,許多軍戶娶不上婆娘,如今卻是靖海衛的大姑娘們哭著喊著要嫁入左千戶所。

為什么,還不就是趙烈趙大人在左千戶所均田打井減少賦稅,讓赤山的軍戶們過上了好日子。因此,聽聞趙烈趙大人主持此事,軍戶們立時曉得好日子來了。

他們幾乎日日打探從什么地方開始劃分田畝,從什么時候開始打井堆肥,開拓荒田等等,日日夜夜談的都是這般話題,而且是樂此不疲。

在一切喧鬧聲和全靖海衛老少萬余人的關注下,趙烈派出徐鴻帶領著兩百余人的隊伍從右千戶所開始測量田畝,核實賬冊。

此時的丈量人手可是足夠了,所謂丈量田畝不過測量和簡單的計算,匯總和登記造冊,對于經過數年讀書習字的左千戶所的許多軍戶來說都不是難事,何況還有孤兒院里的接近成年的孩子們幫襯,可謂是人手充足。

因此也是進度極快,不過是十天左右,就將右千戶所的田畝測量核實完畢,重新登記造冊。

接著隊伍從西向東向北開始注意測量核實,所到之處,軍戶們是熱情款待,拉著隊中人員到家中吃飯,雖說不是什么太好的飯食,但是已是竭盡所能的拿出家底了,讓這般人員也是極為感動,紛紛加快進度。

此時唐顯文已經開始在石島籌措開墾荒田和堆肥、種子、牲畜、灌井的問題了。

介于左千戶所的經驗,由于許多的軍戶家無余財,如果讓他們慢慢的開墾荒地,就是三年免稅期到了也未必能將荒田全部開墾完畢,須知開墾荒田也是需用銀錢的。

此外,堆肥他們也從未見過,何況番薯、玉米的耕種他們更是不曉得,灌井也不是一家一戶能打起來的,這都需要衛所來協調統一行動。

唐顯文的法子是從石島的軍戶中抽調人員幫助這些千戶所的軍戶堆肥、打井、開拓荒地,同時也手把手的教授如何種植、儲存番薯和玉米。

這些就需一些統籌了,得知曉共有多少村屯,每個村屯發派多少人員,餉銀是多少,這些人員當然要發給餉銀,其實不給也可以,不過,有了餉銀干勁也足。

此外如果出了問題也好追究,畢竟拿了銀子就屬于雇傭性質了,而沒拿銀子就是幫忙的事,不好好教授你不過是呵斥幾句,還真沒法深究。

唐顯文向趙烈稟報時,趙烈對于唐顯文的籌劃很是滿意,心思縝密,執行力強,很是用心了,說實在的當年的伴當們都已獨當一面了,對趙烈的助力極大,如今都是趙烈的左膀右臂。

當然,趙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是打井等事宜上盡量用雇傭當地人,石島只是出最基本的指點的人員,讓當地人多掙些銀錢,一是讓當地軍戶多掙些錢糧,從而更有余力投入開荒中,二是讓當地軍戶盡快歸心。(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