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二十八章 收軍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收軍心

第二十八章 收軍心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5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

趙烈站在難民營的最北面的臨時公房前,眺望整潔規整多了的難民營,還是很有成就感,滿意的點點頭,萬基看看他的臉色,慢慢的放下心來。

難民營萬事繁雜,兩個多月的時間,整理好這許多事項,萬基自問已是竭盡所能,不過一切以大人滿意為標準。

“說吧,現在營里最困難的是什么。”趙烈沒有進到室內,這個辦事機構以前就是荒廢了的六七間草坯房子農家院子,這也是這里唯一的房子了,萬基把這里簡單收拾一下辦事,環境不說,只是屋內有股味道,趙烈不喜。

“大人,糧食還有三千多石,白銀四千五百余兩,糧不多了,到威海衛里去賣糧,很多糧商非七分銀子一石不賣,擺明就是因為咱們需求大,想撈一筆,另外,就是馬上天涼了,災民沒帶什么衣物逃出來,現在能遮住身體就不錯了,這還是老夫人送來的衣物解決了不少,不過冬天衣物全無。”萬基把目前的基本情況說明了一下,目下難民營就沒有不缺的東西。

趙烈目光冷了一下,“發難民財,他們忘了我們是威海水師,讓水師船幫著到揚州運一下,我不信了,缺了張屠夫還能吃個帶毛豬。”

萬基、趙猛、吳群均愣了一下,什么帶毛豬。

“至于冬衣,也一并到揚州采購一下,江南盛產織物,幾萬人而已,揚州肯定有,這個事交給你了,萬基。我再給你支應萬兩銀子。”

萬基咧咧嘴,萬兩也不太足啊。

趙烈看看萬基的一臉苦相笑了笑,“把此次俘獲的絹帛,太刀,折扇,帶到揚州折價賣了,所得銀兩歸你支應。”硫磺、銅都是有大用的,只能留下來,所剩東西可賣的不多。

“二弟,冬天取暖的柴火奇缺,難民的日子不好過啊。”趙猛又扔過來一個難題。

“石炭,多進一些石炭。”趙烈思索一下,只有把蜂窩煤祭出來啦。要知道山東也是國人誕生地之一,幾千年的砍伐使得林木寥寥,有也是在深山老林啦。

“石炭是不貴,不過畢竟也是一大筆支出。”趙猛也是發愁趙家的支出。

“我有一個辦法,”趙烈把蜂窩煤的辦法一說,蜂窩煤極簡單,而且不值錢的面煤就可,趙烈一說,幾人覺得可以一試,一旦成了,那可省錢了。

“先買石炭回來制作試試,行的話,自己開個礦。”趙猛拍了板,到底是參與家中庶務的,連上游都要抓在手里。

“大人,不少難民思動啊,”吳群看看趙烈的臉色,畢竟剛跟隨趙烈,“有的不想干呆著,打算到別的地界看看運氣,不過不多,最多的是看能不能加入個殺奴的隊伍一是混個出身,二是也為家人報個仇。”

“嗯,吳群說的不錯,”趙烈鼓勵了一下吳群。“不過,我們這里也今明年也要大規模招兵、招工,告訴難民,不急,我們馬上需要大量人手。”

趙烈頭昏腦漲的在這呆了多半天,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雖說有后世經營的底子,不過,難民問題千頭萬緒和單純的企業經營不是一個路子,讓趙烈頭大如斗。

回返前,趙烈通曉眾人,三日后辰時校閱軍伍。

三日后辰時初,兩千人的隊伍安靜無聲的排在灘涂地里,有三分之二的人拿著長棍,三分之一的人拿著短棍。雖說衣衫襤褸,不過,已有了強軍的雛形。

趙烈站在隊伍前邊為了操練特意墊起的一個小土丘上。身側黃漢、萬基、余大寶、李虎、汪全、杜立等人相伴。

“大人,這兩千人身體強健,一半人只剩孤身一人,還有的是有父兄弟妹的,成家的極少,都是被建奴迫害的家破人亡,與老奴仇深似海。”汪全介紹了基本情況。

趙烈靜靜的看著隊伍,他感到隊伍數千人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他也相信在這的絕大多數的人都對建奴仇深似海,不過,后世的閱歷告訴他,能不能把深仇轉換成反抗的巨大的動力,并付之行動,實屬大不易。

三日前告之此次校閱后,趙烈苦思冥想三日,自己的軍隊就從此時此地有了雛形了,前世自己不過是企業中層,當然是個男人都有領導千軍萬馬的將軍夢,沒想到來的這里圓了這個夢。

不過作為前世軍旅白丁的自己對于駕馭這支軍隊可是沒有十足的信心。可偏偏這個亂世逼著你挽救這個國家就必須從駕馭這支軍隊開始。

這支軍隊與建奴有著抄家滅族的深仇,在大明很難找到有這般好的殺奴的基礎的了,只要整訓好了,上了戰場稍一動員就能與建奴血拼到底。

但是血仇也可以轉化,轉變。一如歷史上的孔有德,全家在鞍山起兵反抗老奴暴政,只有他一人逃脫,耿精忠堂兄弟死于建奴,尚可喜父親、長兄與建奴戰死,兩個哥哥,一個弟弟陷于建奴之手失蹤,估計也是死于建奴之手,一家只剩尚可喜一人,此三人與建奴的深仇不可謂不深,卻相繼投靠建奴,并成為建奴兇猛的獵犬,甚至他們與吳三桂殺的大明義士比建奴殺的還多,孔有德甚至為建奴在廣西全家戰死,真是可笑。哪里出了問題。

遼東的軍事集團和大明仕紳集團中大批的投奴表明為了不喪失手中的已有的權利和利益,他們不惜帶上漢奸的帽子,他們只要權利和利益,失去了權力以及利益對于他們是比投奴成為漢奸還要可怕的事。所以他們不惜成為千古笑柄也要走出這可恥的這一步。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利益凌駕于國家之上。

對于大明許多人來說,換個大清不過是換個效忠的對象,特殊的是大清是一個外族王朝而已,反正最大的陣痛由普通的庶民承擔。而庶民不過就是個屁民,連字都不識,知道什么治理、保衛家國,也就是被代表的命,大清征服大明就是征服仕紳階層的反抗,大清入關后,幾年就平定天下,原因就在于此。

大明中堅的仕紳階層大部投降,而與大清血戰到底的反而是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余部這些不識字的泥腿子,從1644年斗爭到1660年,而識字的精英階層仕紳階層早已投降了,把富庶的江南拱手相讓。

總之,是一家一姓當家的封建制度和為維護其統治而施行的愚民的制度導致了大明的悲劇。

所以這支軍隊能擁有自己的魂魄,真正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這支軍隊才可能擁有軍魂,不會因為一時的仇怨而戰,也不會因為仇怨的消逝而消亡。也不會被個別的將主一拉就走,真正的實現軍隊國家化。

所以軍隊是國家體制的表現,但在這馬上開啟的亂世,首先要靠軍隊開創一個新的國家,而現在趙烈就要建立一支幾千年來從未有的嶄新的軍隊。趙烈思慮再三,決定分幾步走最終達到這一目標。

“虎。”杜全大喝一聲。

全體兵丁回應:“虎。”全軍肅立。

“將士們,你們是從白山黑水走出來的,你們很多人已經是你們整個家族的唯一代表,也說明我軍肯定是為了與建奴決戰組建的,所以我軍就以破虜軍命名。”趙烈先定下軍隊的名號。

“將士們,既然是為國殺奴,我們就是為國而戰,所以,我軍將士就應享有國戰的待遇,每月餉銀一兩,按時發放,絕不拖欠,若為國捐軀,發放兩百兩銀子,家中子女撫養長大,若家中斷嗣,可指定養子繼承家名,身后進入忠烈祠永享香火。若重傷致殘,今后生計破虜軍安置。眾將士是為我大明國戰,所灑鮮血是為我大明江山和百姓,我趙某在此立誓絕不會讓你們流血又流淚,身后凄慘,”趙烈堅定著看著已經有所騷動的隊列,盡全力大喊:“我們不是丘八,我們是大明的守護神,我們要的是身后無比的榮光。”

趙烈最后的話沒喊完,人群已經是相續跪在大地,斷斷續續的喊出“為大人效死,”。

軍兵們大多深信不疑,眾人是大人從遼東亂世中帶回山東的,是大人供給糧食,衣物不至凍餓而死,又給予眾人殺奴報仇的機會,真是別無所求了。沒想到,還能死后配享香火的殊榮,值了。

劉福貴、周懷恩在隊列中淚流滿面,將主沒有拋棄他們,把他們從旅順帶回,養好傷帶入軍伍。是兩人的再世恩人。兩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殺奴以報血仇。

隊伍中無數人哽咽著大喊:“為大人效死,”“殺光建奴。”

趙烈最后喊道:“下面,將士們按隊列領取餉銀。”

趙烈相信,當大家領取餉銀后,軍心底定。

李虎心悅誠服的躬身施禮:“恭賀大人,盡收軍心。”一旁眾人點頭齊賀。

一匹快馬疾馳入場,到得土臺前,下馬稟報,大人歸營。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