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二十三章 順風啟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順風啟航

第二十三章 順風啟航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5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第二日清晨卯時初,趙烈照舊起身與眾親隨在小校場錘煉武藝,在此亂世趙烈是一刻不敢松懈,這技藝乃是安身立命的本錢,一刻不得荒廢。

當最后,趙烈箭術靜心的時候,趙海明來到校場,默默的看著兒子箭箭中靶,欣慰一笑,吩咐一旁的黃漢一句,悄然回返。

趙烈更衣后,依照趙海明吩咐來到書房,只見趙海明,李明峪正一人一盞香茗談笑風生。

趙烈進去一一請安,落座后,趙海明略一示意,李先生用他那溫厚的聲音介紹一番,武之望還算厚道,撥下五千石糧,三萬兩白銀,還有一些布帛接濟災民,不過,今后是沒有接濟了,登萊支援遼東沿海諸島幾十萬軍民,也是左支右拙了,實在是有心無力,后續,趙海明、李明峪接洽各級衙門,到手就是四千石雜糧,兩萬余白銀,其他都是漂沒了,這還是本應是漂沒大戶的登萊巡撫沒有插手,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

“父親大人,造銃、造炮、造船的工匠可是求來?”趙烈最是關心這等人手。

“烈兒,造銃的匠戶為父要了十余戶,造炮只有五戶,只會造大小弗朗機,至于造船的匠戶,實在緊缺,只有兩戶,還有幾個學徒。”趙海明也是盡了全力了,這幾日緊忙,連他這指揮都親自上陣,可想而知,忙碌程度。

“父親大人,李先生多辛勞了,”趙烈也不是初哥,大明官場的潛規則是心知肚明,遼餉直接關系到大明生死,還不是照樣漂沒,貪婪的各個利益集團只會計較此次有多少好處,不會想想今后大明一旦不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到最后只會便宜了李自成和滿清,后世大明勛貴被抄家斬殺殆盡,也是報應。

“烈兒,你幾時出海,”趙海明最關心的是趙烈的航,這是艦對艦的搏殺,不過沒有辦法,趙烈誰得勸言也不聽,一定要親自出海。

“父親,孩兒打算后天出征,我相信定會旗開得勝。”趙烈深知父親的擔憂,于是表現的胸有成竹。

趙海明欲言又止,長嘆一聲,飲茶不語。

“父親,孩兒需要近海的一個島嶼,作為存儲輜重,駐扎船舶的基地。最好是常年不凍。”以趙烈現在對黃海的熟悉程度,只有求助趙海明。

趙海明沉吟片刻,這個地點,登萊北面,東面,水師巡哨頻仍,十分不便,“靖海衛東南三四十余里,有大小三島,大山子島,二山子島三山子島,港深水闊,可泊福船,正是我威海水師的防地,只有附近漁船避風聚集,以威海水師泊地占之,日后漁船避風可驅使其到三山子島。”趙海明輕啜一口茶。“另,靖海衛石島灣灣闊水深,適合建港造船,與威海衛同屬文登營統轄,海邊土地貧瘠,想那靖海衛也不能為難我等。”

趙烈記下兩處地點,決定自己實地探詢一下。

接下來幾天,船隊備足輜重,兵甲,藥包。

天啟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巳時初,多云,微風,福海號、海龍號、海豹號、海狗號、蒼龍號、蒼云號、蒼雨號,升帆啟程出,趙海明、趙秦氏沒有來碼頭送行,趙海明是持于自己指揮身份,趙秦氏則是不忍看到趙烈走向危險。趙猛帶領趙鋒,趙娥來到碼頭送行,兩小又是眼淚汪汪,他們再小,也是知曉大海的風險,恐怕二哥回不來。

沒有出的儀式,此行嚴格保密,官兵不許向家人告之去向,也幾乎沒人前來道別。

在與趙猛互道珍重,安慰了趙鋒、趙娥后,趙烈登上福海號,福海最后起錨,趙烈站在甲板上揮手與兄妹道別,留給趙烈最深的印象是,冷清的碼頭,孤寂的幾個身影,在幾個親人相送下趙烈踏上了未知的航程。

兩日后,趙烈先是到達了石島灣,經過簡略的測量后,確定石島是一處難得的天然良港,此地東向大海,水深,海灣廣闊,適合設立港口,由于地勢平坦廣闊,更適合建立船塢,這是天賜的建立船廠的好地點。趙烈放下大半心。開頭還算順利。

三日后,趙烈興致勃勃的登上大山子島,在探測了二山子島,三山子島,大山子島,并確定了此島確實天然良港后,趙烈的心情確實不錯,自己的基地終于確定了,趙烈帶人環島一周,島東西長,南北狹,北半部稍平緩,南部山勢陡峭,南北皆有合適的港口,最終,趙烈與眾船頭商議后,定下北部平坦處設港。

諸事完畢后,趙烈命海狗號、蒼雨號返航,回威海向趙海明求援,從威海運來五百遼民,與材料先在島上建立港口、棧橋以及屋舍,還有護衛的炮臺。

趙烈預估幾項建完,島上也就沒有多少平坦的地界了。

兩船返航后,趙烈在島上停駐一天,第二天卯時初,船隊徑直駛向東南,趙烈望著漸漸消逝的小島,看看自家小小的五艘的船隊,想想鄭芝龍、劉香、李魁奇等人動輒幾百艘的船隊,只能是長嘆一聲任重道遠啊。

琉球國至十五世紀初立國以來,仰仗著其溝通東北亞與東南亞,背靠大明這個中央帝國,積極展對外貿易,天賜良機,大明與日本交惡,兩國之間許多的貿易都通過琉球中轉,琉球人因此得利豐厚,琉球人每年因中轉貿易而產生的巨額利潤引來了垂涎的餓狼,琉球國小羸弱,猶如一個童子抱著寶藏,根本是沒有能力守護,16o9年,日本九州薩摩藩藩主島津家久派遣樺山久高為總大將,戰船一百余,武士及足輕三千入侵琉球,擊敗琉球國戰力可憐的軍隊,擄掠琉球尚寧王及王族成員到薩摩,國庫中百年積蓄被薩摩掠奪一空,也使島津氏與德川氏爭奪幕府失敗而一空的國庫充實起來,從而一舉恢復為日本南部強藩。薩摩用刀尖逼迫尚寧王簽下掟十五條,承認薩摩對琉球的實際控制,薩摩獨占琉球的對外貿易的賦稅。并有駐軍權,割讓北部奄美群島與薩摩等等。至此,尚寧王得還。

不過,還國之后,國內朝政被親日派掌控,國王再無實權,薩摩藩明暗密探監控琉球諸島。

日本人對條目真是世代執著,后世的二十一條至今日始,而薩摩入侵琉球的借口還是和尋找失蹤人員一樣的爛。諸如琉球拖欠日本征朝費用,日本征朝與琉球無關吧,至于琉球水師攻擊明朝商人前往日本的船只的借口更是讓人瞠目結舌,琉球還要指望明朝與日本的貿易稅過活呢好不好,豈能砸自家的飯碗。真是若論無下限,他人對倭人是望塵莫及。

當然趙烈前往琉球時,并不曉得這其中的許多故事,趙烈前世并不曾詳研歷史,趙烈只是大約知道日本此時逐步控制琉球,何況他也顧不上許多,搶了再說。趙烈正與臺風做著斗爭,本來一路平靜的行駛,船隊已接近了琉球西北部,這時一股氣旋鋪面而來,盡管達不到颶風的級別,不過幾百噸的小船,在風浪中顛簸,趙烈平生第一次暈船,吐得是昏天黑地,黃漢、余大寶等人也是如此,不過,久經歷練的水手們還是有條不紊的走著之字路線,在風浪中穿行。

好在,此番風暴不是太大,一天后,東海就已是風浪平息,船隊又平順的向東南前行,不一日終于抵達后世伊江島東部日本通往琉球本島的航線上。

ps新人新書不易,望推薦收藏連續打擊。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