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艦隊第三十四章 堅守不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艦隊 >>大明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章 堅守不出

第三十四章 堅守不出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0日  作者:鐵血坦克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鐵血坦克兵 | 大明艦隊 


吳三桂主力大軍沿著怒江河谷向南行軍,這兩日來,沿途中有少量的明軍土司兵在山頭投下石頭,或是在大路上挖出陷阱,給清軍制造了一點麻煩。每次行走到險要地形,吳三桂都不得不派出步兵先進入兩邊山頭搜索一番,確認沒有危險才敢前進。結果吳軍的推進速度極慢,一天只能行軍二十里。

艱難的行走了四日,吳三桂大軍終于快要進入緬甸了。

就在吳軍即將離開芒市安撫司,進入怒江河流平緩的緬甸境內時,前方大道上卻有一大片土城擋住了去路。

此地為彝人、倮倮人和傣人土司的地盤,方圓百里之內,咆哮的怒江從河谷中間通過,大道的一邊有尖山、大崖頭、弓箭山、溝心山、等谷山、富寶山等各種相對高度從三百到一千米不等的山峰林立,遍布密林、小溪。當年的人口還沒有后世那么多,現代密布的山間水稻田在當年都是郁郁蒼蒼的原始森林。

土城就設置在山谷中的盆地上,攔住了大道,土城后面是高起的丘陵,不是很高,相對高度不過一百到兩百米。但是土城的后面山坡上,卻還有兩道城墻!這就意味著清軍一旦攻破了第一道土城,爬上城頭的時候,又會遭到后面第二道土城攻擊!更令人驚奇的是,后面的第三道城墻是石頭城,而且模樣怪異,每隔一段城墻,就有一塊凸起的城堡!這樣梯田式依次升高的三道土城,能讓清軍在城下把血都給流干了。

在城墻上構筑的凸起的城堡,叫棱堡,能讓攻城者遭受三面火力打擊。

“又是土城!”吳三桂聽了吳國貴的稟報,臉色都青了。

上次一座小小的土城就讓吳軍折損了數千人,雖然都是綠營兵,但也是平西王的兵啊!而面前這座土城的規模要比上次沐忠顯土城大了二十多倍!看那架勢,這一片至少有一萬多明軍在駐守!想從這里過去,不知道又要折損多少人。

“傳令各軍,安營扎寨!不可輕易進攻!”吳三桂讓親兵傳令下去。

隨后吳三桂心生一計。他想讓人去挑戰,把明軍引出來,一旦殺敗明將,就順勢攻入城內。于是他下令。讓高得捷和胡國柱兩員猛將帶人去明軍大營門口挑戰。

高得捷和胡國柱率領三千吳軍,走到明軍土城門口,卻見土城大門上高懸著免戰牌。

所謂的免戰牌,并非是真正不想打仗了,而是宣稱自己不主動出擊。只不過是任憑對手如何叫罵都堅守不出的意思,對手若要來攻城便攻。

“吾乃吳軍高得捷,今日特來挑戰!沐公子乃名門之后,小將高某久聞沐公子武功高強,敢問沐公子可敢與吾單打獨斗決一死戰?”高得捷指著土城大聲吼道。

城下的吳軍士卒也紛紛大罵:“沐公子,枉費你還是名將之后,沒想到卻是縮頭烏龜!”

年輕氣盛的沐忠顯被罵得實在受不了,提起狼牙棒正要出戰,卻被王新宇勸住:“小國公,千萬不可上賊人的當!我軍據城堅守。韃子害怕攻城損失慘重,這才讓人來邀你單挑!若是出城迎戰,恐怕韃子會趁機沖進來!”

沐忠顯這才恍然大悟,連忙拱手道:“多謝王軍門提醒!本公子年輕氣盛,血氣方剛,行事喜歡沖動,還是王軍門足智多謀。”

王新宇走上城樓,指著城下的高得捷大吼道:“久聞高將軍武功高強,可是戰場上不是論個人武勇,而是看誰的人多!如今貴軍人多勢眾。我軍唯有免戰!若是高將軍要攻城便來攻吧,我王某人奉陪到底!”

“你是何人?”高得捷指著城頭喝問道。

“吾乃瓊州王羽!”王新宇回道。

“瓊州?瓊州的到這里來了?”高得捷大吃一驚。

胡國柱吼道:“高將軍,不要和這賊人廢話!我們兵多將廣,攻城便是了!”

“哈哈哈!”王新宇大笑幾聲。“我軍已掛免戰牌,爾等要攻便攻!”

胡國柱氣急敗壞,下令清軍扛著簡易飛橋和簡易云梯蟻附攻城。結果土城上箭矢如雨,清軍輔兵連壕溝都沒能靠近就被亂箭射了回去。

高得捷和胡國柱敗下陣去,回到大營之后,兩人跪在吳三桂面前請罪:“稟報大帥。我軍進攻失利,請大帥降罪!”

吳三桂把兩人扶起來:“兩位小將軍,本王本來就沒打算強攻,這賊人極為狡詐,既然他們不肯出戰,我們不必強攻,就在這里安營扎寨,等到打造好攻城武器,我們再進攻也不遲!”

清軍派遣輔兵進入后面的樹林中,開始打造盾車、巢車、云梯車、壕橋車、轒轀車和沖車等各種攻城武器。

再說木邦一帶,白繪的明軍且戰且退,在四日之內連續退了一百五十余里。

白繪退到一處險要的關隘之處,卻見到中間大道有一座關城,看起來很明顯是李定國不久前才修好的關城,兩邊都是高聳入云天的高山,關城內明軍大旗飄揚。

因為現在的歷史發生了變化,李定國不需要再出兵入緬去勤王,只要專心對付吳三桂。自從李定國獲知吳三桂出兵的消息,就預料的吳三桂可能會從木邦迂回偷襲自己的老巢,因此他早就做好了準備,在木邦的險要道路上修筑了一座關城。

見到回來的是白繪,李嗣興下令打開關門,把明軍放入城內。

白繪見到李嗣興,向他拱手道:“我可總算是回來了!這四日來,韃子在后面緊追不舍,幸虧晉王有先見之明,在這里修筑了一座關城,要不然就你我這點兵力,根本擋不住韃子!”

明軍剛剛進入關城不久,就看到前方大道上煙塵彌漫,一支清軍騎兵疾馳而來。

趙良棟帶著兩千騎兵追了過來,卻見到前面一座關城擋住了去路。

城頭的白繪見清軍人數不多,向李嗣興提議道:“小王爺,韃子人少,我們有五千人馬,還有戰象可以克制韃子騎兵,我們是不是出城打跑這股韃子?”

李嗣興卻搖了搖頭:“父王交代過的,任憑韃子如何挑釁,你我堅守不出即可!韃子若要攻城,就讓他們在城下碰個頭破血流!別看這韃子人少,恐怕有詐!我們若是出城,一不小心被韃子偷了城,那責任你我都擔當不起!”

就在這個時候,有探子來報:“稟報小王爺,一支韃子偏師出現在我們右側半山腰上,他們是從小路過來的。”

“果然!”李嗣興大笑道,“父王的判斷很準確啊!韃子奸詐狡猾,他們正面牽制我們,另外一支步兵卻從懸崖攀登過來!幸虧我們早有準備,否則就真壞事了!”

明軍側翼,王輔臣率領的五千多清軍步兵穿過山間小路,迂回爬上半山腰。

可是等到氣喘吁吁的清軍即將爬到山頂之時,王輔臣才發現在山頭上居然有一線石墻和垛口圍住,后面明軍大旗隨風飄舞。

“可惡!這里居然還有明狗!”王輔臣大罵了一句。之后他下令強攻。

數千清軍大喊著,揮舞著各種兵器,向山上的城墻和垛口沖去。

只聽到一陣雷鳴般的轟響聲,城墻上飛下一個個狼牙拍,打入清軍人群中,撞上的清兵紛紛倒飛出去。巨大的石頭一塊接一塊從山上滾下來,被石頭撞上的清兵被碾成肉餅。城頭上亂箭齊射,不少清兵被射成了刺猬。

“鳴金收兵!”眼見強攻不下,王輔臣只好鳴金收兵,退回到山腳下。

關城外,趙良棟的清軍主力陸陸續續趕到,在城外安營扎寨。

趙良棟在城外觀察一番,看到城頭上飄揚的“李”和“白”字的旗號,見這些旗號并非是李定國和白文選的旗號,便知道守城的肯定是李嗣興和白繪兩員小將。之后趙良棟又令人去找來附近山野村民詢問,證實了守城的不是李定國,而是李嗣興。

“賊人已有防備,我軍倘若強攻,必然損失慘重,有誰可愿意去勸降?若是能夠兵不血刃招降賊人,乃是大功一樁!”趙良棟環視了一圈營帳中的將領開口問道。

馬寶、祁三升、馬惟興等三員前南明降將紛紛上前,爭相拱手道:“末將愿意前往!”

其實他們十分害怕趙良棟下令強攻,因為清軍若要強攻的話,被拉出來放在前面當炮灰攻城的肯定是他們這些南明降軍,只有等到他們損失得差不多了,趙良棟和王輔臣才會讓自己的人上。若是能夠招降對手,那自己也可以避免損失。

“馬惟興,我給你書信一封,你去勸降賊人吧!”趙良棟道。

“扎!”馬惟興跪地打了個千,隨后伸出雙手,畢恭畢敬的接過趙良棟寫的勸降信。

之后馬惟興便卸掉盔甲單槍匹馬來到城下,他向城頭大喊:“里面的兩位小將軍聽著,吾乃吳軍總兵馬惟興,今日來見兩位小將軍,是給兩位送信的!”

“馬將軍!我認得你!你原本也在父王手下行事過!今日卻來當韃子的說客!你還是請回吧!父王說過,寧死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李嗣興沖著城下高喊道。

馬惟興回道:“小王爺,我等原本也是心向大明,可是永歷昏庸無道,竟然棄國,拋棄我浴血奮戰的大明軍民,實在是令人心寒!這才向吳大帥投誠的!還請小王爺考慮清楚!不要再為無道昏君賣命了!”(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大明艦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