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在老李家呆了一會兒,沒見到李軍哥哥,聽李奶奶說,李軍在外面做家教去了,他明年就畢業了。
和李奶奶說了一會話,就回去了,因為張揚一會要去給地里干活的爸爸送飯了。
奶奶送到門口,看著這兩個孩子奔向了村東頭。
她才回來到自己的屋里了。
雖然是新房子也蓋好了,不過她還是喜歡住在那間老屋子里,她覺得夏天還是老屋子里涼快。
當然,李大彪兩口子住在了新房底下。
奶奶時常去老二家、老三家,困為一個人在家里空落落的,老二也有了小孫子,她過去幫忙照看著,喜歡這些小人兒,看著第四輩的人,她心里歡喜呢。
當張揚和張晨拿著葛媽媽做好的稀飯、饅頭送到地里,張永昌頭戴著草帽,在果樹地里除草。勤快的他還種了一些草藥,可以換一些零用錢。
葛艷現在是民辦老師,工資不高的,省吃儉用,兩個人的日子也是緊緊巴巴的。
張永昌看了書,知道這里適合些柴胡,他就試著種了,去年還賣了一些錢。
勤快的漢子,老天爺也會喜歡的。
葛艷知道,張永昌********在果樹地里,種好這些果樹,他們的后半生就有了依靠了。
看著父親低頭彎腰在干活,張揚把鋤頭拿了過來,他學著父親的樣子,開始了除草。
張永昌在一旁吃著飯,看著白凈的兒子在太陽下面干著活,他想著這樣也好。張揚雖然現在長在城里,他畢竟也是農民的兒子。干些農活,莫忘人之本。
張晨跑了過去,幫著哥哥把雜草抱到一邊上,讓太陽把它曬干,最后再拉到地頭就行了。
看著這些快成林子的果樹,想起當時剛栽上時就一根細竹竿一樣的。
掛果子的在最里面,上面小小果子長的很是可愛。
張永昌說:“明年。你們春節回來。就可以吃到自家的果子了。”
張揚說:“姐姐說了,明年春節,一家子開車回來。那時候小家鑫和小家怡也就快三歲了。”
張永昌仿佛看到了到處奔跑的小外孫,一人手拿一個大蘋果,叫著爺爺的樣子。
太陽這會相當的毒辣,父子三個人坐在地頭的涼棚下面。用草帽扇著風。
張永昌說:“看,農村的條件不比城里。你們喜歡在這兒還是城里?”
張揚說:“我畢業后一定要回來,和你們住。”
張晨說:“我也想回來,我想和媽媽一起。在那里,同學們都是有爸爸媽媽的。我一直告訴同學們我的爸爸媽媽在農村。”
張永昌看著可愛懂事的兒子,他的心里是莫大的安慰。
張晨問張揚說:“哥哥,一會能不能帶我去河里玩一會?”
張永昌說:“可以。一會我陪你們去,順便去洗個澡。你們去我不放心。河水不淺啊。”
張晨樂壞了。
在老家的日子就是這樣度過的。
張揚在地里幫著干活,張晨則是在家里,讓葛媽媽給輔導著功課。
一家四口人過著簡單幸福的日子。
轉眼間,回來快一個月了。
看著時間飛速,張永昌想著又要和兒子分開了,他的心里是萬分的不舍。
戒了好久的煙也抽上了,不過是一個人悄悄的在抽著,沒有人老婆和兒子發現。
當葛艷知道了,她看出了張永昌的憂愁,她也知道這個男人為什么這樣的發愁。他舍不得兒子,他在想女兒。
葛艷說:“永昌,如果你想女兒了,就去看看吧,順便送張揚和張晨回去。”
張永昌說:“不了,現在光靠你一個人的工資在生活,一來一回要花錢的,等明年咱有了錢,我帶你一起,和你去旅游。”
葛艷心里聽的美滋滋的。
(換場景)
“紅聯購物中心”的第二家店終于開始營業了。
這個帶有國際化標志的大賣場開始了正式的營業。
關于當時張曉薔想做超級市場的計劃已經開始了著手的裝備過程中。
李成,這個年輕人,有頭腦,而且見多的識廣,他對于超級市場的概念很強烈,認為這是一個好項目。
在不久的將來,一站式購齊很有前景。
偉大的構想在腦海里慢慢生成著。
這就是現在綜合體的雛形了。
兩家購物中心的成功運營,讓張曉薔在燕京市已經小有名氣了。
營運團隊的組建,培訓,管理,都是張曉薔親手抓的,李成則是鞍前馬后的幫著,所有的資料和文字性的材料全是李成弄的。
他還搬回來一臺電腦,這個東西在當時可是很貴,而且不好買。
張曉薔只用過打字機,沒有想到電腦比打字機要快的多,而且在存儲記憶功能。
她利用下班時間,讓李成在辦公室教她。
很快的,她就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她將一些命令語句全部抄寫在本子上了。
李成時常看著勤奮的張曉薔在發呆,他知道自己一見到這個女人,就為之著迷了。
他也知道,這個張曉薔結了婚,并且有了孩子,可是他就是情不自禁。
這幾天,家里一直在催促著他去相親,趕快解決個人的問題,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總是避讓,以工作為理由為借口,寧可加班也不愿早回家。
整個購物廣場的后期布置,以及品牌概念的植入,全是他一個人在忙活,仿佛使不完的力氣一樣。
馬強看著這個親手帶出來的徒弟,他也很放心的把新店的營運壓給了他。
年輕就有活力,不錯的。
二分店的一層,將一個近千平米的場地拿下了,里面方方正正的,太適合做超級市場了。
張曉薔和馬強、李成三個人,一起查看了現場,實在進了模擬規劃。
然后,各自拿出了各自的意見。
馬強雖然沒有體驗過超級市場的購物,可是經張曉薔的李成的描述,他可以理解是怎樣的購物風格和模式。
李成畫了草圖,讓張曉薔和馬強一起過來看。
三個區域,食品、非食、生鮮,三個大的區域。
然后就是品類的填充了。
根據傳統的食品雜貨做為基礎,再進行擴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