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新書較弱不堪,求愛護、求收藏、求推薦票!謝謝、謝謝再謝謝!
張曉薔從箱底拿出了那十張大團結。一袋鹽巴,也就是二十五元錢,一百斤。這個鹽巴得去鎮上購買,然后拿回來。那個年代的鹽巴全是一個大蛇皮袋子裝著的散鹽粒子。
買鹽很簡單,可是從五里外的鎮上拿回來不是個輕松簡單的事情。搞不好,讓家里人發現會有不必要的麻煩。
正在思量著這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時,藍光閃了閃,真是心靈相通啊。
“宿主,你看看這個。”藍光閃爍后,電子屏出現:“新手禮包,位面商城每月度抽獎大放送活動。作為第一次使用面商城的人,都有一個新手禮包,助新手上路,提升位面等級。”
張曉薔近不及待的點開禮包的圖案標志,一朵朵煙花燦爛開放,禮包打開了:一個戒指、一個很像蘋果的水果、一本書。這三個禮品是做何使用的呢?
屏幕繼續出現游飛畫面和字幕:“
戒指:這個是特異功能化戒指,隱藏的存儲空間是五百平米;
健體果:增加智力,提高身體發育,增強身體素質,可一次性吃完,也可分幾次吃;
練體術的書:一些修體術的基本技巧和要領,氣質、外貌的修行。”
收好這些東西,她看了看天色,該準備著晚飯了。要不,沈翠花一會回來了又要大呼小叫,不得安寧了。
輕輕的做了幾個深呼吸,看看了鏡中的自己,真不知道,這個年代的富婆會是她,就她現在的模樣?
張曉薔走出自己的房門,院子里閃過一個人影,是歐蘭蘭!這個小妖精又來干嘛?簡直太不要臉了!李香香這個半腦殼子,光知道歐蘭蘭漂亮,什么都學人家,她哪里知道漂亮是學不來的,底子才是最重要的。
哎!李香香如果知道東施效顰的道理就好了,真是丑人多作怪,由她去吧!
走進廚房,看了一下,蔬菜還是有一些,好幾種呢,就是數量不多而已。最近老是雜面糊糊,應該換換口味兒。不能太浪費,會被罵,只能就地取材,做口味和形狀的改變就行。
前世那幾十年異度空間漂泊,不是白漂的,看過的還不少呢。
八十年代初,農村人的飯桌上粗糧、雜糧、野菜,可是做工粗糙,只能哄飽肚皮,條件差的肚皮也撐不住。后來改革開放,時興生猛海鮮,大魚大肉,隨著時代的變遷,又到了養生的年代,粗糧細作,成為一種時尚潮流。
還好,這個季節里,雖然沒有白米白面,可是不缺野菜。李大彪家的條件不差,家里的雜糧還算夠吃。只不過沈翠花邋遢懶散,也做不出什么好飯。
張曉薔注意到,她家大門口是塊空地,里面長滿了野菜,平時拔回來剁碎了喂雞的。今天她專門去看了,有些很有藥用、養生價值的野菜,順手拔了兩把。
面缸里舀出兩瓢玉米面和黃豆面,摻了一把蕎麥面,倒進一個大盆里,撒些鹽。然后把熱水一點一點倒進去,邊倒邊攪,順方向,不一會,就出現了一盆面絮絮。再撒進一把玉米面,用手搓了一會,面絮絮就變成了一個個面魚魚。
廚房現成的菜有紅蘿卜、豆芽、白蘿卜、土豆、蔥、野菜,就這么多,把菜洗了干凈,切碎。生火,鍋里扔了一塊豬油,油滋滋的化開了,切好的菜倒了進去,放了些鹽,攪了幾下。不一會兒,菜出鍋了。
鍋里添水,燒開,新鮮的花椒葉子扔了幾片進去,搓好的面魚魚下鍋。這時,大門響了,聽說話的聲音是李大彪和沈翠花。沈翠花在說:“這白娃媳婦也不知道在弄啥,也不去地里干活,光知道吃現成的,得好好說說。”
李大彪說:“你咋不先說香香呢,成天和隔壁的那女子在一起,瓜的!看誰要呢?趕緊給五嬸一說,看尋個婆家,讓過自己的日子去!”,
“廚房冒煙呢,得是咱香香在給咱做飯呢?我去看看!”沈翠花快步走向廚房。進來一看,不是香香,看到鍋里煮的東西,就開始嚷嚷:“你胡搗鼓的啥飯,得是人吃的嘛?”
張曉薔沒有搭理,自顧自的做她的飯。搓面魚魚煮的差不多了,就把剛才的野菜下到鍋里,開鍋后,放入鹽和醋,最后把炒的菜連同菜里的湯水一并倒入。滿滿的一大鍋,顏色很好看。
張曉薔沖院子里的李大彪喊了聲:“爸,吃飯了!”給家里的人每人盛了一大碗,依次端上桌子。又把油潑辣子單獨拿到桌上,囑咐李大彪放上辣子香很。
這一家人哪里見過這樣的飯,沈翠花、李香香不肯動筷子,奶奶嘗了一口說:“就是好吃!”李大彪對這個味道相當吃驚,還連連說著:“好吃,下次軍娃子回來給多做點,娃在縣城里上學,一個月才回來一次,學校的飯也差的不行。”
張曉薔說:“爸,你放心!白娃的弟弟,就是我的親弟弟,等娃回來我好好給娃做!”
看著大家都在說著好吃,這娘倆兒才動的筷子。第一口吃下去,李香香就說:“這不知道拿啥做的,太好吃了,從來沒吃過這么好吃的飯!”
沈翠花她知道自己家里沒有什么特別的食材,就是一些很普通的東西。她做了幾十年的飯,從來沒有人夸過她的飯好吃,邊吃邊皺眉倒是常有的事。這個張曉薔的到來,反而讓大家這樣夸獎?
她心里暗暗罵道:“這個小妖精,不知道使用了什么妖法?先是勾引了他兒子,后來又樹林私會,讓她平白無故損失了一千元彩禮,而且在家里深得奶奶的喜愛。”她心里越想越不對勁兒,更加的恨張曉薔了。
奶奶邊吃邊夸張曉薔懂事、能干,這讓沈翠花更加不滿!不過,今的這飯的確好吃,她一連吃了三碗,多虧這鍋大,湯湯水水一大鍋,經的起吃啊。
這一頓飯,都吃了個肚兒圓,鍋里的飯吃的干干凈凈了。