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艦隊第二百零七章 大型水力廠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艦隊 >>大明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七章 大型水力廠區

第二百零七章 大型水力廠區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5日  作者:鐵血坦克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鐵血坦克兵 | 大明艦隊 

。這是一座當地食人生番的山寨,這些不開化的野蠻人若是留在山中,對即將修建的工廠和鐵路都是嚴重的威脅。

于是張魁彪帶上當地熟番組成的軍隊,去剿滅食人生番。(

對比起漢人來,東番島上的熟番更加仇恨食人生番,因為食人生番把他們當成了食物,每天都有進山捕獵的熟番被食人生番擄走,被烤熟吃掉。而漢人雖然在四年前滅掉了當地人創建的大肚王國,可那是延平王時代的事情了,現在的東番島換成了瓊州軍,他們對當地的熟番還算是不錯。

早在南宋末年,就已經有不少漢人為了躲避蒙元軍隊入侵來到東番島,當時是叫琉求島,此琉求非彼琉球。

到來的漢人,一開始他們在海邊耕種,捕魚,同當地熟番關系還算融洽。可是后來因為海盜倭寇興起,沿海的漢人村莊都被搶光了,僥幸活下來的漢人不得不遠離海邊,進入山區同當地人雜居在一起。這種現象直到顏思齊入駐東番之后,鄭之龍又開發東番,當地的漢人才沒有再遭到海盜騷擾。

接下來就是荷蘭人到來,然后又是鄭成功登島。

東番島的北部,也就是后世臺北附近,還有一處西班牙人的據點,只是那個據點太小了,也沒有什么駐軍,只是給過路貨船加水補充食物用的。

由于四年前鄭成功派遣劉國軒滅掉大肚王國,也殺了不少當地土著人,因此土著人并不喜歡漢人。但瓊州軍到來之后,一切都改變了,他們用商品同當地人交換,并幫助當地人修建結實的房屋,可以用來抵抗食人生番的攻擊,還出售給他們武器。

譬如說舒拉就是一個當地土著人,在他眼里,山林中多如牛毛地梅花鹿,一畝地能夠產五六千斤的芋頭,都是些不值錢地玩意兒。漢人的鹽巴、鐵器、陶瓷、金銀首飾,那才是世上最珍貴的東西。

舒拉經常帶著芋頭、鹿肉干、鹿茸、鹿皮、豹皮、香菇等貨物來到漢人居住地,同當地漢人交換他們需要的鹽巴、鐵器、陶瓷和金銀首飾。

后來熟番們又學會了種植稻谷,種植稻子去和漢人交換,或者干脆去給漢人種地,也是獲得好東西的一種辦法。

瓊州軍到來之后,還幫助熟番蓋房子,修建寨墻和堅固的堡壘,漢人有一種神奇的魔法:一種粉末狀的東西,加水之后,再等干燥了,就變成和石頭一樣堅硬!漢人們幫熟番蓋的這種房子,可以擋住食人生番的進攻。

舒拉和他的族人們手持漢人提供的弓箭,其實只是最弱的獵弓罷了,但有鐵制箭頭,比他們自己的土弓箭要強悍許多。熟番們躲在堅固的房子里面向外面射箭,使得前來襲擊的食人生番血流成河。

懂得當地土著語的張魁彪是原鄭家軍士兵,因為年齡大了,根據王新宇的要求,他退出了現役,變成一名地方護衛軍官。

張魁彪娶了舒拉的妹妹為妻,生下一個女兒,取名叫張惠妹。

東番島上,維持當地秩序的都是鄭家軍和瓊州軍退役下來的老兵,組建了一支類似于白役性質的護衛隊。

當年官府的白役,也就是相當于后世的輔警,是沒有工資的。但東番島上的護衛隊,可以領到薪水。這里也沒有像大陸官府那樣設捕快、衙役,而是模仿西方,設了巡捕房,官府有專門用來維持社會治安的巡捕,還有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配合巡捕作戰的武裝護衛隊。所以說,東番島上的護衛隊并非是白役性質的輔警,而是武警性質的武裝。

護衛隊使用的武器都是原來軍隊淘汰下來的舊兵器,譬如說刀矛盾牌,火繩槍之類的,還有一些比較弱的弓箭。

舒拉加入了巡捕房的白役,其實就是輔警。當地人都可以加入白役,可以領薪水,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對付食人生番,同時也要對付一些不聽話的熟番。

為了修建阿里山鐵路和阿里山水力廠區,就需要熟悉當地地形的熟番帶路,巡捕房才能派遣武警部隊剿滅當地食人生番。

這是一座鐵路線必經之路上的食人生番部落,早在幾日之前,舒拉就帶著幾名自己部落的勇士把這里的情況都偵察得一清二楚了,這座山寨里面有三百多名生番,其中能打仗的青壯大約八十多人,使用的武器是簡陋的骨頭弓箭,石頭長矛。

進攻發起,所有的“武警”和“輔警”都披上了鎧甲,攜帶火槍、弓箭、鋒利的長矛,向食人生番的部落進擊。

戰斗開始之后,就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食人生番的石頭長矛和骨頭弓箭根本無法穿透巡捕們身上的鎧甲,盡管只是最便宜的紙甲,也不是他們可以打得穿的。

而巡捕手中的火槍和弓箭,可以遠距離收割食人生番的生命。

食人生番死傷了四十多人之后,剩下的四十多名青壯全部跪地投降。

可是那些殺紅了眼的“輔警”卻沒有停下手來,以前他們被食人生番吃掉了很多族人,現在有了保持的機會,舒拉他們殺起食人生番來毫不手軟。

結果這個食人生番的部落被滅了族,不管是已經投降的青壯年男子,還是婦孺老弱,被“輔警”們屠戮一空。

原本張魁彪還想抓一些食人生番送去礦井當奴隸的,但都被熟番殺光了。既然都殺了,那就殺了吧,反正這些以人肉為食的野蠻人死不足惜,即使是他們的婦孺老弱,肯定也吃過當地熟番和漢人的肉,他們死了也是活該。

由巡捕、“武警”和“輔警”組成的巡捕房武裝力量,跟隨著宋應星他們的探測隊,行走在濁水溪兩岸。

沿途過去,一路上的食人生番部落都被巡捕房給滅光了,就連濁水溪兩邊十里內的食人生番部落也全部被巡捕房消滅。不過后來的戰斗,由熟番組成的“輔警”就沒有再下那么狠的殺手了,他們得到巡捕房交代,要留一些俘虜去當奴隸。

年邁的宋應星不顧自己已經七十八歲的高齡,帶著一群小伙子在山中勘察地形,為即將修建的阿里山鐵路線選擇線路。

“宋大人,前面沒有路可以走了,繞也繞不過去,除非是修一座橋去小溪的對岸,再沿著岸邊走。”一名勘察隊的年輕人對宋應星說道。

宋應星抬起頭來,看了看直抵溪邊的山體,再看一眼水流湍急的溪水,又看一眼對岸險惡的地形,搖了搖頭道:“修一座橋去對岸,道路也不好走。還不如就在這山體中挖掘,挖出一條地道來,讓鐵路從地道中穿過去。”

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隧道的計劃,在宋應星腦中形成。

經過了半年多的勘察,宋應星基本上選好了線路。這條被命名為阿里山小鐵路的鐵路線,由東番槍炮廠引出,抵達濁水溪中游,長約五十公里,途中修建有五座隧道,三十九座橋梁,在當年算是十分龐大的工程。

和后世的阿里山小鐵路又有所不同,后來的阿里山小鐵路是為了運輸木材,深入到阿里山深處。而現在這條鐵路,只需要抵達濁水溪中游即可,所以工程難度小了很多,若是動用一萬多苦力來施工,大約一年即可完工。

即將和鐵路同時動工的,還有東番水力工業區。

王新宇再次踏上了東番島,來到濁水溪中游,由宋應星選好的廠區位置。

“大帥啊,這里水力資源充沛,可是都白白浪費了!下官想的是,在這里修建一座大規模的廠區,我們就可以不需要再用手工來制造硫suan和xiao酸了!”宋應星指著濁水溪,撫摸著胡子道,“只可惜,下官恐怕是看不到工廠完工的這一天了!”

宋應星在偶然中發現,鉛不會被liu酸和xiao酸腐蝕!于是他想到一個辦法:用鉛來取代玻璃生產liu酸!

用鉛來取代玻璃制造硫suan的辦法提出來之后,王新宇馬上就同意了這個提議,那不是后世的鉛室反應法嗎?那就可以用工業化生產liu酸了!

目前明軍對硫suan的需求量太大,僅僅憑借宋應星和他的兩個兒子用手工法生產,根本就無法滿足軍隊的需要,也無法讓明軍的武器提高一個檔次。生產的那一點點liu酸,就連特戰隊用的武器都無法滿足。

可是要采取鉛室反應法生產硫suan的話,那就牽涉到生產大塊鉛板,以及酸液在反應塔中的流動,冷凝,抽取等各方面的技術,沒有大型機械是不可能完成的。

于是這就需要更大型的鍛壓設備,才能生產出用來制造反應塔的大塊鉛板。

王新宇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制造大型鍛造廠。

鍛造廠一開始可以生產大塊鉛板,等到用來建造liu酸廠的鉛板都造完之后,這座鍛造廠就能用來鍛造優質的槍炮鋼鐵了!

至于硫suan廠內的全鉛式閥門、抽liu酸機等機械設備,就由徐正明和戴蒼一起設計,有了這些設備之后,就可以大規模生產liu酸。

閥門和抽取設備,都是用水力來帶動的。所有的反應塔、管道都是用鉛制造的,這需要消耗大量的鉛。

鉛礦蘊藏量十分豐富,尤其是在廣東。明軍拿下廣東之后,就能獲得大量的鉛礦石。這些鉛礦就在廣東就地煉制,煉成鉛塊之后再運往東番進行再加工。(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艦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