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啟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啟薨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啟薨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9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


“鹽田大人請坐。”趙烈拱手相讓。

鹽田坐在案前長椅上,不過他感到十分別扭,案前位置一向他的屬下向他稟報時所做的位置,他只有在向家督松前公廣稟報時才坐在這個位置上,坐在這里讓他感到沒有同對方處在平等地位,低人一等。

“大人可是大明軍將?”鹽田鞠躬問道。

“本將姓趙,我等是呂宋明人,反抗弗朗機人暴政自立,來此就是開拓此島。”趙烈看著鹽田說道。

一旁文士通譯。

“此處是我松前家百年前發現開拓,大人此番乃是強占。”鹽田慶喜急道,眼看松前家步步吞食蝦夷地,方才有些眉目,明人前來搶奪,當然氣急敗壞。

“若論先來后到,此處乃是阿伊努人先來開拓,卻變成松前藩屬地,豈不可笑。”趙烈對于日本人的無恥知之甚詳,根本沒有驚詫。“日本戰國下克上之風盛行,鹽田大人還是不要說些哄騙之言,否則,德川不會下克上除掉豐田氏奪占大權,一切還是實力為王。”

趙烈微笑著看著鹽田慶喜。

鹽田臉上青一塊紅一塊,真是刺裸裸的打臉,他當然無從反駁德川是下克上,甚至主家松前家也是以下克上。

實際上在日本戰國下克上成風,多少大名被家老替代,就連松前氏也是下克上建立松前藩的,還是那句話還是實力為王,兩番大坂之戰如果是豐田氏獲勝,此時幕府將會是豐田幕府吧。

趙烈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不要用所謂的大義名分說事,古今征戰都是實力的對撼。

“趙大人,既然實力稱雄,你等就不怕幕府雷霆之怒,這是德川家光將軍籌劃的直領之地。”既然趙烈口稱實力,鹽田慶喜就用幕府威脅,這個明人總不會不曉得德川幕府的厲害吧。

“鹽田大人。我等既來到此處,就知道日本德川幕府的威勢,不過我等著實不懼,”趙烈笑道。“鹽田大人折返后。可面陳家督,再呈報幕府。好了,今日言盡于此。來人,送客。”

趙烈認為該說的話講完了,不必浪費口舌了。

余大寶瞪著牛眼看著幾個和人。一米九的強壯身形讓幾個和人膽戰心驚。

鹽田黑著臉起身出艙,尼瑪,都下了逐客令了,只有離開了,今日之恥來日厚報。

鹽田慶喜灰頭土臉的回返己船,對方的三艘巨船回返,那艘怪船則墜在船隊之后,盯著四艘松前藩的船只回返。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那艘船才不再跟隨,船隊高興而來,敗興而歸。

方茂港周圍的景物在不斷變化。綠色的荒野被灰黃的土色覆蓋,幾條寬寬窄窄的道路將炮臺、碼頭、軍營、難民營連接起來。道路越發的深入內陸,道路兩旁百步的樹木都被清除。

方順一家和老于頭一家正香甜的喝著鮮美的魚湯,吃著高粱米飯。

“爹,這魚湯真是鮮啊,魚肉真嫩。”方遠山大口的嚼著米飯嗚咽說道。

“慢點吃,別噎著。”方順不滿的呵斥了一下大兒子,大兒子今年都已經十八了,還是毛躁,不過。方順對于他也是極為內疚。

自家窮困,方遠山已經十八了,也沒說上媳婦,只能希望在此地分地置業。家境好轉了。

“爹,老于頭說了,晚上還有肉吃。”十六歲的二兒子方高山打著飽嗝說道。

這也是個吃貨,方順看看二兒子無奈的嘆道,唯一讓他滿意的是兩個兒子身體還算強健,在這個年月。有個好的身體比什么都強,所以方順很快釋然了。

當然,兩個兒子婚事還是讓他極為頭疼。

“好好吃,吃飽了,下午還要將原木、枝杈運到碼頭,”方順放下吃完的飯碗,看看已經被伐光樹木的緩坡,“明日,我等就得轉場了。比這里到港口遠些,肯定比這里累。”

離碼頭近的幾個緩坡上的樹木都已經被砍伐一空,露出地表的草木,和遠處茂密的林木對比強烈。

“爹,這幾天緩過來了,沒有最初幾天累了。剛開始那幾天那才是。。。”

一提起剛開始伐木的幾天,方高山呲牙咧嘴起來。

他沒干過伐木的活計,砍倒,去枝杈,將原木滾下山,裝到馬車上,到地后卸下,返回重新來過,一天下來身上沒有不痛的地方,方高山甚至半夜疼醒過幾次。

方遠山比他也強不了多少,其實方順比他們更甚,只不過,方順是咬牙強撐,如果連他都叫苦,他怕兒子堅持不下去。

“行了,你以為每月的餉銀那么好掙。”方順說了一句,當墩軍時說好月餉一兩,不過,每年不過發放六七個月,哪夠家里嚼谷的,他婆娘和兩個大些的兒子都得打短工,才能夠家里勉強維持。

不過,在此地,上個月的餉銀已經發了,他們三個發了三兩銀,兩個兒子都把銀子放到他這里,都是凈剩,每天飯伙和衣物趙大人都包了。

方順只是希望多攢些銀兩,分田后多建幾間房,讓孩子們成家立業,他這一生于愿足矣,這個愿望實現起來都極為不易,家里可是有三個大小伙子,當然,如今這不是有了指望了嘛。

坡下馬車已經到了,方順作為工頭叫起大伙,還得忙活一下午,把這里的首尾拾到了。

方遠山、方高山和另外兩個人用撬棍將一個兩人環抱的原木放下山坡,這個活計必須就著山勢巧用工具,順勢而為。

這里最礙事的是翻過伐木剩下的木樁子,大部分的木樁子都被翻起,留作冬天取暖用,同時也是為了開荒收拾收尾,不過還是余下的零星木樁子就成了最大的障礙。

到了山下,幾人用撬棍不斷翻滾原木,到了馬車旁,幾人已是氣喘吁吁,歇了一會,氣喘勻了幾人合力將原木裝上馬車。

馬車是由六匹濟州馬拉動,濟州馬身形小,氣力小,如果是蒙古馬,只需四匹馬足以,不過,在這個地方有濟州馬裝運就已經節省了大批的人力。

每匹馬都很珍貴,人們明白如果馬出了問題就得人力頂上,所以馬匹都被照顧的極好,上面也發話馬匹照料的好,還有獎勵,如果傷了馬就會被扣餉銀,這如何使得,無論馬夫還是工匠都將其視若珍寶。

將木頭裝上車后,幾人紛紛返回山坡,開始下一趟的搬運。山上山下喊聲不斷,要不是放山讓大家注意,要不就是滾木下山的號子,一片忙碌景象。

趙烈滿意的看著幾個打好地基的炮臺,作為北華島的根基,方茂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作為北地支撐,對手更是可能重兵攻擊,所以,這里的炮臺要具備四面炮擊,存儲米糧輜重,駐兵的作用。

此地的幾個炮臺都是大型的棱堡樣式建造,所以到今日將地基建好已是極為迅速的了,這都是借鑒了澳門炮臺的圖紙,否則到今日的這個地步恐怕還得半年。

兩個月來,地基總算在冬天到來前結束,在寒冬到來之前還可以建造一層,明年夏天炮臺就會建造完成,到時它們會讓攻擊的敵人流盡鮮血。當然現在嘛,它們還是徒有虛表。

“大人,船隊返回了。”余大寶顛顛的跑來稟報。

趙烈呼出口氣,他最怕船隊延期,在冬天到來前沒法進入方茂港,耽擱下一步的開拓,此時船隊就到達了,當然可以讓新來的遼民在冬天到來之前熟悉當地環境,開辟新的營地,更好的渡過北地漫長的冬季。

趙烈回返棧橋,只見自家船只影影綽綽的出現在海灣,兩艘蓋倫帆船巢湖號、高郵湖當先靠上棧橋,重新擴建的棧橋可以讓三艘大型蓋倫商船同時卸載,大大加快了卸載的速度。

滿載的船隊還是得用兩三天才能卸載完畢,主要是糧食、輜重以及馬匹的卸載最是耽擱時間,難民和軍兵的下船是最快速的,他們也是最先下船的,好讓后續的船只能盡快靠岸卸載,畢竟馬匹經過二十天的長途航運,許多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問題。

“大人,屬下帶領船隊裝載原木回返濟州,又裝運了六千難民,一個千人隊,一千匹戰馬,三萬石糧食以及輜重返回,特向大人交令。”李虎登上碼頭后向趙烈施禮稟報。

“李統領,幸苦了。”趙烈回個軍禮。“你等艦隊溝通各個領地,是本將開拓的最大功臣。”

“大人言重了,沒有大人運籌,不會有我軍今日之威勢。”李虎急忙推辭,他心中明白,本軍能有今日,都是趙烈謀劃,他人不過都是執行罷了。

“不必過分謙虛,沒有你等鼎力相助,本將也是一事無成。”趙烈笑道。

“大人,嗯,石島傳來消息,陛下崩了。”李虎看看趙烈說道。

趙烈略一沉吟,“下令致哀吧。”

其實這個消息趙烈是心知肚明,他只是不曉得具體的月份。

李虎依令而去。

趙烈望著還在忙碌喧鬧的碼頭,腦中卻是想到大明最悲慘的時代來到了,陜西大旱已成了吧。

陜西不是大旱已成,而是民亂已成,這就是趙烈不知曉的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