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艦隊第五章 抵達沙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艦隊 >>大明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抵達沙廉

第五章 抵達沙廉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8日  作者:鐵血坦克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鐵血坦克兵 | 大明艦隊 


八月二十五日上午,王新宇集結了全軍,公開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出兵緬甸勤王!”

聽到這個消息,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士卒們議論紛紛。︽,

高級軍官是早就知道這個消息的,王新宇對他們說的是緬甸方面早就同清廷勾結,很可能會對朝廷不利。我們這次出兵,是為了給緬甸方面壓力,讓他們放棄同清廷合作的念頭,最好是能把永歷朝廷救回去。

至于檄文,王新宇還不知道該怎么寫。他的歷史知識不是很強,只知道有咒水之難,大概在八月份的時候發生,不知道具體時間,也不知道這時候到底發生了沒有。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王新宇的大軍到了緬甸,肯定是不會有錯的。

永歷雖然是一個很無能的天子,但要是能救還是要救下的,畢竟是一面大旗。若是不能救下,雖然能立起王士元,也就是朱慈煥那面大旗,但那個時候問題就復雜了,首先朱慈煥對夔東十三家那些老闖營的人肯定是心懷仇恨,對李定國這些西營的人也是十分仇視,而不善于處理政治關系的王新宇就很難擺平這件事。

所以上策是救下永歷,把永歷帶回瓊州;中策是永歷繼續留在緬甸,讓莽白不敢把他交給清軍;下策是另立王士元。

輔兵和民壯們經過一個晚上的忙碌,所有的船都已經裝好了,運輸船上裝滿了糧食彈藥,甲板上堆滿了蔬菜大豆,養著豬牛羊雞鴨。

潘六還告訴王新宇一個好消息:從對面馬來半島的葡萄牙人那里雇傭來的五百多艘小船也已經有消息了,葡萄牙人在馬來半島的土瓦一帶等著,等王新宇的船隊一到,就把船租給王新宇。這些租來的小船都是只有五六丈到七八丈長,都是內河平底小船,但著緬甸海岸線走問題不大。另外。在緬甸的葡萄牙人還幫忙找好了向導。

當年英國人的勢力還沒有深入緬甸,葡萄牙人也僅限于在緬甸海邊活動。因為葡萄牙人和緬甸有生意往來,他們賣給緬甸人火槍、盔甲和刀劍,從緬甸獲得黃金。

“我們去打緬甸,是否會損害到葡萄牙人的利益?現在我們需要他們的幫助。”王新宇向潘六詢問道。

潘六回答道:“不會,葡萄牙人本來深入緬甸,后來被他們驅趕出去了。現在我們南洋公司派出的談判代表和他們說好了,我們的軍隊拿下了緬甸之后,我們南洋公司將會控制伊洛瓦底江,我們的人進入河口。深入內地開礦,然后把貨物賣給葡萄牙人。這等于我們南洋公司幫助了葡萄牙人又打回緬甸去。”

“這個辦法不錯,我們出兵緬甸,不僅可以勤王,還能打開一個海外殖民地,獲得我們想要的礦產資源。”王新宇笑得幾乎都合不攏嘴。

出發之前,王新宇還叫來胡德帝,交給他一封信,讓他帶著海軍特戰隊。分乘三艘快船火速趕完舟山,并把信交給張煌言,讓張煌言立即行動,率軍攻打崇明島。在長江口立下一個據點,進可以切斷清軍漕運,乃至截斷長江南北交通,打通同夔東十三家的聯系;退可以駐守崇明島。在江南釘下一個釘子。

胡德帝得令之后,立即帶上海軍特戰隊出發。他和他的海軍特戰隊不參與勤王行動,而是配合張玉坤的長江艦隊攻擊崇明島。

王新宇又交代擔任后勤工作的潘六。讓他帶著南洋公司的商船隊來往于婆羅洲島和新加坡之間,必須把補給物品源源不斷運輸到新加坡,王新宇的船隊會來回于新加坡和伊洛瓦底江之間,把補給物品送到前線。

“倘若我們自己的船不夠用,我們可以去租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船。費用全部算在我的頭上,不需要公司承擔。我們不能讓股東虧錢。”王新宇對潘六交代道。

其實以往出征作戰的費用,也都是王新宇一個人在承擔,他拿到的公司分紅,走海貿賺來的錢全部都投入到軍費中,自己幾乎是一分錢都沒有剩下。不過修建城堡、修筑炮臺要塞等費用,還是南洋公司承擔的,那些都歸到建設費用中。

至于作戰時雇傭南洋公司商船的運費,也是王新宇掏腰包支付給公司運費。其實這樣可以減少很多輔兵的開銷費用,對王新宇還說還是十分劃算的事情。

潘六卻說:“這次出征緬甸意義不一樣,這是去賺錢的戰爭,出征的費用由公司出。這件事董事會已經開會決議過了,我那孫女也幫你投了一票。”

“這以戰養戰真是一個好辦法!潘老爺子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實在是令人佩服。”王新宇翹起了大拇指。要知道用打仗賺錢,那是西方人的思維模式,英國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都是公司支付戰爭費用,卻沒想到潘六也學會了這樣的思維模式。

潘六卻說:“這還不是王軍門教孫女的?要以戰養戰。”

王新宇這才想起來,自己和潘瑩交談的時候,曾經說過開放安南煤礦的事情。潘瑩當時問,若是安南當地人不同意怎么辦?王新宇的回答是“打”一個字,打到他們同意為止。結果聰明的潘瑩就由此想到,對緬甸出兵,也能采取公司出資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給王新宇節省下軍費開支,另外一方面公司也剛好賺錢。

中午,大軍用過午飯之后,王新宇下達了“出發”的命令。

水手們忙碌著解開纜繩,收起錨鏈,升起風帆。一艘艘大小船只緩緩離開碼頭,駛入馬六甲海峽。

海面上百舸爭流,帆影點點,不計其數的大船小船滑入馬六甲海峽中央航線,風帆升滿,從南太平洋吹來的海風穿過馬六甲海峽,形成了穿堂風,把風帆吹得鼓鼓的,船隊逐漸加速。一艘艘大小船只劈開海浪,以七節的航速向西北方向航行。

船隊順風順水,以七節的航速直線航線,預計需要大約一百八十個小時左右的航行時間才能抵達伊洛瓦底江口。

航行了大約四天五夜,船隊抵達土瓦海岸線。

王新宇的旗艦德雷克號進入港口,葡萄牙人早就在這里等候多時了。

一名葡萄牙軍官迎上來:“尊敬的明國官員,我叫圭亞羅,您要租的船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一共有五百二十艘小船。這次我將會和您一起去緬甸,到了伊洛瓦底江,那邊的向導我們都已經找好了。我這里還有三百名雇傭兵,也跟您一起去。”

小船的船工,都是葡萄牙人從馬來半島上雇傭的亞齊蘇丹王國的當地人。

葡萄牙軍官圭亞羅上了王新宇的座艦,在航行中,圭亞羅同王新宇進行交談。他對王新宇說:“其實在伊洛瓦底江上游,有很多金礦。可是我們的兵力不足,按照你們公司和我們的協議,你們打下來,去開放金礦。我們協助你們攻打緬甸,到時候開發的金礦,我們優先以優惠的價格購買,這樣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

王新宇不知道潘六派去的人是怎么和葡萄牙人談判的,不過這個協議聽起來十分公平合理,這是一個雙贏的協議。若是沒有葡萄牙人找的當地人帶路,不熟悉緬甸地形和路況的明軍在緬甸境內必然是寸步難行。

至于拿下了伊洛瓦底江兩岸之后,開放的礦產優惠賣給葡萄牙人,這本來就是無本生意,那些資源礦產又不是明國的,是別人手里搶來的。這等于是用搶來的東西和別人做生意,這樣的事情當然十分劃算。

九月三日,龐大的船隊抵達伊洛瓦底江口。

當年的江口還沒有仰光這座大城市,只有仰光河對面有一座叫沙廉的小城,這座小城是英國東印度緬甸分公司所在地,葡萄牙人在這里也有開辦有公司。

“到沙廉了!”艾伯特看到前面的港口明顯十分激動。

沙廉港越來越近,不遠處的英國和葡萄牙的建筑物在人們的眼簾中逐漸放大,很快就能看到英式建筑物上面飄揚的英國國旗。

但是葡萄牙人心情卻十分復雜,因為原本他們的勢力曾經深入到河流的上游,可是被緬甸人驅趕出去之后,他們只能和英國人共享一座沙廉港口。

沙廉港內,英國東印度公司緬甸分公司的人遠遠看到來了一支英式戰船的船隊,立即派遣小船出來迎接。當小船劃了上前之后,英國人才發現,這支英式船隊并非是英國人的船隊,而是懸掛著大明旗幟的東方船隊。

“天啊!你們怎么可能過來的?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荷蘭人能讓你們過來嗎?”英國人見到了東方人明顯是大吃了一驚。

艾伯特主動迎上去,對那名英國引水員說:“我們現在是給明國的南洋公司服務。我們的老板在巴達維亞擊敗了荷蘭人,同荷蘭人簽訂了協議,荷蘭人同意讓我們通過馬六甲海峽。”

英國引水員驚呆住了,嘴巴張大得可以塞進一個雞蛋。過了半晌,才回過神來:“真是奇跡啊!東方人居然擊敗了尼德蘭人!”

因為擊敗了荷蘭人的緣故,王新宇的船隊受到英國人的歡迎。英國引水員把船隊引入沙廉港內,在碼頭上停靠下來。(未完待續。)u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大明艦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