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親愛的書友們,梅子的書明天上架,希望大家能給個首訂,雖然我真的很想大家伙能給我以后也訂閱,只是新人新書,只有努力寫好才有臉求訂閱不是么,首訂當天四更,希望大家滿意。
孩子啊,記住對你好的人
這頓飯,雖然就是很普通的飯,但是能哄飽肚子,而且味道超級好。
奶奶吃完后說:“我發現白娃媳婦做的飯,最普通的飯總是做的那么的特別,那么的對胃口。”
張曉薔說:“這個時候,村里的人日子都不好過,能有的吃就很不錯了。今年春天,咱的地里如果能正常引水灌溉,收成就會好。”
李大彪從內心覺得這個兒媳婦是深明大義的,他說:“是啊!去年就是受了旱了,咱家人不多,地也不多,只盼著收成好一些。”
沈翠花打著飽咯兒說:“咱家的地是不多,勞力也少,可是你看這兩娃半大的小伙子,成天在這兒也不是辦法,我說白娃媳婦,你娘家的事你能不能不管?”
張曉薔就知道沈翠花會拿這說事,她笑了下說:“奶奶、爸媽,我做生意時也給家里了不少錢,我弟弟也吃不了多少,大不了我多干些活兒。”
奶奶說:“不礙事兒,我們擠兌擠兌,給娃就留出來了。老張家是地多人旺,可是兩孩子他們根本就不管,把娃虐待成啥了。當這兩娃長大了,他會感激我們家的,咱不能見死不救!”
李香香正要發表自己的言論時,李大彪說話了:“咱媽說的對,就這樣吧,咱吃干的,娃就吃干的,咱喝稀的,娃也喝稀的!”
張曉薔的心里突然感到暖暖的感覺,盡管婆婆和小姑臉上的一萬個不愿意。她對兩個弟弟說:“你們長大成人,不要忘記曾經對你們好的人,知道嗎?”
張揚和張晨拼命的點頭。
吃過飯,她送兩個弟弟回到了老張家,門口,遇見了要出門的王大玲,這會她出門肯定是去打牌。誰也沒有理會誰,各走各的路而去。
安頓好兩個弟弟,她說:“明天一早,我過來送你們去學校!”
回到自己家里后,看書到了半夜,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起了個大早,把剩的菜糕子拿了兩塊兒,徑直來到老張家門口。兩個弟弟已經在院子等候了,招了一手,兩個孩子跑了出來。
邊吃著姐姐帶來的菜糕子邊趕著路,一路上學的孩子很多,在小路上追追打打玩著跑著。田間的麥苗破土而出,有點綠綠的印子了。
到了學校,張晨直接進了自己的教室。張曉薔領著張揚來到了校長的辦公室,趙校長看這姐弟兩個走了進來,好奇的問道:“這娃開學沒按時來報名,怎么回事?”
張曉薔將張揚被打一事詳細的說了一遍,趙校長的眉頭擰在了一起,用手拍了一下桌子說:“這都是新社會了,居然還有這樣當后媽打娃的,簡直是法盲一個。”
緊接著趙校長問了一些娃的康復情況,最后點了點頭說:“只要娃沒事就好。”
張曉薔又說了張揚跳級的事情,趙校長叫來了二年級的班主任,把娃的情況說了一下。班主任建議是先進行一個水平測驗,如果通過,可以安排二年級的上課事宜。
當場,二年級的班主任把上學期期末試卷拿了一張空白的,讓張揚來填。不到半小時,張揚的語文就完成了,數學也是同樣的時間,而且百分之百全對。
張曉薔都感到吃驚,老師看完卷子,他說:“這兩張卷子就是氣呵成,沒有一點改動的痕跡,我教過的學生里,這樣的孩子不多啊。”
張揚就這樣上了二年級,他高高興興的坐在二年級的教室里。
張曉薔謝過趙校長,往學校門口走著。背后又人在喊自己的名字,轉身一看,是她的同學王賢。王賢幾步追了上來,他看眼前的這個張曉薔比開學時見的更加漂亮了,他都不敢直視這個自己曾經喜歡過的女孩子了。
王賢問道:“你今年真的參加高考嗎?”張曉薔點了點頭說:“是的,必須!”
“哦,你有勇氣和毅力,我祝你成功!”王賢酸酸的說道,如果這個老同學真的考上,就離他更遠了。
張曉薔笑著說:“謝謝你老同學,我先回去了!”轉身就往學校門口走了。在前世是和這個人有一些曖昧不清,可是這一世不可能和他有任何的糾纏。
日子就這樣表面平靜的過了幾天,張曉薔盡可能的接濟兩個弟弟,在家里,承包了所有的家務活兒。其他的閑暇時間都在學習中度過的。
中間,李軍回來了兩天,和李軍談討了一些數學上的難點。天天學習到了后半夜,時間對于她來說,沒有多少寬裕的了。
春天就這樣到了,沈翠花一看,這兒媳婦就沒有出去掙錢的動靜。她實在忍不住的問道:“我說白娃媳婦,你這是在家里療養是不?”
張曉薔一看這陣勢,這不明擺著嫌自己在家吃閑飯嗎?她必須得講清楚,她說:“是這樣的,我打算參加今年的高考,開春不打算做生意,專門在家復習!”
“啥,你真的去高考?這玉米地里還開出牡丹花了?在城里呆了幾天,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一身的高梁花子,還想進宮當娘娘?”沈翠花的罵人功夫一流,在這村里真是無人能敵。
張曉薔能把話直接挑明,她就知道這婆婆沒有好話。她沒有接婆婆的話,而是說:“我上學,不用你李家的一分錢,你放心!”
奶奶聽到了這婆媳倆人的對話,她很不理解張曉薔為何非要考大學。在奶奶的思維里,女孩子就是嫁人生子,安安生生的伺候老人,照顧好自己的男人和孩子就行。
奶奶把張曉薔叫到自己跟前,她拉著這個孫媳婦的手說:“娃呀,你看白娃子離我這么遠,你還要去考大學,你們都走這么遠,我咋辦呢?”
張曉薔知道老人家的心思,她知道老人家是真心待自己好的。她說:“奶奶,現在是新社會,很多知青返城就是參加高考,我問過了,我的條件可以報考大學,我得抓住機會,要不我這一生只能消磨在農村了。我有出息了,肯定會百分百對您好的。”
說著,就把奶奶摟著靠在自己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