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不深,從洛陽到開封一帶要渡過黃河并非難事,不管是闖營北渡黃河,還是后來滿清入關南渡黃河,都可以輕輕松松在黃河面架設浮橋,讓大軍通過。()
只是清廷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局勢,調遣了山東水師進入黃河。這已經不是二十多年前的小冰河期了,氣候轉暖許多,黃河已經不容易結冰,水師進入黃河可以發揮作用。算是冬季降臨,黃河結冰,冰層也不會很厚,清軍可以鑿開冰面。
正因為有清軍水師在黃河橫行,吳軍若要渡河,只能是先擊敗清軍水師。
天氣一天天轉冷,在寒冷的冬季渡黃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是二十多年前小冰河期,黃河可以結成厚厚的一層冰,千軍萬馬直接從黃河冰面過去。如今小冰河期已過,黃河不可能結那么厚的冰,冬季渡河,士卒身穿著厚厚的棉衣,一旦落水,很快會淹死凍死在水,所以吳三桂并不打算選擇冬季渡河。
“報!”吳軍探子送來了急信,“闖營已經開始攻打寶雞!按照闖營的進度,在正月之前可以攻入關!”
“大帥,我們北伐的速度還是慢了些了!”高得捷擔憂的說道,“我們還得等到天氣轉暖才能渡河,等到來年三月份,闖營已經穩固住了關!若是他們北伐山西,從山西進入直隸,我們落在他們后面了!”
夏國相道:“若是我軍進入關,從游走,可以渡過渭水,再向北進攻,從山西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境內,便能直接進攻京師!”
吳三桂搖了搖頭:“既然本藩已經答應了本藩那個孫女婿,不和闖營爭奪地盤爭功勞,那本藩不能言而無信!更何況如今晉王幫助我軍,若是再同闖營翻臉,晉王同我軍的關系也會鬧僵,那樣便便宜了我那個孫女婿啊!”
劉玄初道:“大帥英明!僅僅憑借我軍之力,無法同大帥的孫女婿抗衡!我們不僅要拉攏晉王,還要想辦法同闖營化干戈為玉帛,今后方可同南王抗衡。”
林興珠站出來,拱了一下手道:“大帥!末將有把握,在正月之前渡過黃河!”
“林將軍,我軍要冬季渡河?”吳三桂吃了一驚,“冬季氣候寒冷,河面已經開始結出冰凌了,不利于水師作戰!如今氣候又沒有二十八年前那么冷了,黃河也不可能結厚冰,兵馬無法從冰面通過。”
林興珠道:“大帥,冬季不利于我軍水師作戰,同樣也不利于韃子水師作戰!末將愿意立下軍令狀,在正月之前擊敗韃子水師,在河面架設浮橋!”
“如今距離正月,只剩下不到兩個月時間了,林將軍有把握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完成水師所有的準備工作?”吳三桂問道。
林興珠回答道:“大帥,末將訓練水師的時間太短,又沒有真正的戰船,自然是稱不精銳。但是末將觀察過河面的韃子水師,韃子雖有少許大船,可是韃子水師事實卻是不堪一擊!只要末將帶人從洢水進入黃河,必能殲滅韃子水師!”
“好!”吳三桂大喜,“只要林將軍有什么需要,盡管開口!本藩能做到的都給你!”
自從林興珠擔任了吳軍水師主將之后,在洛陽一帶砍伐樹木,打造一批簡易戰船和大批的木筏、竹排,準備渡河作戰。
洢水河邊,吳軍輔兵、民壯和工匠們正在忙碌著,砍伐木頭。
輔兵和民壯在工匠們配合下,把砍伐下來的木頭削掉枝葉,把木頭捆扎起來,做成一條條大型木筏子。這種木筏長五丈,寬兩丈,都是用水桶般粗細的大木頭捆扎而成,使用鐵絲和粗麻繩捆扎,還用楔子釘入固定,雖是木筏,卻十分堅固,一點不小舢板差。木筏子的四周還立著木柵欄,可以掛防箭濕毛氈,使得木筏的防護力超過舢板。木筏的體積十分龐大,可以容納三十五名水兵,面還配備一門佛郎機炮。其實這種木筏子,相當于一艘小型戰船。
竹排是相當于舢板,吳軍的竹排前面有一個可以立起來的竹制擋板,面覆蓋了厚厚的濕毛氈,能用來抵擋羽箭和鳥銃射擊,一條竹排可以乘坐十二名水兵。
至于林興珠設計的簡易戰船,其實是一種簡易蜈蚣快船。
工匠們把砍伐下來的木頭片成一片片木板,經過刨光加工,把木板釘在一起,外面涂一層桐油,船艙里面還有隔艙,便造出一條條簡易的蜈蚣快船。這種船是用沒有經過晾曬的木頭制造的,泡在水里時間一長,船板會變形,船會解體。不過反正無所謂了,這都是一次性的戰船,只要讓吳軍渡過黃河,這些船完成了它們的使命。
這種簡易蜈蚣快船長七丈,寬一丈二尺,可以搭載四十五名水兵。不過船的甲板面光禿禿的,沒有桅桿,更沒有風帆,完全是一種槳劃船,在船頭和船尾,各有一門佛郎機炮,船還配備有火銃手和弓箭手。
林興珠還設計出一種水雷舢板,是模仿瓊州軍的桿雷艇設計的,只不過不是腳踏車船,而是槳劃船,船頭有一根竹竿,可以把水雷頂到清軍船爆破。
水雷并不難造,吳軍仿制出一批水雷,只是未能解決碰撞式燧發引信的難題,所以使用以石蠟密封,能在水燃燒的導火索來點燃水雷。只要桿雷艇接近清軍沙船,把水雷往清軍船一送,點燃導火索即可。
洢水河面,吳軍水兵正冒著嚴寒,在水面的小船、簡易戰船、木筏和竹排操練。說實話吳軍水師是一支新成立的水師,戰船都是粗制濫造的一次性用品,根本算不精銳,但有水師將領林興珠幫忙,這支水師要擊敗清軍水師問題并不大。
吳軍水師的成員,除了一部分是新招的新兵,或者是從吳軍步兵當挑選出熟悉水性的士卒之外,其余的吳軍水兵都是林興珠招來的舊部,大部分是一些長江邊湖泊的水匪。他們曾經在清軍長江水師做過一段時間,被瓊州軍打散之后,一些水匪躲在民間。如今林興珠拉起了吳軍水師旗號,這些人又來投奔他們的舊主。
本書來自/html/book/30/3088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