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艦隊第三百九十二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艦隊 >>大明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三百九十二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0日  作者:鐵血坦克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鐵血坦克兵 | 大明艦隊 

隨著第一和第二兩路西征軍的攻勢,號稱新絲綢之路的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正在熱火朝天的施工。

西安以西的陳倉,這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的陳倉,已經成為新絲綢之路施工指揮部所在地,擔任西北經略的姚啟圣端坐在辦公室內,他桌子上放著一杯熱氣騰騰的熱茶,透過巨大的落地式玻璃窗,可以看到大院子內的一切。

陳倉新絲綢之路施工指揮部,是一座占地四十畝的大院子,大門敞開,一條鐵路被引入大院子中,一臺蒸汽機車停在大院子內,機車后面掛著幾節平板車,上面堆滿了枕木、砟石和鐵軌,大院子的圍墻是由簡易木屋構成的,五月份的陜西已經開始炎熱,西安通往陳倉的鐵路已經完工,距離指揮部不遠處的陳倉火車站,停著一列剛剛到站的客車,熙熙攘攘的人潮從車上下來。

未來的陳倉,將是隴海鐵路和陳成鐵路的交叉處,從陳倉往南,沿著古棧道,將會修建一條通往成都的鐵路,這條鐵路會翻越秦嶺,最后在陳倉同隴海鐵路交匯,而陳倉也即將改名為寶雞,陳成鐵路名字比較不順口,將會命名為寶成鐵路。

鐵路一路往西,抵達準噶爾之后,還會繼續往西修建,經過大中旭茲汗國之后,繼續往西,途徑波斯王國,再一路往西,經過奧斯曼帝國,屆時將會抵達伊斯坦布爾海峽,貨物那兒裝上船,就能運抵歐洲。

但奧斯曼帝國拒絕開放絲綢之路,已經成為了東西方交流的巨大障礙。

明軍并不自己去攻打遙遠的奧斯曼帝國,畢竟鐵路還未完工,長途跋涉,士兵疲憊不堪,物資消耗量極大,而且奧斯曼帝國也不是莫臥兒帝國那種內部矛盾重重的弱雞,也是一個強大的帝國,要和奧斯曼帝國消耗,大明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但是有人愿意當打手,幫著東西方揍奧斯曼帝國,那就是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迫切需要一個出海口,為了得到這個出海口,他必須向奧斯曼帝國宣戰,經過一百多年的戰爭,俄羅斯終于擊敗了奧斯曼帝國,獲得了黑海的港口。

王羽雖然也在削弱毛熊,但卻不讓毛熊徹底倒下,一個虛弱的毛熊才是最符合東方帝國的利益,一個虛弱的毛熊,可以牽制西方崛起,又不會威脅到東方。

凡路所過皆吾土,鐵路經過的地方,必須保證這個地方良好的治安,不能讓當地人反抗。因此王羽對西域各國采取了輸出漢文化的手段。

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安德列耶夫是一名大玉茲汗國的國民,因為大玉茲汗國受到俄國影響很深,所以他們的名字都很像俄國人的名字。

“去準噶爾汗國學習漢語,鐵路很快就要從我們國家經過了,在這個年代,如果不會漢語的話,以后是寸步難行。”父親讓安德列去設在準噶爾的迪化大學學習漢語。

安德列離開自己的家,騎上一頭駱駝往東行走。

一路過去,隨處可見身穿大紅色軍服的明軍和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如今的錦衣衛,已經變成了另外一種機構,一部分錦衣衛編入軍事情報局,變成了特工情報組織,另外一部分錦衣衛實質上已經變成警察。

準噶爾汗國都城迪化,已經建設成一座美麗的城市,城市外圍,河流環繞,河岸邊上都種植了參天大樹。

大明對河流的保護十分給力,流往羅布泊的塔里木河兩岸,都種上樹木,禁止兩岸的人過量使用塔里木河河水,對兩岸居民進行了相應的限制,要扔水灌溉農田,必須有種植樹木的許可證才能扔水灌溉農田,舉例子說,種植了一畝樹林的人家,可以從河里抽溶灌溉一畝農田的河水,若是種植了十畝樹林,則可以灌溉十畝農田。

當地的突厥人就依靠河水灌溉才能種植農作物,有了植樹令之后,當地突厥人都紛紛瘍在沙漠中種植樹林,對沙漠進行綠洲化改造。

要進行沙漠綠洲化改造,首先要在沙漠里面種植草皮,先把沙丘固定住,有了草之后,就能生成泥土,之后在上面種植胡楊樹,最終逐漸擴大胡楊樹林,把沙漠變成綠洲。

倘若西北沙漠全部變成綠洲,那么不僅僅數千平方公里的羅布泊不會干枯,而且西北的水汽可以提高數百倍,塔里木盆地不再是一年滴雨不下,會迎來豐沛的雨水,從而進一步讓塔里木盆地變成綠洲。

安德列來到迪化大學,在這里,他和其他的西域突厥人一起,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面,聽老師講課,學習博大精深的漢文化,他和其他的學生一樣,穿上了寬袍大袖的漢人延漢服,頭上束發,戴上頭巾。若不是他的五官長相有區別,遠遠看過去,安德列和漢人還真沒有什么區別了。

相比起安德列這些突厥人來,遠在美洲的印第安勇士阿帕奇,他現在的打扮更像漢人。

阿帕奇原本是一名加入明軍的土著兵,在同西班牙人的戰爭中,阿帕奇立下累累戰功,他一個人曾經殺死一百二十五名西班牙殖民者,俘虜一百五十人,獲得了大明日月勛章。隨著年齡的增長,阿帕奇成為一名當地的地方官,但是當了官不識字是不心,于是阿帕奇被送到位于紐約的漢語大學。

位于南亞次大陸的英國東尤公司,也在開辦漢語學科,孔子學院開辦到了英屬尤,大批尤人,甚至英國人都爭著學習漢語,他們為漢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漢文化的魅力所折服,東尤公司幾乎每一名紅衣兵,都熟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故事。

在姚啟圣的建議之下,王羽還開辦了演藝公司,每年花錢送大批藝人出國去演戲,其中以三國演義系列和西游記系聊戲曲,最受別國歡迎。

美洲的印第安人、南洋的土著人,西域的突厥人,都大規模的學習漢語,王羽相信,在若干年之后,這些當地的土著人最終會忘記他們自己的語言,從此只會說漢語,最終徹底融入漢人之中。

至于旗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膚色一樣,同化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即使是膚色不同的白人也沒關系,只要他們認可了漢文化,就能獲得大明國籍,他們會以自己是一名大明人而附驕傲。

唯獨無法同化的是黑人,即使再對他們進行漢化,但是不管黑人和什么人種通婚,生下來的后代都是黑人過王羽有對策,他把非洲列為非洲人自己的領地,并從被販賣到美洲的黑奴中選出一名戰士來當未來非洲帝國的皇帝,這個非洲帝國,是奴隸制國家,也是一個單純的農產品和原材料輸出國。


上一章  |  大明艦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