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艦隊第二百一十四章 保定之戰之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艦隊 >>大明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四章 保定之戰之一

第二百一十四章 保定之戰之一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13日  作者:鐵血坦克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鐵血坦克兵 | 大明艦隊 



明軍登城頭之后,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激戰,城門樓下的戰事結束,城門樓被打開,城門樓的清軍旗幟掉落在地,一面大明的旗幟和一面鄭襲的旗幟升起。城門打開,明軍如潮水一般涌入城內。

朝鮮包衣阿哈紛紛跪地投降,連披甲人都有不少投降。彭春只帶著一百多名八旗兵,五百多披甲人和兩千朝鮮阿哈退入內城。

明軍肅清了外城的殘敵后,立即向內城發起攻擊。

清軍兵力已經嚴重不足,朝鮮包衣阿哈幾乎沒有任何戰斗力,能夠依仗的只剩下一百多旗丁和五百多披甲人,根本不夠看的。明軍向內城發起攻擊僅僅半天時間,攻破了內城城門,大批明軍涌入城內。

寧古塔城破,副都統彭春和他麾下的那名八旗佐領均在亂軍陣亡,一百多八旗兵全部陣亡,無一生還。八名披甲人佐領有五人被殺,其余三人投降,殘存的五百披甲人有兩百多人被殺,其余的投降;兩千朝鮮阿哈被殺了六百多人,其余的投降。

寧古塔之戰結束了,鄭襲不僅一舉全殲了駐扎寧古塔的三百多八旗兵、兩千余披甲人和一萬多朝鮮阿哈,還從寧古塔城內繳獲了三千多石糧食,一千多匹戰馬,還有各種肉類,魚類等其他食物,繳獲白銀兩萬多兩,黃金七百多兩,銅板一萬多貫,東珠、山參、貂皮等寶物不計其數。

“寧古塔已經攻下,下一步,是盛京了!沿途過去,還有幾座韃子的烽火臺和土堡,那些都不在話下了!”鄭襲摸著胡子笑著道。

保定城,自從直隸各衙門從真定(今石家莊正定)遷移到保定之后,這里是直隸巡撫衙門、直隸布政使司衙門、直隸提督衙門等衙門所在地。保定府城,是北京的門戶,一旦保定失守,吳三桂大軍即可兵臨北京城下。

巴海已經是退無可退了,從洛陽一路敗退過來,先是河南吳清決戰慘敗,接著吳三桂強度黃河,之后巴海依靠掘開黃河大堤勉強阻攔了吳三桂半年,隨后又在大名府地盤的騎兵戰慘敗,失利之后的巴海很果斷的放棄了大名府,又連續丟失廣平府、真定府等兩座府城,丟失州城縣城十多座,一路敗北。

清軍敗退到了保定,盡管已經被打怕的清軍,見賊即逃為勇,聞風而逃為勇,誤聽而逃為下勇的本質無法改變,可是他們不敢再丟失保定了。

“步兵野戰打不過算了,水師水戰打不過也沒什么,可是連騎兵野戰都打不過!這實在是太丟人了!如今一路敗退,幾乎是棄城而逃!我們現在已經退到保定了!后面是京師啊!若是再敗了,皇要本官的腦袋了!”巴海痛心疾首的說道。

保定城內所有官武將全部被動員起來,從巡撫、布政使司、提督到下面的同知、典史、經歷、司獄、都紀,再到更低級的捕頭、捕快、衙役、白役,全部都動員起來。

官員帶著小吏,在城內城外到處招募民壯,附近村子里士紳家族自己訓練的私人武裝也被并入了守城軍隊,城外的士紳、富豪和族長之類的都被清軍遷移到城內。事實,這些北方士紳投降清廷最早,經過清廷二十六年的統治,他們早把自己當成清國人了。清軍入關那會,這些人沒有什么民族觀念,投降得飛快。到了剃發易服的時候,有一部分人跳出來反抗過了,最后反抗的都被殺光了,剩下的都是老老實實的。

“大人,保定城我們能守得住嗎?”薩布素有些擔心的問了句。

清軍的士氣實在太低落了,甘陜綠營全軍覆沒,兩淮之戰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之后,本來和吳三桂交戰失利的清軍士氣一落千丈,這才會變成聞風而逃為勇。

原本真實歷史,吳三桂反清的時候,綠營士氣還是十分高昂的,在八旗軍接連大敗的時候,完全依靠綠營軍抵擋住吳三桂。可是如今,綠營主力基本被瓊州軍消滅殆盡,順帶著消滅了一半精銳關外八旗,目前清軍的狀態,連后世被稱之為抗俄民族英雄的薩布素都已經看不下去了。

現年四十一歲的薩布素,自幼熟讀兵書,喜歡挽弓射箭。少年時常隨父親牧馬,為父親分擔勞務,同大人一起參加圍獵,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具有堅毅的性格。從一六五三年到一六五八年,薩布素已經多次同俄軍交手。

后來的雅克薩之戰,是薩布素指揮的。

可是在這個時空,薩布素看來沒有機會再和俄國人打仗了,也不可能會有后世教科書標榜的所謂民族英雄。

巴海道:“如果拉出城去野戰,老夫肯定這些烏合之眾不過一個回合便散了!但有保定堅城防守,哼!老夫保證讓吳三桂老賊在城下碰個頭破血流!”

薩布素只能在心里暗暗道:但愿保定能依靠堅固的城池多牽制吳逆一段時間吧!給皇和京師官員撤離爭取到時間。能做到這點,奴才們算是戰死在這里,也劃算了。

城外,各士紳家族、豪門望族拖家帶口,進入保定城內,他們自己的私軍也進入城內,即將協助清軍守城。

巴海說服這些士紳自己的地主武裝入保定守城,并沒有花費太多口舌,因為這些士紳們自己修筑的莊園寨子,在吳軍大炮面前狗屁都不是。自從吳三桂進入北直隸之后,連續攻破了多座不肯投降的寨子。攻打那些地主武裝駐守的寨子太簡單了,幾門大炮一架,對準寨墻幾輪炮擊下去,寨墻垮了,接著吳軍沖入寨子內。

而吳三桂對那些不肯投降的士紳自然也不會客氣,原本士紳是統治階級治理天下的基礎,可是北方的士紳投韃已久,吳三桂一點都不介意把他們全部殺光。

于是這些被攻下的寨子,被吳三桂下令屠寨,寨子里的男丁幾乎殺光,老的丑的女人也被一刀砍了,其余的女人都被掠為營ji,被編入吳軍。

有了前面那些寨子血淋淋的教訓,這些士紳們知道力量分散了根本擋不住吳三桂,于是自愿配合朝廷,帶自己的家丁進入城內協助守城。

本書來自/html/book/30/30880/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艦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