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僅放置最近瀏覽的10本書籍
是空的
位置:
《》
背景:
默認10pt
滾動速度:
貝加爾湖畔,金秋收成的季節,對于已經來到這里一年的旗人們來講,簡直就是這一年以來最值得歡慶的日子。是一個豐收的好年。在這里的夏天日照充分,因為氣候較冷,農作物生長期長,再加上冬季積雪融化提供了豐富的水分,麥子長勢特別好。
土豆和玉米早就收成過了,那些農作物生長期短,給旗人提供了足夠的食物。自從冰雪融化之后,餓死的人就少了許多。
湖畔出現了一座新興的小城,這座城沒有城墻,外圍只有一圈木柵欄,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木頭屋子,只有中間有幾棟磚木結構的房屋。這些窗戶以下是用磚塊堆砌成,窗戶以上部分是用木頭搭建,屋頂還覆蓋著瓦片的建筑物,就是康熙的皇宮。雖然這樣的皇宮比起紫禁城來,哪怕比起沈陽紫禁城來都差了很多,可是在這里是最好的房子了。
總算挨過去了!最困難的時刻過去了!康熙打開書房的窗戶,看著外面一片金黃色的麥地說道,只要大清恢復了元氣,再加上羅剎人的,我們還有機會。
說起俄羅斯人,康熙轉頭問圖海:不是說羅剎人要幫我們嗎?怎么都到了秋天了,他們的人呢?連一個人影都不見!
奴才計算了一下,他們也應該快到了吧。皇上,您再等幾天吧,相信八大皇商不會讓我們失望的,我們大清對他們恩重如山,他們又是偽南王必殺名單上的人,這能不死心塌地為我們做事?圖海道。
都已經多久了,那些狗奴才還沒回來!只怕他們是去了泰西各國,樂不思蜀了吧?康熙冷哼一聲。
圖海單膝跪地打了個千:皇上,奴才以為他們不會!
事實證明,果然不出圖海所料,九天之后,一支東西方合璧的商隊出現在湖畔。這支商隊當中,既有穿著馬褂,頭戴瓜皮帽,腦后拖著金錢鼠尾辮的晉商和商隊伙計,也有穿著西式服裝的俄羅斯人,還有來自歐洲別的國家的傳教士、商人、雇工、士兵、犯罪和在老家混不下去的無業人員。
這些人來到東方,都是帶著發財夢來的。滿清皇室,清廷官員,八大皇商和旗人們離開京城的時候帶出大量的金銀財寶,令俄國人和一些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垂涎三尺,于是他們跟著晉商八大家的商隊來到東方。
不遠萬里,歷盡千辛萬苦穿過西伯利亞來到東方的商隊,不僅帶著足夠的糧食,還有攜帶了大批武器彈藥,那都是準備賣給滿清的武器。
康熙已經見識過火器的威力,他知道騎射開始過時,只有火器才能稱雄天下。滿清雖然已經輸成了這個樣子,只剩下不到十萬人躲在極北之地茍延殘喘,甚至不惜向大明稱臣,但康熙還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帶著八旗兵打回中原。
當然了,俄羅斯人說要滿清,并非是俄國人對這已經剩下不到十萬人的清王國真的抱有什么希望,只是一方面想要賺他們的銀子,另一方面是利用他們惡心一下正在逐漸恢復元氣,重新成為東方龐然大物的大明。
萬里之外,以兩艘內河炮艦和十二艘蒸汽運兵船組成的船隊離開運河,進入淮河,沿著淮河往上游航行。
這支船隊就是負責運送晉王李嗣興南下考察的船隊,原本從北方下來的時候,除了李嗣興乘坐的蒸汽內河炮艦和另外一艘蒸汽內河炮艦之外,他的親兵衛隊和考察團成員都是乘坐風帆或者槳劃小船。船隊抵達淮安之后,因為要逆流而上,親兵衛隊和考察團其他成員全部換成蒸汽運兵船,再沿著淮河逆流而上。
從淮安進入洪澤湖,有一段河道落差較大,風帆船和槳劃船都很難上去,需要纖夫在岸上拉著船才能通過這一段河道。如今有了蒸汽船,就能輕松進入洪澤湖。
十二艘小型蒸汽運兵船噸位不大,都只有五十噸級,木殼結構,從外形上看起來,就和后世八十年代之前航行在淮河上的小汽艇差不多模樣,只有一層船艙,只不過用的動力不是柴油機,而是蒸汽機。這種小船上面安裝了一臺十二馬力蒸汽機。
船隊進入洪澤湖之后,又進入淮河,沿著淮河往蚌埠方向緩緩駛去。
經過一夜航行,天色逐漸亮起來。李嗣興被輪機的轟鳴聲吵醒,他已經乘坐這艘蒸汽內河炮艦有好幾日了,已經習慣了蒸汽機的轟鳴聲,在船上睡得十分安穩,但是每到天亮的時候,都會在蒸汽機的轟鳴聲中醒來。
李嗣興走出艦長室,爬上駕駛臺上方的甲板,站在高處遠眺淮河兩岸的風景。放眼望去,只見淮河兩岸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水稻已經成熟了,兩邊的水稻田一片金黃色,農民們在農田里忙忙碌碌。因為戰爭的緣故,再加上大量移民走出國門,人口減少,這里的地價下跌,每一個留在這里的農民都有足夠的農田可以種地。
王爺,快到蚌埠了!一名內河水師的軍官上來稟報。
前方淮河的南岸,出現了成片的樓房,都是新式的水泥建筑物,多半是五層到六層的高樓大廈,這個年代五到六層的樓房確實是高樓大廈了。
河岸邊,還有不少民工和軍人正在施工作業,好像是建造一座新的碼頭。李嗣興不知道那是什么碼頭,其實是火車輪渡碼頭。以這個年代的技術在淮河上修建大橋難度太大,只能先用渡輪取代。
馬上就要見到陸上火龍了。想到即將見到的火車,李嗣興心中十分激動。
晉王的考察團乘坐的船隊在蚌埠碼頭停靠下來,所有人都下了船,在當地官員和士兵的帶領下,直奔火車站。
蒸汽機車汽笛一聲長鳴,牽引著專列,緩緩離開蚌埠火車站。
李嗣興坐在車內,看著外面飛速倒退的風景。俗話說離地三尺似神仙,火車車廂內的地板距離鐵軌有三尺高,加上鐵軌枕木的高度,道砟厚度,再加上路基高度,都有六尺了,坐在車上居高臨下看著外面的風景,令李嗣興覺得十分舒心。
小提示: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上一頁,您還可以
1、本站會員登錄后,將免費體會到最順暢的閱讀方式[最少]。
2、注冊本站會員,將《》加入書架,可以通過書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