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八十七章 提亞哥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提亞哥炮

第八十七章 提亞哥炮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2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匠戶營忙碌非常,原本裝備七千兵員的兵甲、火銃等基本完備,為新下水的蓋倫船鑄造的艦炮也已完成,匠戶營的匠頭們剛剛松了口氣,大人回來了,匠頭們聽到大人回來了,就預感到有的忙了,果然,大人十日前下令,準備三千兵員的兵甲、火銃、火藥、雁翎刀、長槍,還有新增的艦炮訂單。

趙烈來到匠戶營時,袁義、提亞哥等匠頭早在營門等候,

“提亞哥先生,鑄炮廠可有好消息予我?”看到提亞哥紅光滿面的樣子,趙烈忍不住問道。

“大人,確實是好消息。”提亞哥矜持的環顧了身邊幾位鑄炮師,幾個人都是與榮有焉的樣子,“大人,介于熟鐵品質又有提高,我等造出了四十八磅的短管炮和長管炮,只是,”提亞哥此時又停頓了一下,趙烈這個膩歪,就像前世看電視劇正來勁時加入時那般膩歪。“只是,大人,鐵范鑄造的四十八磅炮因膛壓不足開裂的占了五成。”提亞哥此時的聲音小了一點。確實,其他火炮的廢品率只有一成多至多不過兩成,四十八磅炮的廢品率足有五成。相當于鑄造出一門炮卻花了兩門大炮的價錢,大人是否很是不滿意,匠頭們誰也拿不準啊。

“好,太好了。”趙烈大喜,昂貴點不是問題,問題是有沒有,艦炮達到四十八磅炮,才是真正的重炮誕生了,英格蘭歷史上就把重炮概念計算為四十八磅炮,六十四磅炮,七十六磅炮,最高九十八磅炮,當然那是百年之后的事了。他也算是提前摸到了重炮的門檻,有什么不滿足的,真是天大喜訊了。

擁有這般重炮意味著趙烈艦隊同尼德蘭、西班牙、英格蘭千噸的戰艦也可一戰了,他們的厚木船板抵擋四十八磅短管炮也是困難,而長管炮對于守衛港口、城堡、轟擊敵方炮臺、城墻都是大殺器,真真是國之利器。

聽到趙烈的贊揚,幾個鑄炮師傅高興萬分,如此重炮畢竟是出于他們幾個中外師傅的手中,在遠東是首屈一指了。

“獎勵幾位匠師白銀三千兩,今日下發。另外此炮命名為提亞哥炮。”趙烈對于如此軍工人才當然是不吝獎賞。至于命名大炮,按當時的慣例誰發明將誰的名字賜名大炮。

登時,氣氛更加熱烈了。五位鑄炮師每人能分得五百兩銀,其他的工匠分得五百兩,巨款啊。而提亞哥更是激動的滿面通紅,這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艦炮,這是一個炮匠的最高榮耀,他百年之后聲名仍將流傳,在西歐這即是工匠的最大榮耀有木有啊。

這里最是羨慕嫉妒恨的就是袁義了,老袁心中哀怨,他娘的,這幫子造炮的發了,今年都領了多少賞格了,由于老袁掌總,所以賞格得從他的手里發給五人,更是嫉妒如狂。

“匠戶營能有今日,袁頭多有辛勞。賞白銀三百兩。”仿佛知道老袁的想法,趙烈笑瞇瞇的說道。

“這如何使得,小人愧領啊。”袁義立時笑的見牙不見眼。“大人,小人也是有好消息奉上,手榴彈、火藥包都已造好,不過,”袁義瞅瞅趙烈,收起笑臉。趙烈更是膩歪,都是跟誰學的,都會埋包袱了。“大人,就是這手榴彈有點太重。”

“哦,我等現下就試炮,試彈。”眾人簇擁著趙烈來到匠戶營后山的試炮場地。

當工匠們將四十八磅短管炮,長管炮推出來時,趙烈看到它們比原來的三十二磅炮粗了一圈。當然也是重了太多。

工匠們麻利的清膛,放入藥包、彈丸,用火杵壓實、開炮,一聲巨響,不到一里的目標外掛的五寸舷板碎裂開來,露出里面的夯土,并且深深的砸了進去,威力無匹。

趙烈滿意點頭,這威力是比三十二磅炮強了太多。

四十八磅長管炮的炮擊擊打包磚城墻濺起漫天的塵土,十炮下去,八炮命中,城墻包磚碎裂,彈丸深深進入夯土內墻。

趙烈當先鼓掌,立時掌聲一片,今兒個是真高興啊。

不過,當手榴彈被拿上來使用時,趙烈就沒那么高興了。這手榴彈碩大無比,三斤多重,外面使用長方鑄鐵,用手工刻出破片痕跡,后帶木質握把,只見一個身高力大的工匠先是用火點燃引信,然后疾跑幾步,用力甩出,然后俯身,手榴彈飛出十多步遠,落地兩息后爆炸,四周五米內的兩個木人被破片擊中,不過,鑄鐵外殼破片不多,不過趙烈交代同**混摻在一起的小鐵片不少,只是扎入盔甲,沒有扎透。

這真是雞肋,趙烈估算十余步距離太近,五步內的破片殺傷威力太小,建奴大多是身著鐵甲,沒有大的傷害,只有對余丁、包衣的棉甲還有作用,對于連棉甲都欠缺的農民軍倒是大殺器了,但是自己的首要對手是建奴,至于農民軍都用不上手榴彈,火炮、火銃、騎兵就夠他們喝一壺的了。當然,在守城時,在城中巷戰中還是有其作用的。

趙烈沒有表示,示意試爆火藥包。

火藥包重十斤,用麻繩扎緊,內藏鐵片,試爆后,在十米出頭的距離里威力驚人,是守城利器。當然缺點也明顯,此物損耗火藥極多,得提前準備。

趙烈沒有多說,決定先制作三百個手榴彈,五十個炸藥包。并且發放了三百兩的賞格。

最后是鐵甲的演示,郭福親自將魚鱗甲、棉甲、和石島新造的板甲一同放置在人形木靶上,三個強壯的弓手使用一石弓在六十步開弓放箭,一石弓弦強大的彈力將鐵箭扭曲變形著擊打出去,鐵箭發著嘯聲劃著弧線擊中三副披甲,三個弓手先后射了五箭,鐵器鏗鏘作響聲中全部命中目標。

趙烈等人上前一一細看,只見明軍將領常穿的魚鱗甲上的五箭有兩箭從甲葉上滑落,三箭插在甲葉中,最深的一支插入不過半寸,其他兩枝只是勉強破甲入內,棉甲上五箭全部插在甲上,其中三箭貫入盈寸,板甲上的五箭也是只有三箭貫入,不過貫入較魚鱗甲為深,三箭沒有半寸距離,也比魚鱗甲上的兩枝勉強破甲的箭枝為深。看來魚鱗甲的防箭效果最好,板甲比之稍差。

趙烈命人將三個新的魚鱗甲、棉甲、板甲放到木靶上,叫余大寶手持鐵棍使出八分氣力每個擊打三棍,只見魚鱗甲脫落了二十余葉片,棉甲則是破裂開口,露出里面木靶,板甲則是有點變形,防護力卻是猶在,是這一項表現最好的披甲。

情況明了,防護弓箭魚鱗甲比板甲稍勝一籌,近距離搏殺,板甲比魚鱗甲稍強,各有優劣,不過,一個熟練工匠數月才能完成一副魚鱗甲,魚鱗甲大部的成本就是人工的錢糧,板甲則只需數日,成本只是魚鱗甲的二三十分之一,因此趙烈可以用板甲大規模快速武裝破虜軍將士,魚鱗甲如果是將全部破虜軍武裝起來,趙烈恐怕早就破產了。

于是板甲沒有意外得到眾人的推崇,建奴其實最殺人的是其重裝步兵,其半耕半牧的性質決定了建奴的馬戰能力不如從小長在馬上的蒙古諸部,不過,建奴統一的嚴苛的軍法和以此為基礎的強悍的步戰能力是決定性的,所以,當他們面對蒙古諸部時,是以女真全族之力攻打分裂星散的蒙古人,當他們面對明軍時,又以出色的機動能力和鐵血的近距搏殺占據上風,因此,板甲相比魚鱗甲更有優勢,尤其是面對建奴攻擊之時。

至此,幾樣兵甲火器趙烈點檢完畢,他是非常的滿意,可說是趙烈最是滿意的一次。破虜軍的武器、兵甲終于研制齊全,匠戶營即刻可以傾盡全力生產,破虜軍兵甲齊備的那一天不遠了。

ps感謝眾位讀者的,夜半才能走到如今,夜半拜謝了。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