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甲生意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甲生意火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甲生意火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0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接風宴結束后,張可大返回了安永德為其準備宅邸,這是一個劉姓士紳的閑宅,三進三重的院落,此時都被張可大的余名親衛控制了,安永德還奉上了幾個丫鬟使女以供驅使。∈≯≦≦

安永德閑話幾句后就告辭離去了,畢竟登萊鎮行軍多日,也得讓張可大早些安歇才是。

趙烈卻是被張可大留了下來。

“大人,此番聽聞大人在來此途中與建奴大隊接陣,陣斬三余名建奴,真是可喜可賀啊。”趙烈笑瞇瞇道。

張可大手里的茶碗一頓,他似笑非笑的看看趙烈,心下明白這是用建奴級來進獻,當然也是必有所求。

張可大能到朝廷二品大員的位置,當然不是愚之人,深知官場三味,如果不經多方的運作他這個實職總兵從何而來,他是深知官場上下心思,趙烈如此上道,定是有所求了。

張可大點點趙烈,笑道,“年紀,從哪里學來的這般行徑,罷,你看中了什么。”

“總鎮真乃目光如炬,”趙烈的拍了一記,“大人,此番屬下仰仗部下奮勇,僥幸得勝,想來官職上還能進一二,不過,將軍難免馬上亡,屬下可是不想轉入戰兵營,如今在石島方才鋪開局面,實是不想遠離,總鎮大人,您看靖海衛指揮使這個位置,屬下能有幾分把握。”

張可大笑瞇瞇的看著有點忐忑的趙烈,心道,這位衙內也是有所求啊,我還以為你有老爹和軍功在手向來不求人呢。

對于趙烈對于靖海衛指揮使的垂涎,他倒是想促成一下的,畢竟登萊衛所這幫子地頭蛇這兩年來的陰奉陽違可是讓他吃了不少的苦頭。

張可大對于這般丘八是深恨之,只是這些人都是登萊地頭蛇,倉促間不得其法,如今趙烈想要居于其中,定會同這般人沖突一番。他是喜聞樂見。

當然,既然趙烈如此看中,那么張可大怎能不敲上一記,否則豈不是太不上道了。

“趙千戶。要本鎮保舉你不無不可,”張可大玩味的看看趙烈,“嗯,聽你俘獲建奴千余匹戰馬,唉。來慚愧,登萊戰兵的坐騎如今只是勉強維持,竟然沒有備用的戰馬,這可如何了得。”

靠,你個老子,原來盯上了戰馬,當下戰馬奇缺,最低也得六七十兩銀子一匹,這近兩千匹戰馬就是十萬兩銀子,而趙烈的打算是讓自家的步兵也上馬作戰。增加步兵的機動能力,這對建奴作戰中至關重要。

如今馬匹缺口極大,這個老混蛋一眼就盯上了趙烈的心頭肉,趙烈不僅是肉疼,而是渾身上下都疼了。

張可大欣賞了一下趙烈糾結的表情,自顧自的品茗,他不怕趙烈不屈服,誰讓你有所求呢。

“總鎮大人,這些戰馬補充屬下戰損后還可富余六匹戰馬,下官盡皆獻于大人。”趙烈權衡一二。衛指揮使對于保有石島至為緊要,相比之下馬匹畢竟還是用銀兩可以買到的。

“如此甚好,”張可大心中大樂,這可是三萬余兩銀子啊。最為緊要的是可以大大加強登萊騎兵的戰力,沒有好的備用馬匹那是什么騎兵。

“趙千戶放心,本鎮定會上書保舉與你,趙千戶乃是登萊鎮有數的猛將,怎可相讓于人。”

他倒是不曉得,在固安一戰中趙烈還俘獲了戰馬。暗道這趙烈將泰半繳獲戰馬獻了出來,很是上道了。

“大人,不知下官的弟弟趙鋒不知能否升任靖海衛左千戶。”趙烈終于提出了最后一個條件,石島這個基地必須要握在手中。

張可大哈哈一笑,允了,他心知肚明老趙家這是對石島志在必得,不過,這同他關系不大了,一個千戶他還做的了主。

第二日近午時,登萊鎮各個衛所的兵丁才抵涿州,就是這般路上也潰散了近千的兵丁,沒法子被路上姓的慘狀嚇壞了,這是同建奴拼命,很可能命不久矣。

張可大面色鐵青的看著這般拖后腿的乞丐兵,將幾個指揮使一通大罵,真是把臉都丟到京畿了,讓他張某人臉面無光

安永德倒是暗自點頭,他又看到了熟識的大明衛所兵,嗯,這就對了,登萊鎮不可能皆是如趙麾下那般能戰的軍兵。

到了晚上,幾個指揮使偷偷的聯系趙烈,想要購買些建奴級,這些建奴級已經成了這般人的護身法寶,有了這些級那就是立有戰功了,即使上峰怪罪下來那也有辭了,看到沒,同建奴血戰過后,折損嚴重,不堪再戰,只能就地休整。

趙烈是賣了三建奴級,每個級二兩銀子,每個指揮使都買了幾十個級。

朝廷賞格是每個建奴級四十兩銀子,自己還得掏腰包解決一六十兩銀子,不過這銀錢可是省不得,這是保住職位和身家性命的護身符。

就連趙烈的頂頭上司常汝寧也厚顏買了五十建奴級和些許兵甲,什么,你趙烈如何不奉上一些,兩人僵持至此,趙烈能賣與他就是不與他計較了。

趙烈因此獲利近五萬兩銀子,總算將戰馬的損失找補回來了,他手里的建奴級太多,過多的級對于他的升職沒有太多益處,有個千八的級足夠了,何況塊頭最大的塔拜這位六爺的尸在他手中,其他的級還真看不上眼了。

至于張可大則是對此不管不顧,懶得理這些破事,他也不想登萊鎮衛所都是乞丐兵戰力底下這般實情鬧的盡人皆知,多少有點斬獲給他這個總鎮漲點臉面吧,難得糊涂啊。

此時,地頭蛇安永德也找上門來了。

原來,京畿一帶的軍將們都聽聞了涿州大捷,找上了安永德,希望買些建奴級,也好過了這個難關。

建奴入寇京師,將京畿鬧了個天翻地覆,可是這般多各地的守將根本就沒有什么斬獲,一旦建奴撤軍出關。朝廷定會事后追責,到時回家待勘都是輕的,鬧不好就是破家殺頭的罪名,怎能不讓這些軍將心急如焚。

于是保定府的一些守備、游擊。甚至還有宣府、薊鎮的軍將聞訊都是派人前來接洽,都是找到安永德門上,誰讓他是京畿軍將,至于登萊軍將平日根本沒有交結,這都是暗地里的東西拿不上臺面。不敢同陌生人勾連。

安永德推不過顏面,看在送上門的銀錢上,只好一趟又一趟來找趙烈相商,為這些軍將購買些建奴級兵甲,演戲演全套,到時,兵部派人點檢時,你這里只有級,兵甲旗幟戰馬呢,一看就是虛報戰功。因此這都要買回來,一樣也不能少。

趙烈的來者不拒,家里一大攤子都是等著用錢的地界,對于銀錢的渴望真是無限的,多了的人頭兵甲能為他帶來無數銀錢,就是為破虜軍大漲實力,趙烈當然是舉雙手雙腳歡迎。

就這般,短短半月,趙烈賣出九余建奴級,三余北虜級。以及相應的兵甲、旗幟,收攏了二十二萬七千余兩銀子,此番可算是賺個盆滿缽滿。

而京畿、宣府、薊鎮兵將也是滿意之極,此時損失些銀錢都是事。日后在任上收攏回來就是了,保住現有官職才是緊要之處。

當然另一個賺大了的就是安永德了,除了銀錢還讓不少軍將欠下了人情,真是好不得意,一個衛所軍將何時這般風光過。

介于此時大把軍功在手,登萊鎮上下對于兵部內閣有可能的詰問全都無視。只是安心在涿州休整,什么也不向京師進,原先那是沒法子,如果退縮就是被降罪的結局,此時誰還在乎這些,已經有人開始想著用這些級活動著換個好些的所在了。

登萊鎮援兵在涿州安如磐石,大金國主皇太極可是坐不住了,他之所以全軍北撤圍困京師,就是引蛇出洞,野戰中殲滅這個該死的登萊軍。

好嘛,這股明軍卻是全然不顧大明朝廷天子被圍,竟然在涿州不走了,建奴大軍可是尷尬了。

涿州堅城不可攻,京師難道就能攻打嗎,京師城內守城軍兵青壯也有十余萬之眾,區區兩萬余不足三萬軍兵如何攻打,就是攻打下來也得折損泰半,到時要京師里的錢糧何用,有錢花人沒了啊,這個時候只有麾下的兵丁才是根基,根基被毀,還妄談其他嗎。

不能攻堅,京師城外也被搶掠一空,實在是沒有什么油水可撈,營內的怪話就多了起來,現下,建奴軍兵還是沒有脫離強盜的本色,你同這些老人講戰略、講大局那就是雞同鴨講,他們就認一樣,他們入關就是為了搶南邊的,搶不到誰在這飲雪喝風。

崇禎三年正月初五,皇太極滿帶不甘下令從京師撤圍向東與代善、阿敏統領的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軍兵匯合,決定在離開大明前再干上幾票,多打些草谷。

建奴撤圍向東繞過通州折向西北。

京師過了兩日終于探明皇太極這是真的撤圍去了,登時戰戰兢兢月余的京師滿血復活了,大明朝廷里的上千官員各個是彈冠相慶,不容易啊,終于撤圍了。

而最為慶幸的是京師里的各路援軍和京營兵丁,建奴攻城還不得是他們對陣,如今都是慶幸躲過一劫。

其實這里最該慶幸的是滿桂、孫祖壽和尤世祿,如果沒有涿州塔拜陣亡一事,在原有的歷史上尤世祿在城外與建奴交戰被大敗,旋即被去職返家,而滿桂、孫祖壽等人更是在安定門外戰死,如今他們二人和麾下兵丁可是逃過大劫,雖折損泰半,不過畢竟沒有全軍覆沒不是。

當然,北京城的老姓也松口氣,北京城內的糧食、鹽糖、以及雜貨都是指望著漕運維持,圍城以來,糧價騰升,是兩月前的四五倍,真是愁煞人了,如今建奴退兵,意味著漕運可以通行了,城內糧價立時大跌,雖還是正常年景的最少一倍,不過也是見到光亮了。(未完待續。)

請到9&hy;9&hy;9&hy;W&hy;XC&hy;O&hy;M,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j9&hy;9&hy;9&hy;w&hy;&hy;&hy;,清爽無廣告。敬請記住我們最新9&hy;9&hy;9&hy;w&hy;&hy;&hy;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