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傲白和張曉薔看著這個滿是回憶的地方,思緒翻滾著……
只聽見后頭院子有人在喊:“誰啊?誰來我家了?”
一聽這聲音不用說是沈翠花的聲音,她肯定是在后面的豬圈里喂豬呢。
方傲白應了一聲。
這時,只見蓬頭垢面的從后面走了出來一個人影,身上的衣服臟的不像人樣兒了。她搓著手看著院子里華僑一樣的人,愣了半天。
方傲白看著這個曾經叫了二十多年的母親的女人,他的眼睛濕潤了。
王亞如正在打量著這個院子,看的出來這個院子原來的舊貌是什么樣子。一邊想像著兒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長大,居然長的這么的優秀。
是啊,不管怎么樣,人的感恩總是在心間。她非常感謝這么的一家子人……
“媽,我是你的兒子,我帶著你的孫子回來看你來了。”方傲白哽咽著說。
“哦,豬把豬圈的墻拱倒了,我和你爸正在收拾。你爸出去借架子車去了,一會要從外面拉一些土來墊一下,要不你去后面幫一下忙。”沈翠花根本連看都不看兩個可愛的小萌娃。
張曉薔剛要說什么,被王亞如止住了。她對兒子說:“傲白,去吧,給你的爸爸和媽媽幫忙干活吧。”
方傲白脫下外衣,雪白的襯衣在陽光下是那么的耀眼。
他抄起一把鐵鍬,就往后院走。
張曉薔進屋就找奶奶,可是沒有見到了人。
沈翠花攏了攏頭發,手上的草木灰抹了一臉。張晨捂著嘴笑了,被張揚瞪了一眼。
王亞如上前握著她的手說:“老嫂子,我是傲白的生身母親,我是專程來感謝你們全家當年的救命之恩。你不僅救了咱們的兒子,并且救了我們一家子人。看,這是你們孫子家鑫和家怡。”說著,她讓兩個小萌娃叫奶奶。
家怡怯生生的叫了一聲奶奶。
沈翠花伸出的雙手停在了半空后,又收了回去。
鼻子里哼了一聲說:“你們這是衣錦還鄉?我以為你們忘記這個窮家,你們看看,我們的這個家為了給你們結婚,拉了一屁股的帳,才還完,這些年我和你爸爸、奶奶過的什么日子?”
這時,大門外是李大彪推著架子車進來,而且還在說著:“這是誰家的車,停在這兒,差點就進不來?”
他看到了院子里的人,驚訝的認不出這都是什么人。
張揚叫著:“李伯,我是張揚,我們回來看你來了。”
張曉薔上前去向李大彪介紹著王亞如和兩個小萌娃。
他停下手中的活計,坐在架子車的轅上,然后掏出煙袋鍋子,開始了吧嗒。
家鑫走到跟前,好奇的問:“爺爺,你拿的是什么好玩的,我也要!”
看著眼前這個酷似兒子小時候的男娃娃,他心里忍不住的憐愛。
伸出手,摸著家鑫蓮藕一樣的胳膊,然后看著旁邊的家怡,這就是自己的龍鳳胎孫子了。
他的手在口袋里掏了半天,也沒有找出個可以送給孫子的東西,這可是頭一回見這兩娃。
有些尷尬的臉脹的通紅。
沈翠花走到跟前說:“你個瓜老漢,你看看人家缺啥?你還裝啥?”
“滾,你個欠抽的婆娘,這兒輪不到你說話的份兒。”李大彪吼了一下。
王亞如走到跟前說:“大哥,我是傲白的母親,我來看看你們。”
這時,李大彪才慢慢站了起來,讓大家進屋坐。
新房里已經沒了火炕,是木質的床。
里面簡單的家俱,上面落了一層的灰塵。
他對張揚說:“去你李二伯家,把奶奶接回來,就說是你們回來了,她一直念叨著。”
張揚一聽到奶奶在二伯家,趕緊和張晨一起去了李老二的家里。
李大彪不說話了,低著頭,像是一種無聲的抗衡著。
他是嫌這么久了才回來看他,或許還是覺得其他什么原因。
王亞如讓張曉薔從車上拿下來禮品,數量是不少,八仙桌上擺滿了。
小萌娃,在屋里東看看西瞅瞅,什么都想動一下,很是好奇。
李大彪接過兩個孩子說:“長的真好,長的真好,長的真好……”
是啊,他還能說什么。
李傲白現在是是方傲白,一個出現于報紙上的名人,一個大老板。
村里的好多人都知道,有的人還在調侃他說:“你看你兒子現在多風光,隨便給你幾個,你的后半生都會衣食無憂的。”
是啊,可是兒子卻沒有這樣做,給的錢是有限的。
后院的豬圈里,方傲白一身的汗水。
他現在的根本不如以前,手上頓時就是幾個血泡。
不小心破了一個,鉆心的疼著。
四周的土坡坡上,還是以前的樣子,遠遠的看去,地是荒廢了不少。
估計是村里的勞力外出的多,很多的地都空了出來,沒有去種了,尤其是垣上的,水渠流不到的地方,更沒有人愿意去冒那個風險。
這里人干旱的怕了,怕的是投入了種子勞力,最后沒有收成,這樣是最可怕的。
身上襯衣濕透了,豬圈倒塌的部分也清理了出來。
豬仔子跑來跑去,一身的泥土,根本看不出是白的還是花的。
腳上鞋子更不用說是什么樣子的了。
這個活就是以前在家里時常干的,十三歲時就開始拉著锨把子在地里干活了。
當兵以后,才算是脫下了農民這張皮。
他將腳上的泥土在院中的石板上磕了幾下,然后進了屋子。
李大彪看著剛干完活的兒子,這個曾經藏在懷里捂著,用自己體溫暖醒的小嬰孩。
當時的惻隱之心,讓他帶回,放在了母親的熱炕上。
沒有想到,他可以在零下十度的天氣里活了下來。
眼前的那個李傲白,已經看不到昨日的模樣。
聽外頭的動靜,是奶奶回來了。
王亞如看著張揚扶著的一個滿頭灰白發的老太太,一臉的慈祥。
她打了個招呼,然后扶著老人家的慢慢的坐了下來。
奶奶說:“你是我孫子的媽媽,看的出來,很相像。”
王亞如驚訝奶奶的好眼力。
看著慈祥的老人,可以想像的到,自己的兒子在老人瘦弱的臂膀下一點點長大。
她掏出了給李奶奶買的一大堆的東西,親手為奶奶戴上了那對耳環。
李奶奶根本不要,左右的推辭說:“我不能要你這么貴重的東西。傲白就是我的親孫子,我不要你的東西。”
王亞如說:“你救了我的兒子,是他的奶奶,也是我的長輩兒。我不能為你做什么,只能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東西,表示我們一家人的心意。”
看著婆婆耳朵上金光閃閃的耳環,沈翠花說:“那是當然,養活一個孩子那么大,當然不容易,那個時候正是最苦交的時候。很多的人吃不飽,我們省下自己的的口糧給了他吃。”
張曉薔把給沈翠花的東西也攤了一桌子,讓她的虛榮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李大彪畢竟是男人,一家之主,他說:“我們一直當他是親生的兒子,哎!他終究是找到了自己的親人,這一點最重要。”
李奶奶說:“光別顧著說話,翠花,快去做飯,這么多的人,咱今天也好好熱鬧一下。”
李大彪瞪了一眼自己的婆娘,她趕緊就去了廚房。
方傲白坐在奶奶的跟前,拉著奶奶粗糙的雙手,這雙手曾經無數次的撫摸著他的頭說:“傲白,我的好孫兒,你一定要堅持啊!”這是數次挨打被罵時,奶奶最溫情的動作。
一想到這些,這個七尺男兒有一股想流淚的沖動。
家鑫乖乖的走到跟前,他在媽媽的引導下,叫著:“太奶奶好!”
家怡也是同樣的叫著太奶奶。
李奶奶的雙手各拉著一個孩子的手,她說:“長的多好,就像觀音大士身邊的金童玉女一樣。”
她從衣服口袋里取出兩個五塊錢,給了孩子一人一張,這錢還是新的。
張曉薔知道老家有這樣的習俗,長輩第一次見孩子都會給錢。
家鑫搖著頭不肯接,家怡看到弟弟不要,她也不接。
方傲白對孩子說:“這是太奶奶給的,拿上吧。來,給太奶奶磕個頭。”
小孩子是很聽話很乖的,就跪在地上給太奶奶磕了個頭,家怡還學著電視上的人說:“祝太奶奶身體健康,福如東海。”
李奶奶樂的合不攏嘴。
張揚此可多么想回家去看看,可是大家都在老李家。
沈翠花終于做好了一鍋飯,湯飯。一大鍋,這些人夠吃了。
方傲白和張揚將八仙桌抬到了屋子的中間,看起來,這個桌子長時間沒有移動了。
是啊,這個曾經也是一大家子的人,現在只剩下李大彪責任沈翠花、奶奶三個人,平時吃飯就在院子里蹲著或者坐在小凳子上。
張揚將桌子擦了干凈,拉來了長條凳子。
李奶奶對王亞如說:“傲白媽媽,我家條件不好,請你不要見怪。”
王亞如搖搖頭說:“沒事的,嬸子,你太客氣,我們是一家人。”
飯端上來了,綠的菠菜、紅的西紅柿、黃的是雞蛋、還有蔥花。
面片切成小小的方塊,湯湯水水的一碗,看起來不錯的。
沈翠花能做出這樣的飯,真是不容易。
張曉薔和張揚給兩個孩子喂飯,家鑫吃的挺香的,家怡一口菜也不吃,一個勁嚷嚷要吃米飯。
張晨哄著家怡說:“你看,舅舅從小吃著這飯,現在長的多高的,乖,你嘗一下。”
沈翠花始終都不愿意和孩子說上幾句話,或者逗逗孩子。
她只是自顧自的吃著飯,也不主動招呼別人。
吃完飯,張曉薔收拾著碗筷。
家怡最終是沒有吃飯,王亞如哄著說是一會沖點麥**精。
方傲白說:“都被我們在家時寵壞了。”
李奶奶說:“沒事沒事,小孩子嘛,就是這樣子的。”
看看時間不早了,張曉薔說是要回家去看看爸爸。
張揚和張晨一下子就閃了出去,奔在了最前面。
方傲白開著車,拉著幾個人一起去了村東頭那個小院子。
張晨倒是跑的飛快,車子在村子里也跑不快的。
而且遇到以前要好的鄉黨,還時不時停下來發支煙,打個招呼。
當張永昌看到門口的小兒子時,他激動的說:“你哥哥姐姐呢?”
門口的汽車聲,下來了幾個人。
葛艷走到了門口。
方傲白介紹著自己的母親,兩個親家握著手。
張永昌蹲在地上,逗著家鑫和家怡。
家怡歪著腦袋說:“外公。”
張永昌愣了說:“你怎么認識我的,我們可是頭一回見。”
家鑫說:“我舅舅給我說的,讓我看的照片。我一下子就記住了。”
葛艷過來了說:“那我是誰啊?”
家怡說:“外婆!”
大家逗樂了。
張揚說:“臨回來的那幾天,張晨給惡補的。”
原來如此。
張晨說:“是他們學的快。”
家鑫說:“就是舅舅說,快點記住外公外婆的模樣,我給你們糖吃。”
家怡說:“舅舅,你還欠我們好幾個大白兔呢,我現在就要吃。”
張揚埋怨著說:“晨,你是不是悄悄給他們吃糖了,你看看家怡的牙齒,都發黑了。”
張晨本來就愛吃糖,他常忍不住給兩個孩子吃一些糖。
葛艷抱起了家怡說:“舅舅給你吃糖,是因為喜歡你,誰讓大家都喜歡你呢。可是糖可不能多吃,吃多了會成沒牙的老太太,以后什么都吃不成了。”
院中,葡萄樹下,長長的葡萄藤蔓,形成一個大大的天然棚子。
上面綴滿了綠色的葡萄。
家鑫要外公給自己摘下來玩。
張曉薔說:“家鑫乖,那個還沒有成熟呢,吃不成。”
張永昌泡了一壺茶,放在院中的青石桌上。
王亞如從前面看到了后面,她很喜歡這個幽靜的地方。
后院里,全是綠色的蔬菜,土地被整理的平平整整的。
小屋里,雖然陳設是很簡單的,可是干凈整齊。
她也知道和了解了一些關于張永昌的事情,她感嘆張永昌的再婚,遇到這么一位賢良的女老師。
從葛艷和兩個孩子的對話,她是那么的溫柔和有耐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