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網友正在看:
說到底,賈辰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少年,素來學的是大方脈,難看污穢的病處當然也見過不少,但人頭還真是第一次見,遑論是一個那么詭異的人頭。
賈辰神色頗為有愧,并且問了一個賈太醫都沒想過的問題:“爺爺之前提起過,那位林先生還有個妹妹,醫術亦是十分了得,怎的他不找自家妹妹幫手,倒費力從太醫院尋人?”
賈太醫也想起來了,自己之前還有過做媒不成的事情呢,怎的倒將林姑娘忘了。林姑娘不出現,自然是不想混跡男子之間,而且這次的情形連賈辰這樣的小伙子都頂不住,許是林先生做為哥哥不想妹妹難受。
“嗯,你倒是提醒了爺爺,”賈太醫匆匆起身道:“我得去給申老爺子修書一封,問問他家老太爺的舊事。”
賈辰奇怪的看著爺爺離去,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爺爺是去試圖牽媒搭線去了。
并不是賈太醫如何熱衷做月老,而是這個年代拉關系不外那么幾種。醫者之間不像文人,講究座師房師同榜同年之類的交情,除了基本的師承流派之外,聯姻便是最常見的法子了。
如今的林氏兄妹,在賈太醫眼里潛力值甚高,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直抵御前的,何況幾個回合下來,賈太醫對小林神醫的醫術還是極其欽佩的。
上次說和姚家不成功,賈太醫并不覺得氣餒。林姑娘與申家的婚事,可是她哥哥自家親口提到的。在賈太醫看來。小林神醫口中的申家,**不離十就是瓊臺申家。不然那有那么巧的,另外還有一個能入九玄真人法眼的申家?
賈太醫的信件還走,林慧卻已經回家了。
陪了謝超吳邦兩日,情形平穩無異常,除了抗感染之外,其實也沒有多少要做的。林慧覺得沒有必要一直守著。便交待了洪醫士一番回去了。
街道還是熟悉的街道,巷子也還是熟悉的巷子。呃,門口那個看著有點兒面熟的家伙是誰?
林慧仔細打量了一下侯在門口的長衫青年。一時沒想起來,不過等那人也反過來打量了一下,開口問了一句:“請問是不是林先生”之后,林慧倒想起來了。
這不是百草堂上白木堂的少東家兼掌柜么?
不過之前是林慧出面打交道。如今“林輝”應該不認識才對。
“您是……?”
“敝姓白,之前有位林姑娘曾經跟在下接洽過藥品事宜。”白少爺說話相當的客氣。一邊說一邊從懷里掏出之前林慧給他的樣品來:“就是這個。當日林姑娘留下了此處地址,說是可以來這里找林先生洽商。”
白少爺說著笑起來,兩眼彎彎道:“二位如此相像,想來必定是林姑娘的了。”
林慧點頭道:“原來如此。請入內說話。”
白少爺的來意很簡單,就是對上次林慧提供的藥品很有興趣。
林慧之前的說法是“代賣”,故此白少爺跟父母商量之后。本意是等著林慧再次前來。
代賣這種事情,一般都是賣家資本不足以**支撐店鋪。而名氣又不足以成為藥鋪的供應商,所以才不得已為之,自然是提供貨架的一方相對占據主動。
只是這位林姑娘驚鴻一現之下,居然就此絕跡不來了。白少爺本來就對此藥極有興趣,后來又聽聞了林慧在德仁堂門口的事跡,愈發心熱,強忍了一陣子,終于放下身段主動找了過來。
“令妹上次言道,有意在小店代售。”白少爺并沒有寒暄太多,直入主題。
“呵呵。”林慧打了個哈哈:“女孩子家總是貪心,想多賺些。只是這藥品配方復雜制藥繁瑣,我意要么直接賣斷方子,要么以方入股。制藥賣藥這樣的事情,還是交給白少爺這樣的行家去做更好。”
這才是林慧的本意,順便捧捧白少爺亦是應有之義。
白少爺的目光登時亮了許多。
代賣的話,其實就是變相的出租貨架,并沒多少意思,本來白家是想著先同意林姑娘的要求,大家結個善緣,之后再慢慢談及其他。不想這位林先生更加爽快,豈不是一拍即合
“請教一下,不知此藥何名啊?”白少爺毫不掩飾自己的歡欣之情,呵呵笑了幾聲之后才想起來,連藥名都不知道呢。
“驅風油。”林慧微笑道:“之前要冠上什么名號倒是無所謂,就算稱作白木驅風油也無妨。”
作為后世最為常見的適用范圍極廣的居家旅行良藥,林慧對驅風油的前景非常看好。
白木堂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和試用,對這藥亦是滿心期待。
林慧的條件很簡單:要么五千兩銀子買斷,要么拿了方子去制藥賣,每瓶分一兩銀子過來。
事情太過順利,白少爺倒猶豫起來,五千兩銀子不是小數目,白家固然拿得出來,但拿了之后,手上的閑錢就不多了,還要安頓生產,便有捉襟見肘之感。
所以白少爺傾向后一方案,等于大家分攤前期的風險,不過若是賣得好,林家所得,可能會遠超五千兩。
在確定之前,白少爺還有問題:“林先生難道不怕我們拿了方子,回頭分銀子的時候搗鬼?林先生打算派人過來參與么?”
合股各方都派人出來互相監督,是極常見的方式。只是白家素來只用自家人,怕外姓人進來一道混得久了,將白家的秘方學了去。若是林先生堅持要安插人手,白少爺便做不得主了。
林慧才懶得費事,自己手上并沒有合用的人選,也不打算去找。
“若是以方子入股,自然對收益有大致的估算。”林慧漫不經心地答道:“達不到預期,要么是有意隱瞞銷量,要么是貴處不善經營。我另找人合作便是。”
方子都給出來了,還說什么“另找人合作”,這人是做生意的么?
白少爺目露異色。未完待續
其他網友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